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小兒腸套疊應該如何治療?

小兒腸套疊應該如何治療?

來源:秀美派    閱讀: 6.8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治療

小兒腸套疊應該如何治療?

隨着醫學的發展,從20世紀40年代中期開始,腸套疊的死亡率明顯下降,且少見重症患兒。

陣發性哭鬧、排果醬樣大便和腹部觸及包塊的患兒要高度懷疑腸套疊的可能。若全身情況良好,可即刻行空氣或液體(鋇劑)灌腸。空氣或液體(鋇劑)灌腸既是診斷也是復位方法。

腹膜炎、腸穿孔、敗血症、可疑腸壞死等均是灌腸禁忌證。症狀持續時間越長,灌腸復位的可能性就越小,危險性就越大。

較之鋇劑灌腸,空氣灌腸具有快速安全、操作更簡單、併發症更少、射線照射時間更短等優點。因能夠準確獲知灌腸壓力大小,故有更高成功率。特別是一旦穿孔,鋇劑灌腸危害嚴重。目前國內已普遍採用空氣灌腸復位法,復位成功率爲75%~94%。若首次復位不成功,可在麻醉下再行試灌。

復位成功後,一般需口服炭片,觀察其排出情況,並告之家長,無論是灌腸還是手術,復位成功後均有復發可能。

腸穿孔是空氣灌腸最危險的併發症。一旦發生,應立即在劍突與臍連線中點處插入一粗針頭,減張排氣,並行急診手術。

少數腸套疊有自發復位的可能。

手術治療:如果患兒已有休克或腹膜炎症狀,或灌腸復位失敗,需行剖腹探查。術前應予胃腸減壓、靜脈輸液和預防性抗生素應用等。術中須探查是否存在誘發腸套的器質性病變。腸套疊複發率爲2%~20%,其中約1/3發生於首次發病當天,大多數則在6個月內復發。復發者往往沒有固定套入部,同一病人可復發多次。手術復位或行腸切除者較少復發。與首次發病者比較,無手術治療史的復發腸套疊,灌腸復位成功率幾乎完全相同甚至略高。復發病人通常就診較早,症狀較輕,僅表現爲不適和煩躁。需要注意的是,復發腸套疊應考慮存在腸道病變可能。胸腹部手術術後均有繼發腸套疊可能。患兒術後出現腸梗阻表現時,往往首先使人想到絞窄性腸梗阻,因此很少在再次探查術前明確腸套疊診斷。大多術後腸套疊發生於術後1個月內,平均10天左右。造影檢查有助於診斷,可表現爲小腸梗阻。術後腸套疊多爲回回型,需手術復位,但無需腸切除。

(二)預後

嬰幼兒原發性回結型腸套疊如能早期診斷,早期應用灌腸復位均可治癒。如病程超過1~2天尤其是已有嚴重脫水、中毒或休克等症狀,多需手術復位或腸切除,其病死率顯著提高,達2%~5%。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