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小孩子成長階段的特徵

小孩子成長階段的特徵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孩子成長階段的特徵,孩子的成長受環境影響很很大,積極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育孩子也要遵循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以下分享的小孩子成長階段的特徵。

小孩子成長階段的特徵1

孩子成長的階段和特點有哪些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心理變化大致相同,2到3歲的孩子,家長要關注能不能處理好分離焦慮。如果,當家長不在身邊,孩子能不能自己獨立。有沒有一些基礎的自制能力,比如說能否專心吃飯,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能否自己去做等等。

3到4歲的孩子需要注意到自信心及共情同理心。爸爸媽媽要不斷培養孩子理解別人想法和情緒的能力。這是基礎情商能力,對其他人際關係有着十分重要的影響。

身教勝於言傳,爸爸媽媽也要做一個非常自信,能理解別人的父母。孩子最好的學習力就是觀察,而不是聽道理。他們會觀察周圍的人是怎麼做的,怎麼處理事情的,學習他們的行爲、語言、表情和方法。所以我們的爸爸媽媽們做孩子最好的啓蒙老師。

小孩子成長階段的特徵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大人應該怎麼做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大人的言傳身教,大人可以開始培養孩子許多重要的情商能力,比如抗挫力、衝突解決能力、憤怒管理能力等,同時,這個年齡的寶寶因爲共情能力發展很快,已經有能力表現出親社會行爲。這些情商能力,都與寶寶的人際關係息息相關,非常值得爸爸媽媽關注。

孩子成長的過程會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情,有時候因爲一些外界因素干擾,導致孩子出現焦慮或者不安的情況,這些情況都非常正常,不需要太過擔心,孩子成長的階段和特點有哪些?孩子成長的階段都會發生相同的心理變化,家長需要細心的觀察,給孩子正確的指導。

小孩子成長階段的特徵2

嬰兒形成階段

1、不要亂吃東西,否則可能引起孩子器官發育異常

在嬰兒形成的前兩個月,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元素的刺激和干擾。母親在這個階段最好不要亂吃藥物,或者吸菸喝酒等,否則很可能造成孩子器官發育異常。如:前兩個月喝酒,可能造成嬰兒面部畸形;孕期吸入【可】卡因等,可能對嬰兒神經造成損傷,終身注意力不集中等傷害。

2、子宮內孩子仍具有辨別聲音的能力

嬰兒在子宮內就可以對外界的聲音做出辨別,出生後能對母親的聲音有較高的偏好,但是對父親的辨識度較低(出生4個月後對父親和陌生人的聲音辨識也不明顯)。嬰兒未出生前,胎教也是有一定依據的,可以適當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等刺激其相關神經的發展。

小孩子成長階段的特徵 第2張

0~1歲

1、3個月左右的孩子,沒有尋找消失物體的認知

嬰兒對第一眼看到、聽到的移動物體自動產生印刻,並且難以修改。4天左右,孩子就可以辨別母親的面孔。3個月之前的孩子,沒有客體恆常性的認知,運動物體在眼前消失會認爲真的不存在這個世界,但是3月之後,孩子會盯着消失的地方看,尋找之前消失的物體。

2、4個月左右開始形成深度感知

這個階段孩子的眼睛開始產生警覺,根據聲音轉頭,探索聲源,有一定的視覺偏好,但是視覺的感知度不完善(需要眼睛中央窩有大量的.感光細胞,眼睛的光學系統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同時大腦的視覺皮層神經元建立無數聯繫)。

根據羅伯特-範茨的開創性研究發現,這個階段孩子視覺偏好如下: 3、6個月之前的孩子,需要更多陪伴 同時,這個階段孩子對低頻波的顏色辨識度可能不好,如:紫色、綠色、藍色。對深度信息開始有一定的感知。大概在4月半的時候知道自己的名字。

孩子出生到6個月左右這段時間,很容易引發信任危機。這個階段親人最好多陪伴孩子,如果陪伴不足,會產生不安全感和焦慮等,對孩子潛意識產生不好的影響,難以更改。在這個階段,會形成孩子今後在社會上與他人相處的基本模式與基礎。

4、6個月開始意識到重複聲音具有意義,6~8個月是學習雙語的最佳時期

6~7月半的時候,開始意識到重複的聲音具有某種意義,但是特殊詞彙提前認知,比如4月半的時候就知道自己的名字。6~8月的嬰兒,對音素的辨別能力強於8月之後的嬰兒及成人,非常適合學習雙語。

同時,6個月之後,孩子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身體去做一些事情,這個階段很容易產生自主懷疑,如果外界沒有給予恰當的反饋,很容易造成孩子自信力不足的性格表現。在孩子3歲之前,尤其注意不要打擊孩子,當孩子靠自己努力做成一些事情後,要給予一定的肯定。

5、8個月之後,開始尋找消失在眼前的物體,10個月之後開始出現性別角色區分

8~12個月的孩子,物體消失在眼前會開始搜尋消失的物體。10~14個月孩子,開始出現性別角色區分,展現不同的行爲偏好。

1~2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符號有了一定的認知,可以做一些組合協調類的小遊戲,家長可以給孩子買一些積木、拼圖類的玩具。同時,爲了塑造孩子較好的行爲規範,家長尤其注意對孩子的行爲作出恰當的反饋。

感覺運動序列得到完善,開始組合、協調和整合,也會吮吸、抓握、觀看、操縱;

會根據自己行爲對外界環境的影響,調整自己的行爲,變得多樣化;

有一定的客體恆常性(物體消失在眼前,依然肯定物體還存在);

開始有符號思維;

命名爆炸階段:1歲半的時候,開始爆炸式的學習詞彙(學習詞彙-將聲音與詞聯繫在一起),物體名詞學習最突出。

2~6歲

開始以自我爲中心,不能從別人的角度思考。現象:經常好像和自己說話,而不是和他人交流;

容易被知覺特徵鮮明的物體所吸引。比如:不能理解液體總量不會隨着容器大小和形狀的改變而改變,只注意到了單一的特徵維度;

這個階段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性別標籤的影響(男生穿男生的衣服),看法相對成人更加極端和僵化,該階段孩子處於確立自己性別角色的階段。

6~12歲

開始會推理運算,適合提升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但這個階段很容易產生勤奮與自卑危機,如果自己努力得到認可,可能獲得豐富的社會技能和認知技能;但如果不勤奮或者勤奮後沒有得到對應的肯定,就會缺乏自信心,有挫敗感。

這個階段,家長應該適當鼓勵孩子,並給予適當的肯定和引導,以免孩子遭受打擊產生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從而影響孩子的一生。

小孩子成長階段的特徵3

(一)依附期(0-18個月)

在這一時期,孩子完全依附父母,離開父母他將無法生存。

父母不斷地、適時地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如:盡力令年幼的孩子感到飽足、乾爽、舒適、安全。

同時,父母也應不斷、適時地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如:父母應經常以柔和平緩的語氣與孩子說話,經常對其報以微笑、理解的迴應,令孩子感受到自己處於安全與關愛之中。 對依附期的嬰幼兒,經常擁抱和撫摸肌膚,無論對其生理成長或心理成長都有着特殊的意義。這種直接的肢體接觸,是維繫嬰幼兒與母體的連接、傳遞關愛最有效的手段。依附期良好的親子交流,是奠定孩子在未來世界中具有安全感的基礎。

小孩子成長階段的特徵 第3張

(二)探索期(18個月-3歲)

在這一時期,孩子開始好奇地探索周圍的世界,這時孩子心靈方面的唯一渴望,仍是與父母在一起,只要父母在孩子面前,孩子就感到安全,他(她)便會左右走動,大膽探索周圍的一切。

探索期的孩子,最需要的是來自父母的支持與鼓勵,需要父母支持孩子的好奇心與探索行爲。孩子需要父母觀看與肯定他們所從事的一切探索,父母對他(她)所做出的努力,應以面部表情、聲音及各種動作,給孩子以溫暖的迴應。

在這一時期裏,孩子口中的“爲什麼”非常重要。當孩子提問題時,父母不可忽略不答或隨便打斷,這意味着孩子在探索的過程中,蒐集信息、展開學習。

對於這個身體、智力尚發育不全,同時探索慾望又極強的小生命,安全問題顯得十分重要。父母仍要留在他們的身邊,爲了保護孩子免遭身體方面的傷害,各種安全防範措施,父母應在此階段考慮周全。

(三)認同期(3歲-4歲)

在這一時期,經歷前面兩個階段之後,孩子已經熟悉並習慣了父母和周圍的環境,這時,孩子便開始尋找自我,尋求自我認同。

在前面兩個發展階段他頭腦中的主要問題是:“你是誰”和“這是什麼?”。 而這一階段中的問題則是:“我是誰?”孩子逐漸開始形成自我意識,經過不斷體驗,學會一套自我表達方式。

這時,父母對孩子的表現,不應該橫加否定或不予理會,父母應該成爲一個熱心的觀衆與聽衆,與孩子積極互動。

同時,父母也應該在孩子尋找自我的過程中,以淺顯適宜的方式,與孩子分享一些基本的價值觀。讓孩子既有機會了解基本的行爲規範,又能讓孩子自由地表達自我,同時給孩子提供一個充分的自我創造空間。

(四)競爭期(4歲-7歲)

在這一時期,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形成,新體驗的需求和責任感的需求,逐漸開始顯現。 他開始蓄勢待發,準備測試個人對世界的影響力,驗證個人的能力,他會盡情品嚐新體驗的樂趣,勇於體驗任何新事物,敢於冒險與競爭。

這時正是孩子進入托兒所、幼兒園開始正式學習的年齡。孩子會設法找到自己在孩子羣體中的地位,對驗證自己的能力深感興趣,他從此進入了競爭與比較的世界。 孩子與父母間融洽而親密的關係,是令他放心大膽測試個人極限的心理基礎。

在這一時期,孩子仍然需要父母的熱心鼓勵與協助,隨時滿足其心理需求,充分支持孩子強烈的好奇心與競爭意識,適時迴應與認可孩子的自我表現。

父母對孩子的任何新體驗應予以嘉許,對孩子的任何努力應予以讚賞,對孩子的任何成就應予以肯定。

當孩子受到暫時的挫折時,父母應該讓孩子感覺到絕對的心理安全,以鼓勵孩子再次探索,提高再次體驗的勇氣。

(五)關心期(7歲-12歲)

在這一時期,孩子的生活已經逐漸豐富起來,在原有家庭關係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同學、老師、鄰居等各式各樣的關係,他們的絕大部分行爲表現和成長經歷,都在父母的眼界之外發生。

在此之前,孩子一直以“自我”爲中心,只關注屬於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受。而在這一時期,孩子開始在外在世界,發展自己的社交關係,在小朋友的世界裏,重新定位自己。

這一時期孩子對社會的認識焦點,是與其他小朋友之間的友誼。他在家裏,通常是以父母的呵護爲主,同時,這一時期的孩子開始認識到,小朋友之間的關係是雙向的。

因此,孩子開始在乎自己與其他小朋友之間的情感關係,在乎自己是否被其他小朋友接納和喜愛,開始發展自己的社交技能。孩子基於強烈的友誼需求,逐漸培養出關懷他人的能力。

在這一時期中,父母應鼓勵孩子與朋友相處,甚至邀請孩子的朋友加入自己的家庭活動,孩子有渴望同伴認同的需求,父母應協助孩子滿足這一需求。孩子在這一階段的健康發展,將奠定他以後關懷他人的基礎。

(六)親密期(12歲-18歲)

這個時期是成人期前的最後一個階段。

在這一時期中,孩子的生理方面,尤其是性能力逐漸成熟,孩子開始渴望浪漫的伴侶關係。異性的吸引力是他(她)關注的核心問題,同時也期待與同性朋友發展親密的友誼。孩子會在各種充滿人際關係的世界中展現自己的能力。

這時孩子開始關懷周圍的人和事,會對報刊上所讀到的信息高談闊論,同時,編織着自己五彩繽紛的夢想。

對於父母與社會的教導,孩子往往容易產生逆反心理,甚至對抗。而對同齡夥伴的行爲,孩子往往會容易順應。這是這一時期孩子的典型特徵。

這時候,培養孩子的情感交流能力和思想交流的能力,是父母應盡的責任。因此,父母與孩子間要坦誠相處,彼此分享內心真實感受,孩子自然會體驗並學習到如何創造親密關係。

這一時期,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隱私。對於孩子的青春期生理問題、心理問題,主動給予正面指導。同時,還要關注孩子的言行舉止,關注孩子可能受到的外來不良影響。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