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破五節的風俗圖片

破五節的風俗圖片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破五節的風俗圖片,破五節指每年農曆正月初五,是中華傳統節日之一,根據東亞傳統習俗,破五節當日爲新春假期結束,開始工作的日子。下面一起來看看破五節的風俗圖片。

破五節的風俗圖片1

北方“破五節”習俗

在“破五”這一天,各地都有不同的風俗,譬如,在北方的大部分地區,人們要吃“老鼠餃子”,並且要連續吃五天,一直吃到正月初十。所謂的“老鼠餃子”,就是把餃子做成老鼠的形狀,在吃的時候,要首先咬破“老鼠嘴”,意思是“破壞掉老鼠的反擊能力”,然後再吃掉正個餃子。另外,在剁餃子餡的時候,必須“剁響”,而且,越響越好,寓意爲“剁小人”。

破五節的風俗圖片

當然,北方地域遼闊,各地的風俗習慣還存在各種差異。譬如,甘肅以及陝西的部分地區,在“破五”這一天要吃麪疙瘩一般的“攪團”,意思是“這一天要將所有不如意的事情統統粘住”,然後吃進肚子中“填窮坑”。而在山西翼城地區,“破五”這一天一定要吃刀切面,並把刀切面稱爲“切五鬼”。但在山東臨沂、鄒城等地區,“破五”這一天流行吃麪,並有“初五吃頓面,一畝打一石(dan)”的俗語在民間流傳。

南方“破五節”習俗

南方地區的風俗習慣與北方會略有不同。在南方的部分地區,在“破五”這一天一定要祭財神。在“破五”這天,人們會早早起牀,鳴鑼擊鼓、焚香禮拜敬財神。敬過財神後,人們會吃素餡做的、元寶狀的大包子,俗稱吃“大角子”,用以“填窮坑”。而在南方的有些地區,“破五”這一天還要“拆小人”,方法是:家裏的婦女找出幾件舊衣服,然後用剪刀拆掉。據說,這樣做可以避免家庭“走黴運”。

正月初五“破五節”禁忌習俗衆多。民間還有諺語“初一不出門,破五不回家。”雖說正月初五的這些習俗禁忌是古人的封建迷信,但卻和春節習俗一樣凝聚着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就算不遵守,瞭解一下還是很有必要的。

破五節的風俗圖片 第2張

破五節是什麼節?

“破”是打破、突破的意思。正月初五,又稱“破五節”,其宗旨均意在"破除"。

舊時,正月初一到初五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能做新飯、不能說不吉利的話、不能動針線、不能打掃衛生、不能打碎東西等。在過了初五之後,這些禁忌即告解除,故稱“破五”。

這天又俗稱"潑污",即從大年除夕夜開始存留的污水、垃圾可以全部倒掉清除。

破除各種禁忌的“破五節”其實也是在宣告:“年”走了,不用再忌諱了。

正月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避邪免災的同時,把“晦氣”“窮氣”“黴氣”從家中趕走。同時也是店鋪開張、祭祀財神的日子,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和美好明天的期盼。

破五節的風俗圖片2

各地特點

這風俗,在關中,東府西府,都差不多。但在放完大炮以後,所吃食物,不盡相同。西府的隴縣是全縣都吃攪團,說是要把一切不如意的東西都用這糨糊般的食物粘住粘掉。據說在渭河河谷一些地方,過年也吃攪團,但不是破五,而是臘月三十,如三原縣和武功縣。這和隴縣也一樣。隴縣是過年期間吃三頓攪團,臘月三十,正月初五,還有正月初七。彬縣在正月初五這一天也吃攪團,說是“吃窮飯,除窮根”,又說”糊窮坑”、“填窮坑”。用攪團這樣的食物來糊來填倒也適當。彬縣人說,反正不能吃酒肉。地處渭北高原的淳化縣,這一天也吃攪團,也說是用來填窮坑,並且這一天不能出門串親戚,說是不能讓親戚沾着了窮氣。

破五節的風俗圖片 第3張

最有意思的是鳳翔縣,這是秦人的發祥地,也叫破五,也早起,也搞大掃除,也放大炮,但是吃的食物和吃的講究大不相同,他們是吃煮角(類似餃子)。先一天夜間包好,第二天早上煮了吃。也包肉餡。妙在包餃子時,須點一支香,在那盛餃子餡的盆上邊繞去又繞來,然後才包那餃子。這是爲什麼?鳳翔人說:這是將“五窮”之類趕攏了來,包將起來,煮熟了,吃掉。秦人豪邁,辦事徹底,這樣做,竟不只是趕走“五窮”,而是要趕盡殺絕,有點”食其肉寢其皮”的味道。“五窮”也叫“五鬼”。指”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等五種窮鬼。曾見於韓愈的'《送窮文》。這位詩文大家說,“凡此五鬼,爲吾五患”,所以要送而走之。文人無論內心如何思謀,行文總是比較平和,雖屬我的大患,還是客客氣氣送走了吧。到了老百姓便實話實說,“趕五窮”,”填窮坑”,而且動用了爆竹掃帚,不能客氣。這畢竟不是請客送禮。趕盡殺絕,當是其中最爲慷慨激昂淋漓盡致者。

天津人破五這一天,家家戶戶吃餃子,菜板要剁得叮咚響,讓四鄰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順心的事歸結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順順當當,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災的意味。原來,大年三十,人們請神時,把髒神給忘了。她氣不過,便找彌勒佛鬧事。彌勒佛滿臉堆笑,就是不答腔。這髒神氣得捶胸頓足,七竅生煙。眼看事情要鬧大了,彌勒佛纔開口說:“這樣吧!今天是初五,讓人們再爲你放幾個炮,包一次餃子,破費一次吧!”——這就是“破五”的來歷。

有關破五的一些有趣的舊民俗

由於地域不同,節日習俗也有差異。在北京一帶,婦女不許於此日串門,串門則不祥。在河南一些地區,人們於此日不勞作,否則本 年內遇事破敗。

正月初五,也就是俗稱的“破五”,吃餃子,放鞭炮,原是不少家兒今兒個一定要做的倆事兒。民俗有一說,“破五”前諸多的禁忌,過了今兒個就能破了,人們便往來祝賀新年,各家邀請賀客,飲食嬉戲,新媳婦也該回孃家拜賀長親了。按清代《燕京歲時記破五》所記:“初五日謂之破五,破五之內不得以生米爲炊,婦女不得出門。至初六,則王妃貴主以及各官室等,冠帔往來,互相道賀春。新嫁女子亦於是日歸寧。”

不同的地兒,“破五”這天的過法兒不一樣,就是同一地方,過法兒也不完全一樣。就拿山西來說吧,在晉西北,傳統上這天太陽未出山,要掀起炕蓆,打掃一些炕土送到野外,外加鳴炮、燒香、敬紙;晉北民間習慣則是用彩色紙剪成人的圖像,小孩子拿到街頭,互相交換。把自己的紙人送給別人,稱爲“送走窮媳婦”;把別人的紙人換回來,稱爲“得到有福人”;到了晉東南,民間習慣將爛衣服扔到牆外。

破五節的風俗圖片 第4張

“破五”這天,還有個頂重要的事兒,按照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就關張了,而到了正月初五這天,家家又都重新開張了。所以,求財也是這一天的重要主題。據說放鞭炮也與求財相關,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菸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到家裏,在新的一年裏大發大富。

山東初五是個重要的民俗節日,既爲“馬日”,又爲“破五”,還爲“財神日”,商家愛選在這一天開業;南方不少地兒則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清代顧祿《清嘉錄》上記着:“正月初五日,爲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爲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在上海,舊俗中正月初四子夜,就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還得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

破五節的風俗圖片3

習俗來歷

破五”的來歷至今衆口不一。據《封神榜》,姜子牙封神,把背叛他的妻子封爲“窮神”,令她“逢破即歸”。神話傳說中,姜子牙的妻子是很讓人討厭的背夫之婦,封了窮神以後,就更讓人討厭了。所以人們就在正月初五這一天“破”她,讓她馬上回去。

破五節的風俗圖片 第5張

天津市民俗專家介紹:舊時,正月初五是一個具有多重習俗含義的重要日子,但其宗旨均意在“破除”。其一,此日爲“送窮土”日,人們要將“窮娘娘”掃地出門。其二,爲禁忌解除日,因傳統概念的過年是單指正月初一至初五,故之前一些過年的禁忌至此可以消除或有所放鬆,如不能做新飯、不能說不吉利的話、婦女不能動針線、不能打掃衛生、不能打碎東西等。其三,俗稱“潑污”,即從大年除夕夜開始存留的污水、垃圾可以全部倒掉清除。

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過了年初一,接下來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接財神一一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辦酒席,爲財神賀辰。

習俗禁忌

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也稱“忌針節”,在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五日。 舊時,中國民間過春節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作飯,婦女不能用針縫紉等諸多禁忌,在過了初五之後即告解除,故而稱此日爲“破五”。這天,中國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據說,這樣可免除讒言之禍。

破五節的風俗圖片 第6張

習慣上,過了“破五”,各行各業正式開張營業。如有鋪面變化、櫃檯增減之舉,一般在初六定。由於地域不同,節日習俗也有差異。在北京一帶,婦女不許於此日串門,串門則不祥。在河南一些地區,人們於此日不勞作,否則本 年內遇事破敗。

"破五”還有“破吾”之說,即破除自己的壞毛病,反省自己的過失,塑造一個新我。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