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美食 > 東周列國春秋篇黃泉認母

東周列國春秋篇黃泉認母

來源:秀美派    閱讀: 8.5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周列國春秋篇黃泉認母,“黃泉見母”說的並不是人死後見母親,而是出自一個歷史典故,故事的主人公是春秋時的鄭莊公和她的母親武姜夫人,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東周列國春秋篇黃泉認母。

東周列國春秋篇黃泉認母1

鄭莊公的母親是武姜夫人,她在夢裏生下了莊公,因此不喜歡這個兒子,給他起名叫“寤生”。後來姜氏又生了小兒子“段”,段英俊瀟灑,武功高強,姜氏對段百般寵愛,一心想讓小兒子段當國君,於是就不停地在其夫君鄭武公身邊吹枕頭風,結果沒有奏效,鄭武公最後還是立長子“寤生”爲國君,即鄭莊公。

這讓武姜夫人心裏十分不爽!於是就總給莊公添堵,時不時找莊公給小兒子段要這要那:先是要了重要的京邑城封給段,然後又給段要軍隊車馬,繼而又把京邑周邊的地盤也給霸佔去了。

鄭莊公本來不想答應這些不合理要求,但是耐不住母親武姜夫人一哭二鬧三上吊地威脅,只好妥協再妥協。

武姜夫人慫恿段暗中訓練兵馬,加固城池,還和段約好,等莊公出去的時候,武姜夫人給段打開城門,裏應外合,把莊公趕下臺,段取而代之成爲國君。

母子倆辛辛苦苦計劃籌備了二十年,怎料莊公早已查知母子倆的行動心思,只是一直隱忍不發, 裝聾作啞。手下大臣可急了,勸說莊公趕緊採取措施把段給除了,以絕後患。

鄭莊公卻不着急,對大臣們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等探知段決定起兵叛亂的確切消息後,鄭莊公果斷出手,一舉粉碎了段和武姜夫人的陰謀,段兵敗逃到了共城。

東周列國春秋篇黃泉認母
  

莊公對母親武姜夫人如此幫段奪位十分痛恨,發了狠誓:“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意思就是說今生不想再見到母親。之後把武姜遷居穎地,從此不聞不問。

大約一年後,在大臣潁考叔的勸諫下,莊公悔悟,想見母親,於是潁考叔出了一個好主意:挖個隧道,等見了泉水就可以讓莊公母子在隧道內相見了。

莊公立刻點贊:好主意!馬上照做!於是上演了一出歷史上有名的橋段:母子倆在隧道內“黃泉”相見了,而且倆人還振振有詞兒:“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遂爲母子如初。

寫到此,照鑑忍不住要發表意見了:虛!太虛!還其樂融融!樂什麼呢?

問莊公:你若有孝心,就不該把母親最疼愛的小兒子段給趕到共城;若有孝心就不該把母親遷居穎地不聞不問。“遂爲母子如初”也很令人疑惑:從出生母親武姜就不喜歡寤生,而且多年來都是幫弟弟算計莊公,難道母子之“初”就有感情嗎!

問武姜:還有臉說“其樂也洩洩”嗎?因爲縱容寵溺把小兒子段的前途都給葬送了,還弄得自己一個堂堂太后被遷到外地受冷落,這足以悔恨一輩子,有何可樂?何況原本就沒喜歡過莊公,可能就此與莊公母子親厚嗎?

結論:“黃泉見母”不過是鄭莊公表演的一場戲罷了,不是因爲“孝”,也不是因爲思念母親真心悔過,而是爲了平息國內外臣民對他“不孝”的輿論譴責,是爲了他君主的威信,爲了君位的穩固,此事足見鄭莊公城府之深,也足見其頗有謀略,遇事能不動聲色運籌帷幄,因此才能成爲“春秋小霸”。

東周列國春秋篇黃泉認母 第2張
  

題外:在河南長葛市北邊的牛脾山,中間有一斷壑處,這裏就是鄭莊公”黃泉見母”的地方。直到60年代,這裏還立着一通高大的石碑,上書“掘地見母處”。

一切事皆人事,禍皆人禍,福亦皆人福。

做母親的偏心導致了兩個兒子之間的爭端,這是人禍。

母子最後能在“黃泉”相見,這是人福。

之所以會成爲人禍或人福,都是人對自己心願的過分執着。

心願有好有壞,不過從自己的角度都是好且正確的心願。

總會有那麼一些人不顧大局,不管他人,只管自己心願得成,哪怕一分的.利需要十倍百倍他人或集體的害還獲得,也竟取不猶。

如果這些人能適當的管理下自己的心願或者考慮下大局或他人感受,那世界會變得更美好。

作爲管理者,管理好這些人是很重要的。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有些很小的小心思,或可能成爲崩潰大廈的原因。

感謝那些爲大局着想,爲他人考慮,而心甘情願、主動犧牲自己心願的人。

準確判斷心願是否應該堅持挺難的,所以不要責難那些堅持自己心願的人。因爲有些看似爲了顧全大局,考慮他人而放棄的心願,有可能是值得堅持的心願。

另外,能堅持自己心願,需要大毅力,大勇氣!

東周列國春秋篇黃泉認母2

黃泉認母的主人公是號稱春秋三小霸之一的鄭莊公。鄭莊公的母親武姜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是鄭莊公,小兒子名段。

鄭莊公出生時,母親難產,鄭莊公是先出腳後出頭,這在古時候是被認爲是大逆不道,所以母親一直不喜歡鄭莊公,爲其取名寤生,也就是逆生的意思。

鄭莊公出生後,母親命人將他丟棄,但父親不捨,又擔心孩子成長過程中遭人議論,所以將知道逆生事情的人全部滅口。小兒子段出生時是順生的,所以武姜很喜歡小兒子。

周朝初期,天子將他的兄弟和功臣們分封到各諸侯國,諸侯們定期向天子朝見進貢,天子也靠着諸侯國的勢力維持王朝的統治。

這種制度稱爲“宗法分封制”,西周末年周幽王死後,春秋時期開始,平王東遷,鄭國因護駕有功,鄭武公成爲王室重臣。

古代長幼有序,鄭武公將君位傳於大兒子寤生,即鄭莊公,但他母親武姜卻偏袒於小兒子段,於是母子兄弟之間一場權利與孝義的爭鬥開始了。

鄭莊公繼位後,母親盤算着幫小兒子奪君位。她先是替小兒子請求京都作爲封地。這在當時是不合禮法的。

當時的規定是大的都城不得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過五分之一;小的不得超過九分之一。

京城不符合規定,可是鄭莊公不顧大臣的'反對,同意了母親的請求。受封京城的段命令西部和北部邊境既聽命於莊公也聽命於他自己。此時有大臣建議莊公除掉段,可是莊公沒有同意。後來直到段真的起兵造反的時候莊公纔派兵平定了叛亂。

叛亂平定之後莊公知道了,原來母親答應和段裏應外合,爲他通風報信。鄭莊公終於難忍悲痛之情,將母親遷到穎城居住,並且對她說:“不到黃泉,永不相見。”

東周列國春秋篇黃泉認母 第3張
  

平叛之後,寤生大張旗鼓的烹羊設宴犒勞功臣穎考叔、子都等人。

穎考叔赴宴時帶了一隻貓頭鷹,席間,穎考叔說,該吃貓頭鷹啊!寤生不解,問爲什麼?

穎考叔說,這種鳥幼時靠媽媽不辭辛苦的爲它捕食,長大後,卻反過來啄食它的媽媽,難道這鳥不該吃嗎?

吃飯前,穎考叔先打包了一些肉食,並解釋說家有老母,自幼家貧,只能吃些野味,今天有好吃的了。

但老母親現在家還沒有吃飯,所以帶些回家讓她老人家吃。寤生做痛苦狀,說,你真是個孝子!穎考叔趁機又說,你可知道你名字的來歷?

寤生說不知,穎考叔說,寤生乃忤逆,大不吉利之意,隨將出生時的實情告知寤生。這時,寤生恍然大悟,理解了母親的所作所爲。萌發了想接母親回家之意。

但君王是要面子的,對於自己說過的話要負責任,所以穎考叔有出主意,派人在黃土山下的隧洞裏挖了一道泉,取名爲:黃泉。

爲要寤生找到一個既不失孝道又不壞信道的好辦法與其母相認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的“黃泉認母”的故事。

東周列國春秋篇黃泉認母3

《東周列國志》個人經典讀後感【篇1】

讀史明理,讀史明智。暑假剛剛開始,我閱讀了《東周列國志》,品味歷史,使自己變得明理智慧。

這本書講的是東周成立到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歷史故事。這一時期是我國曆史上大動盪、大分化,大變革的時期,諸侯列國之間各自爲戰,有無數驍勇的將軍,有能文能武的智者,也有許多昏庸和開明的君主。

歷史總是和人連在一起的,諸多的感情就在歷史的激揚文字中,令我感動不已,鄭莊公因爲母親偏愛小兒子,幫助小兒子起兵造反而傷心。母親的計謀失敗後,發配邊疆,莊公有誓言“不到黃泉,永不相見”。但是後來因爲思念母親,派人迎回了她。

畢竟親情是最重要的,即使母親對不起自己,但是她也是對子女愛的初衷,纔有偏愛。親人犯了錯誤,應該包容。這樣在愛的融化下,有什麼坎兒過不去呢?畢竟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是十指連心的親情。

除了親情感悟,還有謙虛讓位。鮑叔牙知道自己不如管仲,便爲了齊國的強大讓位於他。這是鮑叔牙的寬闊胸襟與爲國情懷,他在國家與自己的路上選擇了國家。有人強過自己,謙虛舉薦,能者居之,自己也會因爲國強而獲得幸福。

在過去了將近兩千多年的《東周列國志》裏,我不僅讀懂了親情的力量和仁義的光芒,還從許多的歷史,故事裏明白了勤奮刻苦學習和工作的道理。

東周列國春秋篇黃泉認母 第4張
  

《東周列國志》個人經典讀後感【篇2】

三國雖然有趣,但過於短暫;秦朝雖然勇敢,但過於殘暴;明朝雖然戰無不勝,但過於無能;只有東周呆若木雞纔是給人帶來無窮情趣。那些驚險的`宮廷鬥爭,充滿智慧的外交故事、場面宏大的戰爭,各國國君賢納的感人故事,全面體會了東周“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思想。

東周歷史的記載,離不開的明代小說家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裏面精彩的故事,也離不開馮夢龍良苦用心地將紛繁蕪雜的線索處理得有條不紊。《東周列國志》記述了從西周末年到秦始皇統一中國五百多年的歷史事情。

第一個故事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從此,西周滅亡,春秋開始,春秋開始後,周王朝國力一蹶不振,取了代之的是強盛的諸侯各國們。映入腦海的是“春秋五霸”,後來,是”戰國七雄”。他們使中國國力突飛猛進,無論是軍事、教育、經濟還是政治都佔據了世界的一席之地。此外,我們現在經常用的很多成語,典故都來自《東周列國志》,如:一鼓作氣,完璧歸趙等等。

《東周列國志》最大的意義是得民心得天下的道理,在最後一回——三十回統一六國上說:二世殘暴,不得人心,雖兵甲數十萬,但義兵志也,次發反擊大戰,敵朝滅。

《東周列國志》這本書告訴我們爲人處世理,解決疑難,走出困境的事情,也有很多以理服人的論辯,我們可以從中吸取許多做人的智慧。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