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教師、家長該如何應對“雙減”新變化

教師、家長該如何應對“雙減”新變化

來源:秀美派    閱讀: 1.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師、家長該如何應對“雙減”新變化,教培整頓對孩子、家庭和老師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科學探究。同時,他以韓國爲例提醒,要警惕在整頓教培行業中潛在的隱患,重點是要將優質教育資源向弱勢羣體傾斜

教師、家長該如何應對“雙減”新變化1

月24日“雙減”政策正式發佈,其中要求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

“雙減”政策發佈後,有網友認爲,有不少家長希望孩子暑假能多學點東西;也有人擔心以後興起“一對一”輔導,普通家庭的教培資金投入會比之前更高;還有人問,“雙減”政策對孩子、家長、老師各方將有何影響?

注意到,近日,主要研究教育社會學及家庭社會學的浙江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李昂然在澎湃新聞“問吧”欄目中回答了諸多與“雙減”政策有關的熱點問題。

李昂然認爲,應該從制度層面去保障教師的權益和促進教師與父母之間的良性溝通,使得教師和父母都能從孩子自我發展的角度出發。同時,要警惕在整頓教培行業中潛在的隱患,重點是要將優質教育資源向弱勢羣體傾斜,斬斷優勢羣體對優質教育資源的壟斷。

是否能真正緩解教育焦慮?

“雙減”政策是否能夠真正緩解教育焦慮?教育“內卷”是否會因此減緩或者停止?對於這樣的問題,李昂然表示,在既有的以升學競爭爲導向的教育評價體系下,對於教培的管制效果仍然有待研究。

他說,以往研究表明,以韓國爲例,即便是強制政策出臺,並不能扭轉白熱化的教育競爭,反而會加深教育不平等,因爲富人會投入更多的資源去尋求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而這些資源對於社會大衆的排他性更強,從而形成階層固化。我們需要警惕出現這個趨勢。

教師、家長該如何應對“雙減”新變化

還有網友問,打擊教培而不疏導升學壓力,是否是抓小放大?李昂然指出,當下應試的教育評價機制確實是父母焦慮的重要來源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升學壓力分爲量和質的區別。在數量上,給予更多孩子升學機會,減少應試限制,並不會降低競爭強度,因爲父母會要求孩子去競爭質量更高的學校,因此升學壓力是始終存在並且影響到所有家庭的。

還有網友提出:“同一化競爭”必然會把學生歸類爲三六九等,相比而言,“差異化競爭”的導向顯然更爲美好,讓每個孩子在各自感興趣領域裏深耕。可爲什麼“差異化競爭”在中國很難適應下去?

對此,李昂然表示,“差異化競爭”需要對當下的教育評價體制進行系統性變革,是個緩慢的過程。隨着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各種需求和社會分工會更加精細,在宏觀社會結構變化過程中,更加註重個體發展的教育模式會逐漸替代目前單一化的教育評價體系。但是,我們需要認識到,這是一個漸進變革的進程,疾風驟雨式的政策規制很難達到理性的效果。

將對家長和老師帶來哪些影響?

“雙減”政策出臺後,有專家指出,“雙減”首要和根本的是提高校內教育質量,以最大程度滿足家長學生的教育需求,其次纔是對校外培訓機構的規範和治理。新政背景下,很多家長和教師很關心“雙減”新政將給家長、教師等不同羣體帶來哪些影響。

有網友認爲,“雙減”政策在無形中讓教師的責任變重了。李昂然對此表示,“教師是目前承受壓力最大的羣體。我們應該從制度層面去保障教師的權益和促進教師和父母之間的良性溝通,使得教師和父母都能從孩子自我發展的角度出發去促進爲孩子的教育。”

談及“雙減”政策對師範生就業的影響時,李昂然預判,“雙減”政策會扭轉近幾年師範類學生涌入教培行業的趨勢。因此,社會應該加大對公共教育的投入並利用市場機制有效調節和保障教師待遇,從而保障和促進師範類學生就業。

教師、家長該如何應對“雙減”新變化 第2張

針對家長一方,李昂然指出,面臨現在日益複雜的政策環境,父母其實是最難的。

“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是人之常情,但父母也要尊重孩子的自我選擇和發展。教育孩子並不只是在物質資金上的全力以赴,更重要的是和孩子多溝通交流,真正瞭解和理解孩子,鼓勵孩子理性客觀地尋求自己的目標。”李昂然說,作爲家長,歸根結底還是要從孩子自身的發展出發去鼓勵孩子尋求適合自己的路。在當下“內卷”的大環境下,需要理性思考孩子教育投資的方式和效果。

李昂然還指出,教培整頓對孩子、家庭和老師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科學探究。同時,他以韓國爲例提醒,要警惕在整頓教培行業中潛在的隱患,重點是要將優質教育資源向弱勢羣體傾斜,斬斷優勢羣體對優質教育資源的壟斷。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培訓是可以使用的手段,並不是當下教育問題的根源。

“教培只是社會結構問題的表面形式,其背後深層次的社會結構問題就是因爲社會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所導致的公衆對社會固化的焦慮。”李昂然說。

如果孩子確實需要補補課,怎麼辦?

有人問,如果孩子確實需要補補課,怎麼辦?

對此,李昂然表示,研究表明補習具有補差培優的效果。對於部分孩子來講,補習是有積極作用的,但是家長應該從孩子的實際需要出發,理性選擇。雖然目前教培機構面臨嚴格管制,但是隨着後續政策實際落地,教培行業會更加規範化,當前的各種亂象會逐漸減少。

還有人問,不補課,娃去幹啥?李昂然回覆,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家長需要給孩子樹立榜樣,和孩子一起參加有益的家庭活動。這對孩子的智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都會有很好的幫助。

教師、家長該如何應對“雙減”新變化2

衆所周知,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是教育事業的三大支柱。不同於後兩者,家庭教育具有啓蒙性、長期性,往往影響着人的一生。針對這一特性,草案完善家庭教育概念,將其明確爲“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爲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對其實施的道德品質、知識技能、文化修養、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培育、引導和影響”。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鉞鋒指出,結合家庭教育特點完善家庭教育概念,對於引導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增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家庭教育的好壞,不只關係未成年人的終身發展,也關係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從這一角度講,它不是“家事”而是“國是”。此次家庭教育法修法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提出國家干預,鼓勵社會力量在家庭教育中充分發揮作用。

教師、家長該如何應對“雙減”新變化 第3張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杜玉波說,草案不僅明確了家庭主體責任,而且壓實了政府、學校和社會各方責任,有利於推動形成多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和強大合力,助力“雙減”文件精神的落地生效。

此外,草案進一步明確,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機構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活動,不得組織或者變相組織營利性教育培訓;並將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依法設立的.家庭教育服務機構明確爲“非營利性家庭教育服務機構”。

分組審議中,與會人員普遍表示,草案明確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機構、家庭教育服務機構的職責是指導和幫助家長更好地開展家庭教育,而非爲未成年人提供學科教育等服務,這爲整治教育培訓機構亂象打出一記重拳,有着與“雙減”政策規範校外培訓行爲相同的目的,即爲學生減負。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飛躍認爲,目前教育培訓行業整體情況良莠不齊,建議對此類機構依法設立的程序、條件、監管機制等作出進一步細化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殷方龍也認爲,近些年來校外學科培訓過度氾濫,家長競相將子女送到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致使父母和孩子不堪重負。建議草案增加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安排子女參加國家禁止的校外學科培訓。

殷方龍說,造成中國的孩子不堪重負,既有來自社會競爭的壓力,也有孩子的父母在教育觀上的偏差。因此,要建立良好的教育秩序,切實減輕孩子負擔,既要整治好培訓機構,也要管好孩子家長。

的確,事實已經證明,並非所有家長都擁有正確的教育觀,家庭教育同樣需要“教育”。很多時候,家庭教育的過度學校化和知識化,背離了家庭教育的本質。對此,草案明確規定,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家庭教育要尊重未成年人身心發展規律和個體差異,遵循家庭教育規律,貫徹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

這一規定獲得很多與會人員的贊同,他們認爲,改變家長的教育觀念是爲孩子減負的重要一環,而政策法規從中起到了引領作用。正如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吉炳軒所言,改變一些家長“十年寒窗、一朝折桂”苦讀爭榮的教育思想很難,但還是要儘可能多做一些工作,至少使家長們明白一個道理:培養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給他們一個好體魄、好思想、好品行,使他們將來能自立於世,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