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怎樣教育孩子關心他人

怎樣教育孩子關心他人

來源:秀美派    閱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怎樣教育孩子關心他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離不開家人的呵護,很多家長對這個問題都非常頭疼,掃清成長路上的障礙有利於孩子更好地成長,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現在分享怎樣教育孩子關心他人。

怎樣教育孩子關心他人

怎樣教育孩子關心他人1

關心他人是培養孩子道德品質的內容之一,特別是目前獨生子女較多,父母將一切的愛和希望都傾注於孩子一人身上,孩子一生下來就生活在“一切以我爲中心”的家庭環境裏,家庭裏一切都圍繞着孩子轉,如不進行教育,將會對孩子成長產生嚴重不良後果。因此,更應注意教育孩子關心他人。具體方法如下:

(1)重視說理教育,幫助孩子分清是非,啓發孩子自覺關心他人。

說理教育可以提高孩子對行爲是非的認識,使他們分清善惡、是非,並形成相應的行爲動機,推動孩子行動。如:有的孩子看見別人上公共汽車搶座位就跟着學,家長可以告訴他這樣不對,應該給老人、抱小孩的人讓座,孩子以後就不去搶座位了。

(2)善於發現孩子關心他人的萌芽,使其無意識的舉動,變爲有意識的行動。

家長要善於觀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如果有時孩子是無意識地或者是在成人的暗示下幫助他人,就應及時給予表揚、肯定,激發孩子繼續關心他人的願望。經過不斷訓練,使其無意識的行動,變爲有意識的行爲。例如,孩子看見小弟弟摔倒了,在家長的暗示下,去把小弟弟扶起來。家長誇獎他說:寶寶關心小弟弟,真是一個好孩子,你看,小弟弟在謝謝大哥哥呢!”孩子受到表揚,心理上得到滿足,從情感上體驗到關心他人的樂趣。

(3)家長應向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榜樣。

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幼兒好奇心強,模仿性強,可塑性大。獨生子女在家裏沒有兄弟姐妹,父母和長輩的行動是他們唯一可仿照的模式,在家庭裏成人之間關係的融洽,對老人的尊敬,家長同鄰居的和睦相處等等都會引起孩子仿效,逐步培養孩子關心他人。

(4)利用文藝作品向孩子進行關心他人的教育。

故事、圖書、電視、電影等文藝性強的作品,是直觀教育手段,孩子最感興趣。家長可常利用好的文藝作品,給孩子講(看)些有關人們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內容,引導幼兒仿效。

怎樣教育孩子關心他人2

一、父母要給孩子做關心別人的榜樣。

俗話說:言傳身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也是最有效的。我的愛人都受過高等教育,深知父母的言行在孩子成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我們一直嚴於律己、堅持正面教育的原則。我們孝順長輩、關心親朋、鄰里關係和睦,在倫倫面前從不議論別人的長短,儘可能地尊重他的一些孩子氣的同情心。逢年過節給老人買東西、送禮物,我們總是讓倫倫知道,還常常請他發表意見。單位組織旅遊或慶祝活動,如果能帶家屬,我和愛人總是在帶倫倫同行的同時帶上父母,既讓老小開闊眼界,也讓他們享天倫之樂,更讓倫倫知道凡事都想着別人,尤其是自己的長輩。

二、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關心。

充滿溫情的家庭氛圍對培養孩子的愛心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父母間經常爭吵、謾罵甚至打鬧,孩子時常處在恐懼、憂鬱、仇視的環境裏,又怎能要求他去關心別人呢?所以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關心,特別是夫妻之間要恩愛、相互體貼。我們從不在孩子面前掩飾自己對對方的關愛:餐桌上,我們在給孩子夾菜的同時不忘給愛人也夾一筷;出門前,在給孩子整裝的同時也忘叮囑愛人一句;外出購物,在給孩子買玩具衣物的時候,也不忘和孩子商量給爸爸或媽媽買一樣什麼東西;一個西瓜切開來,總是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偶爾一方不在,總是跟倫倫商量着剩下三分之一給爸爸或媽媽吃;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我會一手攬着獨生子一手攬着丈夫,我很滿足於丈夫兒子一家健康的幸福,我也實實在在地流露着我的感情,讓倫倫和我們一起體驗這種幸福。

三、學會與人分享。

這裏有兩層意思,既要教孩子學會分享,還要家長學會分享,而家長學會分享更易被忽視。舔犢之情使爲人父爲人母們都寧肯虧了自己也不願怠慢自己的孩子,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盡數都往孩子面前堆。一邊擔心着孩子會發展爲不關心別人的冷血兒,一邊又在做着阻止孩子學會分享的蠢事。經常會發生這樣一幕:孩子誠心誠意請家長分享,家長卻堅決推辭,哪怕只是象徵性的分享,也不肯接受,謝絕孩子的一份好心。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沒有了謙讓與分享的同時,自己首先要學會分享,坦然地分享,成爲與孩子分享的夥伴,讓孩子分享的對象。

四、讓孩子瞭解一些生活的真實情況。

家長總是擔心孩子受苦受難,擔心孩子遭受挫折。儘管我們自己面臨着許多生活的曲折和坎坷,儘管我們有許多不快樂和情緒不穩定,但我們總是竭力在孩子面前保持平穩。一來錯誤地認爲這有利於樹立家長形象,二來美其名曰保護孩子幼小的心靈不過早地承受生活重擔,其實這是錯誤的。既然我們在提倡和孩子建立朋友關係,建立平等關係,就應該讓孩子瞭解一些我們的喜怒哀樂,就如我們瞭解孩子的喜怒哀樂一樣,讓孩子學着承擔一些我們的喜怒哀樂。

記得兒子剛上幼兒園時,我每天很早就把他從牀上拉起來,趕着去上班。每次他都要反抗,又哭又鬧。一天,我實在忍不住了,面對才3歲的獨生子大喊大叫:“我也想睡懶覺,可是沒有辦法,我得去上班掙錢,給你付幼兒園的學費,你明白嗎?”原本只是一時性起發泄一通,根本沒指望3歲的兒子會體諒我的艱辛,但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倫倫從此再也不哭鬧了,每天早上只要我一喊,他就會乖乖地爬起來,有時冬天困得不得了,他也會賴牀,但一會兒就會爬起來。有時我加班或下班晚回家,他會很懂事地說:“媽媽掙錢很辛苦!”現在我常會把生活中的一些難題講給倫倫聽,和他一起商量,對他提一些必要的要求,每次都能取得意外的效果。

所以,家長不要刻意地去掩蓋生活的另一面,讓孩子從小學着和你一起去分擔,哪怕只是讓他了解一下,理解生活的不容易,這樣他纔會懂得珍惜現在的生活,纔會關心別人。

五、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不要讓孩子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只有勤快的孩子纔會懂事,知道關心體貼別人,一般情況下,勤快是培養出來的,所以家長要樹立這種觀念,並付諸行動。要循序漸進地教會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大膽放手地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當我們勞累了一天,坐在桌邊準備吃晚飯時,倫倫會爲我們盛飯、放置碗筷,餐後又會把所有的碗盆收到廚房間,將剩菜包上保鮮膜並放入冰箱,熟練勤快的樣子常會贏得偶然來作客的朋友的誇獎。這全是日積月累的結果。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