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孤獨症5歲後才發現治療效果差

孤獨症5歲後才發現治療效果差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孤獨症就是人們經常提到的自閉症、兒童精神分裂症,近二十年來,它的患病率不斷升高,而且呈直線上升的趨勢發展。很多家長認爲,孤獨症僅僅是孩子心理上的一點不足,實際上,孤獨症已經成爲兒童致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爲孤獨症從行爲異常到某些行爲缺失,逐漸會讓孩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最終致殘。孤獨症患兒與正常的兒童有哪些差異呢?家長怎樣才能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患上了孤獨症呢?在鄭大三附院主辦的“河南省兒童心理行爲疾病培訓班”上,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童發育行爲中心鄒小兵教授給醫生和家長們做了詳細的講解。

孤獨症5歲後才發現治療效果差

三類核心症狀可以警示孩子是否患上孤獨症

第一,正常孩子都比較活潑,喜歡找小夥伴一起玩,愛東張西望,但孤獨症患兒喜歡獨自一人幹自己的事情,不願跟別人進行眼神的交流,也不想尋求關注的目光,甚至見人就躲。

第二,孤獨症患兒很多存在語言障礙,臨牀上,許多家長前來就診就是因爲孩子到了該說話的年齡卻不會說話。一歲左右的孩子基本上都能開口講話了,家長不要以爲現在孩子還小,等大一點自然就會好,這樣只會貽誤病情。也有一些孤獨症患兒雖然會說話,但是言語錯亂或者經常自言自語,家長也需要警惕。

第三,孤獨症患兒會有重複的語言、動作和行爲,有時甚至是強迫思維和行爲。例如,孩子頻繁地關門開門,重複向家長問一個問題等等,有的孩子對一部電影或者一本書能看到幾十遍甚至成百上千遍,家長很容易察覺出異常,但並不一定能夠想到跟孤獨症有關。

此外,孤獨症患兒也會出現感覺異常。他們的聽覺特別敏感,有時特別喜愛聽一些聲音,有時又對一些聲音特別恐懼。多半孤獨症患兒都會出現痛覺異常和視覺異常,他們不怕痛,看東西時容易斜視和倒視。

多數孤獨症患兒智力正常

許多人認爲,孤獨症患兒的智力一定很低,所以很多家長對孩子患了孤獨症感覺絕望。事實並非如此,有數據顯示,有30%~50%的孤獨症兒童有智力落後或暫時落後的現象,但多數患兒智力都在正常範圍,甚至有不少是高智商。鄒小兵談到他接診的一位鄭州患者,孩子13歲,是個初中生,因爲患有孤獨症,所以跟同學們的關係不是特別融洽,多次與同學發生矛盾衝突,最終被學校開除了。後來在診治過程中,經過誘導、檢測,發現他是個極端天才,自從他被領回家後,經常沉迷在自己的世界裏,最終還設計出第三代磁懸浮。從這個事例看來,並不是每個孤獨症患兒都是人們想象的那樣一無是處,其實他們也有自己的愛好,只不過有時行爲表現得跟正常兒童有區別而已。

5歲以後才發現治療效果差

鄒小兵說,部分專家認爲孤獨症可能跟遺傳有一定的關係,但由於沒有明確病因,所以至今還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完全治癒它。不過,他強調,早期干預會有很好的改善,但孩子5歲以後才被發現,改善的空間就不大了,甚至還會造成終身殘疾。所以家長早發現是核心。

若家長從嬰兒時期,能發現孩子身上出現一些症狀,如看到孩子不能融入社會,喜歡獨處,就應該積極干預了。具體方法是:家長和醫生要以社交、認知以及行爲和情緒訓練爲重點,例如,可以多讓他們跟同齡的小朋友一起玩耍,讓孩子練習畫畫、寫字等,也可以給他們講故事、放音樂等,總之要和孩子面對面地說話交流,完成與孩子的互動。對於一週歲左右的孩子每天要堅持4個小時以上面對面的訓練,一週至少進行25個小時的訓練,訓練時間越長越好,基本訓練最好能達到兩年以上。

鄒小兵強調,作爲家長,對孩子的治療效果有着最直接的影響,不管不問、破罐子破摔只會讓孩子徹底成爲一個殘疾人。家長首先要有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決心,還要用家庭的愛心去感染孩子,讓他們時刻感受到溫暖。此外,治療孤獨症是一場持久戰,家長必須要有耐心和恆心,最後還要有那麼一點“狠心”,不要什麼都依着孩子,要加強對他們的訓練,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干預孤獨症。

相關知識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這些特徵可以作爲早期發現的警示指標:

1.6個月後不能被逗樂(表現出大聲笑),眼睛很少注視人。

2.10個月左右別人叫他的名字時沒有反應,聽力正常。

3.12個月時對言語指令沒有反應,沒有咿呀學語,沒有動作手勢語言;不能進行目光跟隨;對於動作模仿不感興趣。

4.16個月時不說話,對語言反應少,也不理睬。

5.18個月時不能用手指指物或者用眼睛追隨他人手指指向。

6.24個月時還沒能自發地說出一些單個的詞語,如:“爸爸”、“媽媽”等。

7.任何年齡階段出現語言功能倒退或社交技能倒退。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