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中秋節的起源

中秋節的起源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秋節的起源,相信很多人對此都很感興趣。大家都知道八月十五中秋節是傳統的民間習俗之一,每到這一天一家人或者朋友們都聚在一起吃月餅,喝酒賞月。那麼你們知道中秋節的起源是什麼嗎?想知道的朋友們可以看看本文的分享。

中秋節的起源1

一、中秋節的起源傳說

1、一說,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

《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2、二說,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

八月中秋時,農作物基本都成熟了,農民爲了慶祝豐收以“中秋”這天作爲節日。也有歷史學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爲隋末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的時候。這一天,唐軍裴寂看見月亮,成功發明了月餅作爲軍糧,成功解決了軍中糧食不夠的問題。此後,人們便把八月十五定爲中秋節,以此作紀念。

中秋節的起源

二、其他說法

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後來才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夏曆八月十六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爲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爲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中秋節的起源2

中秋節的來由

我公有運用舊曆的風氣。舊曆即是太舊曆,即月球歷。舊曆即是依查看月球運轉順序而擬訂的`曆法,舊曆反應月球朔望圓缺盈利和虧本進程。重在月。月朔即是朔,十仲夏中即是望。月球圓缺週期是29天12時44分,日要計整,以是月大三十,月小二十九天,有些年,有個七月大,也會十五月球十六圓。這個月,實簡直在即是指月球,指月球運轉週期。人對天上大明是格外向往看重的,並以日爲陽爲男爲剛,以月爲陰爲女爲柔。以太陽運轉順序而擬訂的歷法叫太陽曆,太陽曆重年,太陽曆特性是反應一年春夏季秋季冬瓜代變革及寒暑寒熱各別。二十四骨氣即是依太陽曆而生的。

中秋節的起源 第2張

年年舊曆仲秋十五日,即是我國保守的中秋節令。又叫“仲秋節”,由於一年四序,一季季春,季春又分孟仲季,仲秋是秋季中月仲月,以是叫中秋或仲秋。仲秋十五,也是在秋季之正中。天高氣爽,中秋之夜,月最亮最圓,月色也最時髦,人們把月圓看作是聚集標記,以是爲稱中秋爲“聚集節”。

中秋之以是變成節令,一以運用舊曆而重月相關,一以月球有各類時髦的傳奇傳聞相關。如“嫦娥奔月”的故事,更加到了近現代,這故事被進一步粉飾,充分和興盛,更說得繪聲繪色了,月球嫦娥成了聰慧慈愛時髦的化身。產生了弄月祭月的風氣,並愈演愈烈。古月不妨照本日,時人卻不見古月。歷代墨客詩人詠月詩詞不下少,最可喜的,我國的繼俄美之後,不妨走上月球,實簡直在的探月了。月球再不那神奇了。但我國過中秋風氣不減,餡兒餅還越做越大,越來越貴,對月越愛越讚歎。

中秋節的起源3

一、中秋節的來歷

1、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至今已歷史悠久。“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於《周禮》。因我國古時的歷法,農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稱爲“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爲“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個月名爲“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節才成了固定的節日。民間尚有“吳剛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

2、總之,根據史籍的記載,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動,日期定於農曆8月15日。因爲此時正是三秋之半,故名爲“中秋節”。

中秋節的起源 第3張

二、中秋節的習俗

1、吃月餅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糉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據說唐朝時期已經有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但是月餅作爲食品名稱並同中秋賞月聯繫在一起,則是宋代的事情。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爲“小餅”,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南宋文學家周密在《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的名稱。傳說元末,人們還利用月餅來傳遞反元信息,說明當時月餅已經走入尋常百姓家,成爲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長期以來,我國人民對製作月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明清時期,餅師已經把嫦娥奔月等神話故事作爲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一位清朝文人形容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和現在的月餅已頗爲相近了。到了近代,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製作更加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還分成平式、蘇式、廣式、臺式等不同風味。月餅作爲吉祥、團圓的象徵,寄託着人們的美好願望,而吃月餅和送月餅的習俗也一直延續至今。

中秋節的起源 第4張

2、賞月

我國自古就有祭月和賞月的習俗。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活動。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着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蹟。文人士大夫對賞月更是情有獨鍾,他們或登樓攬月或泛舟邀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徵團圓的十五明月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宋代文豪蘇軾,中秋歡飲達旦,大醉而作《水調歌頭》,借月之圓缺喻人之離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除了賞月和吃月餅之外,不同地區的人們也都根據自己的地域傳統和社會風情來歡慶中秋,形成了帶有濃厚地方特色的不同的中秋風俗。如南方許多地區盛行中秋賞桂和觀潮,老北京流行玩兔兒爺,此外還有廣州的樹中秋、安徽一帶的燒塔、香港的舞火龍等等,很多少數民族也有跳月、拜月等中秋習俗,這些活動大大豐富了我國傳統節日文化。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