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中醫養生知識精選15篇

中醫養生知識精選15篇

來源:秀美派    閱讀: 6.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醫養生知識1

“十一五”期間,國家提出把“疾病的防治重心前移”,不要等有了病,才把健康當作一回事。特別是對於亞健康人羣,更要走出這個灰色的階段,重視養生,防病於未然。本期刊發一篇專家文章,願讀者從源遠流長的中醫養生文化中汲取營養,保持健康。

中醫養生知識精選15篇

中醫學從《黃帝內經》開始就把養生防病作爲主導思想,講“上醫治未病”。“養生”最早見於《莊子·內篇》,所謂“生”,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保養、調養、補養、護養之意。“養生”的內涵,一是如何延長生命的時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質量。

養生學是一門管理的學問,是對我們自身的管理,也是對我們生命歷程的管理。現代對於人類自然極限壽命的推算,應該在100—175歲之間。老齡委曾經在全國做過調查,男性的最高年齡是131歲,女性是122歲。按照人類壽命極限來說,60、70歲還處在中年,而不是老年時期。爲什麼沒有達到人類生命極限,原因在於我們在生命的調護上還不到位。

中醫養生源遠流長

中醫養生文化歷史悠久,英國學者李約瑟曾說:在世界文化當中,唯獨中國人的養生學是其他民族所沒有的。

馬王堆出土的《養生圖》中已經出現了吐納、導引等養生方法。唐代名醫孫思邈的《千金方》中也講了很多養生理論。講中醫養生文化,不能不講老子和孔子,兩者代表了兩種養生思想:老子是“清靜無爲”,“保養精氣、順乎自然、氣功修煉”。老莊是養生學的開創者。以孔子爲代表的儒家養生思想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兩種思想形成了一個靜動結合的思維方式,貫穿在中醫養生學發展過程中。“仁者壽”、“智者壽”、“欲而不貪”是儒家在養生道德理念上的重要思想。

《黃帝內經》有一段話:“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主要指要掌握自然規律,根據天地陰陽法則調和各種方式,有節制、有規律地安排飲食和起居。其中的一個重要的觀點是“形與神俱”。也就是一個人要做到形神統一,形神結合。有形的運動而無神的調和,不算完整。

漢代華佗的五禽戲,根據五種動物的形態動作創造,演變爲後來太極拳一類的健身方法。魏晉南北朝時,養生家與醫學家結合。許多人既是醫生又將道家思想貫穿於醫學之中。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中主張調神養形、“小炷留燈”。把人的生命看作一盞燈,生命的源泉是油。燈裏的油是有限的,如果把燈點得很亮,油很快用完了。如果“小炷留燈”,則能燃燒很長時間。這是一種低代謝的思想。我們經常說要拼命、拼搏,事實上會影響你生命內一些積極的、良好的因素。因此,應改變原有的觀念,讓生命之火“小炷留燈”,燃燒得更長。

李時珍《本草綱目》在藥物分類裏,提出耐老、增年、輕身、益壽等概念,有些中藥對延年益壽有着獨特的功效。

養生境界是“治未病”

中醫養生講究四時陰陽,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自然界的規律。人應該順應大自然的規律,比如,春天的時候,要有一種生髮之氣,被髮緩形,夜臥早起。冬天不能太張揚、太發散,萬物處於祕藏。中醫養生主張因時、因地、因人而異。

中醫養生包括形神共養、協調陰陽、順應自然、飲食調養、謹慎起居、和調臟腑、通暢經絡、節慾保精、益氣調息、動靜適宜等一系列養生原則,而協調平衡是其核心思想。當一個人身體達到平衡點的時候,是最健康的,是“治未病”。

養生當中,最重要的是養心。“一生淡泊養心機”,這是一個很高的精神境界。人都有喜、怒、哀、樂、悲、恐、驚,這是人的七種情志,過了頭就是七情過激。“常觀天下之人,凡氣之溫和者壽,質之慈良者壽,量之寬宏者壽,言之簡默者壽。蓋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壽”。仁就是要做到溫和、善良、寬宏、幽默。仁心仁德、養心立德是一個人健康的內在要素。《黃帝內經》強調“恬淡虛無”,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簡言之,要做到“淡”字。

第二就是飲食養生。關鍵要有合理的膳食結構。“五穀爲養,五果爲助,五畜爲益,五菜爲充”。南宋陸游的養生方法是喝粥。他有一首詩寫道:“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養生錄》中談到養生“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緩些、食宜軟些。中國人鹽的攝入量超標,腦溢血、高血壓等疾病與此相關。上述觀點也與目前營養學界提倡的“健康膳食金字塔”相一致。

第三是運動養生。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比如,八段錦“雙手託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鵰,調理脾胃單舉手,五勞七傷往後瞧,搖頭擺尾去心火,背後七顛百病消,攢拳怒目增氣力,兩手攀足固腎腰”。這個功,在辦公室也可以做。

第四是房事養生。《洞玄子》、《素女經》等也是研究“房中術”的書籍,講究陰陽和諧,並強調欲不可早,不可過度,又不可無的思想。

第五是氣功養生。《莊子》講“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爲壽而已矣;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吐故納新”指做氣功,“熊經鳥申”講人就像熊一樣攀援,像鳥一樣左顧右盼。這兩種方法就是導引,這樣做的人就是養形人。養形要達到什麼效果?要像彭祖那樣“壽高八百”。氣功養生在日本很流行,有人寫了一本書《只需五分鐘》。在這五分鐘裏,常吐氣、常呼吸。當頭昏腦漲時,不妨這樣做做,五分鐘後會耳目清明,心情爲之一爽。

第六是藥物養生。如柏子仁,就是柏樹的果子,也是一種養生長壽食物。植物裏壽命最長的就是柏樹和松樹,我們常說“千年柏樹”。柏子仁有養性、安神、潤腸、通便、養顏的功效。

養生實踐得身心健康

要健康長壽,關鍵是把養生知識貫徹到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恆。下面一些簡單易行的方法,不妨一試。

1.堅持幾個“少”:少鹽多醋、少糖多果、少肉多菜、少藥多食、少睡多行、少憂多眠。有一首詩中寫道“一眠萬事了,無喜亦無惱,何物是真物,身在即爲寶”。

2.堅持幾個“常”:發常梳,面常搓,鼻常揉,肢常伸,目常運,齒常叩,腹常旋,耳常彈,肛常提。

3.踐行“八字”訣,終生不懈:童心、蟻食、龜欲、猴行。童心,要童心未泯。蟻食,要少吃。現在許多人的問題是吃得太多、太好,又不運動,食物堆積在身體裏。龜欲,要心境淡泊。猴行,要多運動,鍛鍊身體。

4.天天干洗面:先把手搓熱,然後用手搓臉。每天早晨起牀,反覆做幾十次。搓陽明經這個部位,氣血運通。堅持乾洗面,眼袋和皺紋慢慢都舒展了,比做美容還見效。

5.學會吐納法: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裏提出:“納氣有一,吐氣有六。納氣一者,謂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唏、呵、噓、呬,皆出氣也。”吐氣的時候,不能把嘴張得太大,要無聲,長氣,吐完爲止。吐氣的時候,根據每個字發音的不同,口型有輕微的變化,吐氣的.部位也不同,要把氣出到最長。練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達到胎吸。胎兒在母親身體裏,雖然沒有呼吸,但也有生命,這就是胎吸。練氣功之前,首先把心定下來,去除一切雜念,進入狀態。按照方法做完氣之後,會發現滿口生津,古書稱“上池之水”,然後把津液嚥下去。津液是一種重要的生命物質,不能隨便吐掉,應做到“津常咽”。

6.“三通”:我們現代人一直在不斷地補,現在公路上交通堵塞,我們體內也交通堵塞。血脂高、血糖高、血壓高,都是堵塞的結果。所以要把“補”改正爲“通”。血脈要通、氣要通和、心氣要通、胃腸要通,要達到吃得下,睡得着,拉得淨,放得開。

7.堅持勤動腦:不要以爲養花、養草、養魚,就是養生了,一點精神寄託都沒有,衰老得反而快。馬寅初70歲的時候開始學俄語,歌德80歲的時候寫《浮士德》,陸游《渭南集》裏很多氣壯山河的詩詞都是60歲以後寫的。不要以爲60歲就到晚年了。

養生學是一個社會問題。世界衛生組織認爲在2025年之前,發展中國家糖尿病患者會從8400萬增加到2.28億,全世界糖尿病患者預計會從1.35億增加到3億。這都是生活方式導致的疾病,給國家衛生資源帶來巨大負擔。所以,健康不僅屬於個人和家庭,也屬於社會,是一個國計民生的問題。

中醫養生像一列滿載豐富資源的列車,承載着幾千年的文化,閃爍着東方智慧的光芒,能爲全人類健康作出貢獻。

有一條養眼的做法:把白皚皚的窗口變成淡淡的蘋果綠。方法是:桌面-右鍵-屬性外觀-高級-項目-窗口(記住選窗口啊)-顏色-其它,,色調設爲85,飽和度設爲90,亮度設爲205。然後單擊[添加到自定義顏色]-確定。..一路確定(把所有的空格填滿)。現在打開[我的電腦]或[資源管理器][瀏覽器]看看,原來的冰天雪地是不是已有了春意!天長日久,對眼睛的養護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自己在用的養眼方法:把窗口設成綠色之後,再來把IE的網頁背景也變成養眼的綠色吧!打開IE,點擊工具(TOOLS),點INTERNET選項(INTERNETOPTIONS),點右下角的輔助功能(Assessibility),然後勾選不使用網頁中指定的顏色(ignorecolorsspecifiedonwebpages),然後點“確定”退出。OK,現在你就會發現你的屏幕已經變成淡淡的綠色了!

這個顏色會比白色柔和許多,剛開始可能你還有些不適應,但確實對我們的眼睛有好處。

絕對禁忌症指不管患者有無重建RF的願望,不論病情是否允許,均不宜實施RF重建術。包括:

①全身狀況不能夠耐受RF美容整形手術者;

②患者有嚴重的心理障礙或精神失常者;

③患者與其家屬(尤其是配偶)的意見難以一致者;

④在重建RF術區有腫瘤殘餘者。

相對禁忌症指在某種情況下不應行RF美容整形術,但可根據患者的意願適當靈活選擇手術者。包括:

①患者腫瘤本身偏晚,乳癌術後有高復發的危險因素,預計患者存活時間短者;

②乳癌患者RF切除術後6個月以內,患者正處於放、化療等抗癌治療期間。

③大面積胸壁放射性損傷者;

④瘢痕體質者;

⑤正在妊娠或哺乳的患者;

⑥未發育成熟的女性;

⑦年老體弱的婦女。

中醫養生知識2

中醫養生講究時令季節,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養生妙方,立春以後,陽氣開始升發,所以春季養生保健一定要順應春令,注意氣候多變,中醫專家提示,從以下四個方面去調養養生。

一、禦寒防風莫忽視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凍蟲伏,人體新陳代謝相應變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特別容易損陽氣,春季養生保健別急着減衣服。稍受風寒,易發宿疾。

二、飲食調養是關鍵

春季養生保健的飲食基本原則應該是以“藏熱量”爲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羊肉、狗肉、鵝肉、鴨肉、蘿蔔、核桃、栗子、白薯等。宜選用甘辛、性溫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膩、生冷、酸澀、粘硬和大辛大熱之品,防止助熱生火。

三、鍛鍊運動很重要

春季養生保健運動鍛鍊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命在於運動。動則養形,活則血流。有規律的活動,適當的運動,這是古往今來長壽的祕訣。不過“動”有主動、被動之分,爲適應春季之生氣,當以主動運動,持之以恆爲主要。

四、精神調養很有益

春季養生保健精神調養非常有益,除保持精神上的安靜以外,在神藏於內時還要學會及時調攝不良情緒,當處於緊張、激動、焦慮、抑鬱等狀態時,應儘快恢復心理平靜。

【春季應該多吃甜味食物、多喝水、多吃蔬菜等】。

少吃寒涼食物

寒涼的食物不宜在春季食用(特殊病人除外),特別是生冷的東西如冰淇淋、冷飲等,否則,會將寒氣聚集在體內,導致夏季脾虛,帶來一系列不適。

少吃油膩刺激食物

冬季的膏粱厚味到春天應轉變爲清溫平淡。應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因爲油膩的食物食後容易產生飽腹感,人體也會產生疲勞現象。胃寒的人可以經常吃點姜,以驅寒暖胃;有哮喘的人,可服點生薑蜂蜜水,以潤燥鎮喘;有慢性氣管炎的人,應禁食或少食辛辣食物。其他人也不宜多吃辛溫大熱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助火傷身。

多吃甜

中醫認爲,脾胃是後天之本,是人體氣血化生之源, 脾胃之氣健旺,人可延年益壽。而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補益脾氣,故可多吃一點,如大棗、山藥等。

多喝水

春季養生重在養肝,平時多喝水可增加循環血容量,有利於養肝和代謝廢物的排泄, 可降低毒物對肝的損害。

此外,補水還有利於腺體分泌,尤其是膽汁等消化液的分泌。而適量飲茶,還可提神解困。若春季飲香氣濃郁的`花茶,有助於散發冬天積在體內的寒邪,促進人體陽氣升發,疏散淤滯。

多吃蔬菜

人們經過冬季之後,大多數會出現多種維生素、無機鹽及微量元素攝取不足的情況, 如春季人們常發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膚病等,因此要多吃點新鮮蔬菜,以便營養均衡,身體健康。

春季應該少吃酸味食物、寒涼食物、油膩刺激性食物等。

少吃酸

春爲肝氣當令,根據中醫五行理論,肝屬木,脾屬土,木土相剋,即肝旺可傷及脾,影響脾的消化吸收功能。中醫又認爲,五味入五臟,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鹹味入腎等,因此若多吃酸味食物,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肝氣更旺,這樣就能傷害脾胃之氣。

少吃油膩刺激食物:冬季的膏粱厚味到春天應轉變爲清溫平淡。應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因爲油膩的食物食後容易產生飽腹感,人體也會產生疲勞現象。胃寒的人可以經常吃點姜,以驅寒暖胃;有哮喘的人,可服點生薑蜂蜜水,以潤燥鎮喘;有慢性氣管炎的人,應禁食或少食辛辣食物。其他人也不宜多吃辛溫大熱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助火傷身。

中醫養生知識3

一、起居

1、養成早睡晚起的起居習慣。冬季養生貴在空氣新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冬季,保證充足深度睡眠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從養生學的角度上來講,冬季適當地增長深度睡眠時間有幫助於人體陽氣的潛藏和陰精的積存,讓人體達到"陰平陽祕,精力乃治"的康健狀態。深度睡眠時應注重防寒保暖,避免受寒冷風的進入境內襲擊,從而引發感冒、呼吸系統等疾病。切記不要矇頭睡,應開小窗通風。

2、避寒就暖。冬季注意衣着保暖,室內和煦,預防寒冷風進入境內襲擊,特別是注重腳的保暖;但是忌暴暖、過度的烘烤。外出時應注重手、足、頭面部位的防寒保溫,預防凍瘡。

二、疾病預防

1、感冒和呼吸系統疾病。冬季氣溫變化莫測,溫差較大或氣溫過低,空氣乾燥,是感冒多發季節。如果因着涼,導致免疫力下降,無力抵禦,就會出現肺及呼吸道疾病,例如鼻塞、口乾咽燥、咳嗽、發燒、咳痰及上呼吸道炎症、支氣管炎、哮喘、肺炎等。特別是小兒、老年人、體弱及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病史患者更加容易再次發作。

2、冬天比較冷,氣管、血管不同水平上痙攣,供氧量就會減少,血流量緩慢,血壓升高,從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也會增高,因此大家要予以重視。特別是老年人應該注重保暖,防止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加重心臟負擔和呼吸道傳染。以上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冬季養生小常識,希望對您有幫助。

三、食物

1、冬季養生應以食物養生爲輔。多吃溫熱食物,少吃寒涼食物。傳統的養生學中將食物分爲溫熱、寒涼、平性三大類。由於冬季氣候寒冷,所以人們爲了禦寒保暖,應多吃一些具有溫熱性子的食物,而少吃寒涼生冷食物。溫熱性子的食物包括糯米、板栗、大棗、杏仁、核桃仁、香菜、韭菜、南瓜、蔥、生薑、大蒜等。

2、多吃一些潤肺,滋陰,補液,生津的水果、菜蔬、豆類等食品,例如西紅柿、柑桔、梨、葡萄、蘿蔔、大棗、芝麻、銀耳、蓮子、蜂蜜、紅豆等。少吃辛辣食品,以改善臟腑功效,增長抗病能力。

四、精神

1、冬季精神養生。應以寧靜爲本,保養精力。在冬季應該制止各種不良情緒的滋擾和刺激,讓心情始終處於恬淡寧靜的狀態,遇到事情要做到含而不露,祕而不宣,使心神平靜自如,讓自身的心田世界充滿樂觀喜悅的情緒。

2、心理調節。因爲氣候變化不定,冷暖交替,給人的.生理、心理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必須注重心理上的調適,正確的把握本身,學會自行解脫,自我放鬆。可採取與伴侶交流、多參加戶外活動及體裁活動等體式格局,來進行自我調理。

五、運動

1、冬季運動是很有必要的,冬天裏運動自身消耗大,出汗少,運動者能更加適應出汗過程,增加運動強度。冬天氣溫低,空氣相對潔淨,呼吸道舒適,更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更能自然地加大運動量,加速熱量的消耗。

1、冬季運動鍛鍊,應注意保暖防凍。晨起室外氣溫低,宜多穿衣,待做好預備活動,身體暖和,再脫去厚重的衣褲進行鍛鍊。鍛鍊完以後則要及時穿好衣褲,注意保溫,尤其是冬泳後,宜立即用柔軟、乾燥的浴巾迅速擦乾全身,擦紅皮膚,穿衣保暖,避免寒邪入侵。

冬季運動注意事項

1、要在安全的強度下運動

所謂安全的運動強度,就是既不過強也不過弱。那衡量的標準該如何定呢?最簡易的方法是用心率去測定,以控制自己的運動強度。運動時心率達到以下適宜心率標準而又沒有出現明顯不適,那麼這個運動的強度就是合適的安全的強度。

最大心率:220—年齡。

運動的適宜心率:健康成人按照60%-85%最大心率的運動強度進行鍛鍊,效果較好。

如一個20歲的年輕人,他運動的最大心率就是220-20=200次/分,他運動的適宜心率是200×60%=120次/分(最多不能超過170次/分)。剛恢復鍛鍊時應從較小心率水平開始,如無不適再逐漸增加到適宜心率的較高水平。

2、要有合理的運動時間

對於年輕人和一般人羣而言,晨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對於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呼吸道疾病、高血壓、心臟病的患者,晨運並非最佳時間。

因爲在早晨,人們的血壓及心率往往呈現逐漸升高加快的過程,血液的黏稠度也高,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機率較高,故此不太適合有上述相關疾病的高危人羣進行鍛鍊。而傍晚,則是一天之中最佳的運動時間。

經過白天的適應,傍晚運動時發生危險的機率大大降低,運動更爲有效、安全。

至於每個人運動時間的長短則應以年齡、運動強度、運動目的等作爲參數加以考慮。一般說來,每天少於5分鐘的鍛鍊沒有意義,大於一小時的運動對於中老年人或非體育愛好者則過量,平均一天30分鐘左右的運動時間比較適合。

至於運動的頻率,較普遍認爲:一週運動一次,運動量不夠,不可取;一週運動七次,容易過於疲勞且難以堅持,並不推薦;如能大約隔天運動一次,一週鍛鍊3次以上(最少3次)則效果更好。

3、冬季健身選有氧運動

冬季運動要選擇動作幅度較小、熱量消耗較大的有氧運動。這是因爲冬季氣候寒冷,爆發性的無氧運動容易引起身體不適。年輕人可以選擇跑步等高強度的有氧運動,這樣可消耗更多熱量,鍛鍊的時間應該比春夏季多出10~15分鐘。

中年人可選擇快走、慢跑、爬樓梯等低強度的有氧運動。中年人身體狀況一般都處於下降趨勢,不要因爲忙於工作就放棄健身,否則冬天就是一個“藏病”的季節。

4、冬季運動不宜過早

冬季鍛鍊最好不要過早,健康專家建議,冬季晨練適宜在日出後進行。而一天中的最佳健身時機則在14時至19時之間,此時,人體自身溫度較高,體力較充沛,容易進入運動狀態,不易損傷,對健康大有裨益。

在冬天,很多人往往由於缺乏激情而堅持不下來,這多是因爲缺乏日照導致的情緒紊亂的原因。因此,健身者儘量多參加戶外運動,尤其是在陽光充足的時候。

5、運動前熱身很重要

在室外鍛鍊,首先要做好充分熱身,冬季寒冷,血管收縮,血液循環不暢,肌肉和韌帶也較緊,可通過慢跑、徒手操和輕器械的少量練習,使身體發熱微微出汗後,再進行較大強度的運動。

同時,熱身時間應延長,最好控制在15~25分鐘。另外鍛鍊間隙要適當縮短,儘量避免長時間處於冷空氣中。如果間隙過久,體溫下降,易使肌肉從興奮狀態疲憊下來,粘滯性增大,再進行下組練習時容易受傷。

中醫養生知識4

1.調節飲食:脾胃是後天之本,若飲食不節制,會輕易傷到脾胃,容易造成多病早衰。

2.經常運動: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經常保持運動可以使人們保持經歷充沛,達到身強體壯的效果。

3.多吃良藥:良藥對人們治療疾病、延年益壽有着神奇的功效。

4.溫順性情:保持良好的'心態、平和的性情對於自己的心態和身體都有莫大的好處。

中醫養生知識5

秋季天高氣爽,草木凋零,大地氣象明朗;冬季萬物閉藏,天氣乾燥,氣溫低,西北風肅殺,屬涼燥。因此,秋冬季的養生是以適應秋冬季氣候變化爲主,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今天重點講金秋時節中醫養生之道,即情致養生、起居養生、飲食養生、祛病養生。

一、情志養生

所謂情志,即指喜、怒、憂、思、悲、驚、恐等人的七種情緒。七情六慾,人皆有之,情志活動屬於人類正常生理現象,是對外界刺激和體內刺激的保護性反應,有益於身心健康。《黃帝內經》指出,“喜怒不節則傷髒”,說明情志不加節制會損傷臟腑功能。具體地說是:“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另,發爲腎之縷,腎不好,頭髮會早白衰退。秋季,氣溫開始降低,雨量減少,空氣溼度相對降低,氣候偏於乾燥。秋季自然界有蕭殺之氣,有悲秋之說。因此,秋天要經常到戶外,戶外的負離子含量高,能調節人的情緒,使人身心愉悅。秋天的紫外線較強,要多接觸紫外線,會保持心情舒暢。在心裏最悲傷的時候,要懂得向人傾訴,男人要流眼淚,要多培養一些興趣愛好,打打毛衣、寫寫字,哪怕在家裏做些家務事,都可以使自己的心態放鬆,保持愉悅

營養醫師王興國飲食營養科普講座營養食療食補健康飲食減肥保健的心情。

要學會修身養性,在秋天少量品茶和咖啡,心情會振奮,消除一些不良情緒。茶葉在秋季的時候喝些秋茶,可享受到品茗的樂趣。每天一個蘋果,能保持好心情;香蕉、蜂蜜,能使人保持心情愉快。同時,避免不良精神因素的刺激,保持心理衛生,找人疏泄一下情緒,是非常重要的。

二、起居養生

秋季是人體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所以,順應秋季的自然特性來起居養生,即保肺,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秋季是最不容易生病的季節。春困秋乏,秋乏也是。秋季三個月大氣平庸,秋季起居應做到早睡早起,注意添加衣物,防止因受涼而傷及肺部。

秋季子時的睡覺一定要睡的.深沉,女人是睡出來的水靈,最好在10點之前睡眠,皮膚會變的光滑和水溼。做夢能增加年輕人的記憶力,預防老年人的老年癡呆。

睡眠不佳可以吃桂圓,能加快入眠速度。晚上睡眠不佳,午時補,午睡時間不要太長。起居有常,疾病會遠離你,同時運動養生要與休閒養生相結合。

三、飲食養生

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食物富含各種營養,不僅可提供維護健康所需的營養素,使身體隨時保持在最佳狀態,讓體能達

到顛峯,還可針對不同體質和健康狀態進行對症食療。將各類食物季節化,以養生需要、調養身體、應季食物爲準則,選擇合適的食物。

秋季,多吃魚類、禽類、蛋類和肉類,秋季一般不再用飼料餵養,魚類體內的毒素排泄的比較多,秋季可以多吃些桂魚和鱸魚,少吃些驢肉和狗肉。秋季宜少吃、簡約,秋天可以選擇吃以養肺潤肺的食物爲好,比如蓮藕、白木耳、銀杏、蓮子等白色食物。

蘋果:俗話說: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蘋果所含的多種營養物質可起到消除體內炎症的作用,因此遇到秋季腹瀉可以吃點蘋果止瀉;同時蘋果對心腦血管的養護非常好。建議大家吃蘋果時,連皮吃效果最佳。

香蕉:香蕉味甘性寒,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主要功用是清腸胃,治便祕,並有清熱潤肺、止煩渴、填精髓、解酒毒、迅速補充體力等功效。因此,一天疲勞後吃一根香蕉,可以恢復體力。

蘿蔔、秋葵:十月的蘿蔔賽人蔘,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加快胃腸蠕動和止咳化痰的作用。蘿蔔和秋葵品味辛甘,性涼,入肺胃經,爲秋季食療佳品。

菱角:菱角性味甘涼、無毒,有消毒解熱、利尿通乳、止消渴、解酒毒之功效,有利於脾胃功能,但不能生吃,荸薺也是不能生吃,因爲有寄生蟲。

花生:又名長生果、長壽果,是一種高熱能、高蛋白的植物性食物,含有多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E、維生素B1的含量豐富。具有潤肺止咳、健脾和胃、防止腦功能衰退,增強記憶力,有健腦益智作用是男女老幼,人人皆宜的健康食品。同時花生衣可以治療血小板缺少症,如常流鼻血和容易烏青。

秋季不宜多吃的食物有螃蟹、柿子和秋瓜等食物:螃蟹:螃蟹性寒,孕婦不能吃螃蟹。選河蟹的方法,將河蟹翻個個後,能自己翻身,背青灰色爪尖肥,是好的蟹。死蟹絕對不能吃。螃蟹和柿子不能同時吃,容易腹瀉和肚子痛。吃螃蟹後一個小時內不能喝茶。螃蟹雖好,不宜多吃。

柿子:涼性,胃寒的人飯後吃,不能跟酸性的食物一起吃。秋瓜:西瓜、哈密瓜等瓜類容易壞肚子。

四、祛病養生

初秋溫燥,中秋涼燥。春捂秋凍,春捂是下半身多捂一段時間,秋凍也主要是下半身少穿一點。秋天着涼會容易咳嗽,燥咳,不容咳出痰,痰少痰稠,且不容易好。下面我重點說一下祛病養生的一些常識:

1、治秋咳藥材:

梨子:易咳嗽,且痰咳不出來,用是最好的藥。用雪梨,燉的時候不加糖,要帶皮燉。白果,治療秋天胸口悶氣,放

到菜裏燉。浙貝、川貝:咳嗽初期,有痰不易咳出時用浙貝。長期咳嗽,無痰且長期不好的,用川貝比較好,要到正規渠道買川貝。

枇杷:用枇杷熬出來的枇杷膏最好。如果沒有枇杷膏,也可以用枇杷葉來熬煎。

白櫟:治療咳嗽很好的,具有很強的抗癌作用,且對男性前列腺和女性乳房都有很好的預防作用。秋天咳嗽老是想拉小便,還可以用橡子的託(褐色部分),煮水喝,有利尿作用小孩有三五個就夠了。

2、治秋季腹瀉藥材:

紫蘇:秋季吃螃蟹、魚等肉食容易引起腹瀉,用紫蘇能解魚蟹毒。用3到5克煎水,加幾個棗子還可以治療容易中暑。紫蘇能緩解早孕反映。蓮子、芡實、馬齒莧(俗名仙鶴草),都可以治療食物引起的腹瀉。

黑櫓豆、赤小豆、綠豆,三豆能解百毒,等量煮水喝,能治療植物引起的腹瀉。

3、治療胃藥材:

秋天是胃病最易發時期,治療胃病最好的就是百合,胃痛、胸口痛,心情不好的時候吃點百合非常有好處。

4、預防風溼藥材:

拐棗(俗名金鉤梨),秋季吃拐棗,可以預防秋天的關節痛等疼痛,如風溼痛。拐棗可以熬製成膏狀,服用方便。同時,拐棗的籽與白鴨同煮,具有提高免疫力,減少眼乾澀等效用。

5、預防心腦血管藥材:

心腦血管疾病秋季高發,要把預防放在首位。可以把玉竹和黃精,用黃精煲湯或煮菜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6、杭過敏藥材:

秋季易過敏,過敏體質的人不宜吃螃蟹,甘草也可以解百毒,抗過敏;紅棗是秋季的最佳食品,具有較強抗過敏作用,因此秋令時季可多吃些紅棗。

冬季是補腎的季節,藏的季節。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在冬季服阿膠、芝麻,其實服用的最佳季節是在秋天開始吃。大家必須注意,阿膠越久存放,成色越好,療效也佳。同時,冬天也是開膏方的時節,大家在開膏方前,一定要將自己的生活習慣等詳細告訴醫生,這樣開具的膏方纔能對症下藥。另,黑櫓豆也是冬季補腎很好的食物。

中醫養生知識6

中醫養生健康生活小知識

1.早餐一定要吃好

你知道嗎?吃飯一定要是: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現在的人相反了,早上馬虎,中午對付,晚上大吃大喝,這就是百病之根。早上這頓飯,等於吃補藥,是最重要的一頓飯,一定要吃營養早餐。營養早餐必須具備四樣東西:穀類、豆漿、雞蛋或肉,主食必須要有蔬菜加水果。假如只有兩種以下的早餐,就屬於低質量早餐。現在我們中國人20%不吃早餐,50%-60%不會吃早餐,早餐營養不好,中午、晚上是補不回來的。

2.全世界最不好的習慣是抽菸

全世界最不好的五種習慣,第一號不好的習慣就是抽菸。一生吸菸的人,要少活20年到25年,吸一次煙,少活11分鐘。我爲什麼比較年輕,比較健康,我一輩子沒抽過煙。誰在我面前抽菸,對不起,請你到外頭抽,你可以自殺,你不能殺人。大清早一起牀就抽菸,尤其危害大。抽菸的人,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最後肺癌,這是死亡三部曲。

3.一天吃東西有規律

每天兩個水果

每天三勺清油,不要超過25克

每天四兩米飯或四個饅頭

每天五種優質高蛋白,肉、蛋、奶、魚、豆,但有量規定,一兩肉,一個雞蛋,牛奶半斤,豆腐一塊或者一碗豆漿、豆腐腦,肉、蛋、魚30克不要超過一兩

六杯水或者六克鹽

現在講八杯水,每天一定要喝八杯水。因爲水就是人的生命。現在很多人不會喝水,渴了才喝。錯了,一定有空就喝,不是渴了再喝。八杯茶行嗎?茶不行,八杯咖啡呢?飲料、咖啡、啤酒都不能代替水。要喝茶也喝淡茶,不能喝濃茶。千萬記住,水是人的生命。

4.人不是老死、病死的`,是氣死的

人哪能不生氣?人是感情動物,喜怒憂思悲恐驚。高興就要笑,不高興就要哭,生起氣來還要罵兩句呢,這是人感情豐富的表現。假如人只有一種感情,這個人就不健康。一個人感情很豐富,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但是你千萬記住:第一個不要過度,第二個過度了但是不要長時間,很快就調整過來,這纔是健康的。《黃帝內經》早就講得很清楚:“怒傷肝,喜傷心,悲傷肺,憂思傷脾,驚恐傷腎,百病皆生於氣。”講得很絕。很多人說老實話,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氣死的。當不了官,氣死了;提不了教授,氣死了;賺不了錢,氣死了;很多老年人爲很小的事,氣死了。所以說人“不能不生氣,但一定要會生氣,一定不要當情緒的俘虜,一定要做情緒的主人,一定要去駕馭情緒,不要讓情緒駕馭你。”記住情緒是人們生氣的指揮棒,至關重要。

這些常識你不可不知,並且還要把它們貫徹落實到自己的生活中,只要你做到了,那麼保持健康,延長壽命就會變得容易得多。

中醫養生知識7

中醫養生保健知識,體力勞動者的飲食搭配,體力勞動者是一個特殊而龐大的羣體,所以要有特殊的飲食調理需求。

體力勞動者消耗的體力較爲多,因此每天攝取足夠的營養和熱量才能夠適應每天消耗的能量和物質代謝的頻率。體力勞動者的體內代謝旺盛,需氧量比平常人要多,能量也會比平常人消耗得快。

中醫養生保健知識,體力勞動者的飲食搭配

體力勞動者每天一定要保證有足夠的熱量和蛋白質,這些元素對體力勞動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爲體內的熱量主要來源於身體攝入的食物,因此要有充足的穀類食物和適量的植物油以外還要大量的食用較多的米飯,使身體產生更多的熱量,爲身體提供更多的熱量。此外還需要注重蛋白質的攝入,因爲蛋白質是勞動者最爲重要的營養成分,可以通過食用魚類、雞肉、豆類、雞蛋,這些食物中的蛋白質含量都是比較豐富的。

在補充蛋白質的同時也要適量的吃用大豆及豆製品,因爲大豆的蛋白質含量更高,是肉類的兩倍或者以上,並且更好的被人體吸收,大豆中蛋白質所含的氨基酸比較齊全,尤其是人體所需的氨基酸成分要比其他的'作物多得多,因此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除此以外,大豆油脂的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高,可以有效的預防因爲膽固醇升高而引發的心血管疾病。

在炎炎夏日在外勞動的時候,應該注意給身體補充水分和礦物質,必要的時候可以喝一些淡鹽水,這樣可以減慢身體汗水的揮發,有可以沖淡胃液的產生而降低食慾。

同時還要按時就餐,定時定量,以免飽一餐餓一餐,避免過飽或者過餓的進行勞動,這樣會對胃部增加負擔從而引發胃病的發生,體力勞動者應該更加註重中醫養生保健知識,從而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

中醫養生知識8

進去秋季,我們都能很明顯的感到早晚的天氣很涼,溫差的變化提示我們要及時的增加衣物,以免受涼而引起腹瀉。在秋季腹瀉患者的增多,提示我們要注意對自身的保養,除了在飲食和保暖外注意,另外如果患上腹瀉,我們可以通過,艾灸的治療方法對患者有很好的作用。

灸療就是用艾炷、艾條等材料置於人體的一定部位,藉助高溫對特定穴位產生影響,用以防治疾病、強身健體的'保健方法。具有補氣溫陽、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的作用,尤其對腹瀉、水腫、痛經等功能性疾病,效果較好。

灸法1

取穴:腹瀉特效穴(定位:足外踝最高點直下,赤白肉際之處)。

灸法:採用艾卷溫和灸法,每次灸10~15分鐘,每日2~3次,治癒爲止。

灸法2

取穴:中脘、神闕、天樞、足三裏穴。

配穴:久泄者加脾俞、胃俞、大腸俞穴五更泄者加關元、氣海、命門穴。

灸法:採用艾條溫和灸法,每穴灸5分鐘也可用艾炷灸,每穴灸3~5壯。

灸法3

取穴:天樞、中脘、氣海、上巨虛穴。

配穴:寒重者加神闕、關元穴溼重者加陰陵泉穴嘔惡者加內關穴裏急後重甚者加中膂俞穴。

灸法:神闕穴採用隔鹽灸或隔姜灸法,每次灸5~8壯,其他穴位採用艾條溫和灸法,每次每穴灸5分鐘,每日1次。此法多用於寒溼型腹瀉。

灸法4

取穴:天樞、中脘、足三裏、陽陵泉穴。

配穴:裏急後重者加上巨虛、下巨虛穴食積者加樑門穴胃脘脹者加內關穴發熱者加大椎穴。

灸法:採用燈火灸法,每穴灸1壯,每日1次,3~5日爲1個療程。本法用於急性腹瀉。

灸法5

取穴:申脈穴。

灸法:採用艾條雀啄灸法,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點燃艾條對穴位處施行雀啄灸,使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爲宜,每次10分鐘,每日1次。

灸法6

取穴:足三裏、隱白、天樞、中脘、神闕穴。

灸法:神闕穴採用隔鹽灸法,每次灸5~7壯其他穴位採用艾炷無瘢痕直接灸法,先將穴位處塗上少量凡士林膏,再放上麥粒大小的艾炷,點燃施灸,當病人感到熱痛不可耐受時,更換艾炷,每穴灸5~7壯,每日1次,10次爲1個療程。

中醫養生知識9

性中醫養生

一、青春期祛溼熱茯苓 白茅根

青春期的男性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長痤瘡,愛上火。有調查指出,98%的男性在青春期都會受到“青春痘”的困擾。此時,男性體內雄激素分泌水平增高、皮脂分泌活躍,加上求學階段精神壓力較大,容易生活不規律,因此更易發生痤瘡、上火。

痤瘡多因肺經熱盛,或脾胃溼熱引起。因此,專家推薦了茯苓和白茅根兩味中草藥。茯苓藥性平和,能起到利尿、去溼、健脾的作用,而且不傷正氣,可每日用10克泡水飲用,或與豬苓、澤瀉等煎水服用。白茅根能清肺胃之熱,還有涼血、清熱生津的功效,建議直接泡水飲用。

二、中年解毒葛根 白芍

30-55歲的中壯年男性,工作和生活壓力都很大,忙於應酬,經常熬夜、喝酒。如果不注意調養,很容易出現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腦血管疾病。

專家首先推薦了有解毒功效的葛根。據《本草綱目》記載,葛根性涼、氣平、味甘,具清熱、降火、排毒的功效。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葛根中的異黃酮類化合物葛根素對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腦血管疾病有一定療效。可煎湯或搗汁加米湯服用。

白芍和柴胡都有疏肝的作用,經常飲酒的人可以選擇這兩味中藥泡水飲用,還可以加上枳實、甘草煎水服用,可使氣血調和,陽氣外達。

三、老年補腎蟲草 黃芪

男性上了年紀,多會出現肝腎不足所致的腎虛腰痛、頭暈耳鳴等症狀。專家推薦了一些補腎的'中藥。一是冬蟲夏草、山萸肉、人蔘、黃芪、山藥,有補益腎中精氣的作用。二是鹿茸、杜仲、川斷、桑寄生等,可以溫助腎陽,還有較好的強筋骨,去腰疼的功效。三是熟地、桑葚、枸杞子,能滋陰補腎、清瀉虛熱。這幾類藥物也可分別用水煎服用,或者泡水飲用。

人養生禁吃食物

1、精麪粉。

白麪包、糖果吃起來味道不錯,可如果從營養角度來看,就不是這麼回事了。在全麥加工成精麪包的過程中,鋅元素會損失四分之三,而對於性慾的培養和生殖的健康,鋅恰恰是至關重要的。

2、黃豆。

黃豆除了富含蛋白質,還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對身體很有益。但近期的相關研究表明:黃豆是一種含有雌激素特質的食品,過量攝入會提高機體雌激素水平,因而影響到男性性徵。

3、肥肉。

大口吃肉也許很陽剛,可事實正相反。紅肉(牛肉、燻肉、香腸、午餐肉)讓你無法剛強。飽和脂肪和膽固醇讓血管變窄,包括輸送血液至性愛部位的血管,充血不充分,如何高舉?

4、高脂牛奶。

高脂牛奶及乳製品的危害不亞於肥肉,最糟的是將兩者混合,其破壞性效果也許會立竿見影。

5、油炸食物。

在植物油中加氫,可將油轉化成固態,其所含脂肪即爲反式脂肪。要論破壞度,反式脂肪比飽和脂肪有過之而無不及。薯條和其他油炸類食物、餅乾、曲奇中都含反式脂肪。

中醫養生知識10

作爲一個合格的現代人,我們不能只知道上班、上QQ、上微博、打遊戲、打撲克……我們還要知道如何養生,在這個神馬食品都不省心的社會裏,煉就一副金剛不壞之軀。聽小女紙娓娓道來吧!

首先哩,中醫養生貴在養德,這是健康和長壽的最重要條件。SO,不要再去做那些調戲同學,調戲同事的缺德事了吧,有詛咒滴O(∩_∩)O哈哈~中醫養生歷來重視精神衛生,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醫書《黃帝內經》中所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就明確提出養生應注重精神方面的保養。上古天真論中的養德,主要是體現在合同與道、德全不危、淳德全道,纔能有利於壽蔽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深奧了點似乎……

養生的第二個關鍵因素就是進行有規律的運動。所以筒子們啊,“宅”可不是一個褒義詞。生病的人需要運動,沒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過運動預防生病。在運動的同時,達到強身健體,增強意志、促進消化循環,增強免疫力的目的'。好啦,看完這篇文章就關電腦啊,下樓運動去~

第三點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養生要求我們要培養健康的精神,穩定的情緒,這樣才能避免精神極端、心理波動,和情感不穩定。

健康、平衡的飲食也是養生的必備因素。數千年以來,健康的食物,平衡膳食一直被認定是達到長壽的關鍵因素,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則被認爲是使健康出現問題的根源。SO,肉食動物們,請吃點蔬菜吧……

最後一點,就是必要的養生館養生,如果以上難做到,那麼這點總不難了吧,抽個週末去養生館增加增加點知識,現在好的養生館也蠻多,不難選擇。實在不知道的話,我就給大家推薦敏鋒堂,需要更多選擇的記得找我。

好啦,知識普及完畢,有更多養生知識的,不妨分享哦,大家好纔是真的好!

中醫養生知識11

養生對於人們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爲沒有一個好的身體的話,我們的生活也會變得很糟糕,所以我們可以多去了解一下養生知識,比如我們可以瞭解一下秋季中醫養生知識。如果我們很好的瞭解到了秋季中醫養生知識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讓自己在秋季的時候健健康康的。

生活當中的秋季中醫養生知識是有很多的,所以我們不用擔心瞭解不到什麼。比如我們在秋季的`時候,是需要以養肺爲要來進行養生纔可以的。如果要養肺的話,我們不妨吃一些具有清泄肺熱的中藥,比如白茅根,無花果粉,蘆根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是潤肺,也就是要潤肺生津,防肺燥傷陰的話,我們可以通過服用沙蔘,玉竹,百合等等中藥來達到養生的目的。或者是給自己服用具有補益肺氣,扶正祛邪等等作用的中藥,比如太子參,黃芪,山藥等等,這些都是可以幫助我們在秋季的時候可以防胃炎上延。或者在秋季的時候,幫助自己養脾胃,就是通過在秋季保暖,吃那些甘潤的食物,通過適當的運動來防止秋季發胖等等養生知識來幫助自己在秋季養生。

除此之外,因爲秋季的時候,周圍的環境都是很乾燥的,所以我們需要通過服用一些防秋燥而護肝的食物或者是中藥等等,來起到滋腎、潤肺的作用。不過我們最好是在吃這些有好用的中藥之上,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情,那麼那些治療效果會更加的好。

有了上面的秋季中醫養生知識,我們就可以讓自己過一過健健康康的秋季了。其實除了上面的這些秋季中醫養生知識之外,生活當中還是有很多小知識的,所以我們不用擔心找不到秋季中醫養生知識來了解。

中醫養生知識12

每當到了夏季很多人都會有悶熱,頭痛頭暈的現象,這主要是由於暑熱引起的。暑熱怎麼辦?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暑熱?中醫學家也進行了相應的研究,發現暑熱可依靠一些食物進行食療養生,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的瞭解下吧!

暑病係指夏天感受暑熱所發生的多種熱性病,一般多指中暑、暑溫等病症。中暑的常見症狀爲突然暈倒,昏不知人,身熱煩躁,氣喘不語,大汗或無汗,或四肢抽搐。治宜急將患者移至涼爽通風之處,給服清暑、解熱、開竅之劑。暑溫主要表現身熱口溫,心煩面赤,汗多氣粗,頭痛頭暈,或背微惡寒。治療上若熱盛者,以清泄邪熱;傷津氣者,以益氣生津。

食療方

1.消暑扁豆粥。扁豆15克,赤小豆30克,懷山藥15克,木棉花15克,薏苡仁30克,鮮荷葉半張,燈心少許。將以上諸味慢火熬粥,以豆熟透爲度。此方有清暑祛溼功效。可用做夏季常用之清暑飲料。

2.綠豆甘草粥。綠豆100克,生甘草10克。將綠豆與甘草加水慢火煮熟,任意食用。此方能清暑利溼解毒。可解暑熱及各種藥物中毒。

3.綠豆粥。綠豆50克,慢火煮綠豆作粥,任意食用。有清暑、解毒、利溼功效。適用於中暑煩渴、食物中毒。

4.扁豆薏米粥。扁豆60克,薏米60克,加水煮成粥,每日2次服食。此方有健脾、清暑、利溼功效。可用作預防中暑。

5.竹葉粥。竹葉15克,梔子10克,粳米100克。先煎竹葉、梔子,去渣取汁,入米煮成粥,下鹽。任意食用。可清心解暑。治夏季秋季中暑口渴。

6.麥冬竹葉粥。麥冬30克,炙甘草10克,竹葉15克,粳米100克,大棗6枚。先將麥冬、炙甘草、竹葉水煎,去渣取汁,入粳米同煮作粥,隨意食用。此方能益氣和胃,清熱解暑。適用於暑熱口渴、氣短乏力、不思飲食等症。

7.四色粥。綠豆、赤小豆、麥片、黑芝麻各等分,白糖或冰糖適量。先將四味加水共煮粥,候熟,將白糖調入,空腹溫服。此方具有清熱生津、利尿解暑功效。用於熱病傷津,或暑熱煩渴。夏日常服,有清熱止渴、益胃養陰之效。

8.荷葉冬瓜湯。嫩荷葉1張剪碎,鮮冬瓜500克切片,加水1000毫升煮湯,湯成去荷葉,加食鹽少許。每日服2次。此方對夏季低熱、口渴心煩有較好療效。

9.五味枸杞飲。五味子、枸杞子各50克。將五味子裝在淨紗布袋內,與枸杞子同煎,加水1000毫升,煮取800毫升,加冰糖50克,代茶飲用。此方具有較好的養陰生津作用。適用於夏季天熱而食慾不振、體倦乏力者。

10.腐漿粥。豆腐漿若干毫升,粳米50克,同煮作粥,隨意食用。此方有潤肺胃、消脹滿、下濁氣、利小便作用,爲暑天常用飲料,有清暑利溼功效。

11.銀花粥。銀花、北粳米各30克。用銀花煎取濃汁去渣,再放北粳米加水300毫升,煮爲稀薄粥。每日早晚溫服,夏令尤爲適宜。此方有較好的清熱解毒功效,可用於夏令預防中暑,亦適用於各種熱毒瘡瘍、咽喉腫痛、風熱感冒等症。

飲食

中暑後應該吃什麼盛夏時節,環境溫度過高,空氣溼度大,人體內熱量不易散發,熱量積存過多,這樣會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失控而發生中暑,因此,防暑除了注意物理降溫之外,還要注意在飲食方面的調理。在調味方面可用醋、大蒜、生薑、芥末等酸、辛、香等作料,起到清瘟殺菌、解毒和增強食慾的作用。夏天做菜可適當鹹一些,因爲出汗比較多,帶走的鹽分也多;另外,大量喝水也會沖淡胃液,所以,菜中適當多放些鹽來補充鹽分是必要的。夏季還可吃點生薑,有利於食物消化吸收,對心臟、血管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使心跳加速,血流循環加快,汗毛孔張開,汗液排泄通暢,對防暑有一定的好處。

1.補充維生素在夏天人體維生素需要量比普通標準要高一倍或一倍以上,因此,可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

2..補充蛋白質夏季人體營養消耗大,代謝機能旺盛,所以,要常吃些富含優質蛋白質,又易於消化的食品;

3.多喝湯。當人出汗比較多,體液損耗比較大的.時候,多喝湯既能及時補充水分,又有利於消化吸收。簡單易學的“防暑湯如山楂湯、綠豆酸梅湯、金銀花湯、西瓜翠衣湯等。

4.多飲茶。研究人員對炎熱天喝溫茶水和喝飲料的兩組人員的測定表明,溫茶能降低皮膚溫度1-2度,而冷飲只能使口腔周圍變冷;喝茶者感覺清涼舒適,渴感全消,而喝冷飲者,周身不暢,渴感未消。高溫作業者,如能在溫茶中適當加點鹽,以彌補出汗過多而丟失的鹽分,對預防中暑更有裨益。

5.多吃粥。在炎熱的夏季,人的腸胃因受暑熱刺激,功能會相對減弱,容易發生頭重倦怠、食慾不振等不適,重者還會中暑。因此,夏季喝消暑保健粥則是飲食調理措施之一,如綠豆粥、金銀花粥、薄荷粥、蓮子粥、荷葉粥、蓮藕粥等。

6.多吃青菜。天熱溼氣重,人們一般都喜歡吃清淡味鮮而不油膩的食物,而青菜既有這種特點,又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元素。所以,應儘量多吃青菜,如各種豆類、瓜類、小白菜、香菜等。既可以涼拌生吃,也可放少許瘦肉絲炒熟吃。

7.多吃瓜果。瓜果汁多味甜,不僅生津止渴,也能清熱解暑。西瓜味甜多汁性涼,是清暑解渴的瓜類之首。另外,香瓜、黃瓜洗淨之後生食,或榨汁之後飲用,都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獼猴桃含有大量維生素C,有非常好的清熱解暑作用,是高溫和野外作業人員經常選用的果品和飲料。

中暑後不該吃什麼

中暑後的飲食四大忌,夏季,天氣炎熱,特別是進入盛夏後,空氣溼度明顯增大,空氣流通性差,天氣更加顯得悶熱異常。常在室外勞作的人們,很容易中暑。中暑後除及時採取治療外,在飲食上也有四忌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

第一,忌大量飲水。中暑的人應該採取少量、多次飲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爲宜。切忌狂飲不止。因爲,大量飲水不但會沖淡胃液,進而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結果會造成體內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者可以促使熱痙攣的發生。

第二,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中暑的人大多屬於脾胃虛弱,如果大量吃進生冷瓜果、寒性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使脾胃運動無力,寒溼內滯,嚴重者則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

第三,忌吃大量油膩食物。中暑後應該少吃油膩食物,以適應夏季胃腸的消化功能。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膩食物會加重胃腸的負擔,使大量血液滯留於胃腸道,輸送到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人體就會感到疲憊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第四,忌單純進補。人們中暑後,暑氣未消,雖有虛症,卻不能單純進補。如果認爲身體虛弱急需進補就大錯特錯了。因爲進補過早的話,則會使暑熱不易消退,或者是本來已經逐漸消退的暑熱會再捲土重來,那時就更得不償失了。

中醫養生知識13

中老年中醫養生的知識

中老年中醫養生的知識 以德養生

養生先養德。揣幾本美德書刊、交幾位良師益友、添幾種高雅愛好、多參加公益活動、多幾份道德儲蓄,使道德養生形成了彩虹般春意盎然的人生風景線。

中老年中醫養生的知識 勤於動腦

“心爲君主之官”,中醫所說的“心”與西醫所說的“大腦”有相通之處,大腦乃生命的活動中樞,五臟六腑的功能及肢體活動都由大腦控制,只有大腦健康,纔有可能長壽。

中老年中醫養生的知識 動以養生

養生運動如打太極拳、散步,都是不錯的選擇,堅持做這些比較舒緩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延緩衰老。

中老年中醫養生的知識 節制飲食

中醫認爲,脾爲後天之本,只有節制飲食,愛護脾胃,脾胃才能不生病,從而吸收足夠的營養來補充元氣,維護人體的健康。

中老年中醫養生的知識 中藥保健

中藥是以中醫理論爲基礎,用於防治疾病的植物,動物礦物及其加工品。中藥相對於西藥的毒副作用較小。

中老年人養生的'運動

1、頭部活動

以頭作筆尖,搖動頭部寫“長壽”兩個字。然後令頭部圍繞這兩個字劃圓,先順時針方向,再反方向,以上動作要緩慢些,時間約2分鐘。

2、擴胸活動

站立姿勢不變,兩腿稍屈,兩臂經胸前平屈向前平舉(合掌指尖向前),低頭含胸。再兩腿伸直,兩臂向後擺至側平舉(掌心向後),擡頭挺胸。兩腿屈伸一次,兩臂胸前平屈並後振一次(拳心向下),再收回。時間約1分鐘。

3、交叉擺掌

站立姿勢不變,兩手下垂,兩掌交叉,掌心向腹部,然後兩臂向外側張開,張開幅度以自己適宜自然爲度,速度不求快,張開手臂之後,隨即收臂,使兩手掌回覆成交叉,時間約1分鐘。

4、兩掌劃圓

兩掌心相對約10釐米,保持這個距離,兩掌高低與褲腰帶平,兩掌心保持距離不變,然後以上臂帶動手臂作劃圓運動。先身體略向左側劃圓,順時針20圈,逆時針劃20圈,然後身體向右側轉動,繼續如上述,順逆方向劃圓各20圈。

5、弓步擴胸法

一隻腳在前,一隻腳在後,成弓步狀站立姿勢,然後兩臂平伸開來,手掌微握空心拳,接着做兩臂開合攏的擴胸運動,動作要慢,同時兩腳踝部及下肢配合上肢的開合作兩腳一前一後的屈伸運動,使上下肢及踝部得到鍛鍊。做完後,兩隻腳調換一下再進行一次擴胸活動。

6、放鬆整理

雙手搓搓熱,在身體上下前後,尤其是足三裏穴(位於膝關節髕骨下,髕骨韌帶外側凹陷中,即外膝眼下四橫指處)及涌泉穴(腳底,五趾用力彎曲,中央凹處)重點按揉一番,另外腰部也重點按揉一會兒,時間約一分鐘。

傍晚的運動要選擇在飯前1小時或飯後1個半小時進行。運動後最好吃一些含維生素C的食品,再洗個溫水澡讓身體放鬆,水溫要控制在40℃~45℃,太高了會加快體內礦物質流失。

中老年人運動養生的注意事項

對中老年人來說,健身運動的效果不取決於運動量的大小,而在於持之以恆。運動的頻率一般爲每日或隔日1次,或每週不少於4次,間隔時間不宜超過3天。

初參加運動的人,開始運動次數及運動量應少些,每週3次,每次15~30分鐘較適宜。以後每週3~5次,每次30~50分鐘。體質稍差,年齡偏大或初次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可以慢跑或跑、走交替的運動方式,每次15~30分鐘,每週2~3次,經過幾周或幾個月後,根據體質情況再增加運動頻率。健康的老年人,每天可堅持鍛鍊一次,每次30分鐘左右。進行有一定運動強度、運動量及持續時間(30分鐘以上)的體育鍛煉時,每週3~4次,隔日一次亦可。

中醫養生知識14

我國古代醫聖孫思邈說過這樣一句話:要想人不幹,常灸足三裏!古語也有說:針之不到,藥之不及,必灸之! ,也有說家有三年灸,郎中不用來!由此可見鍼灸的作用是非常的大!

一、爲什麼艾灸

艾炙治療子宮肌瘤及囊腫的奇效 首先我們要明白爲什麼會長這個東西,其實就是虛和瘀的問題,虛了,什麼虛,氣血虛了,久了就瘀了,虛瘀夾雜,或者是氣滯血瘀寒濁溼熱瘀阻,這叫瘀,瘀久了也必虛。子宮肌瘤,閉經其實就是虛和瘀,虛,無生化之源,瘀,堵住了,血出不來,長期的血瘀導致廢血排不出來,附在子宮內膜壁上面,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子宮肌瘤。

女性很容易因寒涼生病,寒邪進入身體後消耗掉女性體內本就不多的陽氣,導致血液循環不暢通,可以迅速補充人之陽氣,使之氣血充足,以氣帶血,以血養氣、活血化瘀,溫經通絡。小於三公分的子宮肌瘤其實就是血塊,泥灸敷於神闕,關元,氣海,中極,子宮,卵巢,效果見於月經無血塊,顏色不深, 無痛經現象,

二、艾灸的好轉反應

1、經絡出現竄感也叫做得氣,會有一種酥酥的感覺,這表明情況在好轉了。

2、感覺熱能到會陰,這是好的現象,說明對卵巢功能效果顯著,打通任脈。

3、做艾炙過程中,下腹中感覺有一股熱氣在形成,並能隨着人的意識而形成氣流,在人的經絡內來回的流動,上到頭頂,下到足底,經過的地方有酸、麻、脹、痛的不同感覺,就像是練氣功一樣。這是非常好的現象。

4、做完艾炙後,面色變得紅潤有光澤,皮膚飽滿滋潤。色斑快速變淡、痘痘消失。

5、做完艾灸之後,人的心情就會變得更加舒暢,心情得到了放鬆,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情況。

6、夏天要出大汗爲佳。但冬天灸以全身微微出汗爲佳,特別是額頭、手心、足心要出熱汗,出大汗者一定是身體比較虛的人。

7、寒感,灸後會覺得冒涼風,寒性體質的人多會出現這種現象,要多灸。

8、熱感,腹腔發熱到後腰往上走到百會,往下走到涌泉。經絡通,效果好。 9、沉感,是正常的,比較像壓了一塊大石頭。氣血循環不暢經絡不通。

10、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氣,這是促進腸蠕動,幫助排除身體的濁氣,是一種非常好的現象。

11、如果腹部或後腰出油,是血液粘稠,血脂高,血液毒素垃圾過多,是一種非常好的現象。

12、做艾灸的前幾次沒有什麼感覺,只有點熱,說明經絡不通,身體比較寒。 13、做艾灸時上半身熱或只是下半身熱,表明不怎麼熱的那半身的經絡不是很通。

14、灸的過程中有出現手心或足心出冷汗,是排寒氣的現象,然後纔出的熱汗,說明體內寒氣重。

15、做完後口乾燥,咽喉難受,說明上焦有虛火,要做到要配合做肩頸灸,療效就會很好了。

16、開始灸很熱,過了一段時間後感覺不熱了,那是正常的平臺期,還有就是經絡適應了,需要用猛火灸。

17、痠痛、疲勞、嗜睡(白天愛睏):體質酸性,血液循環差,氣血不足,在灸後血液循環加快,所以體質弱的人前二、三次會出現乏力、睏倦現象。

18、呼吸急促或不順暢,情緒不穩定、頭重:心臟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

19、腎臟部位有痠痛感,(腰痠腰涼)尿量增加,尿色有變化:腎功能不佳,腎氣不足,陽虛。

20、做完艾灸後,臍部有出黃水的現象:這說明有婦科炎症或腸胃炎症。

21、做完艾灸後下部瘙癢、分泌物增加或有血塊:婦科不好、月經不調,調整經期中,會出現短暫亂經。

22、做完艾灸後全身無力感或增加痠痛:痛風、月內風,體內有風溼,幾次後即消失。

23、做完艾灸後持續出汗:體內溼氣重,艾爲純陽之火,能幫助排溼去寒。 24、做完幾次艾灸會感覺口渴?非常典型的上實下虛的症狀,在做過幾次後出現好轉反應,感覺病情加重了,建議多喝水,可以3-5天做一次,中間穿插做刮痧,拔罐。

25、月經提前或推後:愛的作用最先走向的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統,所以女性做艾灸月經3個月之內爲調整期,月經可以提前或推後。

26、出水泡,出紅診是體內的溼毒,血毒過多,越是這種現象越要灸。

27、臍下出水泡,是有婦科問題,水泡下還有紅點是有炎症。臍周出水泡是腸道溼寒,嚴重的人會在臍周起一圈硬皮。

一灸、二通、三調、四補、五養的特色藥灸,秉承了黃帝內經的養生精髓,以“未病防病、以病調養爲出發點,讓衆多人擁有了健康和美麗

中醫灸法五大養生奇效

中醫灸法歷史悠久,養生和治病的效果都極好。

1.改善免疫功能

根據統計局發佈的“20xx年死亡原因統計調查結果來看,死亡原因按順序依次爲癌(第一位),腦血管疾病(第二位),心臟疾病(第三位),糖尿病(第四位),慢性支氣管疾病(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第五位)。這五大原因所致的死亡人數佔全體死亡人數的57.3%,大部分患者伴有慢性疲勞綜合徵。這種現象說明免疫功能減弱對健康的危害很大。

長時間持續做無極保養灸,可以改善全身的免疫功能,疲勞感也會消失。筆者在臨牀上把無極保養灸作爲防治以上五大原因所致疾病的基本處方。

例如,做無極保養灸可以治療高血壓和預防中風;對於糖尿病患者,可在無極保養灸的基礎上加灸左肝俞、右脾俞、地機穴。

2.改善體質

無極保養灸對慢性泄瀉、皮膚病、哮喘等疾病,可以通過改善體質而達到治療目的。臨牀上這類患者堅持做無極保養灸,可以改善症狀,治癒的例子也有很多。

例如,對於慢性支氣管哮喘患者,可以在無極保養灸的基礎上加灸肩井、靈臺、心俞、膈俞、腎俞穴;對於皮癬患者,在無極保養灸的基礎上加灸肩井、肩髃、肝俞、腎俞、大腸俞、大巨、隱白、血海、築賓穴,效果更佳。

3.調節情志

神經症是心理情感功能障礙引起的精神和身體的反應。要查明這類疾病的病因和制訂正確的治療方案,對於現代醫學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所用的藥物副作用大,人體易產生耐藥性。

根據筆者的經驗,只要堅持施灸,就能解決這些問題。進行3個月以上的無極保養灸,在查明病因之前就能治癒的例子有很多。

經典處方:在無極保養灸的基礎上,加灸天柱、心俞、肝俞、腎俞、神門穴,堅持施灸效果會很好。

4.改善排便習慣

通過動物實驗,不斷有學者發表關於“灸對腸管運動有影響的研究結果。雖然尚未清楚其原理,但至少能說明施灸可以改善排便習慣。持續做無極保養灸,經常能見到便祕或泄瀉改善的例子。

對於泄瀉患者,治療時用無極保養灸加樑丘、左樑門、水分穴;對於便祕患者,在無極保養灸的基礎上,加灸肓俞、大腸俞、腎俞穴,效果很好。

5.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維持人體生命的能量來源主要是食物,做無極保養灸後,胃口好了,進食後消化能力提高了,可以順利將養分運送到各臟器,隨之生成人體需要的各種荷爾蒙和血液,良好的血液是形成良好肌肉的基礎,同時也是形成良好血管的基礎。

良好的血液和血管可以預防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即使某種衝擊較大而使血壓升高,若血管柔韌性好則不易發生心腦血管疾病,因此,無極保養灸對預防中風有效。中風導致的半身不遂也可以利用這樣的原理進行治療。不用說預防中風了,就是發生了腦出血,也可以用無極保養灸加腎俞穴持續治療,效果很好。

艾灸養生的注意事項

艾灸是是屬於醫外治物理療法,有幫助人體全面溫通經絡,溫補元氣,潤澤膚色,散發健康神采的作用。因爲在艾灸時要點燃艾條,所以也有傷到皮膚的危險。爲了達到更好的補益作用,就得了解艾灸的注意事項。

1.要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性

體位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根據處方找準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2.注意防火

現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

3.要專心致志,耐心堅持

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對於養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溫時要防中暑,同時還要注意室內溫度的調節和開換氣扇,及時換取新鮮空氣。

5.要防止感染

化膿灸或因施灸不當,局部燙傷可能起瘡,產生灸瘡,一定不要把瘡搞破,如果已經破潰感染,要及時使用消炎藥。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

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應按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

7.注意施灸的時

有些病證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症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後立即施灸。

8.要循序漸進

初次使用灸法 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時間短一些,壯數少一些。以後再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9.防止暈灸

暈灸雖不多見:但是一旦暈灸則會出現頭暈、眼花、噁心、面色蒼白、心慌、汗出等,甚至發生暈倒。出現暈灸後,要立即停灸,並躺下靜臥,再加灸足三裏,溫和灸10分鐘左右。

10.注意施灸溫度的調節

對於皮膚感覺遲鈍者或小兒,用示指和中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做到既不致燙傷皮膚,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中醫養生知識15

據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資料表明,人類的健康與否,壽命長短,取決於五種因素,其中生活習慣因素佔60%,遺傳因素佔15%,醫療因素佔8%,氣候因素佔7%,環境因素佔10%,可見健康狀況與壽命長短,60%取決於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要健康長壽,就應自覺提高養生意識,懂得養生保健的知識和方法,採取科學的生活方式,做自身健康的主宰者! 一、什麼叫養生?

所謂養生,實際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

一、養生的兩個要點:

1、養正性:所謂養正性,就是要人們實行正常的、有規律的思維活動和生活方式,也就是說要保養正氣。

2、順自然:就是要求人們養生不僅要順從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而且還要隨時適應周圍外界環境。

二、中醫養生學包括那些內容?

1、順應自然:

就是順從四時氣候的變化,適應周圍外界環境,使人體與自然環境協調,這是養生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

2、調攝精神:

“喜、怒、憂、思、悲、恐、驚”,稱爲七情。

既要保持思想活動的健康,又要防止內在精神刺激因素的產生。總之要培養樂觀的情緒、坦蕩的胸懷。

3、保養正氣:

氣是構成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三、順應自然養生法

“順四時,益壽年”

四、調神養生有哪些內容?

1.安心養神:

“難得糊塗”,“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安心處世,光明磊落,樂觀開朗,隨遇而安,乃是安心養神的靈丹妙方。

2.四時調神:遵照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特點,採用不同方式,使精神情志隨之而活潑向上(春)、暢達愉快(夏)、恬靜收斂(秋)、藏而不泄(冬)。有利於人體陰陽協調,氣血平和。

3.以心治神

要隨時調節自己的情緒,不要獨自苦思冥想,憂愁傷悲或憤憤不平。

4.情感節制

善於節制情感,是精神修養高雅的體現。適當控制自己情緒,是保證健康的措施之一。

5.精神寄託

人到垂暮之年,總會有一種失落感,只要人老心不老,對工作和事業充滿信心,就不會覺得老態已至。老年人只要在精神上有所寄託、有所追求的話,仍然會老當益壯地發揮自己的餘熱,安度晚年。

人與自然和諧則身體健康,自然環境變化,生態失衡,則會導致人類疾病。臨證之時,不能只就病看病,還要觀天察地、審人事民風。不同時期,不同的社會環境,疾病發病就有不同的特點。中醫學發展的歷史就證明了這一點。當今,社會環境、自然環境、人事民風與古代有了很大的差異,強調要從中醫學角度與時俱進地、辯證地分析總結心腦系疾病發病學新規律,審證求因,並因人、因時、因地論治。

今日之“天”,已非古時之“天”。工業文明的飛速發展,亦帶來嚴重的大氣污染,由此產生的溫室效應影響了正常的大氣環流,加上過度的森林採伐,造成氣候異常,自然災害較頻繁。從中醫理論而言,清陽爲天,但如今濁熱壅滯,蒼天之氣不清不淨,加之賊風數起,故肺氣先病,失其清肅,久而不解則痰濁壅肺之病日增。

察今日之“地”,亦非古時之“地”。在城市,高樓林立,廠房棋佈,工業廢水污染江河。人們所住所行皆爲鋼筋、水泥、磁磚等含有一定的放射污染的金石之物,所食所衣皆不離化工原料。在鄉村,森林採伐過度,土壤板化,水土流失。從五行而言,火、金、土獨旺,而水木不足,清秀不濟,濁滯有餘。

人處天地之間,大地猶如生身慈母,滋養萬物,而今,金石與污濁滲溢,對自然環境有一定污染,在人而言,脾氣先失健運之機,氣機先滯,有不病痰溼乎?

審人事民風。從飲食上說,當今糧食多施化肥提高產量,化肥雖能充形,不能育精,只能助痰生瘀。且當今飲食之中多夾雜各種化學物質,擾亂脾胃沖和之氣,久則,氣機不和,多生痰溼之患。另外,現代一些化學合成西藥多損傷脾胃,非但傷正氣,且多使邪氣閉陷難出,與痰相結則更纏綿難解。

彩雲之南,乃民族聚居之地,其地民風淳樸,民性豪放,更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吸菸兇酒、恣食肥甘、辛辣厚味,脾胃運化不及,更爲痰溼開源啓路。再者,當今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精神緊張,肝失蔬泄條達,肝氣鬱結,氣機不暢,暗耗陰血,思慮過度,勞傷心脾,亦助痰生。綜觀三者,無不與痰溼關係密切。

論治現代心腦系疾病,首重一個“痰”字,認爲臨牀上心腦系疾病都與痰相關。

張景嶽指出“此人之稟賦言,則先天強厚者多壽,先天薄弱者多夭。”(《景嶽全書.傳忠錄.先天后天論》)。明確了人能否盡享天年,除與個人的德、智及個人衛生、飲食營養、良好的心理狀態、適當的勞作運動、生存的自然和社會環境安寧祥和等諸多因素相關外,其所稟受的父母(先天)遺傳因素起着根本的作用。但景嶽更強調後天的作用,正如他在《先天后天論》中所說:“後天培養者壽者更壽,後天斫削者夭者更夭”;“若以人之作用(後天)而言,則先天之強者不可恃,恃則並失其強矣;先天之弱者當知慎,慎則人能勝天矣。”

中年時期,臟腑經絡其盛已定,也是陽氣自半之時,人體正處於一個由盛而衰的過渡階段,在此階段, 大多日益困於酒、色、財、氣、功名之中,以致機體迅速地由盛而衰,出現諸多疾病和早衰之象。所以欲享天年,中年是個關鍵時期。應抓緊這個機遇,把握中年元氣尚未大失的生理特點,及時“修理”後天調養之不慎以及機體出現的陰陽失衡,再振根基,使臟腑經絡之盛況得以延續,衰弱之狀得以緩至,將一個健康的體魄帶入高壽之域,正如景嶽所言“人於中年左右,當大爲修理一番,然再振根基,尚餘強半”(《中興論》)。

景嶽亦據此指出,“可見天之大寶,只此一丸紅日;人之大寶,只此一息真陽”(《類經附翼.求正錄.大寶論》),“陽強則壽,陽衰則夭”,因此,匡復元氣,貴在保持真陰真陽的充盈和脾胃的健運,生活調攝在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中起着重要作用,既要正視人的生理和社會需求,同時應當對這些需求有所節制,主張保持心情舒暢,調整情志;節制飲食,減輕體重;戒菸限酒,控制血糖;勞逸結合,適度鍛鍊,是防治疾病的前提,

五、中國著名養生家

莊子:戰國時代哲學家,享年84歲,養生觀點有三點:

養生三戒

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享年73歲。著有《春秋》。

日常生活不要過極

葛洪:晉代醫學家。著有《抱朴子》、《肘後方》。

在《抱朴子·養生論》提出:“無久坐、無久行、無久視、無久聽。不飢勿強食,不渴勿強飲”等飲食起居養生法。並進一步指出養生應避六大障礙,即“一曰薄名利,二曰禁聲色,三曰廉貨財,四曰損滋味,五曰除佞妄,六曰去沮嫉”等,從思想行爲和對待生活的態度方面提出了較客觀的勸解。

節慾養精

孫思邈:唐代醫學家,著名養生家,壽高102歲。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孫氏認爲注重養生首先要調攝好自己的精神,主張“身無妄動,心無妄念”。由於情緒的劇烈波動能使人致病,故指出“思慮最傷神,喜怒傷和息”。

其次,提倡“運動調息法”,認爲身體常處在適量的運動之中,能使氣血肢體條達和暢、精神內生。

在日常生活中,告誡人們要“節慾養精”。

樂觀養神

蘇東坡:宋代著名文學家,著有《蘇沈良方》、《問養生》、《養生說》等。

蘇氏一生身處逆境,當他被貶赴海南島後,仍樂觀地說“九死南荒吾不恨,快遊奇絕冠平生”。

蘇氏這種胸懷坦蕩、心襟開闊,對人生的積極態度是有利於身體健康的。另外在他的著述中主張多食蔬菜,倡導郊遊,並習練氣功以強健身體。

六、古代名人的養生法

1、南宋大詩人陸游,一生寫詩近萬首,而在兵荒馬亂的年代,竟活了85歲高齡,他的養生之法很值得人們借鑑。

食粥養生:食粥,能培養胃氣,滋生津液,又容易消化,實爲養生之佳品。

洗腳養生:陸游的第二種養生方法就是睡前用熱水洗腳。

前人經驗認爲:“春天洗腳,昇陽固託;夏天洗腳,溼邪乃除;秋天洗腳,肺腑潤育;冬天洗腳,丹田暖和”。

現代醫學研究認爲:腳與人體的健康是息息相關的,日本人稱之爲人體的“第二心臟”。臨睡前用熱水洗腳,能起到刺激穴位、舒經活絡、使之氣血通暢的`作用。

掃地養生:陸游有一首掃地詩:“一帚常在旁,有暇即掃地,既省課堂奴,亦以平血氣。按摩與導引,雖善亦多事。不如掃地去,延年直差異。”

帝王之養生

2、清代高宗乾隆皇帝,名愛新覺羅·弘曆,享年89歲,是中國曆代封建皇帝的長壽冠軍。 (自秦至清共259個皇帝,平均壽命39.2歲)

他長壽的祕訣有:

十六字訣:

吐納肺腑:黎明即起,做深呼吸運動。

活動筋骨:多進行各種體育鍛煉,強身健骨。

適時進補:老年人根據需要適當吃滋補品。

十常四勿: 十常即齒常叩、津常咽、耳常彈、鼻常揉、眼常運、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旋、腳常伸、肛常提。四勿即食勿言、臥勿語、飲勿醉、色勿迷。

帝師之養生

3、毛澤東很推崇他的老師除特立的養生方法,並將這些方法概括爲:

基本吃素,飯後百步,遇事不怒,勞逸適度

4、馬寅初先生在他百歲大壽仍紅光滿面,他的長壽祕訣就是熱冷水浴和爬山兩項。尤其是熱冷水浴,四季不斷,數十年如一日。

這種先熱水,後冷水的洗澡法,有人稱之爲“馬寅初的長壽洗澡法”。

名醫之養生

2、葉天士的抗老祕訣:

葉天士,清代醫學家,出身醫門世家。爲造福子孫後代,他把自己嘔心瀝血積累了幾十年的“抗老祕訣”傳於世人。其“祕訣”爲:

(1)守病機,重脾腎。認爲老年病主要是因爲脾胃虛弱和下元腎虛。因此,他主張老年病重在健脾、補腎。

(2)顧胃氣,忌燥膩。認爲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老年人脾胃虛弱,切忌“油膩礙脾,剛燥損胃”。

(3)護正氣,慎攻下。根據老年人正氣虛弱的特點,認爲“聖人以真氣不可泄,老年當遵守”,“高年不敢過清過消,保真爲要”。要護正氣,保真元,以扶正固本,此爲治療老年病之大法,不可輕易攻伐。

(4)參氣象,審體質。老年人適應能力弱,身體狀況易受天氣變化影響,防病治病須考慮季節和氣候的變化。

武術家之養生

4、“長江大俠”呂紫劍

呂紫劍1893年生於湖北宜昌的一個武術世家。有一身好武功,人稱“長江大俠”。不但壯舉不亞於津門大俠霍元甲和關東大俠杜心五,而且至今健在。

呂紫劍老人3歲習武,20年學藝,勤學苦練,繼承武當歷代宗師內功心法,自創“八卦混元養生功法”,使自己受益而且高壽。

呂老長壽祕訣之一就是“懂醫,通醫”,從文武兩路走上長壽之道,文即醫,武即功。

節制飲食是呂老長壽的又一經驗。他說:“早要吃得飽,午要吃得好,晚要吃得少。”

在呂老的長壽祕訣中,充足的睡眠也佔有重要地位。

七、養生二十宜

1、發宜常梳:

每日早晨梳髮數十次,可以疏風散火,明目清腦。

中醫認爲:腎藏精,主骨生髓,其華在發。

常梳髮則可促進腎功能,使全身得益。

2、面宜多擦:

每晨洗臉後,用雙手搓擦面部七八次,可煥發精神。

早晚再用中、食指揉太陽穴、枕骨下風府穴、後頸部兩側風池穴各十餘次,對預防感冒有特效。

3、目宜常運:

經常旋轉活動眼球大有益。可先從左而上再至右而下,反覆七八次;再從右而上至左下,如法運轉眼球,然後閉目少息再睜開,則視覺明朗。

4、耳宜常彈:

用兩掌分別緊壓左右耳門,以中指和食指相扣,彈擊後腦勺作咚咚聲,彈擊七八次後兩掌離開耳門一次,如此行三四遍後則聽覺靈敏,並有健腦之功。

5、舌宜舔齶:

舌尖平時宜有意無意地常添上齶,可促使津液的分泌。

中醫認爲口津是舌上之水,人身之寶,又是一種消化酶,故要求津宜數咽,不得隨意吐掉。

6 、齒宜數叩:

叩齒就是上下牙叩咬作聲,每晨行三四十次,可健牙齦,齒堅無疾。

7、便宜禁口:

指大小便時應該閉嘴咬牙。

練武術及氣功之人很重視此法,它既屬內養功之一種,亦有固齒護齦的作用。

8、濁宜常呵:

“不潔之氣,甚於利刃”。

在空氣新鮮的環境中,進行吐故納新的深呼吸,對健康有利。

9、體宜常動:

“生命在於運動”。

不動則肌肉、組織、關節會發生“廢用性萎縮”現象。故人到中年應腰宜常伸、胸宜常挺、腹宜常收、肢宜常搖。

10、肛宜常提:

常提肛對防治痔瘡有效。

方法是有意識的收縮、放鬆肛門括約肌,早晚各性三四十次。

11、身宜常浴:

常進行日光浴、水浴、空氣浴,可增強人體神經和心血管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亦可提高人體對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

12、足宜常浴:

每晚臨睡前用熱水泡洗腳是健身要訣之一,有益於睡眠。

洗後若用手掌摩擦足心涌泉穴三四十次,則對老年人冬季保健更有意義。

13、精宜常固:

古諺雲:“毋勞汝形,毋搖汝精,乃可長生。”

性生活過度會導致腎虛,還會影響機體生理功能而促使早衰。故對性生活能節制者,多能長壽。

14、氣宜常養:

氣爲人生四大患(酒、色、財、氣)之一。怒則氣上,恐則氣下,思則氣結,悲則氣消,驚則氣亂。

氣之中以怒氣爲最兇。

故必須強加剋制,不可放縱。

否則大怒傷肝,既能敗事,也會傷體。

15、心宜常寬:

指心胸開闊,精神舒暢,樂觀條達,隨遇而安。

16、神宜常凝:

指注意力要常凝聚不散。工作、學習要專心致志,八小時以外,應寄情於琴棋書畫、蟲鳥花草,這是凝神養生的妙法。

17、營養宜備:

指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糖類等營養素都須供應無缺,與機體消耗取得平衡,否則將不能維持人體健康。

18、飲食宜慎:

飲食必須注意衛生。要定時定量,不暴食,不偏食。煙宜謝絕,酒要少飲。

19、起居宜時:

生活起居要有規律,不戀牀,不少寐。挑燈夜戰不提倡,白日“高枕”不足取。

20、勞逸宜均:

指“忙中有閒,閒中要忙”。人體各部位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要保持興奮與抑制、緊張與鬆弛的相對平衡,才能不影響健康。

八、食養歌

穀物菜畜養成寶,四性五味任君調。鹽醋防毒消炎好,韭菜補腎暖膝腰。

蘿蔔化痰消脹好,芹菜能降血壓高。胡椒驅寒又除溼,蔥辣薑湯治感冒。

大蒜抑制腸炎發,綠豆解毒最爲妙。香蕉通便解胃炎,健胃補脾食紅棗。

番茄補血美容顏,禽蛋益智要記牢。花生能降膽固醇,冬瓜消腫又利尿。

魚蝦能把乳汁補,動物肝臟營養高。生津安神數烏梅,潤肺烏髮食核桃。

蜂蜜潤燥又益壽,葡萄悅色令年少。生梨飯後化痰好,蘋果消食營養高。

木耳抗癌素中葷,黃瓜減肥有成效。海帶含碘消淤結,香菇存酶腫瘤消。

胡椒除寒兼除溼,菜花常吃癌症少。柑桔消食化痰液,抑制癌症獼猴桃。

紫茄祛風通脈絡,蓮藕除煩解酒妙。白菜利尿排毒素,蘑菇抑制癌細胞。

勸君不妨多食療,必定少擔藥包包。

九、體療歌

健康長壽三做到,藥療食療和體療。食療要比藥療強,體療更比食療好。

深吸氣,慢呼出,吐故納新醒頭腦。四肢動,徒手操,關節靈敏好手腳。

快步走,慢步跑,慢加耐力肺量高。清晨做做口腔操,潤喉潔口牙齒牢。

跳跳老年迪斯科,精神煥發又年少。太極拳,氣功操,疏通經絡百病消。

勤游泳,冷水澡,紅潤皮膚精神好。打乒乓,玩小球,活動手眼鍛鍊腦。

爬樓梯,慢登高,舒筋健脾心肺好。前後仰,原地跳,活血化淤固腎腰。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