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中藥材漲價該如何應對

中藥材漲價該如何應對

來源:秀美派    閱讀: 1.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藥材漲價該如何應對,不少企業都直言,在中藥材持續漲價的情況下,正面臨較大壓力,面對中藥材持續漲價壓力,除了中藥企業自身在不斷探索解決之道外,還有諸多行業也在發力。中藥材漲價該如何應對.

中藥材漲價該如何應對1

今年以來,中藥材價格開始出現持續上漲態勢,不少品種漲幅超過100%。具體來看,有數據顯示,2020年下半年開始,馬錢子一年漲幅高達228%,而密蒙花、蛤蚧、柏子養心丸仁、大風子、紫蘇子、鬱金等價格年漲幅超過了150%。另外,8月份以來,菊花、進口酸棗仁等漲幅也已均超過50%。

爲應對中藥材持續漲價,大批藥企正在發力

對於中藥材漲價的原因,業內分析主要是由於2021年以來,因新版藥典實施、天氣變化大、進口受限等因素影響所致。但其實中藥材不論漲價還是降價,業內認爲這都是市場常態。需要注意的是,在中藥材持續漲價的背景下,下游產業正持續承壓。

據瞭解,今年以來,中藥概念涉及的70家上市公司中,超八成公司2021年上半年總營業成本同比上漲,近五成公司的總營業成本漲超20%。其中,不少企業都直言,在中藥材持續漲價的情況下,正面臨較大壓力。與此同時,還有一批公司也由於中藥材漲價披露了風險提示:中藥材由於其野生資源的稀缺性、人工種植受氣候環境以及種植面積等因素的影響,公司可能面臨原材料供應不足的風險;同時,隨着原材料採購價格的大幅波動還將增加公司採購成本及中藥材貿易虧損的風險。

中藥材漲價該如何應對

那麼,在此背景下,中藥企業又該如何保障公司產品正常的生產和供應呢?據瞭解,目前不少公司已經開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啓迪藥業就一方面通過加強市場價格監控及分析,對重點原輔料,積極開展戰略儲備採購,降低採購成本。另一方面,則通過搭建大宗原材料採購平臺,實現了部分原輔材料及包裝材料集中採購;並通過提高生產預測準確性,優化了資源,降低了產業鏈整體成本。

另外,中國中藥、天士力、振東製藥、雲南白藥、太極集團等藥企,則都建立了自己的原料藥材生產基地,可從容應對價格上漲。雖然企業種植也會受到天氣等因素的影響,但是至少供應會有保障,而且價格不會高得離譜。

助力中藥企業應對漲價危機,藥機企業大有可爲

當然,面對中藥材持續漲價壓力,除了中藥企業自身在不斷探索解決之道外,還有諸多行業也在發力。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製藥設備產業。要知道,中藥材的採收、加工都離不開製藥設備的協助。而高效、智能的設備更是能爲藥企提升產能,減少原材料的損耗。

中藥材漲價該如何應對 第2張

據悉,目前爲了幫助中藥企業降本增效,減少成本壓力,不少藥機企業都在加速創新、升級設備。以乾燥設備爲例,過去中藥材傳統的乾燥方法一般分爲自然乾製和加溫乾製,但傳統方法因受地域、氣候、天氣影響較大,具有一定的侷限性和不規範性。而現在隨着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微波乾燥、真空冷凍乾燥、熱泵乾燥等現代乾製技術的應用,國產乾燥設備已能在進一步保留有效藥用成分的基礎上進行更加高質、高效的`乾製;同時還能降低人工成本、減少污染。

業內認爲,其實中藥材無論是漲價還是降價都是市場常態。從長期來看,隨着市場對中醫藥需求的不斷增加,以及國家大力提升中醫藥戰略地位及推進中醫藥服務等,我國中藥材市場整體仍將不斷向好發展。在此背景下,爲推動中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相關的設備企業就需要抓住發展契機,以及市場新需求、新趨勢;繼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提高設備質量水平,更好的滿足中藥企業生產需求。

中藥材漲價該如何應對2

黃沙地鐵站E出口步行百餘米,即是廣州清平中藥材專業市場(下稱“清平市場”)。街邊中藥材商鋪、滋補品商鋪整齊劃一,陳列各色藥材和貴細滋補品。

清平市場是全國17箇中藥材市場之一,毗鄰珠江河畔。繁盛之時,得清平一鋪,一世無憂。

眼下,這裏的商家正因中藥材漲價憂愁不已。“基本都漲價了,沒有哪一個不漲。”中藥材鋪老闆孫梅(化名)指着店內的藥材對時代週報記者說。

今年以來,中藥材價格呈普漲態勢,不少品種漲幅超過100%。

天地雲圖中藥產業大數據平臺分析,2020年下半年開始,中藥材行情進入“牛市”。馬錢子一年漲幅高達228%,密蒙花、蛤蚧、柏子養心丸仁、大風子、紫蘇子、鬱金等價格年漲幅都超過150%。

中藥材漲價讓下游產業業績承壓。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藥概念涉及的70家上市公司中,超八成公司2021年上半年總營業成本同比上漲,近五成公司的總營業成本漲超20%。

反映在資本市場上則是另一番光景。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9月10日,今年以來中藥概念指數累計上漲近15%,最高攀至3240.55點,板塊7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累計增長572億元,44家企業股價正向增長,9家企業股價漲幅超過50%。

中藥材漲價該如何應對 第3張

下游愁,上游也愁

在清平市場,曾經的繁華已然褪去。9月上旬,廣州依舊炎熱,午後的太陽灼烤着來往行人,其中多數是來市場附近的中醫院看病的患者,走入商鋪的顧客少之又少。穿過小巷,清平東藥材市場更顯冷清。

多名中藥材經營商戶告訴時代週報記者,今年以來,中藥材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價格貴,買的人就少了,市場蕭條了很多。

“因爲河南的暴雨天氣,生地、熟地、牛膝等河南產地的藥材價格都漲了。”中藥材商戶李亮(化名)對時代週報記者說。

河南是中藥材生產大省。數據顯示,2020年,河南中藥材種植面積達500萬畝,佔全國比重6.7%。河南還是四大懷藥(地黃、山藥、菊花、牛膝)的重要產區。

受今年7月的強降水天氣影響,河南多個懷藥產地均有受災,多個地塊被雨水淹沒。9月9日,武陟縣一家懷藥種植合作社負責人武言(化名)告訴時代週報記者,由於降雨量太大,自己種的四大懷藥都有不同程度受損,其中,生地受影響最大,最起碼減產40%。而牛膝因爲沒人種,產量也很低。

2020年12月31日新版《中國藥典》正式實施,提升了對中藥材中重金屬、農藥殘留、真菌毒素等有害物質的限度標準,對質量要求更高。

武言對時代週報記者稱:“我們產地的生地價格漲了將近20元,雖說價錢高了,但質量要求、檢測標準也高了,算下來每公斤藥材的成本增加了2元”。

孫梅已在清平市場和中藥材打了15年的交道。她表示,不止河南的藥材漲價,好多產地都漲了,“也不知道原因,搞得我們現在做生意都沒錢賺”。

中藥材漲價該如何應對 第4張

孫梅向時代週報記者一一列舉了中藥材價格的變化情況:生地一下子漲了20元,從16元/公斤漲到37元/公斤;白芷從15元/公斤漲到24元/公斤;槐花米之前賣20元左右,現在要價45元/公斤;車錢子漲幅也不小,從之前的30元/公斤,漲至如今的50元/公斤。此外,太極參、黨蔘、吳茱萸、百合等藥材的價格也有所上浮。

“漲了肯定不好賣了,租金又沒有降,東西又漲,我們還要照顧老客戶,有點存貨也一樣的價格賣。”孫梅稱,因爲中藥材價格上漲,銷量本身就不好,加上要維持老客戶,對於有存貨的藥材,也會平價賣出,等到下一批進貨再進行調價。“算上打包費、快遞費、倉儲費等等,根本沒錢賺。”孫梅對時代週報記者說。

另一家中藥材店的員工周明(化名)則告訴時代週報記者,事實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中藥材就有漲價的跡象,最近這幾個月更加明顯了,本輪中藥材漲價開始的時間還要更早。

天地雲圖大數據發佈的報告也顯示,在藥材市場上,從2020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中藥材進入普漲,補漲階段。報告分析稱,2021年中藥材整體供大於求,需求下滑,但由於資本和囤積行爲參與,藥材行情極爲火爆。

中藥材價格持續上漲,周明顯得有些無奈。“只能隨波逐流。”他解釋道,“因爲小市場沒有銷量,也沒有大的訂單,如果大批量購進,又沒有銷量,放在手裏也是一種負擔。你要去養護的,現在的藥材基本上都是無硫的,保存週期會縮短。”

廣東尚春堂藥業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也在觀望。他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其公司銷售的花膠、蟲草、海產品價格都漲了不少,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蟲草漲了4000元,從6000元/公斤漲到10000元/公斤,花膠則從數百元/斤漲到1000元/斤。

“現在進貨貴了,對於要不要再進貨會有猶豫。價格貴了,東西銷量也沒那麼好,零售客少了很多。”上述負責人稱,公司現在的預期就是依靠節日訂單,“到了中秋、國慶,燕窩,海蔘、陳皮這些禮盒會賣得比較好”。

藥企成本壓力上升

中藥材漲價的效應傳導至上市公司層面,“成本管控”成爲半年報關鍵詞。

今年上半年,“藥中茅臺”片仔癀()因漲價、缺貨、限購而頻頻受到關注,原因也指向原材料短缺和價格上漲。

廣州某片仔癀經銷商曾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坦言,原材料短缺是片仔癀缺貨的主要原因。天然麝香的年產量很少,加上除了片仔癀以外,需要用到天然麝香的藥品還有很多,譬如牛黃丸等。“用到麝香的藥品一多,整個就不夠用了。”該經銷商稱。

在2021年半年報中,片仔癀表示,重要藥材品種價格的波動對片仔癀系列產品的成本產生一定的影響。從長期看,麝香、牛黃及蛇膽的價格呈上漲趨勢,未來將對片仔癀及系列產品成本產生上升壓力。

此外,極端天氣、新版《中國藥典》的實施也影響着中藥材的價格,導致藥企成本壓力增加。華潤三九()在今年半年報中就指出,2021年上半年,因2020版藥典實施、天氣因素等影響,部分藥材價格出現一定幅度上漲。如乳香、沒藥等系列藥材價格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揚,連翹受產區倒春寒影響,減產明顯,價格波動較大。

神奇製藥( )在也半年報中表示,隨着國家新版藥典質量標準的提高、新《藥品管理法》的落地實施,各地環保部門監管力度的增強,部分原料藥供應緊缺。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原料及中藥材價格可能被壟斷或出現新的上漲趨勢。

中藥材漲價該如何應對 第5張

四川天府健康產業研究院首席專家孟立聯告訴時代週報記者,中藥材產業屬於廣義農業產業範疇,靠天吃飯的特徵十分明顯。因此,中藥材供給不僅受中藥材面積的影響,也受氣候等自然因素的制約。當供給不足時,價格自然會上漲。

“近年來,中醫藥成爲全國醫藥行業、健康產業的熱點領域之一,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表現也很好,中藥材需求擴大,漲價就是需求擴大的後果。”孟立聯表示。

爲應對原材料漲價、成本提高,不同藥企摸索出了各種方案。信邦製藥()選擇在中藥材價格較低時進行儲備;步長製藥()則在山東、新疆分別建立了丹蔘和紅花的種植基地,同時與供應商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憑藉蓮花清瘟“一戰成名”的以嶺藥業()採用產地採購的模式,通過前期的市場及產區調研,確定適合公司採購的策略,選擇時機進行產區季節性採購。

華潤三九在半年報中表示,爲合理控制成本,公司積極開展中藥材產地、市場調研,加強對部分中藥材的市場行情監控與未來發展趨勢分析,以合理確定採購週期,保證物料供應;同時通過開展集中採購,保證物料質量,控制採購成本。對重點原輔料,公司依據市場行情變化及時調整相應的採購策略,同時積極開拓供應源,建立保障供應安全的渠道。另一方面,公司積極推行成本管理,加強生產規劃,通過提高生產預測準確性,使資源優化,以降低產業鏈整體成本。

孟立聯對時代週報記者稱,近年來,中藥企業主動與中藥材種植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或自主建立基地,或進行戰略合作,大多數中藥企業都有相對穩定的中藥材來源。

中成藥集採將至

隨着集採常態化、制度化信號的傳出,藥企也面臨中成藥納入集採的考驗。在中藥材價格普漲的背景下,藥企或面臨新一輪壓力測試。

今年年初,國務院明確要求,將中成藥、生物藥納入集採。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陳金甫在會議上指出,生物類似藥、包括中成藥的大品種納入集採,這是制度性的要求,但規則會更爲優化、更有針對性、質量更符合藥本身的屬性。

目前,國家雖未全面推薦中成藥納入集採,但包括青海省、浙江金華、河南濮陽等多個省市已經針對部分需求大、金額高的中成藥品種開展了積極探索。

8月9日,國家醫保局在公佈的《對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4126號建議的答覆》中進一步透露,下一步,國家醫保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在完善中成藥及配方顆粒質量評價標準的基礎上,從價高量大的品種入手,科學穩妥推進中成藥及配方顆粒集中採購改革。

8月17日,業內傳出消息稱,湖北省發起首箇中成藥跨省聯盟專項集採。網絡上流出的相關文件顯示,此次採購的品種包括17類74個大品種,涉及血塞通、百令、銀杏葉、丹蔘、生脈等。最新消息顯示,共計19個省級單位參與了湖北9月3日召開的中成藥專項採購組織專題會議。

中藥材漲價該如何應對 第6張

中成藥納入集採看似呼之欲出,但實際上仍面臨諸多難題,標準難統一成爲業內共識。

化藥的集採最主要是建立在一致性評價的基礎上,主要有兩個前提,一是藥品屬於同一個物質基礎,二是臨牀療效一致。一名資深中醫藥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對於中成藥產品而言,第一,很難界定它是不是同一物質基礎;第二,藥品療效是否一致,現在也沒相關數據支撐。”

他向時代週報記者指出,從現在部分省市試點集採的方向來看,有把同化學組分的放一起的,也有把同類適應症的放一起的,這樣的做法和前面所說的兩條標準可能有所偏離。“同類組分放一起,是不是就是同一個物質,不知道。而臨牀療效是不是一樣就更不知道了。”他說。

有觀點認爲,中成藥的利潤空間遠低於西藥,如果中藥集採後也像西藥一樣價格大幅下降,對中藥企業打擊很大。

前述資深中醫藥人士並不認同這一觀點,他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集採時,報價的主動權是在企業身上,企業報價是一個招標議價的過程(市場性),“並非對方主動降你的價或者給你定價(行政性)”。

倘若中成藥納入集採,市場競爭無疑將進一步加劇,而中藥材價格上漲則可能進一步壓縮相關藥企利潤空間。上述資深人士向時代週報記者分析指出,首先,中藥材價格上漲,對應到具體產品,不一定每個產品的原材料價格都會上漲;其次,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有的中藥產品可能價格空間很大,集採一部分的話,對藥企的壓力不大,而有一部分產品本來利潤空間就很小,壓力會比較大。”他說。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