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教育 > 10歲小孩一寫作業就哭就急躁

10歲小孩一寫作業就哭就急躁

來源:秀美派    閱讀: 1.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0歲小孩一寫作業就哭就急躁,家長要拿出足夠的耐心,要鍛鍊孩子,平時多與孩子進行語言和肢體上的溝通,如果發現孩子的優點需要及時給予表揚,看看10歲小孩一寫作業就哭就急躁怎麼解決。

10歲小孩一寫作業就哭就急躁1

一、孩子不寫作業,打罵並非良策

孩子不寫作業,家長對其進行打罵,有時候並不能很好的端正孩子的學習態度,相反孩子會從一開始恐懼和害怕的心理,轉變成爲一種爲了完成任務而去寫作業的心態,這樣做只是爲了避免你對他的打罵和教訓,久而久之會對學習產生厭惡。

心理學領域有個著名的"小阿爾伯特實驗",這個實驗已經爲我們敲響了警鐘。

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從醫院挑選出一名嬰兒作爲實驗對象,名爲阿爾伯特,在實驗中華生將兔子,小白鼠等動物放在阿爾伯特身邊,想看看他是否感覺到恐懼,實際上他並不感覺到恐懼。

但在後期,阿爾伯特時不時會對小白鼠,兔子等小動物產生好奇,會想要觸碰它們,華生在他第二次想要觸碰小動物時,在他的背後敲響了鐵棒。

鐵棒碰撞迸發出刺耳的聲音,把小阿爾伯 特嚇得哇哇大哭。之後每一次他想要接近小白鼠時華生就會製造出這種聲音。

這樣幾次之後,即使華生不再敲擊鐵棒,阿爾伯特也會下意識地迴避小白鼠,對其感到恐懼。在他的心裏,小白鼠已經跟讓自己感到害怕的巨響劃上了等號。

所以,孩子不寫作業的時候,打罵並非良策!

10歲小孩一寫作業就哭就急躁
  

二、孩子不愛寫作業肯定是有原因的

父母對於孩子的期望太高,孩子承擔的壓力也就越多,並且現在家長圈裏也已經形成了一種內卷,不斷的給孩子報除了學習之外的興趣班,補習班,學習和寫作業也無形中成爲了孩子的一種壓力,讓他安靜不下來學習,會變得貪玩叛逆。那如何緩解這種壓力呢?我們不妨試試在樊登推薦的《掌控習慣》這本書中,有一個"兩分鐘規則"的概念:

(即使你知道應該從小處着眼,第一步也很容易邁得太大。當你夢想做出改變時,你會抑制不住地異常興奮,一時頭腦發熱就容易貪多嚼不爛。

我所知道的對抗這種趨勢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兩分鐘規則,也就是:"當你開始培養一種新習慣時,它所用時間不應超過兩分鐘。")這一段引用

簡單來說,就是講一個原計劃濃縮成一個2分鐘版本,原目標範圍太大了,在孩子的心理很容易產生退縮的想法,但是如果以大化小,那學習起來會簡單得多,比如:

原計劃是看一上午書我們可以改變計劃,兩分鐘內看1頁書;

以此類推原計劃需要背100個單詞,我們改爲背3個單詞;

這樣一來,小小的計劃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的,逆轉他們覺得“太難了”的'心理,讓他們覺得“我可以”!既是緩解了孩子在寫作業上的壓力,同樣慢慢的去實踐制定的學習計劃。

但同時,做家長在運用這個方法的時候也需要做到三點:

一是要有一定的耐心,孩子沒有立馬完成也不要着急,帶領他攻克學習上的難題,循序漸進,給他時間。

二是要適當給予孩子一些獎勵,完成的學習任務難度越高,給予的獎勵越高,這樣就和打怪升級一樣,讓寫作業成爲一種遊戲機制,孩子挑戰的過程中會越來越有成就感。

三是讓孩子在寫作業之餘適當放鬆,張弛有度。

10歲孩子一給講題就哭

1、性格因素:孩子性格比較內向,承受精神壓力的能力比較弱,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動不動就哭的現象,這跟性格發育有一定關係,家長要拿出足夠的耐心,要鍛鍊孩子的膽量,平時多與孩子進行語言和肢體上的溝通,如果發現孩子的優點需要及時給予表揚,逐漸增加自信心。

同時,多進行一些社交活動,多與人羣交往,這樣才能夠逐漸提高自信心,減少動不動就哭的情緒。

2、抑鬱症傾向:注意如果孩子經常動不動就哭,同時伴有性格改變、不愛說話,或者是經常會有一些幻聽、幻視的情況,此時要注意及時領孩子到精神心理科就診,排查是否存在有抑鬱症的傾向。

10歲小孩一寫作業就哭就急躁2

一、孩子們爲什麼一寫作業就哭

只有家長們弄懂了孩子們哭泣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地解決他們寫作業哭泣的問題。有的孩子一看到作業,就想到自己不會做,甚至還要在課堂上被老師當衆批評,同學們還時不時地嘲笑,這會讓他們對寫作業產生一種恐懼感,生怕自己再寫不好,又一次成爲老師批評、同學嘲笑的對象。

有的孩子面對堆積如山的作業,不由地感覺到心理壓力大。有時候,他們的作業要到很晚才能完成,甚至第二天還不一定能夠將作業全部交給老師,這讓他們內心感到十分忐忑。

而比較小的孩子,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只是感覺到很委屈,就不自覺地哭泣了出來,想要藉此來緩解壓力以及表達自己的不滿。

二、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們解決做作業就哭的問題?

家長在看到孩子一寫作業就哭時,不要直接打罵孩子,應該等待他們將內心的苦悶發泄完畢,再向他們詢問哭泣的原因。

若是直接打斷他們的哭泣,孩子們很可能會變本加厲,哭聲越來越大,家長再怎麼樣哄也紅不紅好,再怎麼教導他們也不會放在心上。

當孩子們哭泣完畢後,首先要給他們一個溫暖的抱抱,溫和地詢問他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爲什麼一寫作業就哭。

如果是孩子身體不舒服,頭疼,沒有精力做作業,就先不要逼迫着孩子立馬完成作業,要給他們一定的休息,緩衝的時間。

部分的情況下休息一兩個小時,小小的頭疼也會有所緩解,他們也能夠有精力去繼續完成作業。

若是讓他們不管頭疼,也不顧精神不濟,繼續完成作業。儘管他們坐在課桌前,在寫作業,但是他們的心思完全不在做作業上,反而會將寫作業視爲一種煎熬,這樣一來,寫出來的作業質量也不高,還不如讓他們好好的休息休息,然後再完成作業。

有些孩子在學校因爲作業受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嘲笑,就不敢輕易寫作業,生怕再次受到,來自同學的嘲笑,來自老師的批評。他們通過哭泣,發泄他們的不滿,憤怒。

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家長可以幫助他們擺正學習的心態,首先幫助他們查找爲什麼作業會受到老師的批評,如果他們並不能給出一個解答,家長也可以向老師去諮詢。

若是得知孩子做作業時,三番兩次地總是在同一個地方出錯,那麼家長就要告訴他們要多多學習類似的題型,多多的把握知識點。

若是遇到不懂的問題,儘可能地去詢問同學,老師,這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

10歲小孩一寫作業就哭就急躁 第2張
  

另外,若是老師多次在課堂上批評教育孩子,對他的'自尊心產生了影響,那家長要及時地將這些情況反饋給老師,希望老師能夠在批評指正學生作業時,可以私底下進行,而不是直接在課堂上進行,這樣很容易影響孩子幼小的心靈。

最後,現在的一些孩子,學習能力不太足,這需要他自身的努力以及家長,老師的共同幫助,才能激發出他對學習的熱情,才能讓他在學習的道路上走的更爲長遠。

因此家長要多多重視孩子學習這一塊,要先從基礎抓起,一步一步的提升學習的難度,還要多多分析錯誤的原因,多加總結,這樣纔有利於他們學習成績的提升。

總結

孩子一寫作業就哭泣,這並不是很大的問題,關鍵就是看家長如何引導,如何讓他們正視作業,如何讓他們對寫作業擁有自信心,如何讓他們意思到做作業的重要性。

10歲小孩一寫作業就哭就急躁3

舊想法

傳統的學者認爲這些所有的“不可以”指令,是在保護孩子安全並幫助他們社會化的副產品。但是傳統的研究者並不認爲,羞恥感可以促進孩子的腦部發育,相反地,他們認爲應該減少讓孩子感到羞愧的處境。

新想法

最新的育兒理論則認爲,避免孩子產生羞恥感固然有其道理,但是在孩子社會化的過程中,羞恥感也未必是絕對不好的。腦神經生物學的一些研究指出, 一些令人羞愧的處境,例如上面所描述的例子,事實上可以刺激右腦的發育,這部分主要掌管創意、情緒與感受,只要羞愧的感覺不要太久,而且能夠跟隨着一些復原與補救的經驗。

新一代的專家認爲,讓孩子真正受傷害的,並不是羞恥感,而是父母無法幫助孩子從羞愧中復原過來。

父母可以怎麼做

舒爾說:“在嬰兒成長的過程中,藉由一些小小的羞恥感來促進其社會化是很重要的。”尷尬(羞恥感的成份之一)大約在14個月大時出現,當母親“不可以”的指令,跟隨着孩子低垂的頭與難過的表情開始產生。

孩子與興奮(開心地在牆上塗鴉),忽然間掉落很泄氣的情境(母親“不可以”的警告),再回到興奮的情緒(“好吧!讓我們一起刷洗牆壁吧。”)

在這一個快速的過程中,腦部許多部分開始活動,並且產生許多連結,使得這整個腦部系統獲得更緊密的鍛鍊。其結果可以促進認知部位(前額腦區底 部,orbitofrontal cortex)與感情部位(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的發展,並且促進這兩個系統的連結,讓孩子在感情與自律能力能有均衡的發展。

很重要的一點必須記得,要趕快讓孩子從羞恥感中復原過來。長久的羞恥感會讓孩子自我封閉、易怒甚至產生暴力傾向。想想看自己的情形,如果尷尬的感覺一直持續下去,你會不會想要逃開或做出一些反抗的行爲?

怎樣批評寶寶

當寶寶能走會跑後,會讓媽媽們非常頭疼,一天之內被媽媽批評個三五次簡直就是家常便飯。只要媽媽一分鐘沒注意到,寶寶就肯定會“犯錯誤”。但是心理專家卻建議,不管寶寶犯多少錯誤,每天批評他最好不要超過兩次。

批評孩子有學問一天最多兩次

在育兒方面,家長的態度一般分兩種,一種是較爲開放的,例如美國等國家,對孩子都持順其自然的態度,管得很鬆,這樣有其好的一面,即利於孩子養成天真、坦率的性格,但不容易培養他們的是非觀念。而中國家長大多是另一種,即對孩子嚴格管理,它好的一面是能從小培養孩子的是非觀念,負面效果是,過多的批評、呵斥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變得膽小怕事。

10歲小孩一寫作業就哭就急躁 第3張
  

孩子犯錯其實是很好的教育機會

其實,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可以積累經驗教訓。許多家長在寶寶犯錯誤時,總是大加譴責、恐嚇,卻忘記了犯錯誤是很好的學習機會。家長們的批評是想阻止寶寶再犯同樣的錯誤,但這樣做常常會產生相反的'作用。孩子們或因害怕受責備而不敢冒險,失去學習新技巧的熱情和膽量;或產生逆反心理。

而且,過於頻繁的責備不僅讓孩子變得“皮”了,對批評充耳不聞;在成長的歲月裏,更會在他的心裏留下陰影,認爲自己做什麼都不行。

批評時的注意事項

專家建議,家長批評孩子,不妨每天只說個一兩次,不要逢事就說,因爲有的錯誤,孩子可能馬上就能自己明白,不說也罷。而對於重大的錯誤,在批評時也應該注意兩點。

一是冷處理。即家長在批評孩子時,不妨放低聲音,或採取沉默,這比高聲大喊要更有效果,孩子反而會更緊張,會感到“不自在”,進而反省自己的錯誤。

二是要趁熱打鐵。因爲孩子的時間觀念比較差,昨天發生的事,彷彿已經過了好些天了,加上孩子天性好玩,剛犯的錯誤轉眼就忘了。如果覺得孩子做的錯事必須批評,那麼別拖拉,馬上就說,否則就起不到應有的教育作用。

批評寶寶要講究技巧,才能是寶寶樂於接受,更能身心健康地成長。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