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兒童孤獨症早期干預

兒童孤獨症早期干預

來源:秀美派    閱讀: 1.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兒童孤獨症早期干預,每一個父母都不希望自家的孩子患上孤獨症,因爲孤獨症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影響。那麼大家知道二胎孤獨症怎麼幹預?下面是兒童孤獨症早期干預內容!

兒童孤獨症早期干預1

目前,研究者們認爲,兒童孤獨症的人際關係發展有缺陷,他們不易理解別人的想法和心理狀態,並表現出以自我爲中心,不穩定的特點。因此有專家認爲,如果對兒童孤獨症進行人際關係發展早期干預,那麼就有可能改善兒童的症狀。下面通過一個案例,我們來看看如何幹預。

案例:鵬鵬,5歲,從小由爸爸、媽媽、奶奶撫養。2歲半以前有語言,並常給人以比較淘氣的感覺,其他方面基本正常。2歲多開始語言退化,3歲開始幾乎沒有語言,此後一直到全國各地進行訓練。5歲時,他掌握了一些行爲規則,但始終沒有語言,面容越來越呆板,目光迴避,嚴重偏食,幾個月都沒有開心地笑,兩年多沒有委屈地啜泣,偶爾用叫喊、無淚大哭來發泄。

兒童孤獨症早期干預

鵬鵬學習某項新內容要花費很長時間,其用時之長與能力表現不成比例。可見,他情緒壓抑嚴重、懼怕外界、行爲成退縮狀,不能主動地學習,屬於明顯需要進行放鬆的孩子。

通過專家的觀察、訪談,發現他很喜歡玩土、石子、水。因爲時至冬天,放鬆時允許他玩土、石子。治療師與他一起玩,默認“只要不吃下去就行的任何玩法”,有時他把土放嘴裏就幫他摳出來然後漱口,儘量保證接觸的土比較衛生。同時不教任何新知識,只是和他玩沙土遊戲或任他亂跑。

一週以後,他出現了很多的自言自語,發出了“爸爸”、 “奶奶”等音,開始出現聽不懂的串話。更爲可喜的是,他在互動中主動看着對方,目光平和、面帶微笑,這說明他的情緒已經開始放鬆,但還不夠,要與家長配合繼續放鬆。

上述的人際關係發展早期干預法是採用了情緒放鬆的方法,當兒童情緒放鬆後,會主動體會這個世界,但還沒有自主安排每項活動的`能力,總出現自我刺激行爲,如以前曾出現過、後來糾正後不再出現的晃動身體、擺弄手指等會大量出現,通過加強活動選擇,使他們的有意義行爲增多。

兒童孤獨症早期干預2

三類核心症狀可以警示孩子是否患上孤獨症

第一,正常孩子都比較活潑,喜歡找小夥伴一起玩,愛東張西望,但孤獨症患兒喜歡獨自一人幹自己的事情,不願跟別人進行眼神的交流,也不想尋求關注的目光,甚至見人就躲。

第二,孤獨症患兒很多存在語言障礙,臨牀上,許多家長前來就診就是因爲孩子到了該說話的年齡卻不會說話。一歲左右的孩子基本上都能開口講話了,家長不要以爲現在孩子還小,等大一點自然就會好,這樣只會貽誤病情。也有一些孤獨症患兒雖然會說話,但是言語錯亂或者經常自言自語,家長也需要警惕。

第三,孤獨症患兒會有重複的語言、動作和行爲,有時甚至是強迫思維和行爲。例如,孩子頻繁地關門開門,重複向家長問一個問題等等,有的孩子對一部電影或者一本書能看到幾十遍甚至成百上千遍,家長很容易察覺出異常,但並不一定能夠想到跟孤獨症有關。

此外,孤獨症患兒也會出現感覺異常。他們的聽覺特別敏感,有時特別喜愛聽一些聲音,有時又對一些聲音特別恐懼。多半孤獨症患兒都會出現痛覺異常和視覺異常,他們不怕痛,看東西時容易斜視和倒視。

兒童孤獨症早期干預 第2張

多數孤獨症患兒智力正常

許多人認爲,孤獨症患兒的智力一定很低,所以很多家長對孩子患了孤獨症感覺絕望。事實並非如此,有數據顯示,有30%~50%的孤獨症兒童有智力落後或暫時落後的現象,但多數患兒智力都在正常範圍,甚至有不少是高智商。鄒小兵談到他接診的一位鄭州患者,孩子13歲,是個初中生,因爲患有孤獨症,所以跟同學們的關係不是特別融洽,多次與同學發生矛盾衝突,最終被學校開除了。後來在診治過程中,經過誘導、檢測,發現他是個極端天才,自從他被領回家後,經常沉迷在自己的世界裏,最終還設計出第三代磁懸浮。從這個事例看來,並不是每個孤獨症患兒都是人們想象的那樣一無是處,其實他們也有自己的愛好,只不過有時行爲表現得跟正常兒童有區別而已。

5歲以後才發現治療效果差

鄒小兵說,部分專家認爲孤獨症可能跟遺傳有一定的關係,但由於沒有明確病因,所以至今還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完全治癒它。不過,他強調,早期干預會有很好的改善,但孩子5歲以後才被發現,改善的空間就不大了,甚至還會造成終身殘疾。所以家長早發現是核心。

若家長從嬰兒時期,能發現孩子身上出現一些症狀,如看到孩子不能融入社會,喜歡獨處,就應該積極干預了。具體方法是:家長和醫生要以社交、認知以及行爲和情緒訓練爲重點,例如,可以多讓他們跟同齡的小朋友一起玩耍,讓孩子練習畫畫、寫字等,也可以給他們講故事、放音樂等,總之要和孩子面對面地說話交流,完成與孩子的互動。對於一週歲左右的孩子每天要堅持4個小時以上面對面的訓練,一週至少進行25個小時的訓練,訓練時間越長越好,基本訓練最好能達到兩年以上。

鄒小兵強調,作爲家長,對孩子的治療效果有着最直接的影響,不管不問、破罐子破摔只會讓孩子徹底成爲一個殘疾人。家長首先要有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決心,還要用家庭的愛心去感染孩子,讓他們時刻感受到溫暖。此外,治療孤獨症是一場持久戰,家長必須要有耐心和恆心,最後還要有那麼一點“狠心”,不要什麼都依着孩子,要加強對他們的訓練,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干預孤獨症。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