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小暑時節必吃三種食物

小暑時節必吃三種食物

來源:秀美派    閱讀: 6.4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暑時節必吃三種食物

小暑時節必吃三種食物

1、黃鱔

俗話說,“小暑黃鱔賽人蔘”,黃鱔生長在水岸泥窟之中,最滋補、最味美的莫屬小暑前後一個月的夏鱔魚。另外,這個時期往往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的緩解期,根據冬病夏治的說法,此時用黃鱔滋補更能起到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溼、強筋骨的作用。

2、蓮藕

第二大寶是營養又消暑的蓮藕,不少朋友曾有過這樣的體驗:每到夏天,稍不注意,就會流鼻血,去醫院也查不出什麼問題,醫生只是叮囑道:多吃點蓮藕就可以了。果真沒過多久,問題自然消失了。其實,這裏邊也存在着一定的因果關係,在空氣乾燥、補水又不足的時候,常吃蓮藕可以涼血、滋陰、清熱,解決流鼻血這種麻煩可以說是小菜一碟。

對老年人來說,夏藕更是補養脾胃的好食材。此外,蓮藕也是高血壓、肝病、食慾缺乏、缺鐵性貧血、營養不良者的保健食物。

3、綠豆芽

炎炎夏日,烹製一道綠豆芽菜餚可以清熱解毒、利尿除溼。同時,綠豆芽的熱量很低,而水分和纖維素含量較高,可促進腸蠕動,具有通便的作用,是人們公認的夏季瘦身佳品,也是便祕患者的健康蔬菜,對食道癌、胃癌、直腸癌患者也有良好的食療價值。

小暑爲什麼要曬衣曝書?

小暑之後,很快就是六月六“曬衣節”。傳說六月六日爲龍王曬鱗之日,人們選擇在這一天曬衣服、曬書畫,據說此日晾曬之後,可以避免被蟲蛀,所以有“六月六,曬紅綠”的說法,也有些地方會選在七夕這天。

曬衣之俗延至魏晉,成爲豪門富室炫富的機會。名列“竹林七賢”的阮咸瞧不起這種作風,當他的富豪鄰居,在架上搭滿了陵羅綢緞,阮咸卻故意用竹杆挑起一件破舊的.衣服。有人問他何故,他答:“未能免俗,聊復爾耳(姑且如此而已)!”

“曝書”習俗,在我國則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了。《穆天子傳》中就有“天子東遊,次於雀樑,曝蠹書於羽陵”的記載。到漢唐時,曝書逐漸形成制度。北宋更形成了獨特的館閣翰院文人的曝書集會,文人士大夫相互參觀,品鑑學習。

南朝劉義慶在《世說新語》中說過一個風雅趣事,東晉名士郝隆,見鄰人皆曬衣被,就跑到太陽底下平躺着,掀起衣服把肚皮對着太陽。旁人不解,問他幹什麼,答曰:“曬書。”

小暑時節農事簡介

小暑前後,除東北與西北地區收割冬、春小麥等作物外,農業生產上主要是忙着田間管理了。早稻處於灌漿後期,早熟品種大暑前就要成熟收穫,要保持田間乾乾溼溼。中稻已拔節,進入孕穗期,應根據長勢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單季晚稻正在分櫱,應及早施好分櫱肥。雙晚秧苗要防治病蟲,於栽秧前5—7天施足“送嫁肥”。“小暑天氣熱,棉花整枝不停歇。”大部分棉區的棉花開始開花結鈴,生長最爲旺盛,在重施花鈴肥的同時,要及時整枝、打杈、去老葉,以協調植株體內養分分配,增強通風透光,改善羣體小氣候,減少蕾鈴脫落。盛夏高溫是蚜蟲、紅蜘蛛等多種害蟲盛發的季節,適時防治病蟲是田間管理上的又一重要環節。”

小暑開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後結束,我國東部淮河、秦嶺一線以北的廣大地區開始了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雨季,降水明顯增加,且雨量比較集中;而長江中下游地區則一般爲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高溫少雨天氣,常常出現的伏旱對農業生產影響很大,及早蓄水防旱顯得十分重要。農諺說:“伏天的雨,鍋裏的米”,這時出現的雷雨,熱帶風暴或颱風帶來的降水雖對水稻等作物生長十分有利,但有時也會給棉花、大豆等旱作物及蔬菜造成不利影響。

“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

綠樹濃蔭,時至小暑。南方地區小暑時平均氣溫爲26℃左右,已是盛夏,頗感炎熱,但還未到最熱的時候。常年7月中旬,華南東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可開始出現日平均氣溫高於30℃、日最高氣溫高於35 ℃的集中時段,這對雜交水稻抽穗揚花不利。除了事先在作佈局上應該充分考慮這個因素外,已經栽插的要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時仍可見霜雪,相當於華南初春時節景象。

小暑前後,華南西部進入暴雨最多季節,常年7、8兩月的暴雨日數可佔全年的75%以上,一般爲3天左右。在地勢起伏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發,甚至引起泥石流。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這一東旱西澇的氣候特點,與農業豐歉關係很大,必須及早分別採取抗旱、防洪措施,儘量減輕危害。

小暑前後,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災害,亦須注意預防。

節到小暑進伏天,天變無常雨連綿,

小暑吃豆芽有的年份雨稀少,高溫低溼呈伏旱。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