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在職場上你只相信自己的能力並不是你的頭銜

在職場上你只相信自己的能力並不是你的頭銜

來源:秀美派    閱讀: 4.5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職場上你只相信自己的能力並不是你的頭銜,求職面試的時候要注意一些小細節,想要努力向上爬就要做好萬全的準備,不拘小節才能夠進步,職場的身體健康也是難能可貴的,小編這就帶你瞭解在職場上你只相信自己的能力並不是你的頭銜。

在職場上你只相信自己的能力並不是你的頭銜

在職場上你只相信自己的能力並不是你的頭銜1

1、身邊故事引發的思考

故事一:好友G招下屬培訓經理,曾有一天先後面試了三個候選人。從簡歷上看,頭銜都是培訓經理,之前最短的同崗位經驗都三年以上。G就分別問他們同一個問題:培訓效果評估的四個層次分別是什麼?你們公司是怎麼結合四個層次來做評估的。結果三個候選人連最基礎的柯氏四級評估都答不上來,但他們的期望薪酬最少的也要稅前18萬。G不禁感慨,要麼簡歷都是水份,要麼就是他們公司頭銜亂給,否則,現在的培訓經理怎麼都這種水平啊……

故事二:好友H最近有點幸災樂禍,原因是原來公司的下屬J失業了。原來三年前,J是H的下屬,三年時間,J在互聯網公司之間跳了4次,從助理一路升到了經理,一度月薪是H的兩倍,還嘲笑H太追求專業能力,工資卻少得可憐。但熟悉J的都知道,J滿嘴的“專業知識”其實就是跑火車,拿着新公司經理級的名片到處參加論壇、沙龍,混跡各種HR圈子。沒想到最近接連辦砸了幾個大項目,領導臉上掛不住了,J也被公司直接勸退了。H跟我說,J的經歷正應了那句臺詞“別看現在鬧得歡,小心將來拉清單”。

說實話,我也經常遇到這樣的頭銜控,尤其是互聯網公司、廣告公司、金融公司等等,他們大多數人的習慣就是,見面第一件事,先遞上自己的名片,而且喜歡別人尊稱他們爲“總”(無論是總經理、總監,亦或只是經歷),只要你能認可他的頭銜就行,而恰恰很多職場人就是因爲某些高級頭銜而親近你,也因爲某些低級頭銜而疏遠你。無形之中,這樣的頭銜就讓他們獲得了社交資本,至少在他們在心理上更能獲得優越感,在我們職場中,擁有無數粉絲的這類所謂的“大神”、“大咖”,也不在少數。

2、所有的努力只爲知己知彼

最近看了幾篇文章,說的是候選人越難越面試了,網上那麼多的“面經”,讓很多初出茅廬的應屆大學生都深諳招聘的套路,回答問題時,滴水不漏,一套一套的,更何況是職場老鳥,有招聘新手K問我,該如何面試比他經驗更豐富的候選人,於是有了以下的對話:

我:你爲什麼會覺得難以提問?

K:因爲我覺得他經驗比我豐富。

我:你憑什麼覺得他經驗比你豐富?

K:他工作年限比我長,而且頭銜比我高。

我:如果和你同樣頭銜,即便年限比你長,你敢問麼?

K:敢。

我:這又爲什麼呢?

K:因爲我會覺得說不定他水平和我一樣啊。

我:那就說明,你提前有個思維定勢,被他的頭銜嚇住了。

在職場中,我估計像K這樣的新手不在少數,一旦對方的頭銜比你高,從心理上,你很容易就覺得對方一定是很專業的人士,但事實上呢?從我的經驗來看,越是大的公司,往往對於頭銜越是給得“吝嗇”,如果真的是給到足夠高的頭銜的話,那也大多是實至名歸的團隊領導。而很多小公司爲了吸引和保留人才,在薪酬達不到的情況下,只能用頭銜來留住人,比如銷售、客服、招商,最低的都是銷售經理、客服經理,招商經理,但是不是真的能力就與頭銜匹配了呢?未必,真正讓你識別候選人是否匹配的重要因素,絕對不是頭銜,而是他所具備的能力。

但很多候選人,胸無點墨卻能出口成章,當你提問的時候,還能引經據典滔滔不絕,對於新的專業術語也能侃侃而談,“大數據時代、VUCA時代、遊戲化學習、翻轉課堂、OKR、僱主品牌”,似乎什麼都懂,極有可能讓面試官眼前一亮,感覺找到寶了,即便候選人開出超出體系的薪酬要求,也會申請破例錄用,但結果呢?我繼續說個故事吧。

故事三:好友C所在公司最近招聘了培訓經理T,據說面試的時候T對培訓理論很熟悉,而且具有豐富的培訓項目操作經驗,工作五年已經是培訓經理級了,雖然工作年限和團隊管理經驗略顯不足,C的領導還是決定錄用T,對他寄予厚望。但T入職沒多久,就暴露出專業能力不足的問題,在一些培訓項目策劃上明顯力不從心,即便是在制定培訓制度、表單等方面,也是大量直接引用原單位的資料,團隊管理上更是造成了部門成員之間的隔閡,C後來在偶然的機會從同行那裏瞭解到,T原來在單位人際關係很差,專業知識華而不實。也是因爲公司氛圍的緣故,雖然當時公司培訓就兩個人,但設定的級別是培訓主管和培訓經理,所以,對T能找到工資翻倍的新公司,原來公司的人也都很驚訝。

後來,我跟好幾個朋友建議,如果你們想要真正瞭解候選人的專業能力如何,首先還是要自己具備相應的專業能力,才能辨別候選人回答問題的真僞。對這類候選人而言,其實也是在碰運氣,如果遇到不懂行的他們就能矇混過關,但真的遇到專業人士,馬上就原形畢露。可是,假設你自己對具體的內容都模糊不清,那無論對方怎麼說,你都會覺得是對的,你現在所有的努力,都是爲了實現知己知彼的目的。但不管如何,你都要堅信,能力永遠是比頭銜更重要的東西,你是因爲能力才錄用人才,而非他的頭銜。

3、堅守,是成功的最佳捷徑

在這個時代,我們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隨着時代的快速發展,我們已很難再回到過去慢悠悠的節奏中。太多便捷的網絡知識庫打破了我們固有的'學習方式。當我們看到某些人的成功得如此輕鬆時,於是開始懷疑自己的專業能力,更顛覆了我們看待職場的態度。

但我們往往忽視了一個重要問題,在成功背後是別人默默的付出。真正決定你職場生涯的依然是你的能力,而非你的頭銜。真正有實力的人,是當你坐下來與他聊天就會感覺被吸引,他們可能並不是商業機構炒作的“大神”,但實實在在的就是行業內的“傳奇”。

如果現在的你依然默默無聞,請不要焦急,只要耐心的將專業知識學好,培養自己獨立的思辨能力,不再盲目崇拜某些“大咖”,或許不久的將來,你就是別人心裏的“大咖”了,這纔是成功的最佳捷徑。因爲,職場只相信能力,而不是頭銜。

在職場上你只相信自己的能力並不是你的頭銜2

告訴你職場上能力纔是關鍵

對於學歷要求方面,企業爲什麼要這樣區別對待呢?

這是爲了最大限度地節省招聘成本。在自律、學術和社交技能方面,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一般比低學歷的人要優越。在簡歷紛至沓來的情況下,HR只有使用學歷標準來最有效地篩選出最優秀的匹配人員。然後接着從工作經驗、就業背景等角度作進一步的篩選。

但文憑不是決定性因素,否則不會有那麼多研究生找不到工作。

我們也注意到,雖然有些著名企業要求985這種高材生纔可以入職,但最終還是會有普通本科生入職的現象。

究其原因是:

所有企業招聘員工並不是要招聘學歷最好的人,但企業招聘的人員必須是一個適合的人,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人員和職位相匹配。

知識、技能和平織是HR招聘的三個關鍵層次。在面試官看來也是有優先級區別的,有時往往知識會被放到最後。

表面上看,這是我們通過文憑展示的個人信息。但在面試官看來,這是最不重要的一點。

因爲知識可以快速學習,本科生階段學到的知識可以應用於實際工作中可能不足一半,市場也在迅速變化,對知識的掌握也要求你在今後的工作中反覆學習。

所以,如果你不是從著名的學校畢業,你的專業不對口,你可以不用糾結於學歷,只要你能向面試官證明你在這個領域的經驗,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讓企業看到你尋找工作的強烈願望。

所以,文憑是得到一些企業面試的敲門磚,更重要的是在面試環節展示自己的能力。當你沒有經驗時,只能看你的學歷;當你有經驗時,你的經驗更重要。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爆料
明星八卦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