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學什麼可以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學什麼可以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來源:秀美派    閱讀: 3.8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學什麼可以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對於很多家庭來說,孩子是最重要的,成長的過程中有快樂也會有煩惱,孩子最開心的事情莫過於得到父母的認可,孩子的教育問題是每個家長都在操心的,學什麼可以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學什麼可以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學什麼可以提高孩子的專注力1

專注力,影響孩子將來學習能力

專注力,也就是注意力,它指的是一個人專心於一件事或一個活動時的心理狀態。

許多人容易受到外界大大小小的事情誘惑,不堅定的很快會被轉移注意力。一個人如果做任何工作、事情都無法集中精神,容易被周圍干擾,必然是一件相當痛苦的事情,也很難在某一領域有所成就。

專注力是孩子將來學習的重要基礎,專注越強的孩子,能高度集中於一件事情上,在單位時間內,能將學習的效果達到最大化。也就是,專注力越好,學習的效率也會越高,成績也會更棒。

因此,爲了讓孩子將來有更強的學習能力,大部分家長越發重視培養寶寶專注力!

什麼時候訓練專注力最好?

專注力的訓練,最佳的時期是0-3歲是黃金期,3-6歲也有效果,孩子再長大一些就比較難改正了。

0-3歲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關鍵期,也是各項技能培養的初始階段,就像是一張白紙,你教導寶寶什麼,他就能學到什麼!3-6歲的寶寶,主觀意識開始變得更強,但這時也是孩子行爲習慣的培養階段,因此,也可以進行專注力的訓練。

如何改善寶寶專注力呢?

有媽媽表示,自家5歲的寶寶無法寫字超過1個小時,老是各種小動作,根本坐不住,實在是很煩人。閱讀也是,看了半個小時就開始要去玩玩具了!對於幼兒園的寶寶,沒有必要完成1個小時的書寫。

從寶寶的專注力發展規律來看,家長的期待明顯不合理。有研究顯示:正常情況下,3歲幼兒的注意力可以集中5分鐘左右,4歲幼兒爲10分鐘左右,5-7歲幼兒約爲15分鐘。專注力可以培養,但一定要符合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

可以通過以下4種方式訓練孩子的專注力:

1、視覺注意力訓練

讓孩子觀察照片或動物圖片等,並提出問題,讓孩子回答。如回答水果的顏色、名稱,照片裏的人數等等,要經常變化道具並且設置不同的問題,才能吸引孩子回答。

2、聽覺注意力訓練

給孩子講故事,結束後,進行提問並讓其回答。當然,在講故事前將問題先告訴孩子也是可以的。訓練次數多了,孩子自然會將注意力放在整個故事上。

3、混合型注意力訓練

也就是把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和做動作結合起來,既訓練了視覺和聽覺,又訓練了動作。比如說出一種物品的名稱,讓孩子把它指出來。這種訓練要從最簡單的動作哦開始,不能操之過急。

在干擾和誘惑越來越多的當下,專注力越發變得稀缺。家長除了要了解孩子專注力的發展規律以及培養方法外,更重要的是不要輕易打擾孩子。

學什麼可以提高孩子的專注力2

什麼是專注力

一個寶寶,從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帶着強烈的生命衝動:按着自己獨特的生命軌跡成長和發展。這種衝動在每一個寶寶身上都是強烈的、首要的,無需由外人來催促。這種衝動使寶寶具有高度的專注力:他要尋找和吸收所有能使他成長的營養,讓自己獨特的自我逐漸形成和豐滿起來。當我們把自由給予寶寶時,通過觀察,我們才能發現他的興趣在哪裏。我們要把"興趣"這個概念提取出來,使父母能夠注意到,而不至於忽略。每一位家長都能夠發現,只要寶寶發現了他感興趣的事物,就會把全部的激情和力量投入其中。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沒有人打擾他,興趣就會保持相當的時間,並維持一定的強度,我們就能看到寶寶在專注地做這件事情。寶寶能夠被興趣引導,持續地把精力投入一件事情中,這就是專注力。

一個寶寶專注力差, 排除生理的問題,原因可能出自以下兩點:

第一,他缺少在自由選擇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機會;

第二,他成長的環境裏充滿了干擾因素。

所以作爲家長,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爲寶寶提供能讓他專注自由的探索,不受打擾的環境。

在美國,很多學齡前兒童會被診斷有ADD(AttentionDeficit Disorder)注意力缺失症,所以這邊很多媽媽從寶寶很小時就會不自覺地焦慮,擔心寶寶會有這樣的問題。因此,美國花了不少時間在研究寶寶的專注力問題。小寶寶天生就是動個不停的,所以當我們在談寶寶專注力時,我們首先需要有個正確的預估。比如,對於一個1歲還不到的寶寶,我們不可能期望她可以集中注意力10分鐘。

關於每個年齡段的寶寶注意力到底可以有多久?美國的不同機構做過不同的研究,得出以下公式:

寶寶專注力時間=生理年齡~生理年齡+1

舉個例子,如果你家寶寶2歲了,那她的可以全心全意專注一件事的時間大概是2~3分鐘。看完這個,是不是大家和我一樣,頓時鬆了一口氣?

我們是如何破壞寶寶的專注力的

寶寶的專注力與生俱來,並且後天潛能巨大。寶寶從一出生,就開始用心用耳朵聽,用眼睛看,用手觸摸,再大些用心學走路學說話,聽成人之間的對話等。寶寶因成長需要而產生興趣,因爲興趣而專注,因此,寶寶們的專注力是天賦。可是這樣的天賦,也會因爲父母們的“三種錯”被毀掉。

錯誤一:給寶寶太多玩具

父母們都很忙,沒時間陪寶寶,常買很多玩具陪伴寶寶。可玩具太多,寶寶就不容易專心,經常一個玩具玩不到幾分鐘就換下一個,沒有專注的`機會,沒能挖掘出每一套玩具更深的內涵,只停留在玩具表面的光色聲影中,邏輯思維無法得到深刻發展。

錯誤二:沒時間陪寶寶

寶寶似乎因爲父母忙而“專注”地沉浸在自己的內心世界,反覆玩一種自己心愛的玩具,但這種專注力只是以自我中心開展,散漫無序,沒有經過教育者良好的引導與訓練,無法藉助與繼承人類最優秀的思維方式。

錯誤三:常打擾寶寶

“餓不餓?”、“吃水果嗎?”、“喝水嗎?”……寶寶在專注地玩遊戲時,有的父母一直在旁邊“伺候”,不分時機地關心、干涉、催促與強迫,寶寶根本沒有安靜獨處的時間。這些父母,尤其是專職媽媽,從寶寶一出生就開始“盯”住寶寶:身體、性格、學習、品德,事無鉅細,無有遺漏。這樣“關懷強迫”下成長的寶寶,他的生命力完全依仗媽媽的氣息,因依賴常常在難題面前導致焦慮無助,無法獨立專注思考。

如何保護甚至提高寶寶專注力

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他只能通過他的感官來感知這個世界:

觸覺--用手、身體去接觸他能夠觸到的任何東西;

視覺--用他的眼睛去捕捉他需要的東西的形象;

聽覺--用耳朵傾聽世界上任何對他的發展有用的聲音;

嗅覺--用鼻子去探索這個世界所有的味道;

味覺--不僅僅用口來認識味道,也用口來認識他能夠接觸到的物質世界。

這就是蒙特梭利所說的"活動是兒童人格的一部分"。兒童必須使用他的感覺,透過活動來發展自己-——任何禁止兒童活動的行爲,都將損害兒童智能的發展,而專注力的缺失只不過是被損害的能力之一。

1、一個安全舒適的玩耍區域

這是一個很簡單卻經常會被忽視的問題:寶寶玩耍的地點、環境也會影響他的注意力。如果寶寶在玩耍的區域有潛在的危險,家長會一直提心吊膽,一直在說“不可以”,那這種提醒自然就會打斷寶寶的專注力。因此,從寶寶出生開始,我們就要有意識地給他建立一個安全舒適的玩耍區域,這是鍛鍊寶寶專注力的基礎建設。基本的物質需求、愛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如果常常受到威脅,注意力就會大打折扣。另外,寶寶自我的成長和他的基本需求總是交融在一起的。一旦基本的物質條件不能實現,與之相聯繫的成長主幹就會受影響,注意力就會從自我成長中被外力吸引出來,寶寶就難以將興趣點放在成長的過程中了。

2、兩歲以內不看電視/視頻

很多研究都指出,電視/視頻對兒童發展專注力有很大的危害。很多寶寶可以對着電視一動不動半天,但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這種狀態下,寶寶其實並沒有主動地調動他們控制專注力的肌肉羣,而是刺激過度的狀態,簡單說就是“目光呆滯、大腦放空”狀。

3、簡單、開放式的玩具

如果沒有外界干擾,小寶寶天生就是願意花很多時間專注研究一個簡單的玩具或者物體的。他們拿到一塊帶花紋的布,會先仔細看花紋,然後再用自己的身體去實驗一下,比如用嘴巴啃啊、揮舞啊、放頭上啊、揉捏啊等等,可以玩上好一會。但由於現在很多玩具大部分都是聲光電的,他們受到過度刺激反而變得容易疲倦,影響專注力。

4、做好觀察者,懂得適時退出

這是我們平時經常會犯的錯誤,就是“好心辦壞事”。我們自己想想平時是不是有這樣的情況:當寶寶一個人自己在那玩積木時,我們湊過去會說,“呀,積木不是那麼搭的,這個要放這裏”;或者是也不管寶寶是否玩好了,直接把寶寶抱起來去換尿布了。這些我們覺得特別正常的事情,其實都在破壞寶寶的專注力。

5、給寶寶選擇的權力

我們都是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會更有專注力,寶寶也一樣。因此,每天給寶寶玩具時,給他選擇的機會,而不是我們要求他玩這個玩具。這裏說的“選擇”不是說在遊戲墊上“呼啦啦”一下子給寶寶十幾種玩具放着,這隻會分散寶寶的專注力。所以正確的做法是給寶寶提供三四個選項,讓他可以在有限的玩具中自由選擇。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