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

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

來源:秀美派    閱讀: 1.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孩子的成長受環境影響很很大,成長過程中也會伴隨很多的煩惱,教育需要家長自己先有良好的素養,有利於孩子的發展,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1

我想對造成孩子自卑、封閉、壓抑、焦慮的封閉狀態的外部環境,即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提出一些看法。對於一個學生而言,這兩方面的環境是他們成長的主要環境。

我們現有的學校教育體系,從小學到大學,都更注重於知識傳授。且不說這些知識體系,學科設置是否科學、合理、有效,對於學生的能力培養、人格教育、人生觀的探討卻實在是太欠缺了。現有的道德倫理教育與社會現實相距太遠,而且還往往過於空泛,抽象,缺乏說服力。

成績的優劣,成了衡量學生優秀與否的第一標準,這是指在學校而言。學生們的精力撲在了分數上,這種以分數爲標準的衡量方法,卻會壓抑人們的獨立思考能力與創造能力。所謂“高分低能”的現象,是也。

社會以她自己的規律在運轉,“識時務者爲俊傑”,順者昌,逆者亡。成功者其實就是順勢者,順大勢成大就,順小勢成小就。

然而從大學“聖殿”裏走出來的學生,對這個複雜又固執的社會,很容易有無所適從的感覺。以他們受的教育,以他們“遊手好閒”的校園生活,與社會相距實在太遠。

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

他們迷惘、愕然,學校太理想化,生活卻太複雜。被粉飾與美化的生活欺騙了他們,“做得說不得”的存在坑了他們。悟性高的學生,慢慢地瞧出個名堂,知道怎麼順勢,怎麼拐彎,怎麼成就自己。那些個真誠的、坦率的、傻呼呼的,說不定就碰個頭破血流。迴轉身,慘慘說一聲:“真虛僞。”

那位“專門買碗”的大學生,敢情就是後者。從中學到大學,對大學生活的“浪漫”、“隨意”就受不了。

再說我們的家庭教育,一般父母評定孩子的標準其一是“高分”,其二是“乖”還是“不乖”,即是否聽話。他們基本無視孩子的人格培養與能力開發,在生活上對孩子“無微不至”,讓他吃得好,穿得漂亮,身體棒棒的,走出去體體面面。至於他的心理狀況呢?關心的就不多。

有許多家長,對孩子有一種“敵意”的態度,使其在斥責聲中長大,這是許多孩子的體會。父母對孩子發脾氣、耍態度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

結果,在家長面前,有的孩子就戰戰兢兢,形容委瑣,而一旦脫離了父母的視線,就無法無天,頑劣不堪。有的孩子與父母就缺少一份親密的感情。從小感情壓抑,落落漠漠的,不愛與人交往。那位大學生,顯然是與父母有隔閡的,因此也不多交流。

在一些學生身上顯露出來的自我封閉狀況,與缺少親密的人際交往有關。這些封閉者往往害怕社交,甚至害怕一般的同學交往。其結果,越是害怕,越是封閉。封閉造成孤獨、壓抑、焦慮,最後形成心理障礙,無法進行正常的工作與學習。

作爲家長,應該主動關心、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幫助協調孩子的情緒,矯正他的性格偏差。例如對於這位大學生,如果父母能經常與他談話,並幫助他澄清一些偏見,給他爲人處世的參考,那他的精神狀態就不至於到此地步。當然,對於學生們來說,也有一個對社會、對新環境的認識,適應、改造過程。固執己見,一成不變,很難生存,更別說競爭了。作爲家長,你是要培養一個身心健康、有發展潛力、能愉快生活的孩子,還是要一個具有嚴重心理偏差的“天才”呢?這兩種不同的目標,會形成兩種不同的教育方法。

無疑,心理健康,也即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們進行競爭的首要條件之一。

從某本書上讀到心理健康的標準,轉錄如下,以供家長、教師及學生參考:

1、有正常的認知能力,沒有認識障礙。

2、有豐富的感情,愉快的情緒,能承受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

3、意志健全,有自我控制能力,能戰勝壓抑、沮喪等消極情緒。

4、有較好的適應性。

5、心理特點和實際年齡相一致。

6、能正確認識自身,並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出恰當的估計。

7、對一定的事物持有積極的態度和穩定的情緒。

8、智力健全。

9、具有從事一般活動的能力和不同程度的創造性。

10.有切合實際的人生追求目標。

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2

很好的心理素質,對孩子的成長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到7歲的小孩子的心理髮展速度是比較快的,也是最爲穩定的階段在此時,父母應該掌握好這時間,能夠對孩子良好心態的教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麼家長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呢?安全網在這裏提醒大家,現在家庭當中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千萬不要太過於溺愛自己的孩子,這樣就會治孩子的心理素質低下,不能夠完全的去向着好的方向發展。

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 第2張

首先,家長一定要有意識的去改變自己的觀念,減少對孩子產生的溺愛感,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的能力。給孩子更多自我鍛鍊、自我服務的機會,減少孩子對父母的依戀和依附,提高孩子對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這將有助於孩子獨立性的發展。其次,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養觀。在教育問題上採取民主的態度,注重給孩子自主權,經常傾聽孩子的觀點,讓孩子在家庭決策中起一定作用,並對自己的行爲和選擇負一定的責任,允許孩子取得主動並且負起與年齡相適的責任。

另外,家長有必要對孩子進行恰當的挫折教育,鍛鍊孩子在因難和挫折面前不低頭的堅強意志和性格,並通過家庭中寬鬆氛圍營造,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使孩子形成客觀、寬容、忍耐及和諧的心態。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挫折面前泰然處之,保持樂觀與自信。

現在社會當中的競爭意識是比較強烈的,當面臨着競爭力的時候,有部分的人會無法的面對現實,主要是和自己的承受能力會有直接的關係,因此安全網小編提示大家:孩子的培養要從競爭的能力和挫折的教育以及社交的能力,再加上自我價值的培養有直接的關係,從小就應該去從這幾方面入手,帶動和引導孩子。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