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陝西渭南特色傳統文化

陝西渭南特色傳統文化

來源:秀美派    閱讀: 1.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陝西渭南特色傳統文化,渭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渭南市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傳承,很多人對其的傳統特色都是非常好奇的,下面爲大家分享陝西渭南特色傳統文化。

陝西渭南特色傳統文化1

渭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中華民族的又稱“華夏”即源於渭南:“華”即華山,“夏”指“夏陽”特指橫亙於這區間的狹長地域。由這裏產生的文明即就是“華夏文明”,因此渭南也有“華夏之根”的稱謂。

因其卓著,故延伸爲後世中華民族之典。距今約80萬年前的“藍田猿人”,曾在市域內繁衍生息;“大荔人”頭骨化石,是 距今約20萬年前的原始人類化石;“禹門口洞穴堆積”是舊石器時代遺址;沙苑文化、龍山文化遺址亦影響深遠。

陝西渭南特色傳統文化

秦腔、老腔、同州梆子、碗碗腔、迷糊戲、阿宮腔等多種戲曲劇種蘊積深厚,是中國北方梆子劇聲腔的發源地;石雕、木雕、面花、皮影等民間藝術獨具匠心。現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華陰老腔等12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潼關萬盛園醬菜製作技藝等84項,名列陝西乃至中國前列。

沙苑文化,龍山文化,西嶽廟,太史祠,倉頡廟等,如絕本的經典,記載着華夏文明悠久的歷史;蒲城橋陵等數十座唐帝王陵墓,如遙遠的星座,閃爍着神奇的亮光。盛唐的古韻,盛世帝國雄風,迷人的大唐歷史文化風采。

《詩經》開篇之作《關關雎鳩》即產生在這裏。這裏亦是“鄭”姓、“楊”姓之祖籍。

陝西渭南特色傳統文化2

婚育類

換餛飩與吃餛飩。前者所稱“餛飩”並非通用意義,而是澄城縣一帶對造型饃的別稱。新婚之日,男女雙方互換,成爲結婚儀式的一部分。通常男方送給女方的是雞形饃,喻意爲雞鳴即起,勤於耕織:而女方送給男方的是虎形饃,希望丈夫虎虎有生氣。

後者所稱餛飩纔是真正的餛飩。在渭北地帶,凡男子到女家相親時,必吃一頓餛飩,故在有的地方把“吃了餛飩沒有”作爲是否訂婚的代用語。

色囚子。這是舊時對婦女極度鄙視的劣俗,流行於韓城、澄城一帶。囚子,指媳婦,舊時視媳婦爲囚犯,入門之後不得隨意外出,即是孃家送親離別時,新娘送別亦不得越過水眼(即滴檐處)。因此稱訂婚爲訂囚子,娶婦爲色囚子。“色”本字爲“尋”,受尖團聲變和 、ei韻變影響,由 過渡爲sei(色),華陰、白水一帶取其本義用“索”字,至今仍稱索媳婦。

燎媳婦。舊時流行於富平、潼關、蒲城一帶。新婚前夜,先由新郎同輩男青年在新房中嘻鬧一夜,名曰烘房。次日新娘花轎到孃家時,又用火把在轎內外烘烤一遍。新娘坐轎到婆家時,先用石灰撒轎一週,繼以火把、燒紅的鐵鏵、鞭炮繞轎一週,而後在大門內置一火堆,由新娘從火上跳過方可入洞房。此習爲歧視婦女陋俗,但也包含有驅除病邪的'願望。

拉花童。舊時婚事儀式中的一種職事,由新郎之弟或親戚中的男童擔任。其職責是手持繫有12條紅布綹的荊棘,於花轎進村前出村迎候並將其導引入新郎家門。流行於韓城、合陽一帶。

戴頭條。頭條爲鑲嵌有九隻銀雞或銅雞的條形頭飾,成親時佩戴於新娘頭上,以求吉利。舊時流行於澄城一帶。

拍掃帚。以紅頭繩將兩隻石榴繫於一把新笤帚上,於新婚之夜由男儐相面對坐在洞房炕上的新郎新娘,邊拍掃帚邊唸誦兒歌,大意爲:“拍拍拍,撣撣撣,鄉親聽我把歌念。紅頭繩,綠手帕,明年生個胖娃娃。扎扎角,紅頭繩,滿院跑得噔噔噔。拍一拍,生一百;撣一撣,生一萬。不拍咧,不撣咧,生了兩個就算咧。”此俗至今仍流行於澄城一帶。

送角子。“角子”是一種帶餡的饃,爲“腳止”的諧音。婦女臨產前20日,由其母自孃家送去角子數十個,爲勸止女兒走動,以保產前安全之意。此習流行於韓城、合陽一帶。

轉場。祝賀新生兒滿月的一項喜慶活動,流行於華陰、潼關等地。於嬰兒滿月後次日,由祖父母抱往麥場轉一圈,而後去學校轉一圈再回家,意爲帶其見世面,長見識,以祈長大後事業有成。

扎牙饃。新生兒轉場後被母親抱回孃家小住,返回時由外婆縛一串扎牙饃掛在嬰兒脖上,祝願他早長牙齒。此種扎牙饃由動植物造型的小饃串成,下墜長命鎖。

陝西渭南特色傳統文化 第2張

飲食類

大刀面。渭南地區食品以麪食爲主,故重視麪條製作,不惜費時費力。大刀面係指將揉好的硬麪擀成薄片後,用重達10公斤的大刀切成麪條,故名。流行於華陰、潼關一帶。

椽頭饃。蒲城一帶的傳統食品,一說因揉製成形前須用椽(槓子)擠壓八次故稱椽頭饃;一說因形狀似椽頭得名。

喝湯與喝的饃。渭南地區不少地方將喝湯作爲每日飲食的重要內容,故將喝湯作爲吃早飯(韓城)、吃晚飯(全地區)的代稱。而華縣則將早點時吃的饃泡在粥中,稱爲喝的饃;潼關則稱早點爲泡饃。

吃湯水。蒲城農村“吃席”的代稱。舊時當地舉辦宴會時,菜餚以湯爲主,且用碗盛,故稱席面爲湯水,現已逐步改爲以炒菜爲主,但稱呼仍沿用舊習。

老碗會。舊時因農民生活水平低,飲食少菜,每日三餐均將飯碗端至門外,冬曬太陽夏乘涼,衆戶聚食閒聊,故名老碗會。農民生活水平提高後,漸廢此習,改爲圍桌吃飯。

其它

烘莊子。莊子即住宅。新居落成後,主人必設宴慶賀,並燃放鞭炮,謂之烘莊子。流行於渭南市一帶。

會和集。古代渭南地區有集市專門從事貿易。明清時,廟會漸次演變爲商業性集會,並由寺廟移至村鎮。此後會與集並存:前者每年舉行一次,規模大,交易物品多,是當代物資交流會的前身。後者規模小,專門從事經營,如糧食集、牲口集等,各鎮每月固定數日爲集。各地現通常將集、會混同,多數地方稱趕集爲上會,澄城稱跟會,富平則稱趕廟。

陝西渭南特色傳統文化3

渭南的特產

1、蔥興香椿是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夫水鎮蔥興村的特產。蔥興香椿屬於紅椿,由於生長的自然條件、氣候、土質是最適地區,因而香椿品質十分好,枝杆壯實,色澤鮮紅,氣味芳香,鮮嫩可口。

2、華陰水晶餅是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的特產。華陰水晶餅因其餡芯透明發亮,猶如水晶而得名。早在宋代,它就享有很高的聲譽。曾與燕窩、銀耳甚至金華火腿齊名。截止到2022年3月,仍爲陝西省的著名特產。

陝西渭南特色傳統文化 第3張

3、華陰大刀面是陝西省渭南市華山的特色麪食,名字和華山一樣有氣魄。顧名思義,大刀切的面叫大刀面。澆上事先調好油炸麪醬、豆腐、粉條臊子,調入醋、鹽、辣子油,即可食用。特點:麪條泛黃,湯紅裏透黑,酸辣可口。

4、老城油糕是渭南地區特色小吃之一,是使用油炸的一種糕點,呈橢圓形狀,餡一般是紅糖或者白糖,吃起來既甜又軟綿。老城油糕色澤金黃,細膩柔軟,經久而不變色不變質,屬天然綠色食品,是油糕中的上品佳作。

5、麻食泡是陝西省渭南華陰地區特有的風味小吃,可與西安的羊肉泡發媲美。麻食做工精細,色味俱全,碗麪漂一層油潑辣子和飄香的大油珠子,似雲版上的明星,又若錦緞上的寶石。透過油層,碧玉般的豆腐塊、黃金般的粉條、銀白色的蔥節、火黃色的蒜沫若隱若現,切成塊的鍋盔饃埋在下邊,手一端碗,香氣撲鼻。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