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秋季養生怎麼養

秋季養生怎麼養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0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秋季養生怎麼養,秋季養生貴在養陰防燥。秋季陽氣漸收,陰氣生長,故保養體內陰氣成爲首要任務,而養陰的關鍵在於防燥,這一原則應具體貫徹到生活的各個方面,下面一起具體瞭解秋季養生怎麼養。

秋季養生怎麼養1

秋冬季養生與保健

秋季天高氣爽,草木凋零,大地氣象明朗;冬季萬物閉藏,天氣乾燥,氣溫低,西北風肅殺,屬涼燥。因此,秋冬季的養生是以適應秋冬季氣候變化爲主;預防舊病復發,尤其是呼吸系統疾病的復發與發生、發展。

按照中醫養生理論和方法,重要的是順時養生。順時就是順四時而適寒暑。這是中醫養生一條極其重要的原則,人體適應四時陰陽變化規律,才能發育成長。

春應肝而養生,夏應心而養長,長夏應脾而變化,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說明人體五臟生理活動必須適應四時陰陽變化,才能與外界環境保持協調平衡。

秋冬季由於夏、秋季節交替,氣溫變化較大,空氣又幹燥,如果機體不能適應這一變化,抵抗力下降,很易患感冒,一些“老毛病”也特別容易復發,尤其是呼吸系統疾病。

1、感冒和呼吸系統疾病:

秋冬季氣溫變化莫測,溫差大或氣溫過低,空氣乾燥,是感冒多發季節。秋冬燥易傷肺,如因着涼,導致免疫力下降,無力抵禦,則會出現肺及呼吸道疾病,如口乾咽燥、鼻塞、發燒、咳嗽、咳痰及上呼吸道炎症、氣管炎、支氣管炎、哮喘、肺炎等。尤其是老年人、小兒、體弱及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病史者更易復發。秋天花粉、冬天冷空氣過敏則易引起支氣管哮喘。

2、胃腸道疾病:

入秋後氣候轉涼,身體疲勞時,抵抗力下降,消化功能和腸道抗病能力減弱,易發生腹瀉,尤其小兒易感染秋季腹瀉(病毒所致)。有慢性胃腸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史者,秋冬季節易復發。

秋季養生怎麼養
  

3、風溼、關節病:

秋冬季氣溫低,大風降溫天氣,骨關節性疾病易復發或發生、發展。

4、心、腦血管疾病:

寒冷刺激致血管收縮,血流緩慢,易誘發心肌梗塞、腦梗塞等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患者在此季節血壓升高,症狀加劇。

秋季養生要注意

1、注意防寒保暖:

秋季早晚氣溫變化較大,不要貪涼,夜溫低要蓋好被褥,以免受涼,日間衣着不宜過厚,以不着涼爲度。適當少穿點,適當凍一下,利於提高身體的禦寒能力。冬季注意衣着保暖,室內溫暖,預防寒冷侵襲,尤其注重足的保暖;但忌暴暖、過度烘烤。外出時注意手、足、頭面部防寒保溫,預防凍瘡。

2、環境舒適:

室內溫度溼度要適宜;室溫保持在22-28攝氏度之間,溼度在50%-60%左右。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室內燃煤取暖要注意防止煤氣中毒。

3、睡眠充足:

秋季應早睡早起,冬季早睡遲起。一般8-9小時睡眠,老人可以適當增加,如晚上睡眠不足,可堅持午睡一小時;但睡眠不宜過多。睡眠時注意防寒保暖,免受寒冷風的'侵襲,引發感冒、呼吸系統等疾病。忌矇頭入睡,應開小氣窗通風。

4、皮膚保養:

保持皮膚滋潤,科學洗浴;秋初溼熱並重,注意皮膚清潔防止感染,秋冬季氣候乾燥氣溫低,忌洗浴過勤、水過燙、揉搓過重,忌浴液鹼性太強,否則皮膚更爲乾燥,易發癢、皸裂。浴後可塗擦甘油、止癢霜、潤膚露等,以保持皮膚溼潤,防止皮膚乾燥、脫屑。

飲食調養

秋冬季節天氣特點是乾燥、寒冷,飲食宜遵循“秋冬養陰”的原則。

1、多食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蔬菜、水果、豆類等食品,如梨、西紅柿、柑桔、葡萄、大棗、蘿蔔、芝麻、蓮子、銀耳、蜂蜜、紅豆等。少食辛辣食品,以改善臟腑功能,增加抗病能力。

2、注意補充水份,每日不少於2000-3000毫升。

3、冬季宜食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禽蛋、豬肝、芝麻、黃豆、花生等。

4、冬天爲增加禦寒能力,其營養應以增加熱能爲主,可適當多攝入含糖、脂肪的食物,多食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但要注意秋冬時食慾增加,飲食過量,運動減少,熱能消耗量少而致肥胖,需要多食低熱量減肥食品。同時注意不要過量進補,否則有害無益。

5、適當用保健食品,可選擇增健口服液和靈芝皇膠囊,以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及呼吸道感染。

6、吃飯時不宜進食熱湯熱菜,已接近體溫爲宜。中國人常說趁熱吃,但溫度過高不利身體健康,科學發現,經常吞嚥吞嚥太熱的食物容易引發食道癌,胃腸疾病等。

秋季養生怎麼養2

秋冬季節堅持適度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調養肺氣,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於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禦能力。

鍛鍊方式因人而異,選擇個人所能承受的運動,其中有耐寒鍛鍊,增強機體適應寒冷氣候的能力,如冷水浴、冷水洗手面加之摩擦按摩。運動時不要穿得太厚,應稍有“凍”感,切勿搞的大汗淋漓,當週身發熱,尚未出汗即可停止。

尤其老人的鍛鍊要量力而行。要注意防受涼,運動時不要穿的過少,身體發熱時不宜一下脫得太多,切忌穿汗溼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免着涼。在運動鍛鍊前做好充分準備活動,以防運動損傷。

運動者在鍛鍊後應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如南方李錦記即將上市的潤和津露,以養陰益氣、維護和鞏固肺功能,達到清肺熱、利咽喉的目的。

精神調養

秋冬季精神調養要做到安然恬靜、情緒穩定、胸懷開朗、心情舒暢而達到養精蓄銳。由於氣候變化不定,冷暖交替,給人的生理、心理帶來一定影響。因而必須注意心理上的調適,正確把握自己,學會自行解脫。可採取與朋友交流溝通、參加戶外活動及文體活動等方式,進行調理。

特別提醒

冬季天氣變冷,氣管、血管不同程度上痙攣,氧供應減少,血流緩慢,血壓升高,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增高,要予以重視。尤其老年人應注意保暖,防止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加重心臟負擔和呼吸道感染。

秋季養生怎麼養 第2張
  

傳統的養生保健方法:

我國的傳統養生學有着悠久的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中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就全面地總結了先秦時期的養生經驗,明確地指出“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鐾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的養生觀點,爲我國傳統預防醫學和養生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數千年來,歷代的中醫藥學家和養生學家不斷地積累和總結流傳於民間的養生保健經驗,並著有大量的養生學專著,促進了我國傳統養生學的發展。

我國的傳統養生學流派較多,各有所長,總體來講主要分爲精神、動形、固精、調氣、食養、藥餌等六大學派。各學派的養生學說自有體系,各有所長,又兼收幷蓄,形成了我國獨具特色的養生保健方法。

祖國醫學中很多養生保健的觀念和現代生命學相似,很多傳統養生保健方法也很有效,比如推拿按摩,拔罐,食療,鍼灸,五禽戲,太極拳,書畫,氣功(引行導氣,腹式呼吸)等,除鍼灸外,其他方式任何人都可以個人操作經常使用這些方便操作的方法對養生保健,強身健體,預防疾病有特殊的療效。

國外的養生保健理念

養生不僅是中國人重視,外國人同樣也重視養生德國一位醫學專家經過數十年的研究,最近告誡中老年人:想健康長壽,務必動用“保、活、轉、參、睡、調、聽”這七個字。

“保”即保持大腦的活力用進廢退,故中老年人要多用腦,如堅持讀報看書,繪畫下棋,培養各方面的興趣愛好。研究表明,一個經常用腦的65歲老人,其腦力並不比不愛動腦的35歲的青年人差。

“活”是指活動手指俗話說心靈手巧,經常活動手指,做兩手交替運動可以刺激大腦兩半球,有健腦益智、延緩大腦衰老的作用。

“轉”即轉換不同性質的運動在較長時間的單調工作或讀書、寫作後,應及時轉換另外不同性質的活動,使大腦神經鬆弛而不過分疲勞,使腦力保持最佳狀態。散步、做體操等是較好的轉換活動方式。

“參”即參加社會活動和體育活動結交年輕朋友,以接受青春活力的感染,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脫離孤僻的生活環境。積極有趣的體育活動,可促進疲勞消除,體質增強,身體更健康。

“睡”即睡好覺,保證睡眠充足中老年人要學會有規律地生活,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證一天有8小時(老年人10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

“調”是調節飲食做到粗細混雜,葷素搭配,兼收幷蓄,多吃維生素和礦物質豐富的紅棗、牛奶、豆漿、蛋黃、桑葚、芥菜、芝麻、胡桃仁、百合、豬腦、豬心、木耳以及大部分蔬菜水果;少吃些動物脂肪和含糖類食物。

“聽”即聽優美動聽的歌曲優美的旋律可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使人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歡樂感覺。

中年養生調養五要點

中年以後,人的身體狀況開始發生變化,往往不再像年輕時候那樣勝任高強度的工作了,也更容易“積勞成疾”。

中年人只要在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和心理狀態方面進行必要調整,依然能充滿能量地適應新變化。生活中,我們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做適當的調整。

飲食戒陋習

中年人身體的基礎代謝率呈下降趨勢,所以中年人應注意控制飲食,少吃甜食,並適當參加運動,防止肥胖及體重超過標準。因爲肥胖可導致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惡性腫瘤等多種疾病。

中年人消化系統也開始出現衰老變化,故平時應定時定量進餐,不暴飲暴食,不偏食,不吃零食,不吃過多的精製食品,多吃水果及新鮮蔬菜,吃鹽不要過多,戒菸,少飲酒。

體重須控制

現代社會,人們不必爲衣食犯愁了,由於飲食無節制而出現的“大胖子”明顯增加。過度肥胖使人的身體承載過重的負擔,甚至到最後不堪重負。

此外,肥胖還容易誘發許多疾病,例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於是,心臟病專家的結論是:人從中年(35歲左右)起就須注意防止肥胖,除了注意飲食均衡,日常堅持運動是控制體重的不二法則。

鍛鍊要適度

人到中年,體力精力開始走下坡路,怕疲勞,易懶洋洋。散步、慢跑、爬樓梯等體育鍛煉可以增強體質和一般的抗病能力,並可消耗掉多餘的能量,保持體重的穩定。但是,過於激烈的運動和某些騎跨運動,如激烈的競技運動、長時間騎自行車等對中年人卻是有害的,應該儘可能節制及迴避。

中年人的心肺功能也逐漸下降,因此,不要參加過重的體力勞動及劇烈的運動並避免高度的精神緊張,防止發生心律失常及心臟驟停而猝死;不宜突然改變體位,如久蹲後不宜突然站立,防止昏倒。多進行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

情緒需平穩

中年人家庭瑣事多,工作任務重,情緒容易波動。人在發怒時,情緒急劇變化,交感神經極度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體內血液循環不暢,各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干擾,容易誘發胃腸潰瘍、高血壓、冠心病等。

要淡泊名利,不要爲金錢、名利、地位而太過辛勞、太過爭強好勝,不良情緒不僅會招致各種疾病,還會影響家庭關係。

“性趣”有節制

和諧美滿的性生活有益於人體的精神愉悅、健康長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斷密切夫妻感情,同時注意性生活的合理性和有節制性。

性生活過程中切忌心不在焉;體力和精力不佳時,千萬不要勉強自己過性生活;適當減少性生活的次數,使得性能量有一定的儲存;對於存在性腺功能低下者,可小量、短期補充雄激素來增強性功能,但必須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