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如何引導孩子情緒管理論文

如何引導孩子情緒管理論文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引導孩子情緒管理論文,如今的小孩,不管大事兒、瑣事,父母都說不得,年齡大一點的情況下,並不是父母管着小孩,而是父母要看小孩的面色做事,以下是如何引導孩子情緒管理論文。

如何引導孩子情緒管理論文1

一年級學齡兒童情緒管理現狀分析

摘 要: 小學生的情緒困擾有日趨普遍及惡化的現象,一年級的兒童正處於幼兒園和小學的轉折期,一方面要經歷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適應和成長階段,另一方面面臨中國特色的學業的壓力,我們必須及時發現他們的情感需要,瞭解他們的願望和感受。家庭作爲影響一年級學齡兒童的微觀系統,對孩子情緒管理現狀必須重視起來,及時瞭解他們的情緒現狀,對解決和調整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有重要的意義。

一、理論分析

情緒管理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組織行爲學研究,當時“情緒工作”的概念曾引起過社會學、管理學、心理學等相關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情緒管理的範疇涉及社會學、心理學和管理學,而且概念的界定意見不一。目前各個學科比較認可的是指通過研究個體和羣體對自身情緒和他人情緒的認識、協調、引導,培養駕馭情緒的能力,並由此達到良好的管理效果。情緒管理能力可以從三個角度進行分析,分別是情緒知覺能力、情緒控制能力及情緒調節能力。情緒知覺能力是指個體能及時並正確察覺到自己的情緒和認知他人的情緒狀態,併合時宜地表達出自己的情緒的能力。情緒控制能力是指在具體情境下,個體能調適好自身情緒並做出適宜的行爲的能力。情緒運用能力是指在具體情境或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個體能同理關懷他人情緒,維持身心平衡,並促進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

隨着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的複雜、社會交往的頻繁、各種價值觀念的充斥,人們面臨的心理壓力和生活壓力越來越大,隨之而來的就是情緒的複雜多變,波動爆發的愈加頻繁,給人們日常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很多家庭對待兒童的教育上是隨着情緒的變化而變化,處理問題是簡單而敷衍的,這不利於兒童的健康成長。

本文主要將一年級學齡兒童作爲研究對象,筆者對湖塘灣裏社區的部分家庭進行隨機調查,共隨機抽取100戶含有一年級學齡兒童的家庭,發放調查問卷120份,收回問卷111份,回收率爲92、5%。剔除不合格問卷,獲得有效問卷109份,有效問卷率90、8%。同時,針對研究結論中的突出問題,對學生和家長進行個別訪談,由此分析一年級學齡兒童情緒管理能力現狀。

三、現狀分析

1、不同性別的兒童在情緒管理上有差異

調查顯示,男生在恐懼的情緒控制方面優於女生,但是男生在憤怒的情緒控制上普遍不如女生,碰上他人情緒不佳的時候不善於安慰和鼓勵。男生的攻擊行爲更多涉及人身攻擊,女生的攻擊行爲多表現爲言語。在被調查的68名男生中,有60、25%的男生在特別憤怒時有打人的傾向。在訪談的一個案例中,一年級7班的小方同學談起,班級的一位女同學在別人不答應她的請求時,總是說:“哼,不理你了!不跟你玩了,我叫別人也不理你!”

2、不同年齡的兒童在情緒管理上略有差異

因爲研究對象是一年級學齡兒童,所以年齡的差別不是很大,兒童的年齡區間在6週歲到7週歲之間。年齡這個因子對兒童情緒管理能力的影響並不突出。7週歲的兒童的情緒管理能力略高於6週歲的兒童,但隨着年齡的增長,情緒管理能力應有持續的增強。在訪談的案例中,部分家長提到自己孩子班上成績較好的、穩重成熟的大多數都是年齡大一歲的,即出生在下半年的兒童。這些年齡上稍大一點的兒童在情緒知覺能力方面也佔優勢,他們會比較迅速地察覺到他人的情緒變化,並會採取相應的措施,而且會主動關心他人。

3、不同性格的兒童在情緒管理上有差異

不同性格氣質的兒童對情緒和表達感受的方式有一定的差異。在背景資料中,被家長評價爲非常外向和較外向的兒童有77名,佔調查人數的69、36%。被評價爲外向的兒童情緒管理的得分明顯高於內向的兒童。但內向兒童的情緒控制能力比較強,他們一般不會“情緒不穩定,經常喜怒無常,容易發脾氣”,也不會“憤怒的時候想打人”,內向的兒童相較於外向的兒童更敏感,更擅長察覺他人的情緒狀況。

如何引導孩子情緒管理論文

4、不同健康狀況的兒童在情緒管理上有差異

在被研究的對象中,有76名兒童的健康狀況是較好的,佔總人數的68、46%,有31名兒童的健康狀況一般,佔總人數的27、93%,有4名兒童的健康狀況是易生病,佔總人數的3、60%。越是健康的兒童,他們的情緒管理能力越強。易生病的兒童在“做事有始無終”、“稚氣或不成熟(自己會的事情要別人幫忙,依纏別人,常需要別人鼓勵支持)”、“一個人在家裏的時候很恐懼”這些方面的得分很高,這顯示出他們的情緒運用能力較弱。

5、不同家庭環境的兒童在情緒管理上有差異

兒童成長離不開家庭教養環境,家庭教養與父母文化程度、職業、教養方式等息息相關。調查顯示,教師家庭的孩子比非教師家庭的孩子更焦慮,更容易產生情緒和行爲障礙。在發放調查問卷的時候,由母親填寫的調查問卷達到總數的61、25%,這從側面反映出母親在家庭教育中擔任更多的工作,而父親很容易忽視孩子的教育,這類孩子更易焦慮、膽小、愛計較。調查顯示,有老人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易存在溺愛和不一致的特點,文化程度高的家長更會和家中其他人的觀點不一致,從而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達不到一致,導致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減弱。在調查的120戶家庭中,有4戶家庭是父母離異的,這些孩子相較於同齡孩子更內向、更脆弱。

6、不同學校環境的兒童在情緒管理上有差異

由於現代城市化發展,人們的心理壓力隨之增大,小學生的競爭意識增強,他們沒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自由成長。父母在選擇孩子就讀哪所小學的時候就顯得特別焦慮。那些在管理嚴格、家庭作業多的學校的兒童,明顯比環境輕鬆、作業少的學校的兒童焦慮。在一次訪談中,孩子的媽媽提到自己的孩子才一年級,每天回來的作業就要做到八點,加上彈古箏,都要到八點半,要是到了高年級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如何引導孩子情緒管理論文2

1、解決問題要先解決情緒

父母要觀察孩子的情緒,而不只是去糾正行爲。很多父母只看到行爲,覺得大喊大叫或者摔東西等行爲不好,必須要糾正,而沒有看到這些行爲背後的情緒,效果往往不好,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我經常說,解決問題要先解決情緒。

父母和孩子的互動很重要。如果父母的認識不對,他們和孩子的互動就會偏離方向,產生一些不必要的問題。如果周圍的人,比如父母和老師,能夠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我現在很傷心”,“我現在因爲完成這個任務很困難而感到受挫”,並且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能被父母和老師所接受,從而進一步認識到,“我在這樣的情形下,有這樣的感受是正常的”,“人們在這樣的情形下往往都會有這樣的感受”,那孩子就能接受自己的情緒,逐漸平靜下來,並且逐步學會用更合適的方式來表達或者疏導自己的情緒。

如何引導孩子情緒管理論文 第2張

2、情緒引導也是有步驟的

情緒引導大致的步驟,我總結爲四步。

下面每一步我都會詳細地講解,但是我想指出來的是,養孩子不是做實驗,不是按着書上的步驟一步步來就行了。在真實的生活裏,在特定的情形下,父母要對各種情況很快做出判斷,做出合適的反應。這個時候,你不一定要遵從這些步驟,可以把這個步驟打亂。父母第一需要觀察能力,第二需要整合能力,這樣才能靈活運用。

第一步:幫助孩子認識情緒

父母要幫助孩子定義情緒,比如說,“你臉紅、揮拳頭,這是生氣了”,幫助小朋友慢慢了解自己這種情緒是生氣,慢慢幫助孩子學習用語言表達情緒,或者用合適的行爲來表達。

除了在生活中經常和他們定義情緒,給情緒貼標籤,我們還可以和他們看一些介紹情緒的繪本。小朋友適合直觀的學習,看繪本的時候他會認識到,哦,遇到這個情況,是這個情緒,你看這個圖上的小朋友是這樣的表情啊,後來他情緒好了,不生氣了,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他是怎麼排解掉的……通過這樣的方式,孩子就能夠學習和認識情緒。

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自如使用語言了,我們可以逐步鼓勵孩子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感受。當孩子感受到某種情緒的時候,他的感受可能是模糊的。當我們幫助他用語言描述的時候,他會明白,原來這個感受是有定義的。這樣他就知道情緒是有邊界的,是可以控制、處理的,是生活的一部分。用語言去表述情緒,可以比較快地幫助孩子從不安的狀況中恢復平靜。

引導他們的思路從消極情緒轉移到怎麼解決問題這個積極思考的.過程,對孩子的成長尤其重要。

第二步:認同孩子的情緒

認同跟接納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認同不僅僅是接納,還讓孩子感覺到情緒有合理性。如果我們理解孩子,往往會平復孩子的情緒,孩子也不會再被同一個問題困擾。

小寶有一次洗完澡,擦身體、換衣服時一反常態,非常不合作,他那天說“我還要洗!我還要洗!”在我們眼裏,你明明已經洗完了卻還要洗,是不是無理取鬧啊!怎麼辦呢?必須想辦法讓他安靜下來,穿上衣服。有的媽媽說,我跟孩子講道理,但是他聽不進去怎麼辦?有的媽媽說,用其他玩具分散他的注意力,趕緊把衣服套上,但是當孩子越來越大的時候,分散注意力這招就不怎麼靈了。還有的媽媽說,規矩最大,我們家的規矩就是洗了澡就要穿衣服,必須要這樣做,即使孩子哭鬧,也要把衣服套上。還有些媽媽心軟了,說,好吧好吧,我們再洗10分鐘。如果他洗好10分鐘還要再洗怎麼辦?他繼續跟你討價還價怎麼辦?

這個問題挺普遍的,每個家庭估計都發生過類似的事情。我當時的第一個反應是講道理,苦口婆心地說:“小寶你已經洗得很乾淨了,不用再洗了。”但還是不行,他非要洗。怎麼辦?我靈機一動:“小寶啊,你最喜歡洗澡對不對,喜歡玩水,還有玩小鴨子,是不是啊?”他一下子就不哭了,狠狠點頭,因爲我說中了他的心事。

“媽媽不讓你洗了,你很不開心是嗎?”小寶說:“是的。”然後我趕緊接上:“我們洗一次就夠了,多洗,你的皮膚會很乾,不舒服。這樣吧,我們明天再洗好不好?明天還可以玩小鴨子。”

我給他描繪了第二天的藍圖,他很配合地讓我把他擦乾,給他穿好衣服,毫無意見地下樓了。

孩子是用自己的情緒面對這個世界的。當他一心一意要洗,你跟他講道理,他是聽不進去的;當他得到你的理解心情平靜下來,你再講道理,他纔會慢慢聽得進去。所以不要說孩子不講道理,孩子只是需要成人理解他們的情緒,得到理解後,原先困擾他的問題可能就不會再困擾他了。

第三步:讓孩子學習恰當地表達情緒

我們認同和確認孩子的情緒,能讓孩子明白一件事:不管你正體驗着正面情緒還是負面情緒,我都能理解,我認同你的感受。但是,怎麼發泄和表達這種情緒呢?情緒沒有好壞之分,不過表達情緒的行爲卻有好壞之分。我們有三個原則:不傷害他人,不傷害自己,不損壞財物。然後想想,你怎麼表達情緒比較合適。

研究認爲,情緒表達是後天學習到的,學習適當地調節和疏導情緒更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對幼兒來說,他們需要學習行爲的界限,怎麼表達情緒是恰當的。如果不能學會恰當地表達情緒,就不能很好地學會管理情緒,更有可能產生各種行爲問題。

無條件接納不是什麼都接納,而是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感受,有規則地接受孩子的行爲。

小朋友往往在生氣或者遭受挫折的時候發脾氣,推別的小朋友、扔玩具,等等。如果理解這些情緒的同時容忍這些行爲,孩子會認爲這樣表達情緒、宣泄情緒是對的,他就不能學會控制情緒,而且在類似的情況下會繼續使用這些不恰當的方式。所以父母必須要讓孩子明白:我理解你此刻的感受,可是,你打人、扔玩具是不對的。打人傷害了別人,扔玩具會破壞東西。父母可以讓孩子想一想,什麼樣的發泄方式既不傷害別人,也不傷害自己,也不破壞東西。可以用語言講出來,可以畫畫,可以想象自己的頭上在冒煙,小朋友會想出很多有創意的辦法來。

第四步:啓發思考,通過解決問題來疏導孩子的情緒

很多時候只要我們對孩子的情緒表示理解和認同,他們就能平靜下來。但也有些時候,僅僅認同情緒還不夠,我們需要啓發孩子思考,解決問題。

孩子心愛的玩具壞了,哭鬧不已。有些父母會不耐煩,一個玩具有什麼了不起的,別哭了,再去買一個。可是家長也許不理解孩子的心情,他對玩具是有感情的,你買一個新的並不能代替他對舊的那個的感情。

這個時候我們要理解他:玩具壞了你很傷心,來,到媽媽這裏哭一會兒,我們想想辦法接下來怎麼辦。孩子的感受得到父母的認同,就會慢慢平靜下來。然後我們可以說:“這個玩具的這個功能是壞了,但也許不影響玩呢。”也許孩子可能會自己找到辦法:“對啊,這個功能壞了也沒關係,我可以玩其他的功能。”或者,“我可以當別的東西來用。”或者,“讓爸爸看下,能不能修好。”當他開始思考的時候,他的情緒就已經得到排解了。

作爲父母,在面對孩子負面情緒或者過分的行爲時,首先要警惕在認識孩子負面情緒上的誤區,在觀念上要從關注行爲轉變到關心情緒,並進一步學會幫助孩子疏導情緒。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慢慢學會表達和管理情緒,對他進入幼兒園,以及今後面對更復雜的人際關係和社會環境都將大有裨益。所以,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來和孩子一起經歷這些寶貴的成長過程。

如何引導孩子情緒管理論文3

1、正確引導小孩學好理智:

不管在什麼情況,一定要讓小孩學好理智,瑣事眼前要理智,大事兒眼前更應當學好大冷,從古至今,但凡有造就的角色,在碰到事兒的情況下,是從不會用鬧脾氣去處理的,只是平靜下來,深思熟慮,隨後寧靜的處理問題,針對小孩而言,爸爸媽媽自小就應當正確引導小孩用寧靜的方法去處理問題,例如,爸爸媽媽做的飯不好吃或是並不是自己喜愛的,能夠寧靜的和爸爸媽媽溝通交流,而這個時候的爸爸媽媽一定要學會放下身體,和小孩開展公平的溝通交流,僅有那樣,小孩纔可以漸漸地培養用平靜的心態去處理問題,而不是用發脾來處理一切。

2、正確引導小孩學好控制:

小孩愛發脾氣並並不是小孩的天性暴燥,只是小孩內心面沒有控制的定義,在人的一生中不可能全都由着脾氣去做,而調節情緒是一個人務必具有的基本品性之一,小孩的全部壞習慣都是由於小孩沒有學好控制而培養的,小孩的心態也是,如果不控制任憑發展趨勢,也是一人恐怖的定義,因而,父母要連續的正確引導小孩學好控制自己的感情和心態。

3、爸爸媽媽給孩子搞好楷模:

在調節情緒層面,爸爸媽媽對小孩的帶頭作用是不能小看的,爸爸媽媽解決小孩的事兒上,例如,見到小孩的成績,小孩的考試成績降低這些這一切父母不滿意的狀況時要學好控制好自己的心態,無緣無故就對小孩鬧脾氣的爸爸媽媽,難以塑造出一個好性情的青少年兒童。

如何引導孩子情緒管理論文 第3張

4、造就優良的家中份圍:

優良的家中份圍有益於小孩培養優良的控制自己心態的優秀品質,一個溫馨的家庭自始至終會關愛着小孩平靜的生活,在這裏棵寧靜的“心”的下邊,能讓小孩學好有效、謙讓、等候和寬容的豁達,擁有“有容乃大”胸懷的小孩,不管在什麼情況一定能控制好自己的心態。

5、教會小孩學好換位思考一下:

不可以合理控制自己個人行爲的小孩,通常是以自我爲中心去考慮到利弊的,那樣的小孩從不考慮到他人的體會,如今那樣的小孩愈來愈多,覺得爸爸媽媽每日天不亮就醒來爲自己煮飯是理所應當的事,是前世欠他的,那樣的小孩許多,便是由於不可以換位思考一下而造成的結果,爸爸媽媽理應正確引導小孩學好從他人的視角思索問題,這樣一來,小孩一定能有效的控制好自己的心態,而不是再給爸爸媽媽無緣無故就鬧脾氣。

6、教小孩學好解決:

控制不太好自己的心態,愛發脾氣的小孩大多數是由於不容易“解決”所造成的,由於他不曉得怎樣去解決,因此就用鬧脾氣來考慮自己的心願,父母應當讓小孩搞清楚,一切事兒都是有解決的方法,但這一方法是懷孩子自己去思索而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並不是小孩鬧脾氣傳出來的,當小孩搞清楚這種前因後果的情況下,小孩再碰到事兒的情況下一定會理智的思索後尋找適合的解決方案,不僅控制好的心態,還能更強的處理事兒。

7、要自小剛開始正確引導:

小孩質量的產生階段是越快越好,在小孩將信將疑事的情況下就需要讓小孩搞清楚,碰到事兒的情況下不可以以哭叫或是“倒下翻滾”等威脅父母的個人行爲去考慮自己的心願,許多家中的小孩不可以非常好的控制自己的心態的不太好的問題便是在兒時培養的,覺得小孩還小,變大就好了,實際上並不是這件事情,小孩上幼稚園之前各種各樣人格特質質量就產生了一大部分,這個時候父母應當正確引導小孩用“交涉”的方式及有效的懇求來考慮自己的心願,那樣至今,小孩自小便會產生優良的控制自己心態的良好的習慣。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