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家庭 > 攀枝花的文化習俗禮儀

攀枝花的文化習俗禮儀

來源:秀美派    閱讀: 3.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攀枝花的文化習俗禮儀,攀枝花位於四川南端,享有“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的美譽。爲了增進大家對這座城市的瞭解,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供大家參考,以下是攀枝花的文化習俗禮儀。

攀枝花的文化習俗禮儀1

元陽縣攀枝花鄉的彝族樂作舞,是一個完整地反映該地區彝族從遠古到今的生產、生活的過程,有較高的研究彝族歷史的價值,它把民族歷史和生產、生活內容完美地溶合於舞蹈中,因此,又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其審美觀是向上的',又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樂作舞又把當地彝族人民開墾梯田,耕種梯田,創造世界一流梯田文化全過程溶合於舞蹈中,具有了濃厚的地方民族特色。它是自娛性舞蹈,又爲興起的地區旅遊業服務,有了開發和保護的價值。

攀枝花的文化習俗禮儀
  

攀枝花鄉彝族樂作舞有如此廣泛的羣衆基礎,如此悠久的歷史,受到國際友人如此的厚愛,但它沒有上過州、省仍至全國舞臺,更談不上獲獎,很大原因是這裏交通閉塞,屬國家級貧困縣,農民自發去省州演出是不可能的,還需要社會和有關部門的支持關愛才能實施。

哈尼族風情,哈尼族的“十月年”。尼族十月年哈尼年,哈尼,叫“車臘幹通”、“扎臺臺”、“富士”等不同稱呼。因在農曆十月間進行,故漢譯爲“十月年”,是哈尼族辭舊迎新的大年。按照哈尼族的歷法習慣,農曆十月爲新舊替換的年未歲首。

以農曆十月第一個屬龍日爲新年的開始。當天傍晚,家家戶戶都要殺一隻雞、在家門外燒一堆火爲,支起篾桌吃晚餐,哈尼話叫“哈常丕”,意爲祭獻故去的族親。

攀枝花的文化習俗禮儀2

攀枝花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攀枝花是一個多民族、多地區的民俗展廳和文化寶庫。居住有42個民族,其中漢族佔全市人口的86.60%,41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爲彝族,佔8.89%,其次是傈僳族、苗族、白族、傣族、滿族等。

多民族雜居的格局,形成攀枝花市獨特的民風民俗。米易縣新山傈僳族“約德節”、鹽邊縣摩梭人“成丁禮”、仁和區迤沙拉“談經古樂”均獨具民族風情特色。攀枝花85%以上的城市居民來自國內20餘個省和直轄市

攀枝花的文化習俗禮儀 第2張
  

大部分爲建市初期支援攀枝花建設隨單位成建制調集而來,形成兼具南北、博採東西地域文化的`移民文化。各少數民族羣衆,宗教信仰各異,住房服飾有別,習俗好尚各有特徵,民間歌舞也各具特色,若來此訪俗採風,呈現眼前的是多采風姿,滿目琳琅。

在這裏可以比較各族住房結構和穿戴打扮的差別;可以訪問現尚健在的彝族“畢摩”、傈僳族“尼扒”、納西族“東巴”等巫師所傳播的經文內容;可以欣賞、收集他們的民間傳說、故事、樂器、歌舞以及節日活動習俗。

旅遊者還可以看到早在清末就獲國際巴拿馬博覽會金獎,新近又被開發出來而揚名海內外的“苴卻硯”;

可以品嚐到鹽邊魚敢魚、新九香糯、有“活人蔘”之稱的米易爬沙蟲和黑、紫、紅貢米,以及芒果、木瓜、萬壽果酒、平地葡萄酒的美味,還可購買質輕柔軟、潔白有光的攀枝花絮裝填的舒適睡枕。

攀枝花的文化習俗禮儀3

攀枝花位於金沙江畔,原名上、下壩村,形成於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前後,因村口有一株古老而高大的攀枝花樹,遂稱“攀枝花村

攀枝花木棉,屬木棉科,落葉大喬木,原產印度。高10-20 公尺。樹幹基部密生瘤刺,枝輪生,葉互生。每年2-3月份先開花,後長葉。樹形高大,雄壯魁梧,枝幹舒展,花紅如血,碩大如杯,盛開時葉片幾乎落盡,遠觀好似一團團在枝頭盡情燃燒、歡快跳躍的火苗,極有氣勢。

四川,簡稱"川"或"蜀",省會成都,位於中國大陸西南腹地,自古就有"天府之國"之美譽,是中國西部門戶,大熊貓故鄉

攀枝花的文化習俗禮儀 第3張
  

攀枝花的簡介

攀枝花市位於四川川西南、滇西北結合部,是全國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享有“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的美譽,幅員面積7440平方公里,轄東區、西區、仁和區和米易縣、鹽邊縣3區2縣,常住人口123.6萬,共有42個民族。

201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173.52億元,增長7.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1.5億元,增長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32.1億元,增長8.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1.26億元,增長10.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8510元、16708元,增長8.1%和8.9%。

英雄城市――七戶人家一棵樹。攀枝花是一座因國家三線建設而生的城市。開發建設前這裏是一片不毛之地,只有“七戶人家一棵樹”。上世紀60年代,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

黨中央、國務院站在調整全國工業佈局、鞏固國防後方的戰略高度,實施了轟轟烈烈的大三線建設,並將攀枝花作爲三線建設的重中之重。1965年2月,攀枝花特區作爲新中國首個資源開發特區正式成立;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