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教育 > 孩子成長需要家長引導

孩子成長需要家長引導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3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成長需要家長引導,孩子的教育一定要順應孩子的性格才能事半功倍,但任何一種性格都存在缺陷,其中有些缺陷是父母非常不願意見到的,現在分享孩子成長需要家長引導。

孩子成長需要家長引導1

1、說服教育

父母要學會與孩子交流溝通,只有與孩子溝通,才能瞭解孩子,更好地教育孩子。父母與孩子交談時,要有針對性、靈活性,態度要和氣,不要讓孩子感到畏懼,否則孩子會避開你的。父母要尊重孩子,耐心傾聽,與孩子講道理,這樣子才能使子女明辨是非。

2、該表揚的時候就要表揚

表揚是對孩子的一種肯定和好評。如果孩子在某件事情上做的不錯,我們就應該給以肯定和好評,這樣子孩子纔會更有進取心和榮譽感,爭取更大的進步。表揚獎勵要以精神獎賞爲主,物質獎賞爲輔。

3、指導孩子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培養子女良好習慣可以通過對孩子安排好自己的生活秩序抓起。指導子女安排生活,佈置好生活環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孩子安排好自己的學習,這樣子孩子才能更加對待好生活,對自己負責。孩子有需要的時候父母給以一定的幫助。

4、父母要樹立榜樣

每個父母想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好思想好行爲等優秀品質,希望孩子懂事快樂成長,對家庭負債,對社會負債。然而,這些都需要父母樹立榜樣,孩子們纔看進去眼裏。所以。家長的言行是否正確對子女有着十分深刻的影響。所以,家長在在生活中要學會檢點自己的言行,樹立好榜樣。

孩子成長需要家長引導
  

5、不要溺愛孩子

孩子固然很寶貴,但在教育過程中,就必須給以嚴格教育,不能溺愛孩子。有些家長將孩子當作心頭肉,孩子想要什麼買什麼。在農村,普遍看到孩子是爺爺奶奶照顧的,老一輩的人很會寵愛孩子,很容易把孩子慣壞了,父母有時間的話要多陪伴孩子,瞭解孩子,但是疼愛孩子一定要有個度,溺愛孩子只會害了他。

幫孩子一起想辦法解決疑難問題

6、幫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

很多家長朋友常常忽視培養孩子的自信,維護孩子的自尊,家長應該經常對孩子的獨立思考和自我決策行爲予以鼓勵。在批評孩子的錯誤之前,首先要表揚他好的一面,維護他們的自尊和自信,即使孩子做錯了,也要表揚他獨立解決問題的行爲,然後再解釋爲什麼錯了,這樣纔有助於孩子自尊心的維護和自信心的培養。

很多的批評可以變成對孩子提出問題,其效果也會比批評更有效,教育孩子的契機有很多,比如安排孩子做家務,到鄰居家借東西,讓他們自己買日用品等等,引導孩子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孩子就能健康成長。

7、尊重孩子的意願,給孩子飛翔發展的空間。

好多家長對孩子的.事情進行全部包辦,怕孩子不會做、出問題、怕孩子受委屈,最終導致孩子自律意識差,成長腳步緩慢。看如下例子老鷹折斷幼鷹的翅膀的原因:

因爲只有經過這近乎殘忍的教育方式,才能使之成爲生存的強者。母鷹以堅強的意志力折斷幼鷹翅膀,正是爲了幼鷹能自由翱翔於廣袤的天空中,鷹的翅膀骨骼再生能力極強,只要帶着被折斷的翅膀,強忍着激烈的痛楚飛翔,使翅膀充血,很快便能痊癒。

重生的翅膀更加剛勁、強健有力,能夠衝上雲霄。沒有折斷翅膀的幼鷹,永遠也飛不上高空,如果不這樣,幼鷹將失去僅有的機會,永遠與藍天無緣。

鷹的生長,遵循弱肉強食的規律。鷹的老窩築在高山危崖的峭壁上,用堅實的樹枝和芒草築得無比堅固,建造一次可享用一生。一窩雛鷹出生之後,由於食物缺乏,雌鷹便會選擇無情地殺死其中最弱小的雛鷹,保留其它身骨強壯的雛鷹。而留下來的雛鷹經過苦難般的訓練後,一旦自立,母鷹便會將它們趕得遠遠的,永遠不許再回老窩。

而這個訓練過程則異常殘酷,必須經過三關生死考驗。第一關,要經受成百上千次的飛行訓練,才能從母鷹口中得到食物,否則只能活活餓死。第二關,母鷹把幼鷹帶到高聳雲霄的懸崖處,把幼鷹摔下去,只有勇敢展翅飛翔的幼鷹才能活下來。第三關,那些被母鷹推下懸崖而活下來的幼鷹,其翅膀會被母鷹咬斷,然後再次被母鷹摔下懸崖……

孩子成長需要家長引導2

家庭訓練日記

踢球時,旻旻目前會用腳輕輕踢,他的腳還不太會使勁。

機構安排上午過去訓練。早上,旻旻起牀有點鬧,他不願意自己拿衣服穿,我輔助他穿衣服褲子;洗臉的時候,他也哭。這幾天,我準備多觀察一下旻旻的情況,看看適應能力怎樣。

旻旻想拿小朋友的玩具車玩,他伸手過去,小朋友不同意,他的手隨即縮了回來。我對他說:“沒關係的,弟弟的玩具,弟弟可以不給我們玩,我們可以去找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旻旻和另外一個小朋友玩積木,小朋友拿一個放在碗裏,旻旻放一個,輪流了5次,旻旻就開始急了,想搶積木自己一個人放,不讓小朋友玩。我引導他:“輪到妹妹了,把積木給妹妹,妹妹放完到旻旻放,旻旻要學會耐心等待。”安撫了一會,輔助旻旻把積木還給妹妹。

在孩子成長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陌生事件,孩子的認知和經驗有限,處理中會遇到各種困難,或者錯誤,難免會產生挫敗感,家長的引導就很重要了。

在孩子學踢球時,孩子能踢到球,說明他能對腳的進行初步控制,但是精準性的把握還有待提高;而不會用勁,說明孩子的平衡能力和動作協調能力有待提高。

孩子的訓練課被調成上午,這對於不喜歡變化的孩子來說,確實產生了不小的心理壓力,所以不容易適應,出現“不願”的行爲,“鬧”的.情緒都很正常;媽媽暫時輔助孩子,有利於幫助孩子減輕壓力。

孩子伸手拿小朋友的車,被拒絕,媽媽的引導,只注重了孩子的情緒平復,沒有幫助孩子去“反思自身行爲”,把一個練習交往機會的機會錯過了,留給孩子一個錯誤的借物方式和逃避性社會方式。

在孩子玩積木時,媽媽的引導很不錯,孩子搶積木想自己放,媽媽向他輸入輪流和等待,並讓他按規則進行,這樣的處理,有利於正確社交規則的植入。當孩子出現情緒時,媽媽及時對孩子進行了安撫,有利於增強親子關係的粘性,也有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孩子成長需要家長引導 第2張
  

我們建議:

1、掌握踢球技能,需要多加練習

踢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家長要在鼓勵中讓孩子多加練習,讓他了解自己的每一點進步,並衛都要給予肯定,增強孩子練習的信心,讓孩子願意去練習。

2、日程發生變化,孩子有知情權

譜系孩子刻板不喜歡變化,所以,變化對孩子情緒影響很大,所以,家長儘量給孩子一個提前輸入,讓他知道變化,和他討論變化後的情況,以及怎樣做。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和預案,孩子的心理負擔就會變小,情緒波動就不會那麼大了。

在訓練課調整到上午時,家長可以提前告訴孩子,再和孩子討論一天的事怎樣安排,讓孩子知道只有時間變化,一切事情還照樣發生。

3、借物要先溝通

引導孩子想玩別的小朋友的玩具時,要說:我可以玩玩嗎?或者,咱們可以換換玩嗎?這樣,比較容易達到目的。儘量避免“想玩就搶”的消極的社交法則。

當然,如果對方不讓玩時,家長要儘量給予孩子情感梳理;家長還可以讓孩子看着小朋友玩,找準時機,再借,或者還可採用準備玩具跟小朋友交換等方式來幫助孩子達成社交。

另外,在排隊輪流玩中,出現破壞規則的情況,家長要讓孩子暫停遊戲進行反思,以利於輪流觀念的建立。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