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教育 > 打開留守兒童心靈之窗的心理輔導

打開留守兒童心靈之窗的心理輔導

來源:秀美派    閱讀: 8.0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中國有這樣一個弱勢羣體。他們的父母爲了生計遠走他鄉離開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用勤勞獲取家庭收入,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但他們卻留在了農村家裏,與父母相伴的時間微乎其微,包括內地城市,也有父母雙雙外出去繁華都市打工。這些本應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兒童集中起來便成了一個特殊的羣體———留守兒童(不在父母身邊生活的城市兒童亦可稱爲留守兒童)。

打開留守兒童心靈之窗的心理輔導

留守兒童多由祖輩照顧,父母監護教育角色的缺失,對留守兒童的全面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隔代教育”問題在“留守兒童”羣體中最爲突出。據調查顯示,父母外出打工後,與自己的孩子聚少離多,溝通少,遠遠達不到其作爲監護人的角色要求,而隔代教育又有諸多不盡如人意處,給這些可憐的孩子留下了一生的遺憾,有的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檢出率高達57.14%。留守兒童問題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獨特的社會問題,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又一障礙,嚴重影響了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已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

由於地理和歷史等原因,我國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農村人地矛盾尖銳。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推動下,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爲改變生存狀況外出務工,因積分入學政策,戶籍政策等原因無法將子女帶在身邊,由此引發“留守兒童”問題。

留守兒童由於親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陰影,很大一部分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爲孤僻、性格內向,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還有的脾氣暴躁、衝動易怒,常常將無端小事升級爲打架鬥毆.

留守兒童心理輔導方法

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進行有效調控的策略如何,將直接影響到教育效果。下面,筆者將結合自己的一些切身經歷,談一些破解留守兒童心理之困的輔導方法。

1。健全檔案,讓留守兒童留下腳印

教師應關注每一個學生,特別關注留守兒童的情緒和情感,特別重視留守兒童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養。建好留守兒童的家庭成員及社會關係、德育素質、興趣特長、學習成績、身體素質、心理健康等生命成長檔案。全面完善檔案資料,讓每一位留守兒童留下生命成長的軌跡,爲心理輔導提供有效依據。

2.關心愛護,讓留守兒童沐浴親情

班主任首先要關心學生、熱愛學生。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指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種信任,愛是一種尊重,愛是一種鞭策,愛更是一種能觸及靈魂、動人心魄的教育過程。對那些小學生、低差生等弱勢羣體要關愛,對那些犯錯誤的學生以及留守兒童更要關愛。

關愛是作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對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尤其需要教師無私的愛,關愛留守兒童是對其進行心理輔導的基礎。

當然,教師對學生的愛,還應該嚴中有愛、嚴中有信、嚴而有度。要積極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抱着對學生的美好願望去面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輔導工作,用真誠的目光和激勵的話語去感染每一個學生。

還要從生活、學習等各方面對留守給予關照。對問題突出的學生,可以通過邀請到教師作客、饋贈學習用品甚至適當給點生活費用,讓其享受父母般的關懷,有困惑願意向老師傾訴。

其次可以聘請有愛心、有精力、有能力的教師、公務員、離退休人員等擔任留守兒童代理家長。管思想、管學習、管生活、管身體,扮演留守兒童思想品德輔導員、情感交流溝通員、日常行爲監護員、生活起居管理員、健康成長指導員。同時,通過親情專用電話、親情QQ視頻,以及學校溫馨家園化管理等有效方式全方位彌補留守兒童親情的“缺角”。

3.健康教育,讓留守兒童心態陽光

班主任要通過心理健康課、心理健康講座、陽光心態專題報告、理想信念及感恩教育主題教育等途徑,教育引導留守兒童擁有健康的陽光心態,通過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教育留守兒童正確認識社會上的各種現象,正確對待遇到的挫折、困難,正確樹立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其走過人生髮展的關鍵時期,自信地踏上校園及社會的陽光世界。

4.建立友情,讓留守兒童勇於傾述

常言道:“心病必須心藥醫。”學生在平時生活、交往、學習中產生的問題,較多的是屬於心理健康的問題。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不能一蹴而就,不能粗暴急躁,更不能過分地批評指責、諷剌打擊,要朋友式地談心,針對性地梳理,耐心啓發、正確引導。教師要學會和留守兒童做朋友,做到公平對待、不歧視任何學生。人們常說,朋友之間最重要的就是談心,其實和學生相處也是一樣的。

譚鋼是班上最令我頭疼的孩子,他的年齡較小,父母在外打工,自控能力差,行爲習慣也比較差,不管是別的同學不小心碰到他,還是他主動去打人,只要遇到一點點事或吃一點點虧,他就會哭着躲起來,小朋友們都不喜歡他。

我將表揚、鼓勵、批評所有的方法都用上了,可是對他不起一點作用,就是走不進他的心裏。有一次我給譚鋼講道理的時候,他帶着憂傷的眼神對我說:“我沒有朋友,在家沒有,在學校也沒有。”

於是我開始主動地和他交朋友,給他給糖果吃,經常和他聊天,慢慢地他接受了我,願意把他的想法告訴我,我對他說的話也開始起作用了。我倆兒還有個小祕密,他要是保證能做到的事我們就拉拉勾,他要是忘了,我就做拉勾的動作提醒他。

譚鋼一點一點地進步了,我班的小朋友也開始主動地和他交朋友,他有困難時小朋友們都願意幫助他。看着他慢慢地進步,看着他開心的笑容,我感到非常快樂。

實踐證明: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老師,他們更需要的是朋友。與留守兒童做朋友,就可以與之平等的交談,就會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纔可能貼近孩子的心,走進孩子的心靈。只有走進孩子心靈,你的教育才會起作用。

5.對症下藥,讓留守兒童正視挫折

留守兒童具有的煩惱、焦慮、緊張,往往因人而異,通過團體指導有時難以收到最佳效果。“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教師要隨時隨地觀察留守學生的心理動態,對有心理疾病的學生,要對症下藥,可以進行個別交談、電話諮詢、信函諮詢,也可以設立“心理諮詢室”或“知心姐姐信箱”,也可以通過寫日記、週記的形式瞭解學生的心理動態,及時引導學生走出心理誤區。首先,換個角度,審視挫折。

遭遇挫折最容易使人意志消沉,但是如果換一種眼光來看待挫折,就會產生積極作用。比如考試中有幾道題目做錯了,可以引導留守兒童這樣想:這幾道題目是我複習中的盲點、漏洞,把這些知識點弄懂,下次不就少了一個失誤嗎?從挫折中能發現問題,汲取教訓,彌補不足。

其次,充滿自信,戰勝挫折。德國精神學專家林德曼認爲:人只要有自信,就能保持精神和肌體的健康,激發潛能,戰勝挫折而獲得成功。在學習生活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辦法,讓留守兒童樹立自信。

比如讓留守兒童起牀後,對自己說一句“我是最棒的,我能行。”回答對了老師的問題,或者成績進步了,對自己說:“我真的是很棒啊!”睡覺前對自己說一句:“今天我的表現很優秀,明天繼續。”只要有自信,就沒有爬不過的山,沒有趟不過的河,也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和挫折。

第三,自我調節,心靈快樂。教師要善於發現留守兒童情緒及行爲變化,進行積極地心理暗示和提醒他們追求快樂。壓抑苦悶如果長期鬱積心頭,會讓人意志消沉甚至性格扭曲。有不良情緒時,引導留守兒童找老師、同學、朋友進行溝通交流,通過傾訴將不良情緒排遣宣泄;或者放正心態,不和別人攀比,自我寬慰。

第四,適度“移情”,放鬆自己。留守兒童遭遇挫折後,如果情緒比較差,引導他們通過聽鋼琴曲或輕鬆歡快的歌曲、參加體育鍛煉等途徑適當轉移一下他們的注意力,放鬆他們的心情,宣泄他們的壓抑情緒,給其帶來一份好心情。

第五,決不放棄,奮勇拼搏。遭遇挫折時決不能讓留守兒童輕言放棄。伏爾泰說:“人生布滿了荊棘,我們想的惟一辦法是從那些荊棘上迅速跨過。”只要我們能引導留守兒童堅持下去,努力奮鬥,他們就一定能戰勝挫折,走向成功。

第六,痛哭一場,情緒宣泄。當不良情緒得不到排解,壓抑着留守兒童的心靈時,只能讓他們更加難以自拔。可以讓他們大聲吶喊,大哭一場等一系列不危害他人的宣泄途徑,讓他們的情緒得到排解,是一種心理保健的良方。

第七,糾正認知偏差,與人爲善。擁有一顆善良之心是化解不良心態的靈丹妙藥,當你讓留守兒童擁有了一顆善良之心,他就會擁有寬廣的胸懷,擁有一顆愛心,不會陷入冷漠之中,就會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得到更多的友誼……與人爲善對化解不良心態既治標又治本。

6.揚長避短,讓留守兒童自信成長

留守兒童“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等獨特的優勢與特點,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根據留守兒童的特點進行揚長教育,充分展示留守兒童的特長,從而使留守兒童不斷進步成長。要分析留守兒童的智能結構,根據學生的智能的組合特點,促進優勢智能的展示和開發,並利用學生的優勢智能與弱勢智能的關係,以優勢智能帶動弱勢智能的發展

。著名特級教師丁有寬在《我與頑童》這本書中曾介紹過這樣一個例子:他接的班上有個叫小聰的後進生,是全校有名的頑皮學生。學校曾想讓他退學,家長對他也失去了信心。丁老師爲了讓其他同學,也讓他自己發現自身的長處,根據小聰的特長,特意設計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爬竿比賽,顯示了小聰的爬竿本領,然後又以爬竿活動爲題進行作文練習。

在習作中,許多同學都讚揚了小聰,使小聰心裏熱乎乎的,觸發了他的上進心。從此,小聰慢慢有了進步。這名“搗蛋大王”在畢業時已成爲品學兼優的學生。如果當初丁老師只盯住小聰的缺點,只見其短,不見其長,今天批評,明天“教育”,小聰怎麼會有如此巨大的變化呢?這就是“”因材施教“揚長避短”藝術魅力。

7.授之以漁,讓留守兒童掌握祕訣

古人云:“送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不僅要向留守兒童指導學習方法,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向其傳授人際交往的技能,學會與人共處;向其講述基本的生活技巧,學會生存;而且要向其講授人生成功的祕訣:學習、實踐、反思、創新,讓留守兒童掌握健康成長的祕訣,長大後成爲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創新人才。

8.開展活動,讓留守兒童享受快樂

健康的心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會環境和實踐活動中慢慢形成和發展的。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課堂,是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徑和手段。通過開展“唱讀講傳”、文藝表演、社會實踐活動等多種課內外活動,給留守兒童提供了展示特長及人際交往的平臺,使留守兒童享受活動及成功的歡樂,使其進入特定的心理氛圍,受到教育感染、提高文化素養、陶冶高尚情操,養成健康心理狀態。

印度有句格言:“播種行爲,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班主任只要研究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輔導的有效策略,進行道德教育、情感投入、親情彌補、生活幫助,對學生滲透學習方法指導、生活生存指導、職業生涯指導、成功人生指導,就能爲每個留守兒童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爲國家培養一大批又紅又專的棟樑。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