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家庭 > 爲什麼渴望孩子能永遠開朗和幸福下去

爲什麼渴望孩子能永遠開朗和幸福下去

來源:秀美派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什麼渴望孩子能永遠開朗和幸福下去,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一直樂觀、開朗、快樂,但實際上孩子不可避免地會經歷各類情緒,包括憤怒、害怕、逃避等負面情緒,下面分享一下爲什麼渴望孩子能永遠開朗和幸福下去。

爲什麼渴望孩子能永遠開朗和幸福下去1

身爲父母便不能一味地忽視或是壓制孩子的情緒反應,而應當以充分的關懷、包容和愛去理解孩子,陪伴孩子,引導孩子走向更美好的人生。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戈特曼是“情緒訓練”方面的著名專家。他認爲家長大致可分爲兩種:情緒抹殺型、情緒管理訓練型。

情緒抹殺型父母,無法感知自身和孩子內心的情緒,並把負面情緒視爲禁忌,一廂情願地渴望孩子能永遠開朗和幸福下去;情緒管理訓練型父母,則會包容孩子的情緒,認爲情緒不存在好壞之分,當孩子表達情緒時,能夠給予足夠的耐心。

父母對孩子的情緒給予充分地接納和理解,孩子才能真正地幸福成長,並最終走向成功的人生。

縮小轉換型家長:

想盡辦法哄孩子接受治療,用獎勵“誘惑”孩子

如果你不哭不鬧,像個男子漢一樣,讓大夫好好檢查一下,爸爸答應給你買個遊戲機,好不好?

面對哭鬧不止的孩子,家長急於讓他配合治療,於是用獎勵來“誘惑”孩子,這種類型的父母就屬於把“縮小轉換型父母”,縮小和忽視了孩子內心害怕的情緒,迫不及待將重點轉移到其他事物上。

對於縮小轉換型家長來說,孩子的情緒沒那麼重要,他們對於孩子的情緒不以爲然。例如,當孩子疼愛無比的小狗不幸死去,孩子忍不住傷心大哭時,這類家長往往會漠視孩子的情緒,冷漠地說:“這點小事都哭,至於嗎?”。

縮小轉換型家長認爲喜悅、快樂等情緒是好情緒;相反,生氣、憤怒、悲傷等情緒就是不該有的壞情緒,於是極力逃避。

在這種類型父母的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在感受和調節情緒方面會表現得比較遲鈍。

由於家長不重視孩子的情緒,孩子不但會產生不被他人重視的感覺,而且由於沒有正確引導,孩子對於自己正在經歷的情緒,也無法分辨對錯,於是陷入彷徨和困惑中,一點點失去自信。

一旦不能正視自己的情緒,自然也就無法知曉如何調節自我情緒了。由於無法正視自己的情緒,因此試圖用更快捷且簡單的方式來轉換心情,要麼乾脆逃避問題。

爲什麼渴望孩子能永遠開朗和幸福下去
  

壓抑型家長:

故意擺出一副咄咄逼人的表情,嚴厲訓斥

哭什麼哭,趕緊給我把眼淚擦乾淨了!男子漢怕看牙醫,那怎麼行?趕緊給我安靜點。

壓抑型家長同樣是不重視孩子的情緒,把悲傷、生氣等情緒看作是壞情緒,甚至極力把孩子的負面情緒看作是錯誤,每當孩子有情緒流露時,就會加以訓斥,甚至是懲罰。

壓抑型父母認爲負面情緒是陰暗的,一旦允許孩子產生這樣的情緒,就可能會帶壞孩子的性格。出於這種擔憂,他們會對孩子的情緒進行全方位的嚴厲管束。

當孩子哭或生氣時,壓抑型父母會偏執地認爲,這都是因爲孩子爲了達到某種目的而表現出的行爲,而不是想着先弄清孩子哭的原因,常常是單刀直入地一句:“不許哭!”有時甚至會大打出手。

壓抑型父母照顧下長大的孩子,自尊感非常低。女孩通常會表現出意志消沉,帶有憂鬱傾向,且情緒調節能力不足;男孩則具有衝動或攻擊行爲傾向,生氣時會本能地用拳頭解決。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僅因爲表露了情緒就受到斥責或打罵,所以也只能用同樣暴力的行爲來表露情緒。

據研究表明,壓抑型父母照顧下長大的男孩,會更早學會吸菸、喝酒,也會比較早熟,較早地萌發性意識,參與青少年犯罪的概率也較高。

放任型家長:

看不得孩子楚楚可憐的樣子,

恨不得齲齒長在自己的嘴裏

要是你實在不想讓醫生檢查,那咱就回家吧!反正這是乳牙,到時候都會掉的,再長新牙。

不同於縮小轉換型家長和壓抑型家長,放任型家長倒是能認可孩子的情緒,也不會刻意將情緒劃分好壞,對於孩子身上的所有情緒都可以接受和包容。

乍一看,這種類型的父母應該是理想型的好父母。然而,放任型家長頂多止於認可和接受孩子情緒這一步而已。對於孩子的行爲,放任型家長並不能給孩子較好的建議,不會爲孩子的行爲劃定明確的界限。

這種類型的家長雖然能接納孩子的.情緒,但對孩子的行爲一概稱沒關係,甚至是鼓勵孩子。

在成長的過程中,由於個人情緒得到了盡情地宣泄,因此生長在放任型家庭的孩子,理論上應該能很好地調節情緒。然而,情緒調節只有在意識到行爲的界限時,纔會變爲可能。

如果隨心所欲地做出任何行爲,家長都視爲無所謂,放任孩子,孩子便會認識不到行爲的界限,變得凡事都由着自己的性子,以自我爲中心,分不清哪些行爲纔是合理可行的。

由於這些孩子的所有情緒都會被父母接受和包容,因此往往會陷入自我崇拜,凡事只考慮自己的情緒,無法體諒他人,因此在朋友圈子裏也會顯得相當不和諧,甚至遭到排擠。

並且,因爲和同齡人相比,其心理不夠成熟,感覺自己不如別人,因此會自卑許多。一直以來只習慣於無節制地宣泄情緒,卻沒有表達和處理情緒的機會,所以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相當欠缺。

很顯然,以上3種家長都屬於“情緒抹殺型”,均不可取。作爲家長,不但要理解和包容孩子害怕看牙醫的情緒,更應該進一步開導孩子,好讓他在今後面臨相似矛盾和痛苦時,能夠獨立摸索出解決的方法來,最終做出最佳選擇。

爲什麼渴望孩子能永遠開朗和幸福下去 第2張
  

情緒管理訓練型家長

爸爸小時候看牙醫也特別害怕,那時我就使勁抓住奶奶的手,心裏默數到十。而且從那以後,我每天都認真刷牙,不讓蛀蟲再侵害我的牙齒。

情緒管理訓練型家長,不僅能夠包容孩子的情緒、理解孩子,還會對孩子的行爲劃定明確的界限。

告訴孩子,爸爸小時候也同樣對看牙醫懷有恐懼心理,這就與孩子形成了紐帶,再進一步探討當時是如何克服這種恐懼的,並詢問孩子的想法,最後對今後如何積極護齒給出建設性意見。

情緒管理訓練型家長不會把情緒涇渭分明地歸類爲好和壞。他們重視孩子的喜悅、愛和快樂;同時他們也認爲,悲傷、恐懼和憤怒理所當然也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情緒。

就好比,不可能每天都是陽光明媚的豔陽天一樣,有時颳起一陣風、下一場暴雨、霧靄瀰漫或飄下鵝毛大雪,這樣纔是真正的四季,哪樣都不能少。

關鍵是,在包容了孩子的所有情緒後,務必要給孩子的行爲劃定明確的行爲界限:你可能很不喜歡看牙醫,但並不能因爲這樣,就對牙醫拳打腳踢;而且,對待齲齒,是不能逃避和拒絕治療的,如果放任不理,只會讓牙齒更惡化。

爲孩子劃定行爲界限,有兩個簡單的原則:首先,不做對他人有害的行爲;其次,不做對自己有害的行爲。

衝着牙醫拳打腳踢,這是對他人有害的行爲;放任自己的齲齒惡化下去,就屬於對自己有害的行爲。在不超出以上兩個界限的範圍內,給孩子最大限度的選擇性。

爸爸溫和卻堅決的態度在給孩子吃定心丸的同時,也能刺激孩子尋找更積極有效的方法:“我會在心裏數到十”“以後我會少吃糖、一定要認真刷牙”等非常不錯的點子。

在情緒管理訓練型家長教育下成長的孩子,明白無論是何種情緒都是正常的,是自然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們會因爲家長肯傾聽自己的心聲,並且接納和理解自己而感到強有力的支持,於是信心倍增,從而,也會對家長產生信賴感和紐帶感。

當父母對孩子的情緒給予充分地接納和理解時,孩子才能真正地幸福成長,並最終走向成功的人生。

爲什麼渴望孩子能永遠開朗和幸福下去2

內向的孩子怎麼變開朗

1、學會減輕孩子的壓力

內向的孩子,很有可能是因爲家長對孩子有着過高的期望,導致孩子肩負重擔,形成孩子內向的性格。當孩子因爲過重的壓力,未能達到父母期望時,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因此,家長要適當減輕孩子的壓力,和孩子一起規劃恰當的目標。

2、關注孩子的感受

有一部分的孩子之所以會內向,跟家長經常不注重孩子的感受,有一定的關係。因此,家長一定要注重孩子的感受,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家長這樣做孩才能夠感受到,有人是在意他們的`想法和感受的,內向的孩子也就會慢慢地承認自己的價值,找回自己的自信,變開朗。

3、改變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孩子性格內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家庭的教育環境與方式。因此建議家長選擇適當的教育方式,給孩子提供表現自己的機會。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從家務勞動中鍛鍊與家人交往的能力,並對孩子的進步給予肯定、表揚。

爲什麼渴望孩子能永遠開朗和幸福下去 第3張
  

孩子內向的原因

1、不良的成長環境

有些孩子的成長環境比較封閉,比如留守兒童等,由於長期缺乏與他人交流的機會,就會導致孩子孩子內向性格比較內向,不善於與他人交流,當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

家長要多抽出時間陪伴孩子,讓孩子感受到關愛,孩子通常能逐漸變得外向,從而改善上述情況。

2、家長過於嚴格的教育

有些家長管理過於嚴苛,很少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交往,而孩子可能會因爲怕被家長教訓,因此變得內向。所以家長要給孩子提供和諧、愉快的成長環境,使孩子能夠正常地與小朋友交流。

3、孩子自身性格原因

有些孩子性格比較內向、膽小,可能會因爲緊張等原因,出現內向不愛跟別人說話的情況。所以,作爲家長要多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並且讓孩子從中體會到集體活動的快樂,慢慢的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比較開朗,這樣孩子就會喜歡和他人交流。

爲什麼渴望孩子能永遠開朗和幸福下去3

如何讓孩子變得活潑開朗?

1、父母要多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孩子的興趣和愛好越廣泛,他接觸的人就越多。在無形當中就鍛鍊了孩子的交際能力。交際能力的提升,可以使孩子輕鬆應對各種人際關係。當他的朋友不止一個愛好不止一種的時候,他的受挫能力將會提升。用一個形象的比喻,

2、父母們應儘量多抽時間帶孩子到外面走走,多接觸外面的事與人。讓孩子增長見識的同時,性格也會變得活潑開朗。不論是平時週末,還是暑假,寒假期間,父母應儘可能的抽出時間帶孩子去接觸大自然,讓孩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時刻保持一種美好的心情。

另外也可以帶孩子,多結交些性格開朗的朋友,彼此間互相影響。多接觸些正能量的事與物,讓孩子時刻保持一種向上的精神。反之,讓孩子遠離那些負能量,消極,抑鬱的人及事物。

3、當孩子有不滿想要傾訴的`時候,父母應該要放下手頭上的工作,認真聽孩子訴說,對孩子的心情表示理解,然後告訴他解決方法讓孩子知道,你的反應和他一樣。用講故事的辦法告訴孩子,即使天性樂觀的人也不可能萬事稱心如意,但他們大多能很快從失意中重新奮起,並把一時的沮喪丟在腦後。

父母最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着意培養他們應付困境的能力,如參加體育運動、遊戲、公益活動等等,培養豁達的心態對孩子將來踏入社會是非常有益的。這樣孩子在遇到困難時就不會輕易沮喪。

爲什麼渴望孩子能永遠開朗和幸福下去 第4張
  

4、爲孩子營造簡單快樂的環境氛圍。家庭要和諧,夫妻要恩愛,要尊老愛幼。只有這樣孩子心裏纔沒有負擔,纔會純真無邪。比如有此家長當着孩子的面經常開戰,還打的你死我活,這就不行!

5、引導孩子多學習勤思考。多學習正面東西,孩子自然會受到大家的關注與表揚。人常說好孩子都是誇來的。如果周圍的人都誇孩子懂事,聰明,有禮貌,你還愁孩子做起事來沒自信?還愁孩子臉上沒笑容?

6、給你的孩子責任和家務,讓孩子做適合年齡的家務能給孩子一種使命感和成就感。即使孩子做的不是很完美,也要讓他知道你很欣賞他的努力,讚揚他做的所有事情,並向他保證,隨着時間的推移,他會在很多事情上做得越來越好,包括家務。

7、鼓勵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比如你說的該不該逼孩子學習一項技能,家長應該是根據孩子的喜好,跟孩子商量,選擇一項孩子喜歡的技能進行學習,而不是逼迫孩子。

8、不做比較型家長,別總拿自己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比,拿自家孩子的短板跟別人家孩子的長處做比較,能有好結果嗎?家長焦慮,孩子遭殃,打擊孩子自信心。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