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幼兒行爲習慣的培養

幼兒行爲習慣的培養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幼兒行爲習慣的培養,孩子的成長是離不開父母教育的,孩子在小時候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因爲很大習慣都是從小就開始培養的,下面小編爲大家分享幼兒行爲習慣的培養?

幼兒行爲習慣的培養1

幼兒正處於人生的初始階段,一切都要學習,可塑性強,自控能力較差,既是養成良好行爲習慣的關鍵時期,又是沾染不良行爲習慣的危險階段,如果不適時培養良好的行爲習慣,便會錯失良機,養成不良行爲習慣。而積習難改,習慣成自然,會給將來的發展帶來難以彌補的缺憾。

如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應當培養幼兒哪些良好的習慣呢?。葉聖陶先生指出:“我們社會主義社會的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在社會主義社會裏生活的一切良好習慣。

在德育方面,要養成待人處事和工作的良好習慣;在智育方面,要養成尋求知識和熟悉技能的良好習慣。”具體有道德行爲習慣、勞動習慣、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學習習慣、社交習慣等。

鑑於幼兒身上發育的特點,從不剩飯,自己穿脫衣服,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大小便,用完的東西放回原處,按時睡覺,按時起牀的習慣等。有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就爲形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勞動習慣、衛生習慣等打下基礎。

幼兒行爲習慣的培養

一、循循善誘,向幼兒提出明確而嚴格的要求。

在提出每一點要求的時候,事先都經過周密考慮,做到要求合理。根據幼兒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循序漸進。開頭的時候,我只要幼兒掌握簡單的生活規則。比如,上課的時候,要安靜地坐好,不防礙別人等。

接着,提出關於社會行爲的要求,比如,待人要有禮貌,看到老師阿姨要問好,接受人家的禮物,或者得到人家的幫助要道謝等。

從幼兒的能力來看,既是履行一些內容極其簡單的要求,也要做出巨大的努力。如果教師對他們提出的要求不合理,他們接受不了,那麼這樣的要求就會落空。當幼兒做不到教師的有些要求時,往往會對自己的能力喪失信心,並且對教師的話產生懷疑,不信任教師了。

當我向幼兒提出要求的時候,注意做到內容具體、明確、語言通俗、簡練;適合幼兒的年齡特徵。比如,要求幼兒對人要有禮貌。

我就這樣告訴幼兒:早上入園的時候要向老師、小朋友問聲好;回家的時候要說聲“再見”;跟別人講話的時候要專心,別人說話的時候不要插嘴;,要求幼兒講衛生,我就說,我們要做個講衛生的孩子,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大小便;要求幼兒午睡時脫下的衣服褲子疊好放在固定的地方……..這樣要求具體明確,幼兒纔好照着去做。幼4家4兒童

二、不斷鼓勵,讓幼兒在練習中慢慢養成良好行爲習慣。

幼兒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難長期集中。根據幼兒的這個特點,我採取不斷鼓勵的辦法,矯正幼兒不良的行爲。比如,大家在午睡的時候,往往有個別幼兒起來小便,腳步走的`很重,就給他一個暗示,提醒他矯正;當幼兒小心走路的時候,就微笑着點頭表示他做的對。

又如我們班有個新小朋友叫魏曉蕾,膽子特別小,他不習慣集體生活,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即使是最簡單的事情,也往往不敢去做。對於他來說,我們需要讓他養成合羣的習慣。我就運用各種方法來鼓勵他。先是讓他做一些簡單的事。如上美工課的時候,讓他來分發美工紙;吃午飯時候,讓他來分筷子。經過一次兩次的鍛鍊。

他的膽子慢慢大起來了。接着,我還訓練他在大衆面前講話的習慣。一次在學習兒歌《老師的手》的時候,我提問全班的幼兒:“老師的手可以做什麼?”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提問之後我就有意識這樣說:“老師準備請一個勇敢的小朋友來回答這個問題。

大家看看誰最近以來比過去勇敢了?”小朋友們不約而同提到了魏曉蕾,他也就大膽地站起來回答了這個問題。當幼兒受到鼓勵的時候,他們爲了要從自己的行爲中得到愉快,也就會自覺地制止那些不好的行爲了。

三、注意矯正幼兒任何一點細小行爲的錯誤

幼兒往往從細小的過錯中,慢慢地養成不良的行爲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發生這些事情:有些幼兒容易發脾氣,躺在地上拼命用兩隻小腳踩地板,大哭大叫;有些幼兒喜歡玩某些玩具的時,就要人家無條件的給他……對這些行爲都不能採取姑息的態度,聽任它發展下去。

剛上小班的時候幼兒習慣較差,吃飯不專心、東張西望、吃得很慢,加上隨着幼兒年齡的增長,幼兒之間交往的需要也不斷的增加,吃飯時講話的現象也多起來,教師的提醒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調動幼兒的內在因素,激發他們的上進心,才能讓幼兒變被動爲主動,自覺遵守紀律,於是“最佳餐桌”在我們班級產生了,怎樣才能成爲“最佳餐桌”呢?

經過商量我們列出標準,即吃飯吃得認真,不講話、吃得較快、不挑食,評出以後分別得到一顆小紅花。教師也給全班幼兒提出要求,進步大的也可以榮獲“最佳餐桌”的稱號,進步的人多了,我們還可以辦兩個“最佳餐桌”。

現在不在象以前那樣處處讓教師提醒,吃飯講話、不專心、東張西望、吃得很慢等壞習慣減少了很多,吃飯不再成爲孩子們的難題了

四、通過遊戲活動,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爲習慣

遊戲是幼兒的主導活動,在遊戲中幼兒心情愉快,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幼兒通過遊戲的活動過程,能學會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比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質。

同時,一些不良的行爲習慣也容易表現出來,有利於教師及時發現,給予糾正。如有一次,我組織小朋友玩“美食店”的遊戲,遊戲一開始,李琳和張波突然爭吵起來,我走過去一問,原來是因爲爭新的煤氣竈,都不願意要舊的煤氣竈,怎麼辦呢?

新的煤氣竈只有一個,我思索了一會,便拿起舊的煤氣竈放在耳朵上,過了一會兒,我對兩個小朋友說:“舊煤氣竈剛纔對我說,它也可以用,小朋友都不喜歡它,它好傷心,它想找一位好朋友,誰願意幫助它?”我這樣一說,李琳就去拿了舊的煤氣竈。

兩個小朋友笑着說:“老師,我們以後不爭了。”我對他們這一行爲給予了肯定,並以此教育小朋友們要講文明,懂禮貌,同伴之間要互相謙讓,爭做好孩子。

五、老師以身作則,做幼兒表率

幼兒有很強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們模仿的最直接的對象是老師,對老師言談舉止,觀察最細,感受最強,而且不加選擇地模仿老師的言行。對於幼兒,老師的話可以說是“最高指示”,經常可以聽到孩子們爲自己的言行辯解:“老師就是這樣說的……”這就對老師的言行提出了較高要求。

因此,我們注意從自身做起,嚴於律己;凡要求孩子們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讓孩子做的,自己千萬不能違反,一旦違反,要在孩子們面前勇於承認錯誤。記得有一次下課我無意中走進教室,看見有兩位小朋友坐在桌子上談話。

我當場批評了他們,過後其中的一位孩子悄悄的說:“老師有時也坐在桌子上講話。”他的話讓我大吃一驚,仔細一想,自己也確實有過這樣的現象。我就對這位小朋友說:“真的?你怎麼不早點給我指出這個壞毛病呢?

今後,我們互相監督,不讓壞毛病再出來好嗎?”正如古人所言:“言教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所以教師應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爲幼兒起表率作用。

六、家園配合,共同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形成。

最近幾年,對幼兒的早期教育越來越受到家庭的重視,這種趨勢是十分可喜的,但是有不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的家長,只注重開發孩子的智力,卻不注意孩子早期行爲習慣的培養。

這要求家庭和幼兒園要把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爲習慣放在首位.因此,對部分只注重學習知識的家長,我給他們出了一道選擇題:A、一天教會你的孩子寫10個字。B、幫助孩子10天改掉一個壞毛病,讓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多數家長會笑着選擇後者。

關於幼兒行爲習慣的培養各位家長們需要注意以上講到的幾個方面,掌握了這幾個方面的知識,各位家長們就能夠很好的幫助幼兒來養成很好的習慣。希望家長們能夠貫徹落實幼兒的生活環節,要嚴格要求,讓幼兒從小養成好的生活規律跟習慣。

幼兒行爲習慣的培養2

幼兒害羞行爲有哪些特徵

一、生理症狀

面紅耳赤,脈搏增快、心臟碰碰急跳、出汗。

二、無理性的恐懼

恐懼別人負面評價,恐懼無法面對社會情境,恐懼被人拒絕,以及恐懼親密等等。

三、過分敏感

害羞是使人偏於極端地關心別人對其看法的一種心理狀態,表現爲逃避人與情境,以免受到任何潛在批評,同時亦會保持低側面的行爲反應,不敢擡頭、挺胸地面對他人,以避免引起注意。

幼兒行爲習慣的培養 第2張

四、過分專注自己

典型害羞者,一向很顧慮自己,處處放不開,很難專注在任何工作上。最極端的是:不能接受遊戲、跳舞、比賽或任何社會活動上的歡愉。這種人無論參與、抑或旁觀,通常都過於擔憂別人對他的印象。

五、自我價值感低

害羞孩子最大特徵是自我價值感很低,常感自卑,也就是說害羞孩子往往缺乏自尊。當他有失敗情形時,就會擔心得不到父母、師長的關愛和接納,而自貶自責。這不但阻礙他能力的發揮,也影響身心健康。

六、特殊表現

害羞孩童會有些特殊的表現:猶豫、寡歡、獨立性差、被動、退縮、容易憂傷、沒有領導能力;愛臉紅、說話結結巴巴、咬指甲;不敢正眼對人、較不友善、儘量單獨活動、活動量少、易有無目的閒逛等表現。

七、缺乏社交技巧

害羞孩童無法顯現引人注意,適當插嘴、及時恭維等適宜的社會行爲。

造成孩子害羞的原因有:

一、身心因素

1、遺傳

有些小孩從出生以後,就顯得比別人害羞一些,這類孩童在小時候即很容易恐懼而且被抑制,這可能與遺傳有關。但有學者認爲這是一種間接的、非決定性的因素。

2、身體殘障

若孩童在身體方面有殘障或缺陷,往往容易造成小孩害羞。例如:在外表明顯與衆不同,或器官上有了障礙(如聽覺、視覺),通常會使這類小孩變得敏感和容易害羞。

3、缺乏安全感

孩童若缺乏安全感,必然會失去對自己的信心和信賴。因此有關社交活動的參與,對他們而言,都是相當恐怖的事,結果導致自己孤立。更由於對社交活動的害怕,失去練習社交技巧的機會,形成惡性循環,使他們愈來愈缺乏別人的正向回饋,變得愈來愈害羞。

二、家庭因素

1、過度處罰

任何過度處罰都可能造成孩子害羞。尤其是公開申斥與羞辱,等於將孩子推上害羞的不歸路。

2、不當偏見

偏見會造成害羞。因爲家中的偏見是在告訴孩子,即使是他們所愛的人也會站在自己的立場對別人做負面評估。結果使孩子誤認爲世界是一個由別人來評判他們的場所,因而變得更敏感、甚至恐懼評判他們的人。

3、父母示範

父母本身就很害羞、沉默,則子女也會有害羞和沉默的傾向,尤其是在遺傳或體質方面已經有害羞傾向,而又生活在實際害羞環境中時,更容易使小孩變得很害羞。父母本身的社交方面接觸缺乏,在無形中又剝奪和限制小孩與別人接觸的機會。

4、孕母身心壓力

有些心理學者從母親身心壓力的觀點來探討它與兒童害羞成因的關係,結果發現有些非常膽小的嬰兒,是因爲懷孕期中受到母親身體上與心理上的壓力所造成。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