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什麼樣的人給人感覺很假

什麼樣的人給人感覺很假

來源:秀美派    閱讀: 7.0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什麼樣的人給人感覺很假,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是我們 對虛假的人最直接明瞭的觀點,其實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很奇妙的,一個人也有很多種面貌,以下什麼樣的人給人感覺很假。

什麼樣的人給人感覺很假1

在跟人交往的時候,我們都希望能夠有“君子之交”。老人也常告訴我們要“親君子,遠小人”,所以對於“小人”我們都會避而遠之,儘可能不與之深交。

然而世間萬物其實並不能只用一個簡單的“是非”來評斷,自然人也無法單純地分爲“君子”和“小人”。

甚至在人際交往時,我們情願遇到“真小人”也不願遇到那些虛僞的“僞君子”。因爲“真小人”在明處,可以有所防備;而那些虛僞之人卻時常讓你難以看透,防不勝防,反而還更爲可怕。

所以我們需要在跟人交往是擦亮眼睛,細心觀察,通過對方的言行舉止來進行一定的判斷。

往往越是虛僞的人,越會有以下4種表現,發現一種都要儘量遠離。

什麼樣的人給人感覺很假

言而無信,唯利是圖

爲何會將“言而無信”和“唯利是圖”放在一起呢?就是因爲很多時候我們對於言而無信之人容易分辨,這類人屬於“真小人”。

但是“僞君子”卻讓你難以分辨,主要原因是他們屬於有時候言而有信,但有時候言而無信。

每個人在做事情的時候總會遇到一些意外情況,有時候答應了別人的事情可能會因爲這些意外情況而耽擱,從而造成了“失信於人”的情況。

偶爾遇到這樣的情況其實算不得是一個“言而無信”之人。

而那些虛僞的人往往在“言而有信”和“言而無信”的問題上會有一個規律可循:跟利益有關的,時常“言而有信”;跟利益無關的或者很少的,就會常常“言而無信”。

也就是說,當有利可圖時,他們可以“言而有信”;當無利可圖時,他們就會“言而無信”。他們的信譽是建立在利益的前提下而非品德,所以這也算是“唯利是圖”之人。

單獨看“言而無信”或者“唯利是圖”,其實都屬於“真小人”。

只有這兩者結合在一起的人,我們無法清晰地分辨出來,纔算是真正的“虛僞”之人。

什麼樣的人給人感覺很假 第2張

沽名釣譽,借善博名

這個觀點在《菜根譚》中有明確的說法:“君子好名,便起欺人之念;小人好名,猶懷畏人之心。故人而皆好名,則開詐善之門;使人而不好名,則絕爲善之路。此譏好名者當審責夫君子,不當過求於小人也。”

意思大致就是說太喜歡名聲的人,會爲了維護自己的名聲或者提高自己的名聲而去欺騙他人。

但是我們要“當審責夫君子”,而不要“過求於小人”。因爲真小人易防,僞君子難辨。

沉迷於追求名聲的人,通常不過就是兩種:真小人會直白;僞君子善欺騙。

沽名釣譽本就是虛僞之人,這無可厚非。但往往在交往時難以讓人分辨的,其實是“借善博名”的人。

這類人平時表面上看起來屬於淡泊名利之人,但只要遇到一些能夠讓他顯示自己才能、展示自己內涵、秀出自己品德的事情,往往都會非常熱心。

他們喜歡“做善事”,但往往會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需要曝光出來。

比如有些人喜歡打着做慈善的名目來給自己貼金,這就是典型虛僞的人。

善良本是一種品德,在虛僞人的世界裏,卻變成了一種交易的籌碼。這樣的虛僞之人,還儘量遠離的好。

什麼樣的人給人感覺很假 第3張

道貌岸然,表裏不一

有這麼一類人,滿嘴跟你講仁義道德,儼然一副謙謙君子之態。然而等到你深入瞭解之後,發現他們背地裏什麼壞事都做盡了。

然後還勸你說:“做人要厚道。”

像這類道貌岸然之徒,往往我們是難以分辨的。因爲在我們沒有深入瞭解之前,他們表面功夫都做得非常好。

一個真正有操守,心存道義之人,往往都會表現得很低調。他們的操守是一種品德,是對內心的敬畏,對底線的堅守而表現出來的。

而那些道貌岸然,表裏不一的人往往喜歡做足表面文章,生怕誰不知道他們就是一個集仁義與道德於一身的聖賢之人。

這類人往往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喜歡在言談之時不斷給自己的仁義道德“加戲”。

哪怕你們是在談論“一加一等於幾”的話題,他們也會把道德仁義掛在嘴邊。

這樣的人,有極大概率是表裏不一的人。所以遇到了要儘量遠離,不可深交。

什麼樣的人給人感覺很假 第4張

眼高手低,思想巨人

曾國藩曾說過:“眼高手低、不講事理和標新立異,這三種人不能共事。”

眼高手低之人,往往都會高估自己,低估他人和困難。這種人一般都難成大業,只要遇到一些阻礙就會選擇逃避,甚至不惜拉上同下水以免他人說自己能力不濟。

而不講事理的人,則通常都會以自我爲中心,不論是非對錯,只需要別人能聽他的就行。這類人最怕的就是不被認可,但能力又不行,所以只能通過“不講理”的手段來獲得他人的認同。

標新立異的人在做事的時候,喜歡“博眼球”,爲此他們甚至不惜犧牲團隊的利益。

一般來說,這三類人都會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思想巨人,行動矮子。

這樣的人喜歡跟你講理論,而且可能因爲自己理論知識比較豐富,所以“紙上談兵”的功夫非常了得。

稍不注意就會讓人覺得他們似乎是一個很牛的人,可真正行動的時候,往往第一個退縮的就是他們。

生活中這類人通常讓我們很難分辨,因爲在實際行動的時候遇到困難時是大家一起在解決,所以很少會去注意到他們的“退縮”。

不過如果仔細觀察,那麼就可以找到一些突出的表現:遇到困難大家一起解決,有所成就他定會邀功,認爲之所以能夠成事全憑他此前的“理論”。

什麼樣的人給人感覺很假 第5張

寫在最後

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大千世界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些人值得深交,有些人卻需要疏遠。

真小人易辨,僞君子難防。如果我們不能練就一雙火眼金睛,那麼可能就會被一些表象所迷惑,從而錯交了一些虛僞之人。

最後只能感嘆“交友不慎”,悔之晚矣。

面對虛僞之人,我們需要疏遠、多加防範;遇到真正君子,我們需要真心、誠意相交。

與此同時,也要提醒自己不要去做“言而無信,唯利是圖”、“沽名釣譽,借善博名”、“道貌岸然,表裏不一”、“眼高手低,思想巨人”這樣的虛僞之人。

我們不僅要善於辨別,還要克己修身。

不與虛僞之人深交,不做虛情假意之人,此乃善身之道也

什麼樣的人給人感覺很假2

虛假的老實人。

第1種特徵、眼神漂浮不定。正常跟別人聊天的時候,是看到別人的眼睛或者是鼻子,這是對人的一種尊敬、尊重,讓對方知道你是在安靜地聆聽,用心聽他說話,給他一種很重視的感覺。第二,就是一種溝通,我們通過對眼睛的觀察,其實能捕捉很多種信息,也可以從眼神中辨別一個人的說話的真假。

真正的老實人,他說話眼神都是很堅定的,有什麼說就說什麼,但是那些假裝老實的人,他說話眼神是飄忽不定的,因爲他們的心理可能還在想着別的`事。所以眼睛帶飄,這種人通常是裝的老實假老實。

第2種特徵、皮笑肉不笑。我們現實生活當中,笑容能拉近兩個人的關係與距離。但是笑也分很多種,一種是很真誠的笑,還有一種是假笑很虛僞的笑,也就我們說的皮笑肉不笑,這種笑會讓人覺得很不舒服。老實人對別人的過失不會太斤斤計較,所以他們的笑容很真實,有什麼事一笑了之,而且他們是那種發自內心的。

但是那些假裝老實的人,他們在遇到同樣事情的上面,他們也會笑,但是他們的笑容很不自然,很虛假,皮笑肉不笑,表情特別的僵硬,眼神很伶俐,這樣的笑容後面可想而知他心懷惡意。有可能想着怎麼報復你,他們可能會用一些手段,用一些陰損的招來報復。而且他們這種人是不會念舊情的,表面上看起來很和善,其實內心十分陰險狡詐。

如果你的身邊有這種皮下肉不笑的人,一定要防範,多留個心眼,他們有可能就是假老實人。

什麼樣的人給人感覺很假 第6張

第3種特徵、言行不一。大家都知道老實人,都不善於言辭的。他們一般說話很少,但是說到的話他們一定會去做,如果遇到利益衝突的時候,他們寧願自己吃虧,也不會去撕破臉皮,能讓能忍。但是還有一些人,他們平時也不愛說話,看起來也有點呆呆的,但是這種人出現利益衝突的時候,就算是關係好的朋友,他也會翻臉不認人的。

這種人自己一點虧都吃不得,這樣的人也是假裝老實人。所以看一個人不要看表面,不要看他說什麼,要去看他做什麼,所以言行不一的人就是假老實人。

不知道在我們的身邊有沒有這種人呢?總之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如果在我們身邊表面是看起來很老實,但是真正交往當中,有言行不一的、皮笑肉不笑的、眼神漂浮不定的人,那我們還是儘量遠離,不要深交。多留心一些,因爲8成這種人就是假裝老實的人。

什麼樣的人給人感覺很假3

爲什麼有些人總是看着假假的?

意識層面微風吹過,潛意識層面波浪滔天。很多人不敢表達憤怒,因爲意識層面的憤怒很合理,但潛意識層面的憤怒卻到了恨不得別人去死的地步。

很多人不敢表達渴望,因爲意識層面的看起來很正常,但潛意識層面,卻恨不得獨佔全世界。精神分析特別強調攻擊性的普遍,諮詢中的各種拖延、遲到,乃至早到、討好,也許都是在表達憤怒和不滿。

什麼樣的人給人感覺很假 第7張

每個人都不好惹,包括自己,看似老好人,其實一樣有根本性的自戀,容易憤怒,只是沒有表達。一旦有機會,就會展現自己的報復心。那麼這些人性深處的攻擊性,有什麼意義呢?

攻擊性讓人更有魅力

從心理學的視角,看美國大片就會發現,所有的超級英雄電影,首先講的都是全能自戀,那些英雄擔負着拯救整個城市乃至地球的重擔。

其中兩個系列都講了攻擊性,並直接用了黑色做隱喻。蝙蝠俠永遠都是一身黑色裝束;蜘蛛俠第一部講到了純白的蜘蛛俠,只有愛和真善美,同時你會看到一個經典的好男人羞澀、封閉、宅,有點彎腰駝背,雖然會感動你,但似乎缺少魅力。

第二部講外星的黑色能量附在蜘蛛俠身上,他立即化身爲有點邪氣的男人,有意思的是他一下子變帥了,走路昂首挺胸,渾身都放着電,所到之處,女人被迷倒一片,有了超凡魅力。

爲什麼蜘蛛俠黑化之後,突然有了魅力?

什麼樣的人給人感覺很假 第8張

如果明白了,攻擊性是人類的一個本性,那就可以有一個推論:剝離了攻擊性的男人,也剝離了自己的本性;而具有攻擊性的男人則是真實的,因此後者比前者更有魅力。

同樣的放到女人身上:簡單的好女人,被人稱道,但有攻擊性的女人,更容易生動有魅力。

獲得倖存的感覺

精神分析的諮詢和治療,把修通攻擊性視爲核心部分,可爲什麼大多數人活不出攻擊性,甚至容易將攻擊性視爲破壞性,而傾向於壓制它呢?

介紹一個,精神分析中有意思的一個說法:兒童需要獲得,母親或客體可以在他發出攻擊後,而得以倖存的感覺。

邏輯推理一下:既然嬰兒一開始覺得自己是無所不能的,那麼自然會擔心自己一旦發出攻擊,母親乃至整個世界都會被毀滅,各種超級英雄片,都刻畫過這種感覺,好像地球和宇宙太脆弱了。

武老師真正理解這一點,還是在一次諮詢中,來訪者說:武老師,我不敢對你表達憤怒,是因爲我擔心,我一對你表達憤怒,你就會被我摧毀。

什麼樣的人給人感覺很假 第9張

如果有些來訪者,小時候遭遇過親人離世等不幸,那麼他們理性上知道,這不是他們的罪過,但在潛意識深處,他們真的覺得這好像是因爲他的攻擊性所導致的。

比如一位來訪者的姐姐,在她小時候遭遇車禍死亡,長大後她自然知道,這是車禍,客觀意外;但潛意識深處,真切地覺得,這是她的攻擊性導致的。

這種心理現象可以延伸到很多地方,引出這樣一個推論:孩子天然地認爲,家裏的所有不幸都是,他的攻擊性導致的結果,比如親人意外死亡,父母離婚,從而導致他壓抑自己的攻擊性,或即便釋放攻擊性,也是以破壞性的方式呈現。

比如武老師,他的媽媽有嚴重的抑鬱症,她從來在沒在語言說過,要他爲她的痛苦負責,但通過深度的精神分析,發現武老師內心深處會真切覺得,媽媽的脆弱和痛苦是自己導致的。

孩子因爲有全能自戀加攻擊性,所以以上推論是很自然的部分。父母需要特別提醒孩子,家裏的這些事情不是他導致的。

什麼樣的人給人感覺很假 第10張

但相反,在很多家庭裏,會看到父母會一遍遍對孩子說,我們離婚是因爲你,我們不幸是因爲你……這對孩子的心靈是摧毀性的。

武老師的一位朋友和前妻已離婚多年,他兒子上小學三四年級時,問他:爸爸,你和媽媽離婚,真的不是因爲我學習不好嗎?

朋友聽到兒子這麼說,心痛至極,眼淚刷一下就流了下來,抱着兒子安撫說:這是我和媽媽兩個大人的事,怎麼會是你導致的呢,再說爸爸覺得你的學習挺好的。他這樣對孩子說,是很棒的做法。

不過在諮詢中,武老師發現對一些全能感特別強的來訪者,做這樣的解釋後,他們常常顯得沒有感覺,甚至悵然若失。

再談下去就會發現,他們希望自己有影響乃至決定周圍一切的能力,所以人性真的是很有意思。

攻擊性等同於生命力

攻擊性是人類的本性,攻擊性又容易帶來罪疚感,那該怎麼辦呢?

什麼樣的人給人感覺很假 第11張

強調一下溫尼克特的理論:攻擊性等同於活力或動力。每個人的自我就像是一個能量球,能量球伸展自己時,自然就會有攻擊性產生。

武老師引申了一下,認爲:當一個人向外界伸展自己的意志時,就像是伸展出了一個能量觸角,如果這個能量觸角與其他存在建立了好的關係,那麼這個能量觸角就被照亮了,變成了熱情、創造力等生命力;

如果這個能量觸角,沒有和其他存在建立關係,被忽略或被拒絕了,那它就會變成黑色能量,成爲攻擊性,攻擊性向外,就變成了破壞性;而攻擊性向內,就變成了抑鬱。

這是形象化的說法,而溫尼科特則說,攻擊性是天然的活力。在好的促進性環境中,兒童的攻擊性,得以整合;而在壞的剝奪性環境中,攻擊性就會變成破壞性,並以反社會的方式顯示。

還說,如果母親在嬰兒攻擊下,得以存活,那會讓嬰兒意識到,母親不是他的一部分,不在他的控制之下,是他之外的另一個存在。

母親得以存活的意思是,母親既沒有死去,也沒有離開,同時也沒有報復懲罰她。

什麼樣的人給人感覺很假 第12張

對小嬰兒而言,還沒有形成“客體穩定性”的概念,所以母親離開,就會讓嬰兒覺得,母親好像被他的攻擊性殺死了。

因此母親或第一養育者,在孩子小時候,和孩子保持一個基本穩定的關係,非常重要。

所謂客體穩定性是指,維持客體穩定形象的能力,特別是維持母親。研究發現,孩子在一歲半時才能形成“客體穩定性”的概念,就是一個事物從他眼前拿走,他不會太慌,因爲他知道這個事物仍然存在。

但在客體穩定性的概念沒有形成前,他要麼會很慌,要麼根本不在乎,因爲他認爲這個事物,一旦在他眼前不存在了,那就徹底消失了。

有個經典的例子就是“躲貓貓”,等孩子長大後,形成了這個能力,這個遊戲就玩不下去了。用武老師的話說,就是“心中住下了一個愛的人”,當內在有一個愛的客體住進來以後,一個人纔有了真正能承受孤獨的能力。

同樣,如果母親報復懲罰孩子,會讓孩子覺得,攻擊性真的是可怕的東西,真的可以毀滅世界,所以外在世界要壓制他的攻擊性,要懲罰他,讓他知道不能隨意釋放。

什麼樣的人給人感覺很假 第13張

當然有兩種情況下,仍然可能會培養出攻擊性爆棚的孩子,但這時的攻擊性已經嚴重偏向了破壞性。

邏輯是:攻擊性是不好的,於是一宣泄攻擊性,就會用不好的方式來表達。再強調一下,在溫尼科特這裏,攻擊性就等同於生命力,它是小孩子,伸展自己是一種非常天然的東西。

自體都在尋找客體,我永遠都在尋找你,攻擊性,可以理解爲,我在尋找你時,自然產生的一種東西。

在嬰兒這,攻擊性是:“原始的愛的表達的一部分,最初的愛的衝動,具有一種破壞性,但破壞不是嬰兒的目的,因爲這個時候他還不知道什麼是憐憫。”

當母親能接住嬰兒的攻擊,這時母親就與嬰兒建立了聯繫,可以說嬰兒的自體就找到了客體。而在關係中,一元關係裏的攻擊性變成了二元關係中的熱情。

科胡特認爲,心理健康就是,活力能滋養自體就是自信;活力能滋養客體就是熱情。活力必須能在關係中流動,否則關係雙方會感覺到,這個關係是空的。

什麼樣的人給人感覺很假 第14張

活力總是帶着攻擊性,所以不管我們怎麼懼怕攻擊性,其實都體驗到,如果一個人身上沒有攻擊性,這個人就好像是虛假的,他很難和別人建立起生動真切的關係來。

總結

1、攻擊性是人類的一個本性,剝離了攻擊性的人,也剝離了自己的本性;而具有攻擊性的人則是真實的,因此更有魅力。

2、精神分析有個說法:兒童需要獲得這種感覺——母親或客體可以在他發出攻擊後而得以倖存。

孩子因爲全能自戀加攻擊性,所以天然地認爲,家裏的所有不幸,都是他的攻擊性導致的結果。

從而會壓抑自己的攻擊性,或者即便釋放,也是以破壞性的方式呈現,父母需要特別提醒孩子,家裏的這些事情不是他導致的。

3、溫尼科特認爲,攻擊性等同於生命力。如果母親在嬰兒攻擊下得以存活——母親既沒有死去,也沒有離開,同時也沒有報復懲罰他,那會讓嬰兒意識到,母親不是他的一部分,不在他的控制之下,是他之外的另一個存在。

什麼樣的人給人感覺很假 第15張

當母親能接住嬰兒的攻擊,母親就與嬰兒建立了聯繫,一元關係裏的攻擊性就變成了二人關係中的熱情。

4、活力總是帶有攻擊性的。不管怎麼懼怕攻擊性,我們其實都體驗到,如果一個人身上沒有攻擊性,他很容易像是虛假的,很難和別人建立起生動真切的關係。

思考

文中爸爸的話讓我瞬間淚崩,我被他感動了,原來我也一直以爲,父母之間的問題,是我的攻擊性導致的,所以我纔會瞬間淚如雨下。

在生活中,在嘗試建立和走進一段親密關係,但是總感覺碰觸不到對方,現在想來可能是,因爲攻擊性從他身上被抽離了。所以才覺得他是虛假的。

什麼樣的人給人感覺很假 第16張

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攻擊性,把真實的不好的感受說給對方;同時也要學習接的住對方的攻擊性,讓黑色能量遇到光。讓能量流動起來,也許這就是自信和熱情。

人需要有陰影,有了陰影會立體、真實,不再是單維二維。不要懼怕陰影,它的反面是光,而光是有可能穿過陰影。裂縫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爆料
明星八卦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