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關於小寒的知識點

關於小寒的知識點

來源:秀美派    閱讀: 1.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於小寒的知識點,每年的公曆1月5—7日之間,人們就將迎來一年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小寒,小寒是冬天裏面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以下了解關於小寒的知識點及相關知識。

關於小寒的知識點1

我國民間有俗諺說“冷在三九”,公曆時間多在1月9日至17日,恰好就在小寒期間,此時在我國已是隆冬時節,南方地區冬暖顯着,隆冬1月,霜雪交侵,常有冰凍,最低氣溫在零下10℃左右。而華南北部最低氣溫卻很少低於零下5℃,華南南部0℃以下的低溫更不多見。

我國隆冬最冷的地區是黑龍江北部,最低氣溫在可達零下40℃左右,天寒地凍,滴水成冰。低海拔河谷地帶,則是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隆冬最暖的地方,1月平均氣溫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現0℃以下的低溫。加之逆溫效應十分顯着,所以香蕉、芒果等熱帶水果能夠良好生長。

小寒節氣,人們要注意氣象臺對強冷空氣的預報,預防大風降溫和雨雪天氣對春運的影響,注意防寒防凍。而在農事方面,這時節要繼續抓好春花作物的培育,做好防凍、防溼工作,力爭春花好收成。要防止積雪凍雨壓斷和竹林果木,冬季多大霧、大風天,海上或江湖捕魚、養殖作業需特別注意安全。

小寒的由來

小寒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月初寒尚小……月半則大矣”,就是說,在黃河流域,當時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於小寒還處於“二九”的最後幾天裏,小寒過幾天后,才進入“三九”,並且冬季的小寒正好與夏季的小暑相對應,所以稱爲小寒。位於小寒節氣之後的大寒,處於“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並且冬季的大寒恰好與夏季的大暑相對應,所以稱爲大寒。

關於小寒的知識點

小寒的特點是天漸寒,尚未大冷。隆冬“三九”也基本上處於本節氣內,因此有“小寒勝大寒”之說。這是因爲在上一個節令冬至時,地表得到太陽光、熱最少,但還有土壤深層的熱量補充,所以還不是全年最冷的時候。等到冬至過後,也是到“三九”前後,土壤深層的熱量也消耗殆盡,儘管得到太陽光、熱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於是便出現全年的最低溫度。

小寒時節都有哪些習俗?

小寒習俗之一:畫圖數九

二十四節氣小寒節氣最初起源於黃河流域,據說早年黃河流域的農家每逢小寒,家家時興用“九九消寒圖”來避寒養生。九九消寒圖是一幅雙鉤描紅書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凰”,均爲繁體字,九字每字九劃共九九八十一劃,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畫順序填充一個筆畫,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纔算大功告成。

小寒節氣正值三九嚴寒,所以“畫圖數九”的民俗與小寒節氣有着密切聯繫。數九計數,書法描紅,既能求得消寒,也算是冬日裏一種不錯的消遣冶情的養生方法。

小寒習俗之二:吃菜飯

小寒吃菜飯是老南京的習俗。南京人對小寒頗爲重視,人們會用糯米加生薑、矮腳黃、鹹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一起煮成菜飯。古時,南京人對小寒頗重視,但隨着時代變遷,現已漸漸淡化,如今人們只能從生活中尋找出點點痕跡。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會煮菜飯吃,菜飯的內容並不相同,有用矮腳黃青菜與鹹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薑粒與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鮮可口。中醫認爲寒爲陰邪,小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節氣,也是陰氣最盛的時期。

南京菜飯中糯米補中益氣,健脾暖胃,能增強機體抵禦寒邪的能力;生薑味辛性溫,具有發汗解表,溫肺散寒之功效。再加上南京特產矮腳黃、香腸、板鴨,藥食雙補,美味可口,冬日裏吃完後特別暖和,可與臘八粥相媲美。

到了小寒時節,也是老中醫和中藥房最忙的時候,一般入冬時熬製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時,有的人家會再熬製一點,吃到春節前後。居民日常飲食也偏重於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其中又以羊肉湯最爲常見,有的餐館還推出當歸生薑羊肉湯,近年來,一些傳統的冬令羊肉菜餚重現餐桌,再現了南京寒冬食俗。

俗話說,“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南京人在小寒季節裏有一套地域特色的體育鍛煉方式,如跳繩、踢毽子、滾鐵環,擠油渣渣(靠着牆壁相互擠)、鬥雞(盤起一腳,一腳獨立,相互對鬥)等。如果遇到下雪,則更是歡呼雀躍,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會全身暖和,血脈通暢。

小寒習俗之三:吃糯米飯

廣州傳統,小寒早上吃糯米飯,爲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蔥白,拌在飯裏面吃。

小寒習俗之四:臘八粥

飲食上“小寒”節氣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臘八粥”。《燕京歲時記》中記載“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

上述食品均爲甘溫之品,有調脾胃、補中益氣、補氣養血、驅寒強身、生津止渴的功效。我國古人稱“粥飯爲世間第一補人之物”,認爲吃粥可以延年益壽,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上說:粥能“益氣、生津、養脾胃、治虛寒”。張耒的《粥記》中也說:“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爲飲食之妙訣。”

關於小寒的'知識點2

“小寒”和“大寒”哪個更冷?

歷史資料統計表明:不同地點、不同年份情況不盡相同,一般來說,北方大寒節氣的平均最低氣溫要低於小寒節氣的平均最低氣溫;南方則反之。

小寒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已進入嚴寒時期,土壤凍結,河流封凍,加之北方冷空氣不斷南下,天氣寒冷,人們叫做“數九寒天”。在我國南方雖然沒有北方峻冷凜冽,但是氣溫亦明顯下降。在南方最寒冷的時候是小寒及雨水和驚蟄之間這兩個時段。小寒時是乾冷,而雨水後是溼冷。

小寒的特點

當太陽黃經達285度時,小寒節氣開始。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

中國南方地區冬暖顯著,隆冬1月,霜雪交侵,常有冰凍,最低氣溫在零下10℃左右。而華南北部最低氣溫卻很少低於零下5℃,華南南部0℃以下的低溫更不多見。中國隆冬最冷的地區是黑龍江北部,最低氣溫在可達零下40℃左右,天寒地凍,滴水成冰。

低海拔河谷地帶,則是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隆冬最暖的地方,1月平均氣溫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現0℃以下的低溫。加之逆溫效應十分顯著,所以香蕉、芒果等熱帶水果能夠良好生長。

關於小寒的知識點 第2張

俗話說,“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節氣內。但這只是一般規律,少數年份大寒也可能比小寒冷。

華南冬季最低氣溫不低,有利於生產,也適宜發展多種經營。“受命不遷,生南國兮”的柑桔,生長一般要求最低氣溫不低於零下5℃、年溫高於15℃,華南內絕大多數地區都能滿足,副熱帶植物也幾乎應有盡有。只所以如此,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應當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關於小寒的知識點3

小寒的由來

小寒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代表冬天中氣候變化的節日,標誌季冬時節正式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

既然我們都知道小寒天氣很冷,爲什麼不叫大寒呢?這是因爲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月初寒尚小.....月半則大矣”,就是說,在黃河流域,當時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小寒還處於“二九”的最後幾天裏,小寒過幾天后,才進入“三九”,冬季的小寒正好與夏季的小暑相對應,所以稱爲小寒。

關於小寒的知識點 第3張

小寒的傳統習俗

1,畫圖數九

小寒節氣最初起源於黃河流域,據說早年黃河流域的農家每逢小寒,家家時興用“九九消寒圖”來避寒養生。

2,冰戲

冬天到來之後,河面會冰封起來,從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春冬之間,河面結冰厚實,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馬拉,或由狗牽,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撐船般划動,推動前行。這樣的遊戲方式和打雪仗一樣給人們帶來很多歡樂。

小寒養生知識

冬日是萬物斂藏的季節,所有人和生物都應該養精蓄銳,冬日養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養shen防寒"。傳統醫學方面認爲小寒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寒易傷人體陽氣,寒主收引凝滯。所以冬天的養生基本的原則仍是《黃帝內經》中的那一句格言:"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日萬物斂藏,養生就該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收藏陰精,使精氣內聚,以潤五臟。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