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中元節的來源

中元節的來源

來源:秀美派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元節的來源,在我國有很多的傳統的節日,很多的節日在不同的地方都有着不同的習俗,中元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代表着一種風俗文化,而祭祀燒紙是文化表達的一種方式,以下分享中元節的來源。

中元節的來源1

一、中元節的來歷

每年農曆7月15日是中元節,又叫鬼節,或着叫盂蘭節,是祭祀孤魂野鬼的大節日。關於鬼節的來歷:地藏菩薩是個孝順的女兒,她的母親去世後來到陰曹地府,被關在牢房裏少不得受十八層地獄的種種折磨,地藏菩薩看到母親受罪心中不忍

在七月十五這天竟恂私情,讓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門打開放他母親出來,誰知這一開牢門不要緊,牢房中的小鬼們蜂擁而出跑到人間爲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亂竄”之說。

那些跑回家鄉的鬼紛紛向家人索要錢財以便回去用來生活和打通關節希望早日託生。後來人們把這一天就定爲中元節。

二、中元節的傳說

1.目連救母

目連變文中目連的俗家名字叫羅卜,寡母青提夫人生性吝嗇,又好殺生。但是羅卜非常善良,平日行善布(施),敬重三寶。

有一天,他要出門經商,便稟告母親,將家中錢財分爲三分,一分自己帶走,一分供養母親,一分留在家中布(施)貧乏。不料自羅卜離家後,青提夫人日日宰雞殺鵝。一遇僧衆上門,便命家僮棒打出去,甚至放狗追咬乞丐。

由於她的惡行,死後被罰墜入阿鼻地獄,日夜受苦。羅卜在母親去世後,十分悲痛,心想唯有出家一途方能報答母親深恩,便拜如來世尊爲師,法號大目連。數年之後,修得神通第一,身超羅漢。目連想知道父母死後託生何處,卻發覺母親身墮阿鼻地獄。

他爲了解救母親,便親自前往地獄,只見地獄景象:其中受罪之人,一日萬生萬死。或刀山劍樹,或鐵犁耕舌,或汁銅灌口,或吞熱鐵火丸。或抱銅柱,身體燋然爛壞。牛頭每日凌遲,獄卒終朝來拷。鑊湯煎煮,痛苦難當。

目連向如來佛求救後,方得拯救母親脫離地獄,投胎向王城爲狗,再經過目連鋪設四十九天道場後,他的母親才得以昇天。

中元節的來源

2.燒紙錢

據說東漢的蔡倫發明造紙後,生意興隆,爲他賺了不少錢。他的哥哥蔡莫、嫂嫂慧娘看了非常羨慕。慧娘就要蔡莫也去和蔡倫學造紙。但是蔡莫的恆心不夠,工夫還沒到家就急急忙忙的自己開了家造紙店。結果造出來的紙品質低劣,無人問津,兩夫妻就對著一屋子的紙張發愁。

最後,慧娘想出了一條妙計,便附在蔡莫的耳邊,如此這般的教了一遍。

到了這天晚上,鄰居們忽然聽到蔡莫家傳出了嚎啕大哭的聲音。大家趕過來一問,才知道慧娘昨天晚上暴斃死了。次日清晨,蔡莫當著鄰居的面,在慧孃的棺前哭得死去活來。一邊哭訴,一邊燒紙。燒著燒著,忽然聽到棺材裏有響聲。

過了一會兒,又聽到慧孃的聲音在裏面叫著:“開門,快開門,我回來了”。衆人都呆了,最後終於鼓起勇氣打開棺蓋。慧娘就跳了出來,告訴鄰居,她死後到了陰間,閻王讓她推磨受苦。因爲蔡莫燒給她很多紙錢,所以小鬼們都爭著爲她推磨。她又把錢交給閻王,閻王就放她回來了。

蔡莫故意的問:“我沒有給你送錢啊?”慧娘就指著燃燒的火堆說:“那就是錢啊!陰間是以紙當錢的”。蔡莫一聽,馬上就去抱了兩大捆的紙來燒,說是讓陰間的爹孃少受點苦。

鄰居見狀,發覺紙錢有這麼大的用處,於是個個都掏錢來買蔡莫造的紙。消息傳開後,不到幾天,蔡莫家的紙全都賣光了。

由於慧娘還陽的這天是農曆七月十五日,因此每逢這一天,人們都會給祖先焚香燒紙。這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中元節的來源 第2張

3.送羊節

農曆七月十五,還被稱爲“送羊節”。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說:“羊,祥也。”甲骨文《卜辭》中也稱羊通祥。可見在古代,羊這種動物,一向代表吉祥之意。

舊京及華北地區的.農村,民間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的習俗。傳說此風俗與沉香劈山救母的傳說有關。

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殺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爲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誼,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給沉香送一對活羊,據說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楊”姓的諧音,以重結兩家之好。從此民間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習俗,後來逐漸演變爲送一對綿羊。

中元節的來源2

一、元宵節的介紹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象徵著春天的到來,人們吃元宵、賞燈、猜燈謎,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爲“上元節”、“燈節”。

二、元宵節的歷史由來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

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爲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爲重大節日。

中元節的來源 第3張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爲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爲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爲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爲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爲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爲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爲壯觀。

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爲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爲四到五天。

三、元宵節的習俗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爲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爲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中元節的來源3

中元節的由來與習俗

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國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爲地官赦罪日,下元爲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元節”。在南方,亦稱“鬼節”。

也有部分地區過中元節是在農曆七月十四。節日這天,人們帶上祭品,到墳上去祭奠祖先,與清明節上墳相似。在封建時代,地方官府還命令寺廟的和尚道士設孤魂道場,以祭奠陣亡的軍士,中元節時,人們要焚燒大量的紙錢。它的另一叫法即盂蘭盆節。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爲“中元節”,也稱“盂蘭盆節”,“盂蘭盆會”(一定意義上講,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

中元節的來源 第4張

“鬼節”,俗稱“七月半”(有些地區,尤以華南爲十三或十四,相傳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爲逃難而提早一天過節)。

俗傳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閻王釋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習俗。依照佛家的說法,農曆七月十五日這天,(佛)教徒舉行“盂蘭盆法會”供奉佛祖和僧人,濟度六道苦難,以及報謝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無論貧富都要備下酒菜、紙錢祭奠亡人,以示對死去的先人的懷念。中元節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內死的稱新亡人,死亡超過三年的稱老亡人。迷信說新老亡人這段時間要回家看看,還說新老亡人回來的時間並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後回。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