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楊炯祠散文欣賞

楊炯祠散文欣賞

來源:秀美派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縣盈川,而今已褪變成衢江邊上一座不起眼的村莊。只因它離家不遠,十多年前我常隨家中長輩去那邊辦事或買些家用東西。村中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小街,兩旁留有幾幢民國時建的小樓,有的被用於開雜貨店,有些則仍住有一二老人。再配上腳下摻着石子和青石碑鋪成的街路,很是一番古風韻味。沿街往前不足百米處有一塊場地,那是江裏漁民及附近鄉人用於做買賣的集散處,每日清早至中飯前定是熱鬧的。記得,場地邊西南或東北角有兩爿店面,其中開診所的那家是年少時體弱的我時常要去報到的地方。

楊炯祠散文欣賞

街路到頭東拐再行半里地有一座小廟。廟門當中砌有一碑,上書“盈川城隍殿”。白牆黑瓦斑斑駁駁的城隍殿建於民國中期,共分三進,廳前林立着高大的柱子,上面刻有楹聯,腳下是用方方正正、光亮涼爽的青石地面。兩進之間由東西迴廊連接,中有天井,因長年滴水,臺階四周已結了厚厚一層青苔。再往前就是主殿,當中端坐着城隍老爺的神像,兩旁立有模樣怪異的武官。殿內西側迴廊有一偏門,進去有一座觀音堂,供奉着觀世音和韋陀菩薩,據老人回憶此堂初建於城隍殿同年。

城隍殿常年有香火。尤其是每年舊曆七月初廟會的一天(具體哪天我已記不得了)更是熱鬧。清早,殿門口老早就扎堆擺起了賣香燭、零食和各類雜物的攤位等着香客和跟來看熱鬧的孩子了。香客熙熙攘攘多數來自附近農村,那些專程從外面趕來上香的人大致都在盈川有親友,借了趕廟會的機會得個多方面的實惠。在衆多香客中最有意思的是些三五成羣的鄉下老太,她們都有一個統一的標誌,就是肩上一概斜跨着個寺廟裏得來的黃布袋子,上面蓋着寺廟的印章。印章是一種資歷,蓋得越密集代表去過的地方越多,也自然越顯得虔誠於神佛了。殿內香菸繚繞,往來穿梭的人們紛紛到城隍老爺的神像前跪拜祈求庇佑。

關於城隍老爺卻有一段故事。都說廟會那天是他的誕辰,並且從那天起城隍老爺要出城到所轄各村的田地裏巡視莊稼長勢和水利蟲害情況。要是哪裏的稻子害了蟲病,只要等擡神像的人經過時拔起一株插在城隍老爺半握着的手裏就自然會否極泰來獲得豐收。

城隍老爺何許人也?期初,只是聽老人說,古時盈川爲縣城隍老爺就是一位盈川的.縣太爺,因有功於百姓,後世人建廟供奉。後來,從地方誌中得知原來盈川城隍老爺的前身就是“初唐四傑”之一的楊炯。十數年前當地政府經論證後將城隍殿更名楊炯祠,立碑殿前列入文保,城隍殿也便成了我們這些附近鄉下人的坊間稱謂。

漫步殿前,實不知年少時常跟祖父身後看熱鬧的地方竟然就是楊炯祠!“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爲百夫長,勝作一書生”。一首《從軍行》自心底澎湃而起,其雄渾壯闊撲面而來,而作者竟然就是眼前端坐在神壇上的城隍老爺!

楊炯,華陰人。唐高宗永隆二年爲崇文館學士,遷詹事司直。後因譏諷一些朝臣的矯飾之風,被權貴忌恨,同時因堂弟參加反武則天一事,被貶爲梓州司法參軍。秩滿選授盈川縣令,卒於官。看來,從這段歷史記載來看腳下的這片土地便是千年前大文人楊炯主政的盈川縣是不假的。一來,楊炯確實爲盈川令,後世稱其爲“楊盈川”。二來,楊炯“卒於官”倒是正契合了盈川當地的民間傳說。關於楊炯之死,說是他在任期間有一年天遭大旱,眼看百姓的莊稼顆粒無收,楊炯多次向上天求雨無果後,舉身投井而死。之後,天昏地暗,天降大雨,百姓感其恩德而修城隍殿。儘管史料中關於盈川的提法共有三處,但從近年考證分析,大抵可確證爲衢州盈川。

深秋時節,楊炯祠外橘子紅,走過田間地頭我從橘農們收穫的笑容裏似乎讀出了楊公當年體恤民間疾苦的情懷。這種情懷並不在縱橫捭闔建功立業的疆場上,卻久久停留在百姓的心裏。

今天,寫下這些文字,已表崇敬!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爆料
明星八卦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