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教育 > 幫助幼兒穩定情緒的方法

幫助幼兒穩定情緒的方法

來源:秀美派    閱讀: 7.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幫助幼兒穩定情緒的方法,幼兒時期的寶寶,已經不像嬰兒期的寶寶那麼好說話了,因爲這個時候寶寶已經多少有了一些自我的意識,所以寶寶也會有不良情緒,下面跟大家分享幫助幼兒穩定情緒的方法。

幫助幼兒穩定情緒的方法1

一、積極應答、適時給予滿足

幼兒的`情緒是他們的心理最真實的想法。倘若大人一味壓抑、不予迴應他們就很有可能造成幼兒心理的操作、進而影響師幼間互動和諧的關係。

我們應該認識到:當幼兒的感覺和願望合理時、就應得到尊重和同情、讓他們的情緒充分表達出來;同時創設幼兒可表達自己情緒和感受的機會、引導他們學會選擇對自己和他人無傷害的方式渲泄不良情緒、減輕心理負擔。

二、讓孩子學會傾訴

我們要讓孩子認識到有煩惱在心裏是不好的、如果有煩惱的時候可以多找父母、老師或知心朋友傾訴、把自己的煩惱說出來、就會得到他們幫助的。

幫助幼兒穩定情緒的方法
  

父母或老師閱歷深、經驗豐富、看問題比較深刻、全面、有時父母和老師的一席話就可以解決你的`煩惱。不必把自己圈在自己劃定的圈子裏、要解脫出來就要主動向家長和老師談思想、主動地多接觸人、多談多聊。

三、家園合作

家是幼兒第一個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家庭環境對幼兒情緒的影響是很大的。家庭環境和諧的幼兒對同伴間的矛盾容易做出積極的歸因、而家庭環境不和諧的幼兒多會出現脾氣暴躁、易怒的情況。家長的言行舉止、生活習慣也會影響幼兒的情緒發展。

因此、我們要積極與家長溝通、爭取家長的配合、爲孩子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在家及時關注幼兒的情緒變化、積極引導幼兒、最終幫助幼兒實現情緒的自我控制。

幫助幼兒穩定情緒的方法2

如何做到快速安撫孩子的情緒?

第一、理解孩子

理解孩子當下的感受、不管在成人這裏是多麼微不足道的事情 、孩子的感受是最真實的、關注孩子的感受、用心去陪伴 、給他們當下足夠的'安全感。

第二、幫助孩子說出他們的感受

孩子的語言能力、邏輯思維都不是很清晰的、他們的情緒就是他們工具、通過情緒幫他們表達自己的感受、哭鬧是他們的求助信號。幫助孩子說出內在的感受、他們就會感覺被理解了、知道大人會幫我、自然哭鬧就會停止了。

第三、和孩子一起找到解決辦法

安撫孩子的情緒只是解燃眉之急、情緒背後是孩子渴望得到解決的原因。

跟孩子溝通尋找解決辦法的過程也是孩子學習模仿成人解決問題的過程。

幫助幼兒穩定情緒的方法 第2張
  

用對方法、每個孩子都是最棒的!他們的天性都是樂觀開朗的。

相信孩子是父母家長要學習的。

小溪在冷靜十幾分鍾後決定跟我去我班、因爲原來的班課程跟不上、她感覺到自尊心受挫了。做出決定她高高興興的跟我去上課了、還自嘲說:我是怎麼回事呀?剛纔還哭這會兒又笑了。

我跟她確認每個人都會有生氣和高興的時候、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解決了問題就好。兩天後她主動說要去原來班上課、她對自己有信心了。

小溪的困難是很要強 害怕失敗。

養育孩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這關係他們一生的成長。穩定的情緒就能形成穩定的人格、建立自我確定感、各種能力都是在生活的細節中體現的。

幫助幼兒穩定情緒的方法3

不同年齡段的如何安慰

0-1歲

在我們成年人的觀念裏、小嬰兒遇到事情只會哭、什麼事都需要大人幫忙。但事實上、在調節情緒這方面、嬰兒並不是完全被動的。1歲前的寶寶雖然還不會說話、卻會用兩種方式調節、安撫自己的情緒。

1、轉移注意力

寶寶3個月大時、就會用轉頭、移開目光的方式轉移注意力、平復自己的情緒。

當大人陪寶寶玩的時候、如果刺激強度在寶寶的承受範圍內、寶寶會開心地笑、眼睛專注地看着對方、表現出感興趣的樣子。

但如果刺激強度超過了寶寶的承受範圍、寶寶感到自己過於激動、興奮時、就會避開大人的目光、用這種方式發射“我累了、需要休息”的信號。

當你看到寶寶轉移目光時、不要誤以爲他不喜歡你、不想和你玩、也不要強迫他看你。不妨讓寶寶稍事休息一下、暫停當前的遊戲、降低活動的強度。

這樣做能幫助寶寶緩和情緒、平靜下來、避免他情緒崩潰、哭鬧收場。

2、自我安慰

1歲前、寶寶另一個調節情緒的本領就是用吃手指的方式安撫自己。

當他覺得緊張、不安、比如看到陌生人、沒見過的.新玩具、或者睡覺、打針前、都會用吃手指的方式尋求安慰、緩解自己緊張的情緒。可惜很多大人覺得吃手指不衛生、不乾淨、常常會粗暴地打斷寶寶、阻止他吃手。

我見過很多老人、甚至是年輕的新手爸媽在看到寶寶吃手時、生氣地打寶寶的小手、一邊打一邊責怪寶寶不講衛生。這種做法不僅會嚇到寶寶、還會加劇他們的緊張情緒、讓吃手變得更頻繁。

其實1歲前、我們不必阻止寶寶吃手。只要保證小手的清潔、勤剪指甲、多陪寶寶玩一些需要動手的活動、適度轉移他的注意力就可以了。

讓寶寶能夠自由、安心地吃手、用這種方式探索感覺、調節情緒、體驗對自身的掌控感、對寶寶的身心發展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1-2歲

1歲後、寶寶的行動能力有了質的飛躍。他不僅學會了走路、可以獨立去任何想去的地方、小手也變得十分靈巧、可以抓握、擺弄、捏起各種東西。身體運動能力的增強促使寶寶發展出了兩種新的情緒調節方式。

幫助幼兒穩定情緒的方法 第3張
  

1、尋找大人

由於這一階段寶寶已經和媽媽(或其他經常照顧他的人)建立起了依戀關係、因此、當寶寶情緒出現波動、遇到難過、害怕、生氣的事時、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找媽媽尋求安慰。

這其實是個很聰明的辦法。孩子知道自己能信賴誰、從誰那裏可以得到幫助和安慰、便主動靠近那個人、從孩子的角度來看、這是非常有效的做法。

但在生活中、並不是所有大人都能讀懂孩子的求助信號。當孩子一邊哭、一邊要大人抱、卻不能清楚表達到底發生了什麼時、很多家長會把這當成是軟弱、黏人、情緒化的表現、這其實是對孩子的極大誤解。

要知道、孩子調節情緒的能力需要從“他助”逐漸過渡到“自助”。對於一個兩歲不到的孩子、他連情緒、感覺是什麼都沒有搞懂、又怎麼可能理智地應對呢?

只有家長把握住每一次孩子情緒化的機會、當他難過得只知道哭、生氣只會扔東西時、我們接納他的感受、給他理解和安慰、並在他冷靜後告訴他、“你這是難過/生氣/沮喪的感覺、下次再有這種感覺、你可以怎麼說/怎麼做……”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