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父母不要讓“嘮叨”傷害到孩子

父母不要讓“嘮叨”傷害到孩子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嘮叨的特點是負面、無效、重複。很多人總是不放心自己家孩子,老是在孩子耳邊不斷講講講,以爲說多孩子會聽。其實爸爸媽媽們的嘮叨會讓孩子很厭煩,甚至產生逆反心理。父母不要讓“嘮叨”傷害到孩子,請給他們一個自由空間。

父母不要讓“嘮叨”傷害到孩子
父母不要讓“嘮叨”傷害到孩子1

在日常生活中,老是會聽很多的學生講:什麼老師太煩躁了,老是在耳邊講講講;在家裏面的話媽媽也是一個典型的“女唐僧”。

其實被稱作“唐僧”的老師,不是大家印象中的電視劇裏面的心地善良、永不殺生的好心大和尚唐僧。

相反是另外一部電影裏面叫做《大話西遊》中那個一直會對着大家嘮嘮叨叨的唐僧。孩子們用嘮嘮叨叨的唐僧來形容自己的老師和媽媽,其實是想告訴大家自己心裏面對“嘮叨”心生厭煩的感覺。

據一項青少年對自己的“爸爸媽媽們行爲”評價的調查能夠說明一下的情況,爸爸媽媽們的嘮叨其實已經和粗暴、不尊重隱私一樣被叫做青少年最不喜歡的爸爸媽媽們的行爲,嘮叨其實已經變成了對於孩子們來講一個較大的危害。

危害一、家長形象易受損

一些爸爸媽媽們,原因在於對孩子的要求和期望太理想化所以顯得很不現實,要是發現孩子表現出的言行比不上他們內心所期望孩子做的,就會形成了較大的心理落差,所以會對孩子老是嘮叨不完,孩子的行爲要是有一點點不稱爸爸媽媽們的心意,就會對孩子批評、報怨,還有的爸爸媽媽們還會對孩子諷刺挖苦。

其實爸爸媽媽們的大部分的嘮叨老是沒有明確的目的或要求,看見不稱心的就會講,想到什麼內容就會說出來,所以就會讓孩子覺得很無奈,老是會心生厭煩,有時候還會覺得自己的爸爸媽媽們“太沒水平,話都說不清楚”。

危害二、孩子厭煩而叛逆

爸爸媽媽們的嘮叨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收到尊重,這樣會導致孩子形成自我認識的不足和比較害羞的心理,會讓孩子覺得做什麼事情做得怎麼樣都很無所謂,就會變成“越說越不聽”的叛逆局面。

有時候孩子真正犯錯時,爸爸媽媽們一直在孩子耳邊嘮叨說教,就會導致孩子從覺得自己做錯了到不耐煩然後接下來反感討厭,被“逼急”了,有時候就會產生我偏要這樣的逆反心理和行爲。

心理學研究表明,要是孩子覺得自己被爸爸媽媽們說了的話,可能要過很多的很長時間才能恢復心理平靜,所以要是爸爸媽媽們一直批評時,他就會覺得爲什麼爸爸媽媽們一直說自己。心情就恢復地很慢。

危害三、孩子依賴無主見

一部分的爸爸媽媽們對自己孩子的言行老是會擔憂,孩子不管幹什麼的話老師反覆叮囑多次,就是期望孩子對自己的話能夠記得牢一些,少犯錯誤。於是爸爸媽媽們這些迫切的心情轉變爲嘮叨的行動後,可能最後結果就不是他們想要的。

原因在於,“預防針”起到的兇過只是能夠引導孩子一時的心理行爲,要是經常說的話,結果造成孩子的“免疫力”低下,可能爸爸媽媽們每天不停地嘮叨,孩子在遇到事情的時候老師不能自己思考,老是最比較隨便的狀態下去做,覺得結果是怎麼樣的自有家長去評斷,時間長了之後就會養成懶惰的習慣。

這種習慣不僅表現在行動上,也反映在思維的發展上,一直在承受爸爸媽媽們的嘮叨中長大的'孩子在學習和成長問題上都表現出強烈的依賴感。

各位爸爸媽媽們,爲了構建和諧的親子關係,也同時希望孩子能夠好好地長大、愉快地成長成才,希望爸爸媽媽們能夠多多瞭解一些育兒方面的知識,用心跟孩子們交流。

父母不要讓“嘮叨”傷害到孩子2

嘮叨的特點是負面、無效、重複,這些特點被加到被嘮叨者身上,就是自我體驗不斷被幹擾,心理不斷受阻。所以我們會觀察到一種現象,一個人在什麼事上被嘮叨得越多,往往這方面做得越差。例如有的孩子原本有音樂方面的天才和興趣,這天才和興趣被家長注意到,就希望能培養出一些成就來,於是購置鋼琴、聘請老師,開始天天把學鋼琴的事當成教育大事來抓,併爲此開始不斷批評和管制孩子,幾年嘮叨下來,孩子對鋼琴既無興趣,技法又平庸,學鋼琴成爲大人和孩子都痛苦的一件事。

嘮叨的人總以爲別人需要他這幾句話,其實只是他自己需要。自己當食與飲的東西,到了別人那裏實際上是殘渣污水。

“別動!整天就你問題多。”

大約2007年的一天,我乘火車從北京到天津,兩城間的D字頭動車剛開通,那也是我第一次乘坐這種列車,感覺很新鮮。旁邊是一位姥姥和媽媽帶着一個八九歲的小男孩。

小男孩可能也是第一次乘這樣的火車,或是平生第一次坐火車,對車上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從一上來就想動動各種東西。前後調節一下座椅、弄一下窗簾、打開靠背上的小桌子,等等。但不管他幹什麼,媽媽和姥姥全部是阻攔和訓斥,不停地說“你動那個幹嗎?別動!”“這有什麼好看的?乖乖坐着!”

火車啓動後,小男孩終於安靜地坐了一會兒,好奇地看着窗外,看了一會兒,扭過頭問媽媽,怎麼他覺得不是火車在走,是外面的樹在往後移。媽媽一臉不耐煩地說:“行了行了,那是你看花眼了,整天就你問題多。”

男孩沮喪地把頭轉向窗外。過了片刻,男孩說想上廁所。於是有了下面這段對話:

姥姥一臉懷疑地說,“你不是剛在車站上過了嗎?怎麼又要上?”

小男孩說他就是想上,媽媽不滿地站起來,“你整天就是這樣搗鼓人,我都不能安穩地多坐一會兒。”

男孩說我自己去,你不用去。媽媽說:“你自己怎麼能行,你又沒上過這樣的廁所,門你都打不開。”

男孩說我能打開,媽媽一臉不屑,“你覺得你自己啥都能幹呢。”邊說邊站起來,在前頭走,男孩無可奈何地後面跟着。從廁所回來時,媽媽對姥姥說,“我就知道他沒有尿,他是想看看這廁所什麼樣,廁所有什麼好看的?”

男孩嘟噥着辯解說,“我看看和飛機上的一樣不一樣嘛。”媽媽和姥姥都白孩子一眼,嗔怪地說“就你事多”,孩子灰溜溜地坐下了。在半個小時的車程中,媽媽和姥姥的嘴一直沒閒着,絮絮叨叨,卻幾乎沒說一句有用的話。

嘮叨沒有惡意,卻是一種惡習,是對“控制”的不知不覺的上癮。上面這個男孩的媽媽和姥姥一定希望男孩聰明好學,卻不知道她們的嘮叨是多麼傷害孩子。

人當然不是脆弱到不能接受一點廢話,每個人都有自我排毒的本能,會自動化解嘮叨帶來的不適。就像扎一根小刺或割一個小傷口,只是痛一下,無關緊要,很快就自動癒合了。人最怕的是經常性的嘮叨,負面影響在深遠的歲月中慢慢呈現,發生的過程幾乎感覺不到,但對一個生命的抑制作用是肯定的。它如同一把小刀子,會一點點削去一個人體內的正面生長力量,如好奇心、自信心、責任感、判斷力等。

“不行、不許、別動”讓孩子陷入茫然

我又想起一樁火車上見識的事情。那次是從呼和浩特到北京,路程要13個小時,我坐的是夜車,買了臥鋪車廂的上鋪,下鋪是一位媽媽帶着一個小男孩。於是我見證了這麼個場景:

孩子也是對一切都很好奇,一上來,就去翻窗戶邊掛的旅客意見本。

他媽媽說,“你又不認字,翻那幹什麼?”

確認了自己是哪個鋪後,孩子就去翻動鋪上的被子和枕頭。

媽媽說,“別動那個,現在又不睡覺。”

孩子對窗邊小座椅好奇,跑過去坐上又下來,看椅座自己彈回去,然後又坐上又下來,讓椅座又彈回去,非常快樂的樣子。

媽媽說,“要坐就乖乖地坐着,別老弄那個椅子,你不嫌煩啊?”

孩子仰頭看看層疊的牀鋪,想踩着梯子到上面的鋪位看一下。

媽媽一把把孩子拉下來,“那是別人的,你不能上去!”

小男孩一刻都閒不下來,但幾乎不管孩子幹什麼,媽媽都要隨口阻攔一下。

我和孩子打招呼,問他幾歲了,孩子忽然變得扭捏羞澀不肯說,和剛纔的莽撞判若兩人。媽媽又說,“你看這孩子,這麼沒禮貌,快告訴阿姨你幾歲了。”孩子還是不肯說。

我擔心媽媽又逼孩子,馬上對孩子說,“你先別說出來,讓阿姨猜猜你幾歲了。”

我看孩子5歲左右,故意先猜他2歲,再猜他7歲,離譜的猜測把孩子逗得嘿嘿笑起來,然後我又猜他3歲、6歲,一點點地接近他的年齡,引得孩子一次次地發笑,說“不對!”待我終於猜出他5歲時,孩子又興奮又羞澀地說了句“對了!”宛如他自己猜中了謎語,高興地在地上蹦跳兩下。他媽媽又笑着白孩子一眼說,“別蹦了,坐下吧,小心摔倒。”

我委婉地對這位媽媽說,她的孩子非常可愛,不必總這樣說他。這位媽媽也許沒在意我說什麼,表現出不以爲然。

在我和他媽媽說話時,小男孩故意過來拍我一下,然後跑回媽媽那裏,看我的反應。他是想引起我的注意,於是我儘量和他多說話。但孩子的交流能力不強,我說的話他似乎經常聽不懂,或是心不在焉,不注意聽,很少正常回答。他的興趣只是“招惹”我,引起我的注意,然後觀察我的表情。我儘量迴應他,讓他感覺到我的友好,能看得出,孩子越來越放鬆,越來越愉快。

後來我感覺困了,跟他說阿姨要睡覺了,說了晚安,我爬到了上鋪。孩子看我到了上面,也想跟着上去,媽媽又阻止。我說,讓孩子上來看看吧,然後告訴孩子上來時一定要抓緊,不要掉下去,並提醒他媽媽護着他。孩子非常高興地上來了,很新鮮地在上鋪東張西望,問我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我一一告訴他。很快,媽媽要求他下來,我也告訴孩子說,阿姨要睡覺了,明天早上你再上來玩好不好?小傢伙沒說什麼,下去了。

我剛躺下幾分鐘,頭被拍了一下,原來是小男孩踩着梯子又上來了。我擡頭對他笑笑。他詭異地一笑,沒說什麼,下去了。我閉上眼睛不到三分鐘,頭頂又被拍一下,又是這孩子。他調皮地笑笑,趕快又下去了。再過一會兒,頭頂又被拍了一下。我裝作睡着了,沒再理他。這個過程一直伴隨着他媽媽的訓斥聲,她三番五次地警告孩子,不許再偷偷爬上去,不許打擾阿姨睡覺。

正常的5歲兒童能準確感覺別人的態度和需求,會適時地調整自己的行爲,這個孩子這方面似乎有所欠缺,既膽怯又挑釁,既魯莽又畏縮。

孩子認識世界的過程,是心理秩序建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他的一切行爲總是被阻攔,被負面評價,他就會時時處於茫然失措中。小小的人,既要發展自己,又要反抗外部壓力,然後又要不斷屈服,經常處於這種糾結中,本該正常建立的心理秩序就會被打亂,心理功能在某種程度上開始失效,無法對外界事物做出正常的反應,給人的感覺就是沒分寸感、魯莽或傻乎乎的。

這個孩子尚小,還非常單純天真,如果他媽媽能減少嘮叨,以不危險、不過度打擾他人爲底線,給孩子充分自由,真正把孩子當作一個“人”來尊重,孩子就會慢慢變得更懂事可愛。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