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學好高中數學的方法和技巧

學好高中數學的方法和技巧

來源:秀美派    閱讀: 6.9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學好高中數學的方法和技巧。高中數學一直是很多高中學生比較頭疼的問題,因爲它比較抽象,運算量大容易出錯,導致很多學生談數學色變。但是高中階段,數學又是三大主要科目之一,那麼怎樣能夠學好數學?一起來看看吧!

學好高中數學的方法和技巧

學好高中數學的方法和技巧1

  一、聽課/自學的方式

高中總是存在一些根本不想聽課或者聽不進去的同學,他們更願意通過自學的方法來掌握知識。這無可厚非,高一的時候我也嫌棄自己當時的老師教得不好,大部分知識都是通過自學學到的,只不過上課會在已經掌握的情況下跟聽講故事一樣隨意聽聽。

不過自學絕對不是一個容易駕馭的東西,很多人自視甚高,覺得老師教不好自己,於是完全自學,但一套自學下來發現不僅耗時高、效率低,而且掌握程度還很不如意。

我想說老師當然是有高下之分的,一些老師的確教不好,但是老師畢竟是教書多年,那些知識、題型翻來覆去看了學了做了改了無數遍,就算課堂上他傳授得不行,但你也能從他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迴歸正題,自學相對聽課而言更像是一式劍走偏鋒的奇門功法,看天賦和運氣,如果你沒有把握在捨棄上課時間自學的情況下能一定掌握好數學,就務必去好好聽課。

但聽課也是講究法門的,認真聽課的人太多太多了,但有的數學考六七十,有的考150,你可能會說這是老師的原因。我承認的確有這個原因,但我們的老師是誰、水平如何並不是我們能改變的,我所教給你的是如何在認真聽課或者自學的基礎上改變一下思路,就將六七十變成一百二三。

首先我們明確數學課堂上老師講的是什麼東西,在高一高二,老師講的就是一個個知識點,什麼是集合,什麼是三角恆等變換,什麼是等差數列,什麼是拋物線的準線,等等。

認真聽課,你就知道了這些東西是什麼,你也會知道它的性質、它的公式,但更進一步,它的原理,它的本質,它的用途,它的推廣,你能否從課堂上知道?

除了一些厲害的老師之外,其他老師也都會或多或少涉及這些,但水平有限,他們也講不透或者說根本他們也沒真正看透它。

只理解浮於表面的公式、性質,能解決考試中的基礎題,畢竟一個蘿蔔一個坑,這坑擺明了就告訴你要用長什麼樣的蘿蔔來填,你只需要從蘿蔔堆裏翻出相應的蘿蔔就行了,所以很簡單,不需要技術含量,比如高考中一二題的集合、複數就是如此。

而那些中檔題的`變形考察、側面考察乃至難題的組合考察,就像是擺了一個八卦坑給你,要你用相應的蘿蔔經過雕琢、彼此配合來佈陣。

比方說你組建了一個科研團隊,裏面人才遍佈,但你只知道張三是搞數學的,李四是搞設計的,王五是搞計算機的,趙六作文寫的不錯,這樣遇到一些小問題自然是無所謂,輕鬆解決,但遇到一些大項目,如果身爲領導者你沒有深刻認識大家各自擅長的東西、能力能否相配合甚至性格是否能磨合,大項目你就很難高效解決。

而我們要如何通過自己來真正將知識點理解透徹?

我的建議是:

1、課前預習。如果能在課前就將浮於表面的那些知識點掌握了,上課其實就十分輕鬆,不必費力去做筆記又害怕跟不上老師,你主要就是聽聽老師對這個知識點的講解方式和你的理解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他又對其性質有什麼獨特的見解,也不會錯過任何老師一句帶過提到的細節知識。

如果你對數學比較有興趣的話,我建議在本學期之前的一個假期就將本學期的數學內容學完,一般來說只有兩本書,六個章節,可能還有一兩個特別水,老師都懶得講的章節,所以學起來並不難。

當然你沒興趣的話就上課的前一天抽時間花個半個小時學學也行,可以參考一些輔導書,我當時用的是王后雄學案,這個無所謂,找一本難度適中,比較有名的就行,你也不要全部看,看一些對基礎知識的分析講解就夠了,別貪心想把各種拓展延伸、題型、綜合知識都學完,那樣可能半個晚自習就沒了,會偏科的,而且效果並沒有高到哪去。

2、聽講之餘多一些思考。預習之後上課聽講會變得很輕鬆,但還是要聽,首先是鞏固你並不熟練的新知識,其次如①中所說,聽聽不一樣的理解和老師對這個知識點的細節知識、考題經驗。最後,在高一高二的時候老師講一個知識點可能會隨口談及一個難題或者高三時纔會用的的東西,風輕雲淡地將一個以後會折磨你很久的東西帶過。

比如講放縮時,老師可能會隨口說:“高考有時候就會在難題考察數列放縮求不等式。”

這時候反正你也聽得輕鬆寫意,不妨思考一下,數列會怎麼放縮?通項放縮?求和放縮?會不會用到什麼不等式?用的話該怎麼用?

不過在課堂上這種思考最好不要太深,你有可能會因此錯失老師講的一些重點,你可以稍加思考之後記錄下來,有時間再仔細想想。

3、課後練習+總結。通過以上的學習之後,就可以開始很多人最熱衷的刷題了。有的老師會建議學完知識點之後歸納總結思考,然後再做題,但我不這麼認爲,我們不是天才,只不過經過了基礎學習和一些沒有落實的思考,拿什麼來歸納總結?

就算強行歸納總結,結果也不過是複習了一遍基礎知識,對於其本質和用途還是沒理解。

所以,學完知識之後,找一本難度適合自己水平的資料。

如果手頭已經有學校訂的資料就沒必要費錢賣了,我記得以前我們班訂的是世紀金榜,沒什麼突出點,但勝在功能齊全,填空題鞏固知識點,思考題引導幫助你對知識點的深入延伸,基礎題大題高考題練習來總結題型等等,所以其實這種資料是很不錯的,但很多人讓它蒙塵了。

當然了,學有餘力的話可以買適合的資料,做了一定題量就可以結合資料對題型進行自我總結了。沒事多刷題絕對有利無弊,有時候刷着刷着你就自動掌握那些題型了,甚至無需總結,就是暴力的題海戰術。

不過題海戰術雖簡單粗暴有效,但性價比其實不是那麼高,自己拿捏尺寸就好。

二、如何刷題

如何刷題是個技術活,在我之前的回答總結過一個大佬的刷題方式並加入了自己的思考。

那是個高考全省前二十,數學149的大佬,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我的那篇回答,鏈接在文末。

之前已經詳細說過,所以不贅述了,簡單說一下,他的刷題方式就是刷題+對比答案+思考差異和原因+提煉總結+拓展。

雖然這樣一開始很費時,看似效率很低,但堅持下去,有一天你會發現那些所謂難題都是信手掂來。

三、錯題本

錯題本應該是所有老師都建議我們去做的,不過區別是那些好的學校往往是強制性的,因爲越好的學校越能認識到錯題本有多重要。

高中時間畢竟有限,我們不可能每道題都刷幾遍,而且沒幾個人能做到過目不忘,所以錯題本是必備的。

運用之前我說的方法刷了題之後,就需要酌情而定,請出錯題本了。

不過不要什麼錯題都往上放,你需要自己酌情而定。如果是粗心在計算過程出錯,或者是沒記住某個知識點,就不必寫錯題本上了,如果錯題本太厚複習的時候也沒有看的慾望。

我高中三年用了三個錯題本,平均一年一個,大家可做個參考,千萬不要積累得太多太厚。

爲什麼?因爲我在高三時,每次考試之前都會將三本錯題本都過一遍,前期都要提前一週開始看,雖然到後面越來越快,但也要花兩三天。

所以錯題本太多了也不好,你要明白錯題本最大的功效就是記錄錯題,但光記錄是沒用的,更重要的是複習。

每次大考之前,一定要把所有錯題本上的題目從頭到尾看一遍,保證全都會。還有每次小考之前也要複習,但是如果你時間周旋不過來,那就一次複習一部分,但必須保證一個月完全複習一次,這樣到高考就對所有錯題、所有套路瞭然於心了。

說完了怎麼用錯題本,我們再說說怎麼記。

對於成績不太好的同學,每次考完試整理錯題是很耗費時間的,可能需要花上半個晚自習才堪堪整理一科數學。但這個時候請一定一定要堅持。

但你要問怎麼快速高效地整理錯題?其實方法是有的。

我之前看過16年河北理科狀元孟祥熙的分享,在裏面他也詳細介紹過錯題本。而他記錯題爲了節省時間,就只抄題目並寫上自己錯這道題關鍵的那一步,其他過程通通不寫。

但是!方法雖好,要注意是不是適合自己,人家是整個高中常年150的人,看到一道題瞬間就能想到解法,所以複習錯題本就是:看題,瞬間想到解法,看之前錯在哪一步。就足夠了。

而我們都是沒有這種實力的,所以我建議是兩種方法結合使用,對於自己完全不會或者很多地方都想不到的題就老老實實全寫,而那種重在一步思路的妙題或者自己能做到瞬間想到思路的題就可以參考大佬的方法。

學好高中數學的方法和技巧2

  1.如何打牢基礎

數學其實還是一個很有趣的學科,一二公式、三四定理,就能構造出千萬道題目來。

但有趣的同時,還要注意前面的八個字

一二公式、三四定理

萬變不離其宗,數學的題目的來源是這些定理和公式,那些是不是應該把這些公式定理牢牢掌握呢?

這就是學好數學的第一步打好基礎。

那麼該如何打好基礎呢,刷題是一個方法,通過刷題運用這些公式和定理來理解公式和定理,這是課本上,以及高中數學老師教給我們的學習方法。

先去研究例題,學習例題該怎麼使用這些公式定理,再去做課後題,做練習題,最後做高考題,一步一步推進。

在這裏呢,我就推薦大家用另一種方法,去證明推理公式和定理。

難道在學習數學的時候,沒有感覺到這些公式和定理是課本硬塞給你的,它是怎麼得來的,根本沒有怎麼講。

至於某位數學家證明推導這個公式定理的故事呢,或許很有趣或許很枯燥,但跟高考沒啥用,畢竟高考不考數學史,這個就以後看吧,不過這個公式定理證明推導的過程,我們可以來一套。

通過自己以前學習的知識,來推導證明已經被推導證明的公式定理,這其實還是有些難度的,不過就算推導證明不出來,也可以看看前人推導證明的過程,copy copy,不對學習學習!

這對於加深公式定理的理解很有幫助,而且還能搞明白他們應該如何應用,對於後續的學習很有幫助!

  2.數學知識串聯起來

這個學習高中數學,你最起碼要知道高中數學都有啥,每本書都講了啥吧!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