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家庭 > 客家風俗文化禮儀

客家風俗文化禮儀

來源:秀美派    閱讀: 9.8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婚嫁習俗:客家婚嫁習俗獨具特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婚禮時的“拜堂”,新郎新娘會在堂上跪拜祖先,以示對祖先和傳統文化的尊重。

客家風俗文化禮儀1

1、隔年飯

客家人會在除夕前的一天吃年飯,要拜神祭祀先人。而且要在隔年飯上擺放12對筷子和12個大蒜。然後全家人拜祭完之後,一起吃團圓飯。

2、貼對聯

過年的時候,客家人是很講究貼對聯的,他們會寫一些吉祥的對聯貼在門口。而且還會貼門神,是比較傳統的。

3、點歲火

在除夕的時候,客家人會進行守歲,這是他們的習俗。所有的人家都要點着燈火一直到天明,然後第二天過年的時候,小孩子就會去討紅包。

客家風俗文化禮儀
  

4、敬祖先

大年初一的時候,客家人會帶着自己的家屬祭拜自己的祖先。也會去一些廟宇進行祭拜神明,還有舉辦一些舞龍舞獅。

5、拜年

過年的時候,客家人會吃長壽麪,因爲他們認爲吃長壽麪就會更加的長壽。而且他們會帶着甜品和水果橘子去拜訪親朋好友。

6、吃素齋

客家人有勤儉持家的習俗,他們是非常的.信神明的,所以過年的時候,他們一定會吃齋。而且會去廟宇拜神祈禱平安。

7、洗柚葉澡

柚葉就是柚子的葉子,客家人認爲,柚子的葉子是具有驅邪的作用的,可以去黴運。所以過年的時候,每家每戶都會用新鮮的柚子葉子煮水洗澡。

8、年初三“送窮鬼”

過年的時候客家人是不掃地的,特別是初一、年初二的時候。他們認爲過年的時候掃地就會把一年的好運財運都掃地出門。所以他們會在過完年纔會開始搞清潔,這是他們當地的習俗。

客家風俗文化禮儀2

第一次的大遷徙是在公元317—879年間,東晉懷帝妥朝時,由於西北方少數民族入侵中原,形成對漢民族影響深遠的“五胡亂華”之局,中原地區的不少官員和平民,也紛紛隨着渡過黃河南下。爲了避免和原戶籍者發生混淆,便把這些新來的戶籍稱爲“客”。這是“客”字第一次在中華民旅上出現。

第二次大遷徙是在公元880——1126年間。唐朝末年,黃巢舉兵起義及“五代十國”,天下大亂,客家先民又從皖贛某地居所,現遷往江南南部、福建西北及廣東北邊。

第三次大遷徙是在公元1127——1644年間,金元相繼入侵,宋高宗南渡,地這過程中,許多客家人幸均捲入保衛宋室、抵抗元兵的勤王戰爭。宋亡後,他們只好退往更偏遠的廣東東、北部。

客家風俗文化禮儀 第2張
  

第四次大遷徙在公元1645——1843年間,這次遷徙卻是康熙皇帝爲了爭取南方的民心,賜給每個男子8兩銀子、婦女兒童4兩銀子,鼓勵客家人遷入四川、廣西及臺灣。一向以客家人爲榮的朱德同志的祖輩就是在這一次遷徙時,從韶關移居四川的。

第五次大遷徙是在1866年以後,發生於太平天國起義末期。由於太平天國的首領洪秀全是客家人央太平天國失敗後,話多客家人在清政府的壓力下,紛紛向理智偏遠的南方,甚至向東南亞等海外地區遷徙。

目前,全世界有客家人約4500萬人。其中國內4000萬人,國外有500萬人左右。在海外的客家人分佈很廣,較集中的是東南亞一帶,新加坡的李光耀、和國際知名作家韓素音均是客家人。

國內有客家人聚居的地區共有17個省、185個市縣,其中客家人佔95%以上的純客縣50個,客家人最爲集中的地方是贛南、閩南和粵東北部。廣東的客家人有2000多萬,佔全省總人數近30%,其中純客縣15個。

河源作爲東江流域的純客家地區,最早的客家先民來歷可追逆到秦朝。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後,爲進一步開發嶺南,派屠睢、任囂、趙佗帶50萬兵卒駐守,還下令將數十萬名“罪人”發配到嶺南。趙佗先爲龍川縣令,後爲南越王。

龍川的.趙、韋、官、任四姓居民就是第一批進入龍川與當地土著族人雜居的中原人。但是,作爲客家人大規模遷徙到河源地區的時間,卻要推到客家人第三次大遷徙這一時期,即公元1127——1644年間。

河源人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承傳着客家民系優秀的傳統美德和人文精神。廣東梅縣的山歌文化獨樹一幟。河源的東江客家菜則比較有特色。

客家風俗文化禮儀3

1、廣西的客家人在生活風俗上保持了勤儉節約、聚族而居的特點。

2、來賓的客家人仍兩稀一干,早上、中午吃粥,晚上吃客家風俗 飯。

3、主食大米飯、大米粥,由婦女在早上煮好,涼冷,放進櫥櫃,粥白天吃,飯晚上吃。

4、飯是倒出米湯後幹燜而成。

5、他們不喜歡吃爛飯,故用此法煮飯。

6、吃粥時,喜歡熟鹽拌粥。

7、其副食是豬肉及各類蔬菜,不定時吃牛肉及其他肉類。

8、一般豬肉是切片,水煮熟,炒幹,放入佐料即成。

9、蔬菜是用油炒熱後,放入配料即盛入碗。

10、客家人的佐料不外乎姜、蒜、蔥、醬、五香粉、味精。

11、他們的'傳統名菜是扣肉、白斬雞、醋排骨、醋大腸以及炒醋醬鴨。

12、風味食品是冬米糖、酸刀豆、辣椒,曬到半乾程度,放入酸壇,鮮黃即可打開食用。

客家風俗文化禮儀 第3張
  

13、逢正月初二、十五、端午節,客家人都要包糉子,有肉糉、綠豆粉糉等,作糉用的餡都事先用八角粉、胡椒粉、醬、鹽制好。

14、裹糉用糉葉。

15、農曆二月初二、清明,都煮糯米飯,放入糖,再用樹葉染成不同顏色,香甜可口。

16、冬至。

17、都要吃糯米粉、肉餡製成的水煮饃。

18、他們沒有喝開水的習慣,口渴了,多以粥水、米湯代替,喝茶很少,喝酒多是自家釀的米酒。

19、 來賓客家人的房屋都是大瓦房,傳統的房屋爲平房,廳堂分爲上廳、下廳,中間爲天井,上廳後面是儲藏室,上廳正宗擺八仙桌、掛鏡屏,鏡屏上面是祖宗牌位。

20、吃飯在下廳,冬天烤火也在下廳。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