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美食 > 中國人的飲食特點

中國人的飲食特點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人的飲食特點,飲食本是人類最基本的活動,但若將問題提到爲什麼吃,怎麼吃的層次,它就體現爲一種意識或觀念了,由此而形成了飲食文化。下面小編分享中國人的飲食特點。

中國人的飲食特點1

一、風味繁多

由於我國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着差異,長期以來,在飲食上也就形成了許多風味。

我國一直就有“南米北面”之說,口味上有“南甜北鹹東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風味。

二、四季有別

中國烹飪的一大特徵就是按季節飲食。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我們一直以來都是按季節來配菜和調味,冬之味醇濃厚,多以燉燜煨爲方法;夏之味清淡涼爽;夏季多涼拌冷凍爲主要烹飪方法。

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有講究菜餚美感的傳統,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蔔,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三、講究美感

中國的烹飪不僅表現在精湛的烹飪技術上,而且還講究菜餚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

對菜餚美感的展現也是多方面的,一個紅蘿蔔和一棵白菜心,烹調大師們都可以給你雕出各種美觀的造型,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人們可以享受到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美感。

四、注重情趣

中國烹飪不僅要求飯菜要色香味俱全,而且還十分注重菜的品味情趣。中國菜餚的名稱可謂神奇瑰麗、雅俗共賞,也是由於烹飪大師對各種菜的命名、品味的方式、進餐節奏、娛樂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菜餚名稱根據主、輔、調料及烹調方法的寫實命名,而且還引入一些歷史掌故、神話傳說、名人食趣。有些飯店就是以菜餚名來打自己的門店形象,如“全家福”、“將軍過橋”、“獅子頭”、“叫化雞”、“龍鳳呈祥”、“鴻門宴”等。也可以說這些都是他們的招牌菜,而且大多數食客也都是衝着這些名菜而去。

中國人的飲食特點
  

五、醫食結合

我國自古就有“醫食同源”及“藥膳同功”之說,這也是我國的烹飪技術的又一大特色。中國烹飪利用食物原料的藥用價值,做成各種美味佳餚,讓你在享受的同時也起到了一定的與醫療保健作用,並且可以達到醫食雙重目的。

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重慶小火鍋加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

從沿革看,中國飲食文化綿延170多萬年,分爲生食、熟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4個發展階段,推出6萬多種傳統菜點、2萬多種工業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獲得“烹飪王國”的美譽。

從內涵上看,中國飲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開發與利用、食具的運用與創新、食品的生產與消費、餐飲的服務與接待、餐飲業與食韓國拌飯品業的經營與管理,以及飲食與國泰民安、飲食與文學藝術、飲食與人生境界的關係等,深厚廣博。

從外延看,中國飲食文化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異彩紛呈。

從特質看,中國飲食文化突出,有着不同於海外各國飲食文化的天生麗質。

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並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

食醫結合

中國的烹飪技術,與醫療保健有密切的.聯繫,在幾千年前有‘醫食同源'和‘藥膳同功'的說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藥用價值,做成各種美味佳餚,達到對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中和之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的審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禮記·中庸》)。

《古文尚書·說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爾鹽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湯,關鍵是調和好鹹(鹽)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國。

《左傳》中晏嬰(齊國賢相)也與齊景公談論過什麼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見的協調的基礎上的。

因此中國哲人認爲天地萬物都在“中和”的狀態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發育。

這種審美理想建築在個體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之上。

這種通過調諧而實現“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調實踐與理論的啓發和影響下產生的,而反過來又影響了人們的整個的飲食生活,對於追求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與“中和”相反的是極端,極端在烹飪上也不被視爲正宗,那些“鹹過頭,辣過頭,酸過頭”的食品雖然會受到一些身體處在不正常狀態下的人們的追捧,但從長遠看來它對身體是有害的。社會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極端主義其弊更是不可勝言。

中國人的飲食特點2

膳食搭配的原則

1、“食不厭雜”。意在食物要多樣。目的是通過食物多樣化的途徑,實現營養全面性的目標。“雜”主要指的是食物的種類要多,跨度要大,屬性遠,一般人的膳食每日的食物種類應在30種以上(日本人每人每日的食物種類要求35種以上)

2、食物的搭配能起到營養互補的作用或彌補某些缺陷或彌補某些損害。

3、食物搭配一定要避免“相剋”的`“不宜的”即是安全無毒的。

4、力求搭配的食物具有共同性能增強營養保健作用。

5、將現代營養學理論與中醫養生理論相結合,指導食物的合理搭配和完成搭配的技巧。

主食搭配的技巧

1、粗細搭配,糧豆混食。如二米麪發糕(標粉、玉米麪各二分之一)、綠豆小米粥、芝麻醬花捲、紅薯粥

2、糧蔬、糧果搭配。最常見的是南瓜飯、胡蘿蔔飯,如果再配上些果類,如紅棗、蓮子、栗子或果仁,不僅會增加主食中的'維生素、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又會使主食別有風味。

3、主食與麥的搭配。燕麥、蕎麥、莜麥等中的蛋白質、脂肪、B族維生素、鈣、鋅等營養素含量均高於小麥粉,某些成份又有降脂等保健作用。如蕎麥、玉米粥;大麥、高梁米粥;蕎麥、標準粉的家常餅等。

4、糧菜搭配。米飯配以素菜好,如油菜飯。

5、米麪混吃。日常膳食採用米、面混吃的方法是比較科學的。

傳統宴席的組成缺陷是主食的比例太小,不能體現主食在膳食中的地位。要改革傳統宴席熱比關係的不合理性。要做到主食的多樣性,花樣多、品種齊,營養互補,美味可口。如可增加以下品種,包子、餃子、餡餅、春餅、春捲等主副食搭配的風味小吃均屬糧菜搭配、主副搭配、菜豆搭配的主食品種。

中國人的飲食特點 第2張
  

副食搭配的技巧

1、葷素搭配。葷素搭配不只是口味的互補,在葷素結構上的互補性則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如青菜炒肉絲、鮮筍冬瓜球、土豆燉雞塊等。葷素搭配是重要的原則,也是搭配的關鍵。

2、蔬菜的搭配。如燒三菇、炒合菜、蘑菇燒腐竹等。

3、質地搭配。主料和配料的質地有軟、脆、韌配韌,如蒜苗炒魷魚;嫩配嫩如菜心炒雞片。

4、色澤搭配。主料與配料的色澤搭配主要有順色搭配和異色搭配兩種。順色搭配多采用白色,如醋溜三白、茭白炒肉片等。異色搭配差異大,如木耳炒肉片。色澤協調會引人食慾,反之,如搭配不協調,反而會影響人的胃口。

很多食物,在正常情況下都是營養的美食,但是在不同的搭配下,很可能會變成披着“健康”外衣的有毒食物哦!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你很可能已經誤食了這些看似“健康”的美食。

生活中,有些食物的搭配組合已經是由來已久,其美妙的口味也被人們所接受,習慣上也覺得這些種搭配是順理成章的了。但從健康的角度講,還是不科學的,人家健康專家可是有着充足的理由呢。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