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放生的重大意義

放生的重大意義

來源:秀美派    閱讀: 1.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放生的重大意義,我們珍愛自己的生命,實際上動物也同樣如此。有關放生護生之法,在佛經中記載頗多,在我國也有着幾千年的歷史,可能對於放生大部分人還不瞭解,以下放生的重大意義。

放生的重大意義1

第一,放生是長壽的祕訣。

在座的各位都樂意放生,這對大家有極大的幫助,能讓我們獲得長壽。

爲什麼呢?因爲,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誰都不願意離開世間,都願意一直生存在這個世界當中。這不僅是人類的共同想法,世間任何衆生都是如此,包括放的這些飛禽,都願意永遠在自然界中自由自在地生活。正因如此,如果我們能長期放生,無疑會得到長壽的利益。

《佛爲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中說,長壽有十種祕訣,如自己不殺、勸別人不殺、讚歎不殺、放生護生等。既然我們都怕死,都願意在這個世間多活一段時光,那就要牢牢記住,我今天所講的這個祕訣——放生!

如果有人問:有什麼辦法能長壽呢?我們也要把這個千真萬確的祕訣告訴他。如今世間很多科學家和學者通過各方面的研究,也證實了這樣的教義。

放生的重大意義

第二,放生能讓人們了知生命的重要性。

每一個人對自己的生命都特別珍愛,當生命受到危難時,只要能保住性命,連自己平時特別執著的家庭、財產、地位等都願意捨棄或者付出。《華嚴經》中雲:“諸根法中,命根爲首。”因爲在所有根當中命根最主要,所以只要命保得住,捨棄手臂、腿腳、眼睛、耳朵等肢體或器官也不要緊。但是爲了肢體或器官舍棄命根,這誰都不願意。

因此,各位都要珍惜生命!在這方面,大多數人眼光非常狹隘,只知道保護自己、保護人類,對其他生命卻任意踐踏。我希望大家能推己及人乃至所有生命,不僅要保護自己、保護人類,還要樹立這樣一種信念或者意識——每一個衆生的生命都極其寶貴,其生命的價值和尊嚴不容抹煞。

第三,放生是實踐菩薩精神的最佳方便。

作爲大乘佛教徒,爲了維護衆生的生命,冒着生命危險也值得努力。在隋朝時,有一位很了不起的智舜禪師,他在外行腳時看中一山,便在山上搭茅棚住了下來。有一天他在屋中修行時,一隻被獵人追捕的野雞跑到他跟前,禪師便把它藏了起來。一會兒獵人追進屋中,並要求禪師把野雞給他。禪師一直求他:這是生命,希望你能把它放生。獵人糾纏不休地說:這隻野雞是我的一盤菜,你必須給我。後來禪師拿出戒刀,割下自己的兩隻耳朵,當作一盤菜交給他。獵人特別驚訝,從此之後便皈依佛門、行持善法。

以前,很多禪師爲了救護衆生的生命,哪怕自己入監獄甚至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這方面有許多非常精彩的公案。

今天只講這三條,希望大家能再三思維!也希望各位要考慮人類和地球的未來,而保護一切有生命的衆生。現在人類在物質方面的.發展可以說是超級的,但從有些行爲上看,善心和慈悲心卻越來越弱,其實這對人類乃至賴以生存的地球是有害的,因此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讓所有生命都獲得自由、快樂。這不僅是佛教徒的責任,對所有尋求快樂、追求真理的人來講,其責任都不可推卸

放生的重大意義2

放生釋義:

1、把捕獲的小動物放掉。

2、一些買小魚,泥鰍,小鳥放生的組織。

3、猶言給予活命。

4、北齊處理死囚方式之一。

5、方言。謂中途把別人丟開。

中國漢地的放生活動古已有之。狹義單指人命;廣義則指一切人命與禽獸。體現了古人保護自然、愛護生命的精神。早在魯國時期,中國漢地即有在特殊日子放生的說法,甚至已出現了專門捕魚鳥以供放生的情況。

但持續、廣泛的放生習俗的形成,還是在印度佛教傳入中國之後。《金光明經·流水長者子品》記載釋迦牟尼當年爲流水長者子時護生、放生的事蹟。

放生的重大意義 第2張

擴展資料:

根據佛教說法:

一、放生就是救命放生就是救護那些被擒、被抓、將被宰殺、命在垂危的衆生的命,而衆生最寶貴的就是自己的生命得以重拾生機,救他們的命,他們感激最深,所以功德至大!

二、放生就是還債人們今生及累劫以來所造的殺業早已無量無邊,放生就是出錢、出力來救贖衆生的性命,以償還以前人們所積欠無數的殺債。

三、放生就是救急放生與其他的功德不一樣,是救命在旦夕,隨時將被宰殺的生命得以重拾生機,是千鉤一發、刻不容緩的行動,就好像是醫院的急診急救一般,一個剎那、一全行動便可挽救成千上萬無數的生命,所以功德至深。

放生的重大意義3

放生的十八種意義:

放生就是救命 放生就是還債

放生就是救急 放生就是慈悲

放生就是覺悟放生就是實踐

放生就是積極 放生就是方便

放生就是改命 放生就是解冤

放生就是消災 放生就是治病

放生就是救親 放生就是延壽

放生就是福善 放生能助西方

放生的重大意義 第3張

放生的由來:

“放生”一詞出於大乘佛經,盛行於中國,也流行於日本、韓國、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動是佛教徙基於衆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輪迴生死的因果觀念,提倡救濟衆生。

放生的根據,佛教徒最熟悉的有兩部佛經。一是《梵網菩薩戒經》,其中提到:“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是故六道衆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木體,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若見世人殺畜牲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常教化講說菩薩戒,救度衆生。”“放生”一詞出於大乘佛經,盛行於中國,也流行於日本、韓國、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動是佛教徙基於衆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輪迴生死的因果觀念,提倡救濟衆生。

另一部《金光明經》卷四《流水長者子品》,也提到有關釋迦世尊行昔行菩薩道的一側段記載,當時世尊名叫流水長者子,有一天他經過一個很大的池沼,時逢天旱,而且有人爲了捕魚,把上游懸崖處的水源堵塞,使池中水位急速下降。長者子眼見上萬條大小魚類瀕臨死亡邊緣,又無法從其上游決堤引水,於是爲了救活魚羣,不得已向當時國王請求派二十隻大象,用皮囊盛水運到池中,直到池水滿,並且飼以食料,方纔救活魚羣。

《梵網戒經》是放生的理論根據,《金光明經》則是開設放生池的根據。其他大乘經如《六度集經》卷三,有贖鱉的放生記載;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九,也講到雁塔的故事。可見,放生是從戒殺而衍生的,也可以說,戒殺進一步必定是放生。戒殺僅是止惡,是消極的善行,放生救生纔是積極的善行。因此在中國,從北齊蕭樑以來,便提倡斷肉食、不殺生,所以放生的風氣漸漸的展開。梁武帝曾下詔禁止屠殺生命以祭祀宗廟;樑代慧集比丘,自燃兩臂遊歷諸州,以乞化所得贖生放生。隋天台智者大師發起開築放生池,爲被放的魚類講《金光明經》和《法華經》,又購買各類糧食飼予魚鱉。唐肅宗乾元二年,詔天下立放生池八十一所,顏真卿撰天下放生池碑。宋真宗天禧元年,敕重修天下放生池。天禧三年,遵式奏以杭州西湖爲放生池。天聖三年,知禮奏以南湖爲放生池,於佛誕日爲放生會。明代蓮池大師是歷代高僧中提倡放生最積極的一位。他在《竹窗二筆》中,寫有《衣帛食肉》、《戒殺延壽》、《放生池》、《因病食肉》等篇;在《竹窗三筆》中,也有《殺生人世大惡》、《殺生非人所爲》、《人不宜食衆生肉》等文,鼓勵戒殺放生。

對於放生的儀軌,宋代遵式《金園集》中有《放生慈濟法門》,知禮《四明教行錄》中有《放生儀》及《戒殺放生文》,這些都是放生儀軌。現在通用的《放生儀軌》也是依據《金光明經·流水長者子品》的大意而編纂的。

在舉行放生儀式時,行在放生處設香案,準備淨水與楊枝,中間供奉觀世音菩薩像。維那舉腔“楊枝淨水”香贊,主法者拈香禮佛;其次,念三遍“銜藪蟊 凼酪羝腥”,主法者舉杯說“菩薩柳頭甘露水,能令一滴遍十方,腥羶垢穢盡蠲除,令此壇場悉清淨”後,大衆同念《大悲咒》,給那些動物灑淨。灑淨後,大衆念《心經》、主法者再爲動物開示佛法,並且傳授三歸依,大衆同念懺悔偈、三歸依偈、發願偈。然後,主法者再次說法,大衆唱“胎卵溼化”贊,唸佛繞生靈處三週,最後迴向。舉行儀軌完畢後,將動物送歸大自然,讓它們恢復生命的自由。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