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散文的隨筆(15篇)

散文的隨筆(15篇)

來源:秀美派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接觸過散文吧?散文是一種以記敘或抒情爲主,取材廣泛、筆法靈活、篇幅短小、情文並茂的文學樣式。什麼樣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散文的隨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散文的隨筆(15篇)

我的老家在山東省菏澤地區的東明縣。不知道老家長什麼模樣,老家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一個夢,從小到大我一直在琢磨她的樣子。

從剛記事起,就老聽見爸媽常說起老家這個詞。後來漸漸長大時,聽爸爸講到關於老家的故事:父輩姓郭,祖籍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民國二十一年前夕,山東發大水遭遇洪災,農民房屋倒塌,地田被淹。東明縣的老百姓面對自然災害缺糧少穿,飢腸轆轆,衣不遮體。我的祖父和祖母爲了生存下去,選擇了出門逃荒。

逃荒這個詞,在那個年代是很普通的,特別是山東省和河南省的老百姓離開家鄉,出門謀生存的很多。他們帶着簡單的行李,帶着妻兒子女,衣衫襤褸的背井離鄉尋找活路。如果遇到可以生存下來的地方,就找個茅草屋或者破窯洞臨時住下來,然後開荒挖地以求生存。父親就是祖母來到現在的居住地之後出生的,爲了紀念逃荒到山西垣曲後的平安生存,祖父給我的父親起名:來生,就是來到這裏出生的意思。若干年後,祖父一家有了自己的房屋,解放後的日子也逐漸穩定,父親也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兒女和房屋。母親一共有六個子女,我排行老五。我的上面有兩個哥哥和兩個姐姐,父親聰明能幹吃苦耐勞,母親乾淨細緻,勤儉持家。在父母親的精心培育中一家人順利度過了中國歷史上的三年自然災害,平穩的度過了那些年的風風雨雨。

在我的記憶中,父親回過兩次老家,一次是在我很小的時候,他帶着我的大哥回去的。第二次是在我幾歲的時候帶着我大姐回去的。那時我記憶特別深刻,大姐和父親在老家住了半個多月,回來後不但吃的白白胖胖,而且她的口袋裏多了一樣寶貝,令我們姐弟幾個一天到晚的圍着她轉。那就是紅彤彤的鞭炮!那個年代只有過大年的時候我們才能偶爾看到。

父親對母親說老家的變化很大,人民的生活穩定多了。從老家回來後父親就自制了做鞭炮的的工具,買了做鞭炮需要用到的硫磺等原料。在那年立冬後,父親在一間空屋裏做起了鞭炮,也是從那一年開始,過春節期間我們姊妹幾個都會在花棉襖的小兜兜裏裝上幾個鞭炮,驕傲自豪的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炫耀。

除了做鞭炮,父親還從老家帶回來一些生花生,並在院子裏的核桃樹下開挖了一片鬆軟的土地。父親把花生籽兒種進土裏,他說不相信花生不能在黃土地生長,他就要試試看。果然到第二年的收穫季節,父親從地裏挖出來一串串,一串串的花生。那一粒粒飽滿的落花生,像一個個胖嘟嘟的可愛的小人兒,別說有多招人喜歡了!從那年起我家的核桃樹下總種着幾平米的花生……

因爲紅紅的鞭炮和香噴噴的花生,讓我更加嚮往老家,我想老家一定是個很美的地方。我好希望能和大姐大哥一樣幸運,能夠親眼看到老家的一切。可是在我還沒有實現這個願望的時候,父親肝癌發作很快離開人世。回老家的心願就永遠的擱淺在兒時的夢鄉中。

四十多年來,每當聽到有關老家的地名時,我都要特別關注。每當看到菏澤的老鄉時我都要多看幾眼,一邊看他們一邊在腦子裏想象着老家的模樣。我想,夢中的老家應該和我一樣在成長吧?她一定是有着高端大氣的公路橋樑,有着妖嬈嫵媚的高樓大廈,也有着美麗富饒的平原和土地,更有着祥和安康的樂居人民吧?

我向往着老家,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親眼目睹她的丰姿英貌……

莫言在扉頁上寫道:謹以此書獻給母親的在天之靈。

讀莫言的文字,總讓我想起西北平原那片蒼涼的黃土地,貧瘠、固執、野蠻。而在那溝壑縱深的黃土坡上,站着一位母親,她的背已傴僂,步伐已蹣跚,可是,她的目光卻異常堅定。正是有了這樣的目光,才使得這片蒼涼的土地有了別樣的情懷。

其實以前也有讀過莫言,比如《紅高粱》,但他文字裏那種令人窒息的沉悶和陰鬱總是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每每掩卷沉思,更是怎麼都不敢揣測作者的原意。我還是一樣不敢有任何的評說,只是從文字中感受到了一位母親苦難而悲愴的一生。

書中的母親不幸嫁了個不能生育的丈夫,卻又不得不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於是,她只能一次次屈辱地與別人苟且,直到兒子上官金童的出生,母親已經有了八個女兒,金童無疑成了母親活着的所有希望。

在那樣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人的生命輕若草芥,戰亂、饑荒、嚴寒、瘟疫……眼睜睜地看着女兒們一個個死在自己的腳下,我真的無從想象,一個母親,怎麼能夠承受如此的生死之痛。可是,母親只能選擇活着,因爲兒子還在!面對生死,母親唯一的本能就是緊緊抱住那個象徵希望的兒子。

這讓我想起了影片《蘇菲的抉擇》,故事發生在二戰期間的德國。

蘇菲有一對可愛的兒女,稍大點的兒子和幼小的女兒,他們一起被關在納粹的集中營裏。因爲蘇菲的丈夫是猶太人,兩個孩子也成了猶太人的後裔。在大難之日即將來臨之前,納粹軍官給了非猶太籍的蘇菲一個特權----她可以從一雙兒女中選擇一個活下來,剩下的那個將和其他人一起進焚屍爐。

這是一個多麼殘忍的抉擇,蘇菲的本能便是不做任何選擇,她寧可陪着他們一起走向死亡,可納粹軍官把她死的權利也剝奪了。在生死的最後一剎那,蘇菲本能地伸出手拉住了稍大點的兒子,卻眼睜睜地看着幼小的女兒被送進了焚屍爐。

畫面定格在蘇菲和女兒絕望而無奈的眼神中,那一瞬間,我心如刀絞,那種讓你感覺到窒息而昏厥的疼痛,卻是連一滴淚也流不出來。

如果把這一切僅僅歸結爲重男輕女的愚昧,就太褻瀆母親所承受的苦難了。而我寧可相信,在生死的瞬間,母親都是把女兒當作了自己的化身,她只願赴死的那個人是自己,在失去女兒的那一瞬間,母親的心也已經死去了。

影片《唐山大地震》中,母親也同樣把生的選擇留給了兒子。而在此後的歲月裏,這位母親與蘇菲一樣,一直無法走出心裏的那道陰影,對當年的事情諱莫如深,並幾近自虐地折磨着自己的靈魂。母親是在用這樣殘酷的方式來提醒自己不要忘記那個被自己放棄了的女兒,或許,也只有這樣的折磨,才能讓母親感覺到自己還活着吧。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生兒育女,母親既是頭頂的天,也是腳下的地,一遍遍地碾壓、蹂躪,母親卻只能選擇堅強地活着,因爲在災難面前,母親早已來不及哀傷!

花,已經落了五年了……

——題記

那年秋末的訣別疼了彼此的心,很想駐足不棄,有些事終究事與願違,很深愛,我埋藏心底當年年含梅初開時我總能聆聽到你的心跳,在水一方,我點觸一波微瀾蕩起思念你的痕跡,渲染梅雨共度姿態,梅花韻下依稀。

世界總是這樣,遙望變成盼望,盼望變成期望,期望始終要變成失望。“若相聚,不離;若相惜,不棄。把酒對月飲,一杯盡,一曲意未盡。落花時節又逢君,當爲君鳴一曲。人生難得一知己,知己難得才珍惜。又見你白衣如雪,又見指尖蝶翩躚。輕聲嘆,輕聲嘆,別離。”

這隨筆,形成於每日。

讓心柔和,使人慈祥。你若發現,身邊有很多事情值得感動。

別眷戀昨天。別躊躇明天。今天是最美的一天。

分享甜蜜的人或許值得珍惜。分擔痛苦的人一定值得珍重。

值得就爭取。得到就珍惜。快樂就追求。幸福就滿足。日子要過得沒有遺憾。

柔軟柔弱不軟弱。堅強堅定不堅硬。心者。

生命不在於時間長短,在於覺悟的早晚。

牢記並時刻警醒自己:流淚時莫做決定。莫帶着情緒講話。有危機意識。心懷恭敬。讓智慧入心。別叫真。別在乎評論。做自己認爲該做的。忘記仇怨。常懷感恩。克己。愛己。

今天我說了一句話,感情用金錢衡量不了。因爲有時它賤到一文不值。貴時用錢買不來。是否!剛纔和先生說,這世界曾經有的,不顧一切的愛,在這個時代,近乎絕種。先生親了我一下,說,誰說的,還有我們。先生說,世界這麼大,能遇見,不容易。讓我們彼此珍惜這份緣分吧。感動。我聽到的最溫暖的一句話:不管清晨窗外的那隻鳥變沒變,我依舊是那個永遠愛你的大龍。這也是先生說的。今晚的月色很美。就在這賞花望月的亭子裏,依舊有風花雪月的情懷。我始終相信至真至純的情愛。至少我不欺騙和辜負自己的內心。既然獲得付出的快樂,何必計較擁有的幸福。

人生就要走走停停。別管趕上或錯過哪班車程。總有一些風景值得欣賞。就算邂逅也是收穫。

今晚和先生討論兩個問題:其一,真正底氣足、有教養的人,行爲語言透出儒雅、淡定、從容。其二,人如何不把遺憾留在身後。

女兒和我一樣不擅用語言表達情感。爺爺奶奶回家了,她沒說一句捨不得的話,可是轉身的剎那,她已淚流滿面。

月牙兒透過光禿禿的樹枝丫兒露出淺淺的笑。她凝視我,我卻沒了心情。真不該辜負你的柔美純情。

患難見真情。有這樣一個人愛我勝過愛自己,愛我父母如同自己的父母。感恩,珍惜。一切都會好的!

對待小孩要認真負責,否則---早上用了個扁平碗給靚靚盛的稀飯。吃着吃着怪氣地叫媽媽。我一看到底了,忙說,哦,我這是狐狸請客呀!女兒白了我一眼說,是呀!等你老了我也用這個碗給你盛粥!

今日本期英語課期終。一羣孩子無拘無束搞怪展示自己。突然就感覺,讓女兒上這門課,不應侷限她學到什麼,而是她收穫什麼!快樂,自由,團隊, 向上,更多,......

上午課後邊玩邊複習了語文數學。兩小時。我們從天下糧倉的北大荒,飛越人間天堂的杭州,抵達令人神往的聖地拉薩。見歷壯麗的.風光,洋溢豐收的喜悅,神遊璀璨的明珠,任純淨的藍天沖洗佈滿灰霾的心靈。樸實的語言解讀成語,貼近生活的即興造句,通俗版的“井底之蛙”、“掩耳盜鈴”的故事。。。無盡歡樂,因爲有你--靚靚!可以說文字遊戲玩得很嗨。我這寓教於樂的方式顯得太隨意。看了英語老師的總結,我才覺得,英語應該那樣學。我也要給靚靚做一套英語總結檔案。三人行必有我師。

歡樂開懷!聽靚靚講述今天班級競選班幹部。彷彿身臨其境。靚靚當選班長,她形容,那一刻全班高呼她的名字,如同餃子下鍋般沸騰!

小喇叭馬上要開始廣播了,即將開始她的童話。晚上的小朋友總是很興奮。昨晚嘻嘻哈哈和我說,媽媽,帶我去醫院看看吧,我是不是得了多動症。然後自言自語:誰發明的數羊睡覺,昨晚數到七百多隻才睡着。。。我驚呆了!先生偷偷說,羊的確數了,還很大聲音。但你相信她會數到七百嗎?於是她睡覺後一會兒我偷偷溜進去看她,早就鼾聲了。我嚇唬她,小朋友太興奮容易捱打。她反問,那大人呢?我說大人興奮容易打小孩兒,所以我們都不能太興奮。但願可以嚇唬到她。呵呵。--等她下課閒語。

陪着大白兔領着小小白兔去散步。透過稀疏的樹枝我望見月光中的彩虹橋。那一刻突然就想起那座橋,懷念起那個劇情,心中滿是溫暖美好。

依舊是熟悉的街心小花園兒。母女倆個愛玩的鞦韆。這一刻的“李小跳”可以忘記年齡,把傻笑聲音拋向遠處天邊。“忘我”不難。難爲了大腦,快晃成嫩豆腐一碗。

下班路上的計劃是一個晚上斷斷續續寫篇文章。事實是孩子們嘻嘻哈哈的笑聲斬斷所有夢想。終於信步來到小街。就這街邊一角的公交車亭裏,緬懷往日望月探花的情懷。日子是一箋檯曆,一頁一頁翻過去。而已。

依舊是熟悉的街角。一家人撐起鍋臺竈桌,夜晚的大排檔登場。這味道品位總符合一組羣體人生某一階段的生命需求。對面的街角,昏黃的街燈下,另一家人仍舊沒捨得收起的蔬菜果攤。那位阿姨長相聲音像極了王寶強。我曾經那麼好奇地想告訴她。但她似乎,不關心誰是誰。生活。發現。感動。

熱乎乎的羊湯伴着熱鬧鬧的唏噓讚歎,父女兩人抹着油乎乎嘴巴笑呵呵離開餐桌。眼瞧着大兔子漸漸成了肥兔子,小小兔子漸漸成了肉兔子,他們散發的溫暖讓我開心。終於還有點手藝還可以抓住他們的胃,進而拴住他們戀家的心。我滿足於他們的滿足。沉浸於這樣一段短暫時光,廚娘的伎倆成了被追捧的藝術。喜歡這樣一個過程,簡單的做飯燒菜成了美麗的創作。喜歡專注於某一件件小事--做菜、唱歌、讀書、冥思、寫作,搭配一杯清茶、一杯苦咖、一杯勁酒,甚至一杯泛着酸味的檸檬水,它們就成了充滿酸酸甜甜味道的熱烈溫暖激情四溢的七彩生活。天氣漸寒,小靚靚便沒法兒像以前那樣“晝伏夜出”(靚靚自語)了。遊樂場也變得冷淡蕭條。取而代之,全家人“傾巢而出”,漫步於瑟瑟夜風,聽小朋友的趣事不斷。今晚,難得的寧靜。無風之離離,無雨之慼慼,皓月當空,心似這皎皎明月,明亮清澈。大兔子喚家。思緒就這樣被打斷!真想“通告”他們,雖說此刻想着他們,這完全不影響和足以佔據我內心的念想!一年又到底兒了。真要盤點一下,這一年,有諸多難忘的,那不是記憶,記憶總會淡,難忘的是某天某地某時某刻與某人某事相關的某些某種情感。或許還是那句話:這世界,除了心,似乎都沒動過,又似乎,除了心,又都變了。人生,若只如初見。

家裏電視機漸漸成了擺設。主要是沒有過多時間關注它。另外,毫無新意的娛樂,呼天搶地的家庭肥皂劇,不斷復活的抗R等軍事體裁劇,真無法滿足我挑剔的審美。隨着天氣逐漸轉寒,散步時間不斷減少,電視才又慢慢迴歸週末夜晚的生活。我喜歡陪着大兔子“看”一部他喜歡的電視裏播放的電影。洗好澡睡覺前的狀態,沙發裏搭個窩,穿得暖暖的,蓋上小毯子,搬來兩本書、電子設備,就着大兔子剝好的一瓣瓣橙子,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水,便開始了兩個人共同的各自生活。熱鬧的劇情,美麗的文字,不時掃幾眼緊張動魄的劇情畫面,不消太久,我便一睡不起。再醒來時早已安靜得出奇。大兔子輕輕喚我回窩睡覺。寒冷的冬季的確不適合耍賴。從前這樣時刻我常常緊抱沙發墊子,堅決不在酣睡時侯起身回窩。我和沙發墊子讓大兔子着實很爲難。我卻不懂,就着電視,我的覺爲何又快、又香、又塌實。我相信多年以後,我依舊會記得這些好玩兒的溫情時刻。生活中總有那麼些細微情節,似水般安靜流淌,讓沖洗過的內心,柔軟細膩溫馨暖和。

剛剛夢見爸爸媽媽了。忙完所有事情,一件不落,我剛一轉身,鬧鐘就響了。正好好。所以今天爸媽開始的行程一定會順順利利平平安安!小時候孩子是父母的牽掛,長大後父母是兒女的掛牽。時常聽見你們的聲音,哪怕或許有時會是訓斥,這也是莫大的幸福。趁父母尚在,多多陪伴他們,好好熱愛他們。別讓未盡之心成爲永久遺憾。別讓諸多不在意,留在明日的回憶裏。

早上出門後匆忙忙跟爸媽通了電話。一路上我就聽着這首關於幸福的歌曲。不知怎麼我想起那年本命年媽媽給我買的紅圍巾,當時嬌嗔着土氣。歌中唱道:幸福就是該結束的時候不再強求,在你應該珍惜的時侯學會別無所求。幸福就是被愛過、被傷過都有收穫,在你還能珍惜的時候珍惜你的選擇。幸福就是去包容,卻從不遺忘自我,懂得愛自己才更加遼闊。幸福是讓愛能海闊天空。聽着聽着有點潸潸然。聽着聽着走神了,該右轉時我卻直行了。人生就是現場,沉溺即過錯,錯過就沒了。

這兩天品讀女兒作文。所有文字都那麼自然。她是把她看見的,經歷過的都揉進她的文字裏。明年,我們繼續走近自然。今晚聽女兒興高釆烈談論考試成績。我又想繼續走進圖書館,讀書、學習,保持好成績。很矛盾。忽然閃過一個折中的方法:明年,我們把學習搬到大自然中去。邊學邊玩。一定會有別樣收穫。期待春天。做人做事的確需要標準。只是這標準並非唯一,卻如何要用一種標準衡量多種事物。既要尊重現實,又有能力超越現實。否則扼殺創造力。

昨晚的時間統統給了女兒。希望不是留住,而是讓我們共同經歷某段時光。隨着小孩子越長越大,“不”這個字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了。我特別想獲得這些關於“不”的答案。希望一起快樂成長。於是今晚我又暴露了本來屬於我的小孩子無比喜歡的天真,陪她玩些幼稚遊戲,再讀一讀三歲時的兒歌。於是女兒興奮到不停傻笑,再讓我在黑暗中陪坐在她牀邊上,看着她入睡。這一刻我受寵若驚到無可奈何。家長還真是個複雜角色。

小朋友忙碌了一天。短暫的正午陽光早已收起。就着即將落暮的餘輝喝一杯咖啡吧,算是對自己的犒勞。日子既不禁過,又重複不斷。我們就是這樣在父母的韶華中悄悄長大,再把自己的青春給孩子慢慢偷去。歲月循環,生命卻不曾輪迴。

美好周天--充足的睡眠,中西合璧的早午歺,圖書館充電,一家人圍爐晚餐,手拉手的閒散,新書伴舊眠。

安安靜靜等待小朋友睡覺,再悄悄準備小小禮物。我準備了女孩子的頭飾,靚爸準備了素描本,再加上我的精美包裝。一點點簡單的糖果--家裏點心糖果餅乾實在太多太全,只好再弄點兒簡單的,真個湊數的。女兒很在意這些小玩兒意,靚爸很在意女兒的在意,我則滿足於他們所有的快樂幸福。先生準備了紅酒--春節前三個重要日子,每次一支。就讓生活如同小孩子要的快樂那麼簡單細膩。可以平常,卻不可以平淡。可以辛苦,卻不忘記甜蜜。平安快樂,感恩知足。

熱熱鬧鬧的聖誕節在小朋友無限期昐和滿足中,在先生辛苦忙碌一天的勞動中,在全家人圍坐一起陪伴小朋友共進歡樂美食氣氛中漸漸落下帷幕。我終還有點時間靜靜呆在車庫裏寫個說說,獨沐夜空並再度凝望新月淺淺的笑靨。靜侯琥珀之光。

一邊等待女兒下課,一邊盤點週末要幫她做的事情:把歌曲《隱形的翅膀》教會,新年會上要表演獨唱。關於新年的PPT。關於新年會的主持語。關於新年會詩朗誦的背景音樂。真是才下聖誕,又上新年,此周又忙忙碌碌。我這作家歌唱家的稱號也不是白拿的。但願女兒永遠熱情活力勇敢快樂!

小朋友一天的課程、活動,至此時終於結束。我還留了點閒心在車庫裏聽首歌,一首第一句歌詞便深深打動我的歌。出來時再望望天,昨夜細緻嫋娜的一鉤新月,今晚憑添了恁多迷惑。“雁識寒暑徙南北,人游塵世奔東西。新月一鉤鎖重樓,朱脣微啓寄蜉蝣”。不痛不癢地呻吟了一下。回家繼續PPT。再留點兒時間,給回憶。

計劃完成了一大半,最難弄的小朋友的新年PPT已經完工。靚爸看了一下,表示滿意。介紹了新年以及和它有關的習俗。寄語新年新氣象,播撒新希望。回顧了20xx。展望了20xx。用孩子般的心思和方式祝福了身邊所有人。唉!我已是黔驢技窮了。明天繼續圖書館學習。寫主持串聯詞。找背景音樂。順便改一改我那已1.4萬字的大雜文。今夜看來無眠。

早飯後揹着書包領着女兒去圖書館學習。臨走前幫先生泡了一杯咖啡,說唱道:家中的事兒交給你。到了圖書館剛坐定,先生來了電話,悄悄說:沒什麼事兒,剛剛在樓上看你和靚妞背影,不像母女,像姐妹。從圖書館回來,家裏煥然一新,就爲我的那句話,辛苦。晚飯後先生倒垃圾,女兒出去玩兒,先生回來帶了兩枝臘梅,說,一支是女兒送我的,一枝是他送我的。花兒很香。我泡了兩杯蜂蜜紅茶,靜靜寫完這條說說。我其實很容易滿足。

路途上很多風景值得我去探討,我不知道在這一個驛站裏我會得到什麼樣的幸福。

媽媽常告訴我,如果你累了總會有一個地方讓你歇腳。就是你不要太挑剔,我回答說,我不介意會是什麼樣的驛站供我歇息,只要能遮風擋雨就行了。

看着朋友們都有了好的歸屬,我真羨慕她們。我不知道我的港灣在那裏。

曾經有一個很喜歡的人,他說會給我歡聲笑語,我知道他能給我,只是當時的我還不成熟,還不知道什麼是真什麼是假。我還沒有資格擁有那樣的幸福,我不優秀不可愛不理智,我的心很小隻有一個人的位子,所以我希望他也是一樣的,會吧我擺在第一位。

不知道什麼時候我能做到真的放下做一個淡淡的女子。我計較的是些什麼呢,我自己也迷糊。

看的最遙遠的地方,沒有什麼可以想的。淡忘蝶戀的故事沒有開始就不會結束。

我的一生最美好的場景就是遇見你,在人海中相遇的那天起,你就在我的心底根深蒂固了。

人往往只要認定了原因,就看不到事實的真相,執著於一件事時,往往就看不到與之矛盾的情節了,就算看到某些疑點,也會不疑有它的忽略掉,而看到的情形也會拚命的往這上面扯,就像小時候聽的“鄰人偷斧”這個成語的典故。

人有亡斧者,疑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度,無爲而不竊斧也。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復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度,無似竊斧者。

——典出《列子·說符》

這是自身的心理暗示,人是精神的動物,心理暗示有着很大的威力,可惜人往往明白這個道理,卻擺脫不了這個桎梏的束縛。

造成心理暗示的有三個因素,想,聽,看。

想。疑人偷釜就全是自己想的,認定斧子是鄰居的孩子偷的,就怎麼看他都不順眼,鄰居孩子的一舉一動都能想到跟偷斧子有關。純屬主觀猜測臆想。

聽。打個比方,你朋友跟你說碰見你的另一半和一個異性一起吃飯,當晚你另一半回家接到一個電話,就去臥室接聽,你能不多想?雖然以前怕打擾你,他也會去臥室接,但聽朋友說過之後他再去臥室接,你會不多心?

看。改變一個人的想法往往只是一點點小動作,只需露出一點點再掩蓋一點點。人太相信自己看到的東西。

說到底,人還是疑心太重。

不過話又說回來。

想。有時候,一件事,你多想那麼一點,你就會發現裏面隱藏的謊言和欺騙,人有腦子就是要用的,很多事就要多想想才能發現漏洞,敢於猜測才能揭開真相。

聽。往往就是聽到那麼一點小道消息就關乎大計,很多事實隱藏起來你未必發現得了想象得到,就靠聽別人講的東西。

看。有些事,你親眼看見了你能不信?除非自欺欺人,不想相信。

有時在想,什麼是真相?到底應該相信還是不信,如果相信,又該相信什麼。

小時候常聽說,不要輕易相信別人說的,除非你親眼看見。也就是說不要相信耳朵,眼睛遠比耳朵可靠。但是,有時候眼睛也是會騙人的,就像《十分愛》裏演繹的,你看到的未必是真相,真相未必被你這麼幸運看到。這麼說來眼睛也是不可信的。

不過,不信也不行,《十分愛》中方力申說:“鄺美寶,你會有報應的,你什麼人都不信,你不會有真愛。”悚然心驚。不信別人不會被騙,但也意味着不會被愛。

前者說,不要多想,不要相信耳朵,不要相信眼睛,否則會被騙。後者又顯示,那我們還剩下什麼?什麼都不信了,我們拿什麼面對這個世界,拿什麼體會、感受這個世界?

現在,真與假,是與非,對或錯,功與過,我已經分不太清了,或者說不想分太清了,哎,活着真難,又不想死,至於怎樣,還得自己斟酌。

人生來有夢,夢想隨着嬰兒的出生而一同出現,與我們的生命緊密結合在了一起。沒有了夢想的生命好比是黑白電視,雖然圖像清晰卻總少了些色彩。

夢想並非永恆,或許現在回想起過去的夢會覺得十分滑稽,然而當初我們是堅信夢想的。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夢,或許每一個夢都很荒誕,但對於荒誕的我們則是至高的追求。夢想是我們在某階段對於未來的憧憬,也是美好的願望。

回想過去的幻夢,我們遺失了太多。夢想一旦被塵封與陰暗的角落裏,對於生的渴望就會變成對於死的怨恨,整天大談美好未來的人多半是沒有夢的。我們不能因爲不安於現狀而做夢,任何夢都應是以現實爲基礎的,它是對現實的改造而非重建。簡單構建一個理想生活僅僅是臆想,如何讓生活更加趨向於完美才能稱之爲夢。

既然如此,有了夢就要去追尋,後悔昨天毫無意義。夢想可以很荒誕,荒誕到了極致就會變成傳奇。雖然大多數人變成了瘋子。事實上,夢想太大並不足以失敗的理由,一切失敗都要歸咎於白日做夢。有夢想沒什麼了不起,大家都有,追尋夢想的人才真正有可能成功。

夢想如果不成真的話很快便會消逝,乃至留下一具傀儡軀殼。無數次的一時興起也不如一次全心投入,涉獵太多導致了深度問題,以致於一事無成。

現實是夢想不可能掙開的枷鎖,然而夢想永遠是自由的,它不能因羈絆而被鎖住。

厚重的棉衣脫了下來,鳥兒嘰嘰喳喳的叫着尋找舊居或銜泥築巢;“吹面不寒楊柳風”讓人感覺風兒那麼溫柔體貼啊;小草鋪滿了田野的角角落落,呈現出滿眼的新綠;麥苗青青一望無際,坦蕩如砥,接天映日,在微風的吹拂下泛起陣陣漣漪。

“一年之計在於春” ,這個時令在農村最忙的就是給麥苗除草了。除了個別老人還扛鋤頭除草外,大多數人家都是揹着藥桶噴灑“除草劑”了。這個週日惠風和暢,清風拂面,撩人瘙癢,愜意無比。一座白色的小橋上柳枝輕撫欄杆,眉目傳情,那碩長的倩影投在靜靜的柔波里如夢似幻,朦朧迷離。幾位老人或蹲在橋頭或斜依欄杆或坐於石砌臺上,一會竊竊私語,一會發出爽朗的憨笑聲迴盪在的田野上空。他們沐浴在這溫暖的大好春光裏,那麼閒適,祥和。我揹着藥桶走進青青麥苗的田野裏,開始了春天的行動。

我兌好水和上藥劑攪拌均勻上蓋背在肩膀上,左手按下電鈕,右手執杆忽左忽右,任意東西。麥苗上綻放出一個個美麗的水花那樣晶瑩剔透,翩翩起舞。它搖曳在大好春光裏盡情綻放,惹人愛憐,又生出萬種風情,百般嬌羞。青青的麥苗萬頭攢動歡迎我的到來。他們守候在這黑黑的泥土裏經過了白霜的朦朧,秋雨的潤澤,冬雪的呵護,寒風的侵襲。蟄伏了整整的一個冬季才迎來了春風的撫慰,陽光的親吻。他們堅信:經過秋的風吹雨打,冬的千錘百煉定會迎來自己更加明媚的春天。尤其是經過雪的洗禮更加精神抖擻,換髮出無限的生機勃勃的頑強的生命力。我行走在春風裏爲除去她們身上的“牛皮癬”而噴灑煙霧。可惜這些小草剛剛出生便“扼殺”在襁褓之中了。田野寂寥而空曠,瓦藍的天空中飄着幾朵白雲悠悠的飄蕩。鳥兒啁啾,應和着清風流水演奏了動聽的樂曲在田野上空久久的迴盪。我手執藥杆在陽光的映照下劃出了一道道美麗的彩虹煞是好看。

我步履輕鬆的踩在柔軟的麥田裏猶如置身於廣闊無垠的大草原。我好像看見了美麗的牧羊姑娘馳騁於馬背,手拿鞭兒輕輕的搖;我似乎聽到那悅耳的《牧羊曲》,耳邊響起:牧羊姑娘瑪利亞,清早放牧山腳下。

麥苗得到滋潤越發青綠,頻頻向我鞠躬致謝,我更有力量了。這是屬於我的麥田,屬於我的自由天地,屬於我的時刻。我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做,隨心所欲。沒有了“案牘勞形,淹沒了“絲竹亂耳””,忘記了世俗的禮節,遠離了是非爭鳴。我可以大聲的狂笑而沒有人笑我“精神異常;我可以插花於頭上扮作妙齡女郎而沒有人說我“傻樣”;我可以放聲歌唱而沒有人嘲我缺音濫調。我一擡頭遠方的一抹新綠無意闖入我的眼簾,頓生驚喜,美好的希冀油然而生,渾身增添了無窮力量。遙望那河邊的青青柳枝思緒扯得很遠很遠。

小時候,人們很少有外出的,村莊不像現在寂寥而是熱鬧非凡。當柳枝抽出嫩嫩的綠芽的時候,我們這些小夥伴在二叔的帶領下飛向田野玩耍。躺在麥苗上翻滾,嬉戲,摔跤,捉迷藏。爲此沒有少挨大人們的呵斥,父母的責罵。有時放風箏望着飛走的風箏發呆,幻想如果自己也有一雙翅膀在藍天遨遊該多好啊。有時坐在田間地頭聽二叔講那過去的故事,引發無限遐想。二叔會折很多柳枝編成帽子戴在我們的頭上扮作“敵後武工隊”,很讓我們自豪儼然就是共產主義的接班人了。有時二叔會抽出裏面的硬條製作柳笛吹出悠悠的曲調在黃昏的田野悠揚開來。

夕陽西下,我的任務也完成了,便坐在地頭小憩片刻。這時會有村人三三兩兩走過來打招呼坐下抽菸嘮家常。一會便聚集了好幾個人,有的談今年的麥苗長勢預測收成,有的談論貧困戶的政策的優惠,有的談論出外打工的收穫。清澈的溪流靜靜的流淌着,伴着陣陣蛙鳴盪漾,西邊的天空晚霞佈滿天際,河水一半被染得紅彤彤的。幾隻小鳥在霞光下飛來飛去,四周靜了下來,村莊傳來了幾聲犬吠。蟲兒跟著名叫起來,引出了幾顆疏星。田野裏空闊寥廓。我們迎着星光回村去。

散文細節是很重要的,在一些文學名作上,我們會讀到一些很不錯的細節描寫,那可真的是極具內功的。如:“吳敬梓先生在《儒林外史》裏寫道的一處細節:嚴監生臨終前舉起的那兩根手指頭;如朱自清《背影》中對於父親老邁臃腫卻在鐵道月臺邊努力攀爬的身影的描寫;還有茹誌鵑在她的散文《百合花》裏描寫到的蓋着一牀棗紅色灑滿百合花離開世界的小戰士……”這些堪稱文學史上的不朽細節。

《浙江散文》這本書中收錄了鄒園老師的散文《列兵的故事》。她寫的是自己的親大哥。這是一篇以細節取勝的散文,我們在寫作中,對於越是親近越是熟悉的人越是難以下筆。鄒老師在這篇文中寫道:“大哥入伍三個月後正值九月“開學季”,他將積攢的每月六元津貼共十八元,再向戰友借十二元,共三十元寄到家裏,讓苦於開學季窘迫經濟壓力的父母,第一次寬鬆地給弟妹們交了學費。這三十元錢,是大哥的家庭擔當。有了這種鋪墊,後來昇華爲社會擔當才順理成章。半個多世紀後,大哥作爲退休教授,用自己的退休金爲浙大的家鄉寒門學子設立勵志獎學金的事蹟,在“擔當”這一精神內涵上與“三十元”前後呼應,一脈相承。”

鄒園老師的這篇散文告訴我們——細節處理在散文寫作裏的重要性。因爲人物的責任和擔當優秀品質,因爲諸如三十元那樣的細節。足見細節不能虛構,不能借用,細節必須來自生活,來自觀察和個人體悟,要享受細節,感謝細節。在作品裏,能爲你四兩撥千斤的,就是細節。

還有一個不得不注重的,那便是散文的氣質。你讀過的書,你聽過的曲,你的修養,你本人的氣質都會出現在你的散文裏。散文的氣質也是寫作者本身的氣質。散文要有個性、要有靈性、要大氣、要有擔當。散文氣質的形成是散文的構架爲基點,並起始於散文的語言意境上,最後以散文的情感含量、知識含量、文化思考含量激發人、引領人。散文的語言,是我們一生的必修課,當下散文界,我最欣賞和迷戀的是傅菲老師的散文語言。文學評論家胡穎峯老師曾對傅菲老師的散文語言有這樣的評價:“傅菲的散文語言背後有厚重的影子,有長久的生活在支撐着。並不是所有的寫作者都能進入語言的殿堂,但傅菲肯定是個爲語言而活着的作家。”我深以爲然。

余光中先生曾說:“散文家無所依憑,只有憑自己的本色”。我喜歡的散文家蘇滄桑曾說:“發現常人難以發現的自然美、人文美,用辨識度高的語言、奇妙的構思寫出具有獨特氣質和麪孔的散文,是我的追求。”這同樣也是我的追求。

多年來,我潛心於散文寫作,在那個自由的世界裏將自己全身心地放空,融入,再放空,我就像一個孤獨的旅人,一直倔強地堅守着自己的寫作理念,不願隨波逐流,不願將就更不願意讓自己的散文被加註任何標籤。在散文的深處,我不再拘謹不再躊躇,我願意去呈現內心與本色,去守望每一個心動的時刻,去和自己和世界裏所有的悲喜相遇。而後,於每一個日常,在每一次與現實的抗爭中,平衡生活與閱讀寫作的天平。我一直深信不疑的是,讀書是爲了寫作,寫作需要去讀書,寫作離不開生活——其實,每天我們都生活在散文裏。

也許你不知道,我是那樣深情的愛着你。其實,你知不知道並不是十分重要,這些念想和牽掛,只是你今夜車窗外陌生的村莊。冬天已然來臨,愛情的中央,沒有了最初的春暖花開。 那也是一種宿命,誰會是誰生命中永恆的草原,時間的駿馬終會把一切美好趕進暮歸的記憶。

那些青山,綠水,我們當初相遇最後作別的老地方,終究只不過是盛放愛情的褪色器皿。沿着一些傷感的紋路,無聲的碎裂。告訴我,如何才能使你再一次心如止水。 抽身而退的冬雲把大段的空白留在了彼岸,我依然在此,從欲蓋彌彰的歌聲中識別你的天涯。然後等待,然後離開,再然後慢慢地枯萎。

幸福太短,必須在寒潮到來之前畫好自己的領地,用一些凝重的顏色,來適應憂傷,來適應冬雲暗淡裏捉摸不定的愛情。

坐地如嬋,熙嚷歸來的往事圍坐於一籠爐火,火光照亮的寒冷像極了你今夜千里之外的音汛。

鳳凰古城的秀美無邊無際, 窮盡一生也畫不成自己的牢,但我已在牢中, 三步之內皆是你的容顏。

放棄抑或堅守,不過是愛情液化的兩種形態,如果以寂寞爲舟,一鼓作氣地渡過紅塵, 我應該,把完好如初的你藏於此去經年的何處。

我只能在暗處,無助地看你盛開然後再優雅地枯萎,多麼熟悉的暗香虛擬了一場隱祕的愛情。

今夜,你千里之外開放的伴音是一聲無奈的嘆息,一場冬雨,瞬間溼透一闕無以爲寄的詠花詞。

你本非梅,和冷相遇本來就是一紙無言的錯誤。短暫的花期過後,你抱緊自己,就像一條憂傷的河流抱緊一條凍僵的魚, 我依然在暗處,不渝地轉動只屬於我們的暖陽。

如何才能拱破這冬天的壘壁,把你完好如初地還給春天。我折中年的敗柳,在一闕宋詞的意境中練習別離。我壘纏綿的香丘,黯然掩埋繁華落盡的經年情事。再回到暗處,反覆遙想季節背面與你有關的幸福花事,花落誰家,我隨風飄來的祝福蔥綠而頑強。

下雪了,靜靜的,沒有風。雪花一片一片悄無聲息的落下來,天地之間全被這無生命的精靈充盈了。

走在這樣的落雪中,看四周紛揚的雪花,薄薄的,柔柔的,是那樣的若不禁風。卻是一片一片執着的迭到地上去。慢慢的積雪厚起來,遮蓋了原來的景色,便有了這銀裝素裹的世界,有了遊人的喧鬧,有了嘻眉笑臉的雪人,有了打雪仗的孩子們,有了在雪中拍照的年輕人……

雪還在下,悄悄的,仍然沒有風。雪被下的小草暖暖的睡去了,田野裏的泥土被這雪花滋潤了,貪婪的吮吸着雪花的清洌,做着甜美的夢。也許她夢見了萬紫千紅的春,夢見了碩果累累的秋……於是,大地更緊的擁了這雪被,它要用這雪被給予它的溫暖,孕育明年的希望。

雪就這樣下着,一片一片。伸出手去,雪花落在掌心裏,溶成細細的水珠。有一絲光澤,很淡且微弱。可曾想過,這大千世界亮麗的北國風光,正是這一絲絲很淡且微弱的光澤的組合。

然而,這雪終要隱去的,它會變成涓涓細流,匯入海洋。會變成滴滴甘霖,滋潤土地。它來了,人們並不介意。它去了,也並不要人們惋惜。它後悔嗎?

我在落雪中走着,有一絲淡淡的傷感,哀憐這雪花的不幸,怒其不爭。而這雪花又有什麼不幸,又要去爭什麼呢?你看它,不,是它們——這無聲無息的雪花,不是已經全身心的投入這莽莽的大地的懷抱了嗎?我想,雪花如果有生命,它一定是快樂的。

前幾日,有同學從家鄉來,給我帶了不少的豆麪、莜麪,還有一小袋泥土。同學說,城市裏的水,不認這些長在鄉村的雜糧,你在水裏放入家鄉的泥土,等泥土沉澱後,再取上面的淨水和麪,做出的面才最地道,看着潔白細膩,吃起來也有筋骨。提到泥土,同學的臉上現出莊重的神情,他接着又說,你別小瞧了這些泥土,在家鄉,很多人出遠門都要帶上它,在喝水時放一點進去。無論是去了哪裏,只要喝了浸潤過家鄉泥土的水,就不會因水土不服而生病。

對同學的話我深信不疑。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我堅信植物和人都與泥土有着隱祕的關係。

同學走後,我把那一袋家鄉的泥土放進了書房。閒暇的時候,打開袋子,輕輕觸摸這些綿密鬆軟的泥土,嗅着那熟悉而又有點陌生的氣息,不由得覺出了親切與溫暖,同時也在心頭浮起淡淡的感傷。

離開家鄉很多年了。這些年裏,我還是第一次近距離地接觸泥土。在城市裏,想見到一點泥土太難了。據說,我所在的這座城市裏,曾經有過大片的菜地,夏夜裏總能聽到溪水的流淌和青蛙的鳴叫。但那已經成了歷史,現在的城市,四處都是高樓,四處都是水泥路,惟獨看不到泥土。即使是一陣急風掠過,捲起的也是沙塵,而不是泥土。城市人想要養點花,種點草,卻找不到泥土的蹤跡。於是,鄉村的泥土被運進城市成了商品,經過交易後再進入城市人的家裏,爲他們養育可憐的一點點綠色。

泥土,已在城市裏消失了。就是在菜市場,也見不到一點泥土。早些年,城市人買了菜,看到根鬚上帶着些許黝黑的泥土,就覺得很髒,就放了水使勁地洗。而今買的菜看不到泥土了,都是清清爽爽的,乾淨得彷彿不是生長在土裏。城市人卻更不放心,洗得越發起勁,可是洗得再起勁,還是擔心洗不去化肥和農藥的殘留。於是又懷念起那些帶着泥土的,施用農家肥長大的蔬菜了。

泥土在城市的高樓和路面下謙遜地隱沒,城市人卻不得不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很遠的地方尋找泥土,尋找泥土上生長的花草和森林,尋找花草和森林帶來的清新空氣——城市人的心底,其實是對泥土心存懷想的。當我和家鄉的泥土相對而坐浮想聯翩時,才知道人和泥土原來是如此地親近。

當其它草木尚無綠意的時候,它已經返青了。那長長的枝條,綴滿尖尖的細芽,象春姑娘的長髮,披掛在我的三樓陽臺上。如酥的春雨飄來,它便伸展腰肢,張開飽滿的葉片,聚集力量,等待着什麼。

不經意間,枝條上綻出一簇簇小花,細碎的,紫色的。碎花無語,默默地等待着什麼。任蜂兒嬉戲,風吹落英滿地。

又一個不經意間,枝頭花落處結出無數個青澀的顆粒。吸吮了天地間雨露精華,它就飽滿起來。和煦的南風吻過,它便紅了。那紅紅得鮮豔,紅得耀眼,紅得醉人。那紅,是全部生命蓬勃而出的紅。那晶瑩剔透如珍珠琥珀的枸杞子,就象一位青春靚麗的少女,漲紅着臉,低頭等待着什麼。

它在等待什麼?它在等待人們來採擷。葉綠是爲花開,花開是爲結果,果子紅了,是爲了奉獻給它的主人。登樓採枸杞,面對那晶瑩的果生生的紅不忍下手。用脣抿一粒細咀,舌尖生津,滿齒生香。捧一掬於掌上,指間流淌着紅,心中沉浸着喜。

就想起那個人,那個三十多年前等待嫁人的人。

枸杞性平味甘,補腎益精,養肝明目,爲健身良藥,滋補佳品。北宋醫學名家王懷隱在《太平聖惠方》一書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使者路見一女子責打一位八九十歲的老人,問被打何人何故被打,答曰:“我孫兒,家有良藥不肯服用,故爾責之。”問是何藥有何用,答曰:“藥有一種,春名無精,夏名長生草,秋名枸杞子,冬名地骨。按四時採服之,可與大地同壽。”王懷隱便深入研究枸杞的藥理作用,並親自栽種枸杞,爲趙氏皇族也爲百姓防病治病。

四十多年前初來這裏時,在灌河邊看到成片的野生枸杞,那粒粒鮮紅深印在我的腦際。數年前,同事送我幾截枸杞枝,隨意插在地裏便成活、瘋長。它一年四季掛果,也一年四季與風雨爲伴,受烈日煎熬,與霜雪鬥寒。從萌芽、抽條、孕蕾、開花、結子,默默地傳送生命的接力棒,把果實奉獻給人。花開花落,花落復花開,枸杞樹上的一枝、一葉、一花、一子,總關着我的情。

枸杞也要施肥、鬆土、剪枝、防病,給予呵護。枸杞樹上有剌,不在意會剌得你生疼。鮮嫩的枸杞子不便收藏,要焯去水分曬乾。這時的枸杞便不再鮮活水靈,變得灰暗、乾癟,象日本人說的“魚乾女”。但確是養生益智之寶,泡茶、漚酒、烹菜、煮湯均可。

又想起那個人,那個滿臉皺紋、同牀共枕了三十多年的黃臉婆。

是什麼,牽扯着疼,發慌的心悸。

是什麼,攪拌着痛,無可奈何的承受。

藏在這一刻,

時間和空間塌陷下無光的角落,

等待未到來且未知的黎明。

————題記。

我扶着單車正走回家。

至於爲什麼不騎着,而是扶着,這就得說起下午的事了。

說是“事”有些誇張了,應該算是經歷吧,當然也有可能連經歷都不算。

準確地說,就是從下午第三節課起一直頭暈,我估摸着應該是被歷史老師和我完全不同的“標準答案”氣暈了。

然後是頭痛。

然後是胃痛,這是頑疾了。

有種想沉寂的衝動。

最後一節自習課,我幾乎是趴在桌子上睡完的。

然後是放學,我去校醫那兒擦了點什麼油在額頭上。

我走下樓,前行了四五十步。

忽然間像想起什麼,我停下腳步。

轉過身子,頭依舊很暈,想尋找卻無力。

於是我走向另一個方向,去學校的小賣部買了顆棒棒糖。

我是隨手從一大盆棒棒糖中抓出一顆的,因爲我一直堅信緣分這種抽象的東西,所以,我連看都沒看就把這顆跟我很“有緣“的糖塞進褲袋,付過錢,走了。

記得好小好小的時候有過這麼一個夢想,我要每天都吃一顆棒棒糖。

我一直很執着於棒棒糖的甜,那也許是最簡單的幸福。

卻不記得,因爲什麼原因而放棄。

原來,夢想這麼容易破滅。

還是,夢想本身就是一個笑話。

我揣着那顆不知是什麼口味的糖,莫名有點心酸。

然後我走出學校。

習慣性在找我那輛車,車海茫茫,幾乎每次我都會忘記我把自行車放到哪兒去了。

習慣性地從頭到尾,從尾到頭,在車棚裏穿梭三兩次後,終於找到我那輛車。

習慣性,上車,騎走。

這次我卻沒有飛奔而去,可能是因爲頭痛吧,騎得倒是慢慢的。

原來,所有的東西、事情,甚至於人,都可以因爲一些甚至不知名的理由而改變。

嗯,騎着路過一家文具店。

我記起來,差點忘了要買轉筆。

其實中午就帶錢來買了,只是沒帶夠。回到學校後從書包裏掏出幾塊錢放進口袋閒着下午放學了再去買。

只是居然差點忘了。

原來,所有想要做的事情都可以以爲一個等待而推遲,最後遺忘。

頭有些痛。

我進店,付錢,然後走了。

習慣性的動作,沒有一點兒人情味。

滄桑悲涼。

心有些痛。

又騎上車,依舊很慢,騎着,走了。

轉瞬間來到井字路口。

我想直走去小學看看。

直走那條路是紅燈。

習慣性,繞開,走了右邊那條綠着燈的路。

懊悔,只是再回頭,綠燈變成紅燈,而紅燈變成綠燈。

後路已無,雖有可能再有。

原來,決定也可以不由自主地潛移默化。

不知爲何,興許是因爲頭痛,雖然我也很明確這是個藉口,我沒有掉頭。

我向走着,不,騎着。

騎在車上總會給我這種錯覺。

今天不知道怎的,總是會在突然間想到好多好多。

也許是因爲頭痛,雖然我知道這是藉口。

我跳下車,扶着車往前走。

是因爲頭痛,還是什麼?

我自己也說不清。

旁邊忽然出現一個垃圾桶。

我想到懷中的棒棒糖。

撕開糖紙,扔進垃圾桶。

而我卻在想用糖。

原來,有種選擇,是不得不捨棄。

旁邊出現一個地下通道。

通向我原本想走的路。

下坡,上坡。

推着車,很艱難這輛笨重的車,但還是

終於到達彼岸。

原來,每個決定都需要代價。

這次,我忘記了要扶着車走,習慣性,

上車,下車。

轉瞬間來到小學的正門口。

時近七點,早已無人。

忽然我騎得很慢。

夜色突然降臨,或是慢慢,我分不清。

好多好多記憶涌上心頭,

頭很痛,不知爲何。

想想,我究竟在這段虛無而實質的光影中做了什麼。

最後只賺一段回憶。

最後卻虧了好多回憶。

我仍舊記得,畢業典禮那天,我們笑着離別。

不想哭,不敢哭。

原來,笑着哭最痛。

心很痛,不知爲何。

纔想到,我爲了這段時間,這篇空間,一直在痛。

纔想到,這次,不過依舊是一場藉口,

爲了發泄而痛。

卻是痛最後才發泄。

我們在自以爲自以爲的黑暗裏追逐黎明。

只記得痛。

我們在那片黎明回憶所謂曾經。

想起甜,卻更痛。

夜深人靜,窗外的雨聲擾的人心神不寧。索性爬起來,聽着輕柔的音樂,隨手翻了翻以前的筆記本,偶爾翻到一頁,上面記載着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對朋友在沙漠中行走,途中兩人爲了一點事情爭吵起來,其中一個還給了另外一個一記耳光。被打的覺得受到污辱,一言不發,在沙子上寫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他們繼續向前走着,又到了一個沼澤地,被打的那位差點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來了。被救起後,他拿了一把小剣在石頭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朋友不解,問道:“爲什麼我打了你以後,你要寫在沙子上,而現在要刻在石頭上呢?”

他笑了笑說:“被一個朋友傷害時,要寫在易忘的地方,風會抹去它,而如果被幫助,我們要把它刻在心的深處,那樣任何風都不能抹去它。”朋友傷害往往是無心的,幫助卻是真心的,忘記那些無心的傷害,學會寬容。銘記那些對你真心的幫助,學會感激,你會發現這世上有很多對你真心的朋友……

讀到這裏,我眼睛不由的溼潤了。

“寬容”,一個古老的話題;“寬容”,一個時髦的詞彙。可就這樣古老,時髦的字眼,我們卻常常把它遺忘在角落裏。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或則說都聽說過,身邊也都時不時看到過這樣的事情發生。

走在大街上,看到騎自行車的工人,或挑菜的農夫,或匆匆趕路的學生,不小心碰了或撞了打扮時髦、悠閒散步的“貴人”。哪怕什麼也沒傷着,被撞的人就會不依不饒。非要你賠他(她)的醫藥費,至少要把你臭罵一頓才罷休。

小學生吵架打架,這很正常,任何學校都不可避免。可有的人,他就是剋制不住自己。聽說自己的孩子被人家的孩子打了,二話不說一個巴掌摔過去,爲孩子報仇。等事情越鬧越大,只好到法院打官司,又花錢又勞神。

可見,都是心胸狹窄惹的禍!

“寬容”,需要忍耐;需要勇氣;需要付出;需要修煉。

當然,人非聖賢。沒有誰是十全十美的,更沒有絕對寬容的人。雖說寬容是人類的美好心性的代表,是最大的美德。我們很多時候也許能夠容忍別人的傲慢,固執,自負,甚至無禮,卻很難容忍別人尤其是自己愛的和信任的人對自己的欺騙、背叛,惡意的毀謗和致命的傷害。這時,我們需要做的是儘量保持一顆平和的心,寬容的對待。

許多人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仇恨應該是象一把不鋒利的刀,鈍挫之間都是難忍的傷痛,也許是時間流逝,也許是自己成熟堅強一些了,那份痛苦現在已然不那麼錐心刺骨了。對被仇恨者的寬容,也讓心懷仇恨的人獲得了心靈的安寧與恬靜。

寬容是一種人生境界,沉重在寬容裏釋放,心靈在寬容裏昇華。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浪子回頭,金不換”讓我們學會忘卻一切別人的過錯,寬恕別人的過錯。

學會寬容,可以讓我們懂得善待生活,善待自己。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爆料
明星八卦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