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女性健康 >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輔導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輔導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輔導,不做好熱身運動很有可能拉傷肌肉,運動的時候一定要考慮自己的身體狀況,這項運動是我們經常做的,現在分享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技巧。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輔導1

小學生心理健康輔導的途徑

1、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在學科教學各項教育活動、班級管理工作中,都應該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2、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同時舉辦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講座,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和方法,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3、開展心理諮詢和心理輔導,通過學校的各種途徑(心理諮詢室定時開放、悄悄話信箱、綠色熱線),對個別存在心理問題或出現心理障礙的學生要進行認真、耐心、科學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解除心理障礙,事後建立好心理檔案。

4、建立學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溝通渠道,優化家庭教育環境,引導和幫助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以良好的行爲、正確的方式去影響和教育子女。

小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建議

俗話說:“心病還需要心藥治”。心理疾病雖然形成原因複雜,處理起來較爲棘手,但是它並非與生俱來,更不是不可救治的,關鍵在於要以人爲本,對症下藥,才能收到積極的成效。一般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和應對方法有以下幾種:

1、消除逆反心理:溝通與交流。

逆反心理是指人們彼此之間爲了維護自尊,而對對方的要求採取相反的態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

消除學生的逆反心理, 我們首先是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促使他們在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其次是要求學生從積極的意義上去理解大人,讓他們明白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是善意的批評;再次是教育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平時常提醒自己遇事儘量剋制,多進行溝通,增加信任度,也就多了一份理解;最後是要求家長和教師多注意孩子的心理需。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輔導

2、消除自卑孤獨心理:增強自信。

自卑是一種消極的心理活動,學生一旦產生自卑心理,就會對自己的智力、能力、長相或風度等作偏低的評價,甚至因某一方面的不足就對自己全盤否定。

消除自卑孤獨心理關鍵是使學生對自己現存力量感到滿足!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分析他們身上的優點,使其對自身做出正確評價,發揮自己的長處;其次是要千方百計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3、消除敏感與脆弱心理:錘鍊意志。

消除脆弱心理首先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提高認知水平;其次是提高學生自控水平,培養耐挫能力;第三是克服悲觀消極的心態,樹立自信心和上進心;最後是教給學生釋放消極情緒,擺脫悲觀失望的方法,即通過組織他們參加社會實踐來提高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培養多方面的興趣來轉移注意力,多結交知心朋友,尋求社會力量的幫助等。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輔導2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識

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應從多方面做起:

(一)創設有利於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環境。

1、營造優美的校園環境。

學校是學生的第二個家,學生從學校中不知不覺地接受教育和影響,因此,優雅、潔淨、文明、舒適的校園環境能給學生“潤物細無聲”的良好心理影響。校園中書畫長廊,名人名言、校風校訓以及各種宣傳櫥窗都會給學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校園裏繁花點點,綠草茵茵,使學生無時無刻受到美的薰陶,在愉悅中受到教育,自覺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

2、創設育人情境,促進學生心理品質的優化。

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爲問題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爲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爲習慣受良好心理素質的支配,同時,良好行爲習慣又可內化和澱爲一定的心理素質。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單是口頭說教,更應該創設各種情境,在行爲中促使學生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質。如現在一些學生自制能力差,隨意採摘踐踏花草,或隨意丟紙屑等。根據這些情況,我們可以在校園各個角落安放環保型的果皮箱,在草地上豎起木板,寫上“請愛護我們吧”等懇請的話語,這樣學生就不忍心破壞,逐漸形成一種良好的行爲習慣。可見,創設各種情境,通過心理認知暗示,能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

(二)不斷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

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的楷模,他們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很大的影響,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須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比如:對教師進行廣泛的心理學知識培訓,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爲教師繼續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使每一位教師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以正確對學生進行指導,並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出現失誤。與此同時,我認爲爲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1、教師要尊重學生。

“該生是否尊重師長”是班主任評定一個學生品行的首要條件,而作爲班主任是否問過自己“我尊重學生了嗎?”尊重學生包括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勞動,尊重學生的成績,尊重學生的隱私。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輔導 第2張

2、教師不可有私心。

這“私心”指的是班主任對待學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成績好的學生都受老師的青睞,但是我們教師不能因爲某某學生成績好而偏心偏愛他,甚至做出不公平的決定。

3、教師要講誠信。

“誠信”這詞不只是適用於商品社會,也是教師要做到的。有些教師在向家長彙報學生情況時,會無意地把情況誇大或縮小;應承了學生某些事情,過後又不認帳;有時教師在學生面前和同事無所顧忌地亂扯這些微小的事兒都會讓學生覺得,教師都可撒謊,我們怎麼不可以呢?

(三)在各學科中滲透心理教育。

將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融入學科教學之中,通過二者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在掌握學科知識的過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輔導3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小知識

1、小學生的心裏缺陷主要表現在

敏感:青少年多是自尊心較強,且心理承受能力又低。因此,當他們意識到某種威脅自尊的因素存在時,就會產生強烈不安、焦慮和恐懼,當自尊心受到傷害時,就會生氣、憤怒,常常神經過敏,多疑。總是覺得別人又在說自己的壞話、或是在指責自己了。從而無形中增加了自己的心理負擔,導致神經過敏。

叛逆:由於小學生正處於成長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家長和老師的監護,反對成人把自己當成小孩子,同時,爲了表現自己的與衆不同,易對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態度。以自己爲中心,父母不讓做的事一定做,讓做、能做的事卻不做,從而產生逆反心理。

嫉妒:這是對他人的優勢地位在心中產生不愉快的情感。當別人比自己強(如學習、相貌、人緣等),表現出不悅、自殘、怨恨、憤怒甚至帶有破壞性的負面感情。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覺得自己纔是的。

失落:小學生抱有許多的幻想,希望將其變爲現實,他們會付出種、種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當這種需求持續得不到滿足或部分滿足,就產生了挫折。特別是自己表現好卻得不到老師的誇獎,便會產生強烈的失落感。

自卑:膽小、不敢表現自我、對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覺。在人際交往中對自己的能力過低評價,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謹小慎微,行爲萎縮,瞻前顧後等。

孤獨:通過調查發現,有些學生常常覺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葉孤舟,性格孤僻,不願意與人交往,卻抱怨別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納自己。心理學把這種心理狀態稱爲閉鎖心理,由此產生的一種感到與世隔絕,孤獨寂寞的情緒體驗稱爲孤獨感。

2、小學生心理障礙的主要成因

小學生出現這些心理問題,既有自身成長的因素,也有外部環境的因素,是“內因”和“外因”綜合作用的結果,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身心成長的失衡:小學生時期身體發育急劇變化,他們閱歷淺,知識和經驗不足,認識力、理解力、思維力和親情力都遠遠落後於成年人。這種生理髮育與心理髮展的不平衡使小學生出現許多困惑、煩惱和躁動不安,產生心理問題。

家庭教育的誤區:過度溺愛和期望值過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視品德發展、人格教育、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等社會性教育的傾向。家長只重視孩子的考試、升學,卻不注重孩子的品德發展、交往能力、個性培養以及社會行爲規範的培養等。家長的高期望值與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時,總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孩子,一廂情願時,便會使青少年感到壓抑和不滿,給孩子造成疑慮、憂鬱等心理疾患,導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學校教育的誤區:一些學校和教師迫於壓力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追求升學率、打造效應,成績成爲評價學生能力高低的惟一標準,學生情感上的苦惱不能及時向老師和家長訴說,就會造成心理壓力,形成心理障礙。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地區的發展很不平衡,特別是還存在着學科化、醫學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不良傾向。

社會環境的影響:學校教育展示給學生的是正面教育,而當今各種思潮衝擊着我們的社會,純潔的教育內容與複雜的社會生活之間形成強烈反差,致使學生陷入無以參照、無以歸附的境地,學生思想的混亂、情緒的波動,也是心理障礙形成的原因之一。

3、小學生心理問題的表現與預防措施

學習焦慮:據調查,在全國一些大中城市中,10%以上的小學生存在學習焦慮。這主要是由於學生學習競爭加劇,學習負擔過重,同時學校、教師、家長又過分看重分數,給小學生心理造成沉重壓力引起的。休息是消除疲憊的重要措施。睡眠不但可以消除疲勞,恢復肌肉和神經系統的功能,而且也是保證兒童正常發育特別是神經精神發育的必要條件。有關專家的研究結果表明:8歲兒童每天宜睡11、2小時,9歲兒童每天宜睡11小時,10歲兒童每天宜睡10、5小時,11兒童每天宜睡10、2小時,12歲兒童每天宜睡9、8小時,13兒童每天宜睡9、6小時。注意營養問題。通過增加營養來改善大腦的活動機能,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是很有必要的.。研究證明,蛋類、魚類、奶類、豆類、瘦肉、小米、玉米、花生、黑芝麻、核桃、金針菜、棗類、杏仁、栗子、松子、葵花子、海藻等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是健腦益智的優良食品。呼吸訓練減輕腦力疲勞。下面就介紹一種丹田呼吸法。吸氣時雙手(可握空拳)沿胸部向上,同時用鼻徐徐吸氣,充分擴展胸腔。呼氣時徐徐將氣呼出的同時,力入心窩,雙手靜靜下落至心窩位置,力入於下腹丹田。緩氣,每深長呼氣後,再轉入下一次的呼氣,此時應進行三次輕鬆呼吸,用以放鬆和調整全身。

人際交往焦慮:人際交往焦慮,主要指在與人交往中表現爲焦燥不安,無所適從。這種傾向在當今小學生中日益嚴重,影響了兒童正常的人際交往與心理需求。要有一個正確的人際交往觀。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以誠相待,關心他人這些良好的交往品質也是不可避免的。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輔導 第3張

自責傾向:自責傾向是指當發生不如意的事情時,經常認爲自己不好,對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懼心理。自責傾向的根源是對失去別人的關愛與認可的不安。當學生感受到父母、教師、朋友不認可時,往往形成自責傾向。

挫折感:小學生的挫折感是來自多方面的,有學習方面的,人際交往方面的,興趣和願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家庭因素,社會環境因素以及個人主觀因素。

4、應對小學生心理障礙的主要對策

俗話說:“心病還需要心藥治”。心理疾病雖然形成原因複雜,處理起來較爲棘手,但是並非與生俱來,更不是不可救治的。關鍵在於要以人爲本,對症下藥,才能收到積極的成效。在實踐中,不妨試試採取以下方法:

消除逆反心理——溝通與交流:我們首先培養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在廣闊的社會中,磨練自己的思想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其次是從積極的意義上去理解大人,明白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是善意的批評,家長老師也是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樂,也會犯錯誤。我們只要抱着寬容的態度去理解這些事情,也就不會逆反了;再次是正確認識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平時常提醒自己遇事儘量剋制,多進行溝通,增加信任度,也就多了一份理解。

消除孤獨自卑心理——增強自信:產生自卑孤獨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來說主要是因爲生理的原因、遭遇挫折和心理創傷、性格因素、家庭教育問題以及需要的得不到滿足等。消除自卑孤獨心理關鍵是對自己現存力量感到滿足。分析自己的優點,正確做出評價,發揮自己的長處;其次是千方百計來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最後以勤補拙和揚長避短來克服自卑。自己找到自己的突破口,通過勤奮努力,在某個方面做出成績來。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