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女性健康 > 青少年兒童常見心理疾病

青少年兒童常見心理疾病

來源:秀美派    閱讀: 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青少年兒童常見心理疾病,青少年期是一個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渡期,那麼你知道青少年兒童常見心理疾病都有哪一些嗎,下面就跟着小編一起來看看青少年兒童常見心理疾病吧。

青少年兒童常見心理疾病1

精神發育遲滯

精神發育遲滯也稱智力低下,是指18 歲以前由各種原因引起的以智力發育不全/ 受阻和社會適應困難爲主要特徵的一組綜合徵。

臨牀表現

主要爲智力低下和社會適應困難。前者用智商反映,通常使用韋氏智力測試測智商值;後者指患兒生活自理、社交技能和責任能力等較差或障礙,可用社會適應能力量表予以評定。疾病分爲輕、中、重和極重度,輕度患兒的智商在50——70.

干預治療 干預原則是“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即兒童年齡越小,訓練越早,效果越好。干預措施主要包括特殊教育訓練及其他康復措施。

目前,常採用教育訓練、藥物治療等綜合措施促進患兒智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發展。只有少數病因所致的精神發育遲滯可以進行病因治療,如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對於精神發育遲滯兒童存在的各種精神行爲問題,如注意障礙、行爲異常、情緒障礙等,或伴有癲癇等軀體疾病,程度較嚴重干擾患兒生活、社交活動時可用相應的精神藥物進行治療。但需注意,應從小劑量緩慢加量,防止不良反應。此外,也可試用吡拉西坦、氨酪酸等促進和改善腦細胞功能藥物,需明確的是其並非特效藥物。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俗稱多動症,發生於兒童時期,是指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注意力明顯不集中、易分心、多動、衝動行爲爲主要特徵的疾病。

疾病類型 有兩種不同類型的多動症:

(1)“注意缺陷型”兒童,常見表現是經常性粗心大意,常因忽視細節犯小錯;在課堂中注意力難集中;與老師、家長說話時總心不在焉;常無法遵守紀律且按照指令做事;組織協調能力也很差;日常生活中丟三落四,易分心走神,表現“忘性特別大”.

(2)“衝動多動型”兒童,特別愛說話,接話茬;不遵循常規順序做事,總是干擾或打斷別人;毛手毛腳,活動增多;上課時常離座,且不分場合四處亂跑,爬上爬下,連玩的時候也是難以安靜,表現爲“像裝了馬達一樣忙個不停”.此症還常合併一系列情緒行爲問題,如學習困難、行爲障礙(說謊、逃學、對抗行爲等)、情緒障礙及抽動症狀等,這些合併症對兒童學業、生活影響巨大,故早期干預非常關鍵。

干預治療

目前一般採用藥物治療與行爲治療結合的綜合方案。藥物治療是最主要的治療方式,常用哌甲酯、託莫西汀等,哌甲酯爲處方藥。行爲治療包括心理行爲治療、感覺統合訓練、腦電生物反饋、家長培訓、學校干預等。建議家長髮現兒童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動、衝動等問題時,及時去專科醫院諮詢或就診,醫生會根據多動症類型及嚴重程度選擇適宜的個體化干預及治療模式。

兒童孤獨症

兒童孤獨症屬於廣泛發育障礙中最常見的一種,主要的臨牀表現有三個方面,治療以非藥物方法爲主。

臨牀表現

分爲三方面。第一爲社會交往障礙:患兒在社交接觸中,缺乏適當的目光、表情、手勢以及軀體姿勢等輔助交流或互動手段,不能與同齡兒童發展夥伴關係,不能自發地尋求/ 分享愉快、樂趣和成就,社會交往中缺乏情感投入。第二爲言語交流障礙:患兒講話時間較同齡兒童晚,甚至年齡很大時仍“一言不發”.有些患兒雖有足夠的言語能力但從不主動發起交談或不能維持交談;有些患兒講話刻板、重複,不能進行扮演遊戲或模仿社交活動的遊戲。第三是異常行爲方式:患兒可全神貫注於一種或多種刻板、侷限的興趣模式,如有些兒童對旋轉的東西表現出異常興趣,喜歡不停轉動身體,還可出現刻板重複的動作如扭動手指、踮腳尖走路。此外,有些兒童可表現對外界刺激的反應過分遲鈍或過分敏感,多數兒童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發育落後,部分合並癲癇,極個別可表現出某方面的天賦如機械記憶力超強。這些特點通常均於3 歲前出現。

干預治療

干預原則是“早發現,早治療”.一般認爲,年齡越早,改善程度越明顯。目前尚無特效藥物,以非藥物治療爲主,如針對孤獨症特殊教育和訓練課程體系。患兒及其家庭成員、兒童保健科醫生、老師、心理醫生和社會應共同參與治療過程,形成綜合治療團隊,開展多模式、個體化的綜合化治療培訓方案。

青少年兒童常見心理疾病

兒童情緒障礙

兒童情緒障礙發生於兒童、青少年時期,是以焦慮、恐懼和強迫等症狀爲主要表現的一組疾病。包括特發於兒童期的情緒障礙,如兒童分離焦慮、社交焦慮、同胞競爭焦慮等,以及兒童恐懼症、強迫症、適應障礙、癔症等。此類障礙非常常見,由於與正常焦慮、恐懼情緒難以區分,家長不易察覺,通常被忽視。但該疾病對兒童情緒及社會功能影響較大,應給予足夠關注。

疾病類型

兒童分離性焦慮障礙:多出現在學齡期兒童和青少年,表現爲與親人分離或離家時深感不安或過度焦慮,擔心親人離開後會發生不幸,或反覆擔心有意外事故使自己與親人失散,有些兒童可出現被傷害或親人死亡的噩夢。親人不在身邊時拒不就寢,甚至拒絕上學、哭鬧、掙扎,或出現嘔吐、腹痛等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症狀,可能持續數月或者數年。

兒童強迫症:兒童在心理髮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類似強迫症狀或儀式樣動作,常呈階段性,持續一段時間後會自然消失,不會給患兒帶來強烈的情緒反應或影響生活。但如果此類症狀持續時間較長,伴隨有焦慮、煩燥等情緒反應,嚴重時影響睡眠、社交、學習、飲食等,則需考慮爲兒童強迫症。

臨牀主要表現

爲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爲兩種類型。強迫觀念者可能總懷疑做過的事情未做好,或者自己被傳染了某種疾病。即使缺乏客觀事實和依據,卻仍然相信有可能;有些兒童反覆糾纏於一些缺乏實際意義的問題上,如“1+1 爲什麼等於2”.強迫行爲可表現反覆洗手、洗澡等,嚴重時可長達數小時;反覆數路邊的樹、樓房上的窗口;一些兒童重複做一系列動作,這些動作通常與“好”“壞”聯繫在一起,在系列動作做完之前被打斷則表現非常煩躁不安,必須重新做直到自己感到滿意爲止;有些兒童表現爲反覆檢查,如書包是否帶好要帶的東西、門窗是否關好、煤氣是否關好。

干預治療

兒童情緒障礙干預以綜合治療爲原則,包括對家長/ 兒童的疾病宣傳教育、認知治療、家庭治療、藥物治療等。治療方案需根據具體病情、家長/ 兒童對治療的傾向性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合併症確定。

對兒童分離性焦慮障礙,首先需要了解引起兒童分離焦慮的原因,改善家庭與學校環境,創造有利於患兒的適應過程與環境,減輕患兒焦慮水平。對於青少年可進行認知治療或認知行爲療法,年幼兒童則可採用遊戲或音樂治療。必要時需要對父母進行評估和干預,對有焦慮傾向的父母,需使他們認識到自身個性對兒童產生的不利影響。焦慮症狀較嚴重的兒童應給予藥物治療,可應用抗抑鬱藥如舍曲林、西酞普蘭,苯二氮卓類藥物或抗焦慮藥物如丁螺環酮。對於兒童強迫症,藥物爲主要治療方法之一,臨牀常使用氟西汀、舍曲林等,療效均較好。行爲與認知行爲治療則是最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

神經性厭食

神經性厭食起病於青少年時期,是患兒有意造成體重明顯下降至正常生理標準以下,並極力維持這種狀態的一種精神障礙,多見於女性。

臨牀表現

患兒主要以圍繞減少體重進行各種活動,如有意節食,嚴格控制主食量及脂肪、蛋白質入量,增加每日活動量,無休止地減少體重,對體重增加有病態恐懼。患兒通常極度消瘦,甚至嚴重營養不良,嚴重時需在綜合醫院就診輸營養液以維持生命。與上述極度消耗和危險狀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患兒對此無動於衷,仍堅持認爲自己“胖”.部分兒童可合併情緒不穩、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月經紊亂等。

干預治療

對有生命危險的嚴重營養不良厭食症兒童需強制入院,使用全身支持性療法以挽救患兒生命。對伴抑鬱、焦慮症狀者,可使用抗抑鬱藥改善情緒,以增加食慾和體重。此外應重視對患兒及其家屬的干預,如行爲、認知治療也非常關鍵。

青少年兒童常見心理疾病2

很多疾病,特別是精神疾病青少年時期就開始發病。常見的一些疾病主要有下面這些:

1、抑鬱症,青少年情緒方面很容易出現低落或者不穩,甚至出現躁狂現象,所以雙相情感障礙的發生率比較高;

2、焦慮症,小孩子因爲經歷的東西不多,所以遇到一些特別的情況或者學習壓力就容易緊張、擔心,出現焦慮;

3、強迫症、厭食症,有的女孩子對自己的外形特別在意,注意節食,容易出現厭食的表現,也有出現貪食症的也有;

4、適應障礙,青少年在小升初或者初升高的時候,不能夠適應新的同學或者學校,出現適應障礙;

青少年兒童常見心理疾病 第2張

5、有一些出現嚴重的精神疾病,比如說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所以大家如果遇到類似的情況一定要來醫院就診。

青少年常見的心理疾病以及特徵也是比較多的,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不愛說話可能是和性格有關係,如果說出現了一些言行舉止方面有異於常人的情況,那麼就要考慮可能是心理方面的疾病,心理方面的疾病,包括了一些器質性的精神的疾病,也包括了一些精神障礙,包括一些精神方面類的障礙,比如說出現幻聽幻覺或者是自言自語。

青少年兒童常見心理疾病3

青少年常見的心理疾病

一、心理障礙

最常見也嚴重的要數青少年抑鬱徵,因爲由其導致的自殺可給家庭帶來不可估量的傷害和損失。

表現爲:學生在一段時間內體驗到心情不愉快、高興不起來、煩悶;對平時感興趣的事情變得乏味;思考能力下降、腦子變鈍了、注意力難集中、記憶減退;學習失去了動力、人變“懶”了甚至厭學;對成績下降變得無所謂或對什麼都無所謂、;以及失眠、全身乏力、食慾不振等;甚至感到活着沒意義、產生輕生的念頭。

其次,恐怖症也是青春期常見的心理疾病。

表現爲:見到異xing表情不自然、感到臉紅、怕跟人目光對視或怕被別人目光注視,控制不住用“餘光”看人或控制不住目光看對方的`敏感部位,覺得別人能看出她(他)的表情變化和窘態,能洞察到他內心的想法等等,於是避開他人,影響和別人的交往,非常焦急痛苦。

二、產生xing煩惱和xing困惑

xing煩惱的產生是由於xing意識覺醒之後青少年的生理需求與社會行爲規範的矛盾所致。

xing困惑的由來是青少年對自身xing發育、xing成熟的生理變化產生神奇感及探索心理。

由於社會倫理道德的約束和對xing教育的神祕化,常會導致青少年的心理衝突。他們常認爲“xing是不好的”、“對異xing長輩出現xing幻想是可恥的”、“手yin對身體是有害的”等,出現對xing的消極評價和過度的xing壓抑。

三、學習壓力

中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常給他們帶來沉重的心理壓力,因爲學習壓力而陷入痛苦的青少年屢見不鮮。這些情況在期末、期中、升中、高考、周圍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如父母關係發生突變等)時更爲集中和突出。有些青少年承受不了這些心理壓力,有時會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反抗情緒,形成家庭暴力,有極個別甚至消極自殺。現在全社會都在呼籲給中小學生減壓,希望情況會有所好轉。

四、人際交往的壓力

隨着年齡的增長,獨立意識的增強,青少年與社會的交往越來越廣泛,他們渴望獨立的願望日益變得強烈,社會交往、發展親密的夥伴關係是青少年一種精神需要。因人際關係壓力而煩惱的年輕人通常表現爲自卑、過分注意他人評價、容易受到傷害、虛榮心強、怕丟面子等。

青少年存在什麼心理問題

1、學習問題

學習困難、考試焦慮、厭學、逃學,甚至造成自殺或暴力事件問題。其中,厭學是目前青少年學習活動中比較突出的問題。學習壓力大、目標不明確、物質生活優裕直接導致的後果是行爲的懶散甚至厭學。

2、情緒問題

青少年時期正是個體發育較快,身心變化劇烈的時期,在其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程中,自我意識逐漸提高,漸漸感受到了家庭、學校和社會所寄予的期望,漸漸意識到了自身的責任和義務,並感受到了以上種種所帶來的壓力。這些壓力若不能得到很好的釋放,就會由此而產生各類的情緒問題。青少年學生常見的情緒問題主要有情緒不穩定、恐懼、抑鬱、焦慮、憤怒、羞怯等。

3、人際關係

在人際關係方面,心理健康的學生能客觀地瞭解他人,關心他人,與他人進行積極的溝通,並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在自我方面,善於正確地評價自己,並能通過別人來認識自己,能夠愉悅地接納自己,並能及時地控制自己的一些消極的想法與行爲。

4 不良嗜好和行爲

吸菸、飲酒、吸毒、盜竊、出走、叛逆行爲,校園和家庭暴力,反社會行爲。

5、性心理困惑

性生理和心理無知(性夢、月經等知識),性幻想,偷看黃色錄像,早戀,過早性行爲,自殘等問題。

青少年兒童常見心理疾病 第3張

6、網絡成癮

沉迷網絡聊天,沉迷電子遊戲,網戀,沉迷網站,虛擬婚姻和性愛,模仿暴力,病理性賭博,導致學習、生活、工作、人格等方面出現問題,嚴重發生暴力、自殺、社會犯罪。

7、軀體化症狀

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頭暈,頭痛,煩躁,易怒,心慌,胸悶,緊張,鬱悶,記憶力減退。

8、自殺

中國網今年公佈了“自殺已成爲中國青少年第一心理問題”,有關調查數據顯示,約19%的兒童少年害怕受到懲罰而想自殺,18%患有心理疾病而誘發自殺。

9、適應能力差

對新的環境和生活不適應,不習慣教師的教學方式,或者不喜歡學校的各項活動。

10、心理不平衡

當他人比自己強或獲得了高於自己的榮譽後,總感到不平。

如何預防青少年的心理疾病

調整心態,積極向上,努力過就不用後悔。

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做什麼事情量力而行即可。

養成良好的生活和作息習慣,達到身心的愉悅。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