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關於陝西文化特色

關於陝西文化特色

來源:秀美派    閱讀: 6.2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於陝西文化特色

關於陝西文化特色 ,世界之大,有很多的地方我們都沒有去過,有很多的人都喜歡在節假日的時候去旅行,去好好看看這個世界的精彩,地大物博的中國不會讓你失望的,以下是關於關於陝西文化特色 。

陝西文化特色1

合陽提線木偶戲

合陽提線木偶戲(又稱“合陽線胡”),地處渭南黃河之濱,與山西西部地區相鄰,是中國北方提線木偶的獨有之秀。

明末清初,號稱“關中八高士”之一的郃陽舉人李灌(向若)對線戲的唱腔、音樂、劇目及木偶製作等方面作了較大改革,使其更趨於完整化、戲曲化。清乾隆、嘉慶、同治年間曾多次前往蘇州、揚州、北京等地演出,影響極大。

該劇種包含了提、撥、勾、挑、扭、掄、閃、搖等技巧和創造性的獨有特技,賦予提線木偶以藝術生命,使之栩栩如生。線戲的唱腔、音樂蒼涼悲壯、委婉細膩,多具秦地特色。樂器演奏擁有錚子、截子等特種樂器別具一格,特色鮮明。傳統劇目意境美妙、文字優美,具有較高的文學性。

解放後,一些劇目被移植改編爲舞臺劇目,在省內外享有聲譽。該劇種目前人才匱乏,市場蕭條,直接影響了它的進一步發展。如何保護這一傳統劇種,是當前一項極爲重要的任務

關於陝西文化特色

陝北說書

陝北說書是西北地區十分重要的曲藝說書形式,主要流行於陝西省北部的延安和榆林等地。最初是由窮苦盲人運用陝北的民歌小調演唱一些傳說故事,後來吸收眉戶、秦腔及道情和信天游的曲調,逐步形成爲說唱表演長篇故事的說書形式。

陝北說書的傳統表演形式是藝人採用陝北方言,手持三絃或琵琶自彈自唱、說唱相間地敘述故事。根據伴奏樂器的不同,或稱之爲“三絃書”,或稱之爲“琵琶書”。

20世紀三四十年代,陝北說書在著名藝人韓起祥等的改造下,發展成一人同時操用大三絃(或琵琶)、梆子、耍板、名叫“麻喳喳”的擊節木片和小鑼(或鈸)五種樂器進行伴奏的曲藝說書形式。

陝北說書的唱詞通俗流暢,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曲調比較豐富,風格激揚粗獷,素有“九腔十八調”之稱,其中常用的有【單音調】、【雙音調】、【西涼調】、【山東腔】、【平調】、【哭調】、【對對調】、【武調】等。

陝北說書的傳統節目很多,其中代表性的長篇有《花柳記》《搖錢記》《觀燈記》《鵰翎扇》等,短段有《張七姐下凡》等。從20世紀40年代起,陝甘寧邊區文協成立了說書組,由新文藝工作者林山等幫助韓起祥和其他藝人陸續編演了一些配合革命鬥爭的新書目

如《劉巧團圓》《王丕勤走南路》《宜川大勝利》《翻身記》《我給毛主席說書》等。韓起祥和劉緒旺、黨福祥、王進考等是富有影響的陝北說書名藝人。近些年來,陝北說書的發展陷入困境,老藝人們逐漸離世,藝術傳承後繼乏人,急需扶持和保護。

關於陝西文化特色 第2張

鳳翔彩塑

鳳翔彩塑是一種民間工藝美術品。它是將粘土和紙漿攪拌成塑泥,先制好模子,翻成胎胚涼幹,上白色底粉,隨後塗彩,繪畫和上光即成。泥塑大都是空心圓塑體,也有浮雕式的掛件,既是兒童喜愛的玩具,也是陝西的旅遊紀念品。

鳳翔彩繪泥偶屬於陝西省的特產,是一種泥制民間工藝美術品,也是極受兒童喜愛的玩具。其創作基地主要集中在鳳翔城東六道營一帶。

鳳翔彩繪泥塑爲陝西省鳳翔縣的一種民間美術,當地人稱“泥貨”。鳳翔縣位於關中平原西部,境內出土的春秋戰國及漢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見其泥塑工藝歷史之久。

相傳,明太祖朱元璋打下江山之後,將他的第六兵營解甲歸田,落戶於此,此後這一帶就被稱作“六道營”,流傳至今。

鳳翔彩泥偶品類繁多,大致可分掛件、擺件、手玩件。其大小尺寸不等,大的有30至40釐米的,小的只有幾釐米。20世紀60年代前,六營村及周邊村有三百多戶農家生產泥塑,現在只有胡深、胡新民、胡永興、韓鎖存、杜銀等藝人利用農閒時從事泥塑創作與生產。

鳳翔木版年畫

鳳翔木版年畫產自陝西省關中平原西部的鳳翔縣,是中國知名的木版年畫產區,是中國民間年畫其中的`一大流派,始於唐宋,盛於明清,被國外收藏家讚譽爲“東方智慧的結晶”,在世界各著名博物館皆有收藏。

鳳翔木版年畫,主要分爲門畫、十美畫、風俗畫、戲劇故事畫、家宅六神畫和窗花畫六類;品種最多的時候有六百多種,現在經過木板年畫的第二十代傳人邰立平數十年的恢復、挖掘、整理和創新的有三百多種。

木版年畫是寶雞民間藝術中一枝古老獨特、別具風采的藝術奇葩,深受關中廣大農村羣衆的喜愛。

寶雞的木版年畫主要在風翔,風翔木版年畫繼承、發揚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線條手法,同時吸收了歷代寺廟壁畫、石刻筆法、刀功特點,以線刻爲主,線條剛勁有力,簡明質樸,生動大方;

色彩以紅、綠、黃、紫爲主,再襯以黑色線條,對比強烈,生活氣息濃郁,形象豐滿逼真。印刷時先用顏色印染天地,再開紅光、塗胭脂、加重彩,後套黑線主版。畫面既和諧樸實,又生動別緻。

陝西文化特色2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在陝西這塊黃土地上,由於氣候、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陝西人(關中人)在衣、食、住、行、東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方式。外地人對此十分好奇,經過彙集稱之爲“陝西八大怪“

一、麪條像腰帶

“扯麪寬得像褲帶”。扯麪也叫冰冰(讀biang--biang,現代漢語字典上沒有這個字)面,正宗的關中人所做的冰冰面和通常城裏人所吃的扯麪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正宗的冰冰面,一根麪條寬度可達二三寸,長度則在1米上下,厚度厚時與硬幣差不多,薄時卻如同蟬翼。一根麪條足夠一頓飯,而對大飯量的關中人來說,一頓吃8兩、1斤也是輕輕鬆鬆的。

關中人吃麪,喜歡將面和硬揉軟、擀厚、切寬。這種面煮熟以後,撈在碗裏,無論是澆臊子,還是潑油辣子,吃起來都很光滑、柔軟、熱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飢。人們脖子一伸一縮,呼嚕嚕吞進肚裏,吃飽吃脹,飽嗝一打,頓時渾身上下都是力氣,拉架子車、上山扛石頭,五六個小時不吃不喝也不覺得餓。

關於陝西文化特色 第3張

二、鍋盔像鍋益

相傳在唐代修乾陵時,因服役的軍人工匠人數過多,往往爲吃飯而耽誤施工進度,受到懲罰。於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麪糰放進頭盔裏,把頭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餅。現在算起來鍋盔在陝西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做鍋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動,要借用木槓來壓揉,然後放在直徑2尺以上的大鍋中慢慢烤制而成。這樣,烙成的鍋盔外脆晨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會變味。鍋盔要數“乾州(今乾縣)鍋盔”好。

關於陝西文化特色 第4張

三、辣子是道菜

至於說辣子,一般人都以爲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實四川人只是把辣子當成一種調料,而在陝西“沒潑辣子”卻是一道正經八百的菜餚。就連西安城裏家家戶戶前也是掛滿一串串喜人的紅辣椒。

“油潑辣子”看着紅、聞着香、吃着辣,既能用來調面,又能夾饃吃。人們常說“油潑辣子冰冰面吃着燎(好)乍咧!”

四、碗盆難分開

陝西人(老陝)吃飯,喜歡用一種耀州產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當地人稱爲“老碗”。這種老碗甚至比小盆還大,所以往往碗盆難分。

在關中農村,每到吃飯時,村頭、莊前、樹下,男人們就端着大老碗(一碗湯飯外加兩塊饃足有六七兩),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邊吃飯邊啦着話,這就是有名的“老碗會”。

在農村,人們勞動強度大,幹活出力多,吃飯也多,所以出門用老碗盛一下就夠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飯,省了不少麻煩。

關於陝西文化特色 第5張

五、帕帕頭上戴

以前在反映陝西人生活的“西部片”中,經常看到戴羊肚毛巾、身穿對襟夾襖的老漢及老年婦女頭上都戴着(頂着)一塊黑色或白色的帕帕(手帕)。你如有幸到關中農村,這裏的形,和你在電影裏看到的的一模一樣的。

原來陝西地區盛產棉花,當地人習慣把用棉花織成的手帕戴在頭上,它既可防塵防雨防曬,還可以擦汁擦手和用來包東西,真可謂既經濟又實惠方便。

六、房子半邊蓋

無論是在西安城還是陝西農村,都隨處可見“一邊蓋”的房子。何爲一邊蓋?一般的房子房頂爲人字形,可是陝西的房子卻是人字的一撇。據說因爲陝西幹早少雨,所以這一邊蓋的`房子能讓珍跺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裏,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

又因,在近百年來陝西農業發展緩慢,人口卻迅猛增加。農村中原來聚居生活的家庭,因土地面積有限,而人口衆多,住宅緊張,於是便形成了房子“半邊蓋”的歷史。

七、姑娘不對外

據說關中地區土地肥沃,所以極少有人爲生存而奔波於他鄉異地。因而有“老不出關(潼關),少不下川(四川)”的諺語,久而久之,不僅男人們不外出遠行,就連姑娘們也不遠嫁他鄉。

八、唱戲吼起來

唱戲,指秦腔。其特點是高昂激越、強烈急促。尤其是花臉的演唱,更是扯開嗓子大聲吼,當地人稱之爲“掙破頭”,外地人開玩笑:“唱秦腔,一是舞臺要結實,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員身體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觀衆膽子要大,以免嚇壞了”。

陝西文化特色3

1、腰鼓是陝北各地廣泛流傳的一種民間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地區安塞縣,榆林地區的橫山、米脂、榆林等地最爲盛行,是陝西民間舞蹈具有較大影響的舞種之一。

安塞腰鼓是陝北腰鼓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多在重大節日慶祝、慶典、廟會中演出,在2006 年,“安塞腰鼓”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陝西民歌根據地域特徵和藝術特點分爲陝北民歌、陝南民歌和關中民歌。陝北民歌種類繁多,當地俗稱“山曲”或“酸曲”,有信天游、小調、勞動號子、榆林小曲、陝北套曲等 20多個曲種,其中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流傳最廣。

陝南民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紫陽民歌是陝南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曲種,代表性曲目有《郎在對門唱山歌》《南山竹子》等。關中民歌有船工號子、打夯號子、搬運號子等曲種和各種小調。

關於陝西文化特色 第6張

3、陝西皮影戲起源於漢代以前,發源地在華縣,鼎盛於唐代,又稱“影戲”“影子戲”,流傳於民間,保留着民間說書的歷史痕跡,是近代陝西諸種戲曲的前身。

其唱腔數十種,以老腔、碗碗腔、阿官腔、弦板腔、秦腔五大調較爲普遍,輔之陝北、陝南及關中各種道情。皮影戲的傳統劇目有《遊西湖》《哪吒鬧海》《古城會》《會陣招親》等。

4、“社火”是陝西民間一種廣泛的、傳統的、規模壯觀的羣衆娛樂活動,來源於古代先民對土地與火的崇拜。

陝西“社火”通常在正月、節日盛會或廟會演出,包括鼓樂、芯子、高蹺、竹馬、旱船、秧歌、舞龍、舞獅、花燈等。關中是陝西社火活動最活躍的地區,寶雞更是被譽爲“中國社火之鄉”。

5、面花俗稱“花花饃”,屬麪塑藝術,種類有婚禮、喪禮、壽禮、節日花饃。面花起源於漢族民間祭祀活動,源於漢代,成於唐代,盛於宋代

到了明代之後,面花就廣泛流行於民間,清末,北京還出現了專門製作麪人的藝人。面花自古盛行於北方民間,形式豐富多彩,品類繁多,其中尤以合陽、華縣面花爲佳。

陝西文化特色4

陝西酒文化介紹

西安,喝稠酒的去處,據說,郭沫若1956年來西安時,曾在此處盡享秦地佳餚美味,還喝了稠酒,並且在酒足飯飽以後針對稠酒發表評論曰:“不像酒,勝似酒。” 稠酒是陝西陝北漢族特色的農家自釀酒。

久爲人們傳唱的“熱騰騰的油糕擺桌上,滾滾的米酒捧給親人喝”說的正是陝北稠酒,呈米糊狀,渾濁黃稠,如黃河萬里濁水。陝北人也叫它“甜酒”、“渾酒”,又因爲製作過程有一個蒸爲糕的階段,也叫做“糕酒”。

各家各戶,只在過年時做。做得好的,甜;做得不好,酸。各家各戶的稠酒味道不同,因爲酸甜程度各不相同。既有原料的不同,也有工藝的差異。的稠酒是酸甜適度的。 近來陝北稠酒聲名鵲起,以香甜可口綠色保健而走出黃土地,風行於都市之街衢里巷。

稠酒之好,首在普及。在陝北,稠酒是家常飯,更是年茶飯。做稠酒是陝北婆姨們展示廚藝的重要內容之一。雖然沒有“斗酒”之類的評比活動,在一個村子裏,自有公認做稠酒的婆姨。

關於陝西文化特色 第7張

到臘月做年茶飯的時候,婆姨們常常互相討教,而淳樸的陝北人總會傾囊相授,更有熱心腸婆姨上門指導,甚至越俎代庖。而過年氣氛更爲熱烈。年年如此,使陝北稠酒的工藝更爲成熟穩定,濃郁的酒香早已溢出了黃土地,飄向神州四方。

稠酒文化悠久,見諸史冊,始於商周時期,至今已三千多年。我國早的醫學文獻《內經》裏,曾多次提到“醪醴”,這“醪醴”就是稠酒的前身。原汁不加漿者叫 “撇醅”。《詩經·周頌》裏有“爲酒爲醴”的詩句。

《漢書·楚元王傳》也有元王爲穆生設醴的記載,北魏高陽郡太守賈思勰《齊民要術》中稱爲“白醪”。 盛唐時期,古長安(今西安市)長樂坊出美酒,在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有所反映。而且釀造技藝有了進一步提高,朝野上下,莫不嗜飲。

宋陸游曾說:“唐人愛飲甜酒”。《清異錄》所載“李太白好飲玉浮樑”,指的就是古代的稠酒。 唐代詩人也多有吟詠,如韓愈的“一尊春酒甘如飴”

杜甫的“不放春醪如蜜甜”和他的《飲中八仙歌》裏的“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酒和“貴妃醉酒”的酒,就是沒有加漿的“撇醅”稠酒。

稠酒的酒精含量在10度以下,即便是老人和孩子,也可以喝上個一碗兩碗。稠酒可加熱後飲用,加熱時放進糖桂花口感。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