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孩子老是說心裏難受怎麼回事

孩子老是說心裏難受怎麼回事

來源:秀美派    閱讀: 1.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老是說心裏難受怎麼回事,孩子可以尋求家長的幫助,孩子的個性發展和父母有很大的關係,家長們應當儘量參與孩子的生活,與孩子共成長。下面跟大家分享孩子老是說心裏難受怎麼回事。

孩子老是說心裏難受怎麼回事1

孩子還不足以會因爲“心理和思想上的壓力造成......孩子老喊心裏難受,憋得慌”的症狀反應,需要考慮是存在一定的病理所導致的“醫生說是呼吸系統的病”的因素存在的。吃完藥不久就會又犯,說明還沒有從根本上治癒孩子目前因呼吸系統的疾病所導致的病理反應,需要接受進一步的藥物治療,徹底治癒孩子的呼吸系統的疾病。

而家人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的態度,以及很好的剋制因面對孩子的症狀所導致的焦慮情緒的自我剋制和表現,會對孩子的治療起到積極的引導和紓解作用的。日常要多陪伴孩子到戶外去運動,但運動一定不要過於劇烈,通過藥物治療和增強體質以及孩子自身免疫力的提高才可以真正有效的促使孩子身體完全康復和痊癒。嘗試去做一下一定會有所幫助的。

孩子總是不開心怎麼回事

可能是孩子受到的挫折體驗比較多,孩子做事情總是體驗到失敗,比如,學習成績不好,孩子很少甚至沒有體驗到成功的歡樂,的確很難快樂得起來;可能是父母對孩子不接納,或許孩子做得挺好,但是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父母不滿意,不接納孩子的現狀,孩子感到讓父母滿意遙遙無期,他就變得不快樂了;可能是家庭關係比較緊張,父母的感情出現了裂痕,或者父母經常爭吵,孩子經常擔心自己的家庭會不會隨時分裂,他很難快樂得起來;如果孩子進入青春期,自身身體激素的分泌,也會使得孩子出現一些大的情緒變化;還可能是家庭遭遇重大變故,孩子長期不能從悲傷痛苦中走出來,慢慢地變得抑鬱了。

如果孩子只是一小段時間的不快樂,這是正常的,因爲生活中就是充滿了各種喜怒哀樂,我們要允許不快樂的出現,這也是我們很重要的人生體驗。家長需要重視的是孩子長時間的不快樂,孩子長時間的不快樂,就會讓孩子的生活和學習變得不再有意義,會很輕易地放棄學業,甚至是放棄自己的生命。這就需要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視。

孩子老是說心裏難受怎麼回事

給家長們幾點建議,期望能夠幫孩子變得更快樂,更加熱愛生活。

1、以身作則,教孩子熱愛生活。

孩子對待生活的態度,很多情況下就是父母對待生活的態度。父母要把熱愛生活,讓自己快樂的生活態度教給孩子,比教給孩子知識和技能更重要,這種態度就是:看到路邊的花草,能夠停下來欣賞,並由衷地讚歎;經常懷着喜悅的心情給周圍美麗的環境拍照並分享;開車時禮讓行人而不是見縫插針;主動讓座而不是去催促孩子佔座;吃飯時誇讚服務員的服務而不是去難爲服務員;看到車水馬龍不是抱怨交通堵塞而是讚歎生活的富足;常說他人的好而不是去抱怨學校老師、單位同事領導。父母經常用這種包容、喜悅的心態對待身邊的人和物,自然會很好地感染到孩子。

2、消除對孩子的不恰當評價。

孩子出生後就對這個世界充滿了興趣,充滿了熱情,一切活動都願意去嘗試。但因爲個人能力上的不足,或者其他原因,父母、老師、同學都會或多或少對自己有消極評價, “你怎麼這麼笨!”“我說了多少遍了,你怎麼就是不改呢!”“你怎麼就這麼懶呢!”“你還想當小組長,你連自己都管不好!”等等的評價,都會讓孩子對探求新事物產生畏懼心理,也在學習生活中感受不到快樂,作爲孩子最親近的父母,首先要將自己對孩子的消極評價消除掉,並用積極的評價來代替,比如“我覺得你越來越懂事了”“我發現你越來越聰明瞭!”。被充分肯定和讚美的孩子,內心裏會洋溢着幸福的快樂。

3、做一個好玩的父母。

很多孩子不喜歡學習,不喜歡身邊的事物,甚至體驗不到成長的快樂,是因爲父母的思維比較固化,父母和孩子交流溝通時,僅僅侷限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上,還經常說孩子“就知道傻玩!”“光知道玩,先做完作業再說!”這都讓孩子覺得父母很無趣,很不好玩。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父母一點都不好玩了,孩子也不容易快樂。建議父母讓自己變得好玩一些,在孩子說想玩一會時,學會迴應“能不能帶我一起玩?”在孩子想交流的時候,能夠和孩子在一個頻道上,能夠聊孩子喜歡的話題,比如最近有什麼好玩的遊戲啦,孩子喜歡的明星又傳出什麼八卦了,等等。父母和孩子交流的話題多了,孩子就很容易在各種事情上尋找自己的熱愛點。

4、幫助孩子改變歸因模式。

五月,這個似水的季節,悠然地坐在暮春的肩頭,溫暖的陽光灑進心扉,激盪着心靈深處的溫馨詩行,用心聆聽着泥土靈魂的悠悠歌唱,窺探着鄉間原汁原味的祕密。

雨不知疲倦地下,下溼了這座城市,下溼了人們回家的路,淋溼了我原本就潮溼的心情。才知道這萬物蓬勃的五月,懷念也會無休無止。

孩子老是說心裏難受怎麼回事2

孩子總是不開心怎麼回事

父母有時會給孩子蓋上受害者的帽子,讓孩子變消極

明明的媽媽回想了一下自己平時對明明講的話,發現孩子消極的原因裏有很大自己的因素。媽媽平時愛對人說明明是個念舊的孩子,特別重感情。

這樣一句貌似表揚的評價讓明明非常受用。他確實如媽媽所願的,變得越來越重感情。所以他拒絕新的學校,拒絕新的老師和同學。媽媽爲他戴上的這頂大帽子,讓明明不知道該如何轉換自己的角色,情不自禁的變得消極了起來。

幸好明明的媽媽沒有讓明明覺得他是一個受害者,所以明明的消極情緒只要稍加調整就可以很好的恢復,有些孩子可就沒這麼幸運了。

“你怎麼總是這麼毛毛躁躁的?”“一看就不是個讀書的料,跟你爸一樣去做苦力吧!”“你肯定做不好,別動了別動了,我來!”這些話是不是聽起來很耳熟?

有些家長會情不自禁的將自己的孩子放在一個弱者或者說受害者的角色,覺得他什麼都不行,毛躁、讀不進去書、家務沒大人做得好。

可這不正是孩子應該的樣子嗎?

他如果什麼都做得很好還要監護人幹嘛?自己照顧自己不就可以了?

但家長們不這麼想,他們用大帽子緊緊的把孩子扣住,還以爲自己是對孩子好。殊不知這樣消極的話語會讓孩子潛意識裏認爲自己就是毛躁的,自己就是讀不進去書,自己就是什麼事情都幹不好。如果長期這樣下去,孩子的思維一旦形成消極定勢,將很難再逆轉回來。

鼓勵孩子爲他人着想,孩子纔有機會去感受自己的價值和力量

家長可以嘗試着教會孩子爲他人着想,用這種辦法讓孩子來感受自己的價值和力量,一個有價值和有力量的孩子,是很難會有消極思想的。

那麼如何鼓勵孩子去爲他人着想呢?

鼓勵孩子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即可。

爲他人着想的基礎就是,能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媽媽帶圓圓到樓下廣場上和小朋友玩,圓圓看中了別人的一個玩具,一把搶了過來拿自己手上玩,小朋友不開心了,拿着另一個小玩具照着圓圓的頭打了過去。

雙方家長很快把他們分開了。這時候,如果是不講道理的家長,看到另一個小朋友用工具打圓圓的頭,肯定會批評對方孩子。講道理的家長肯定第一反應是責罵自己的孩子,爲什麼要去搶別人的玩具。而不管哪種結果,都是會以孩子的哭鬧告終。

但圓圓的`媽媽是這樣處理的。

她問圓圓,如果被人搶你的玩具,你會怎麼辦?

圓圓愣住了,明顯沒想到媽媽會這樣問,但他想了一下之後很不好意思的小聲說,我也會打他的。孩子站在對方的角度,意識到了對方的行爲是情有可原的。然後媽媽帶圓圓去跟別的小朋友道了歉,並且用自己的玩具去與對方做了交換,兩個孩子現在變成了好朋友。

孩子老是說心裏難受怎麼回事 第2張

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讓孩子充分去體諒對方,把消極的情緒變成積極的行爲,這對孩子而言是非常有意義的。

孩子消極,家長怎樣讓孩子脫離呢?

如果孩子已經產生了消極情緒,作爲家長,要如何幫助孩子從這種情境中脫離出來呢?下面我們就來介紹幾種辦法。

01、“質疑”思維

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網上對於王菲的女兒竇靖童的各方面打扮非常質疑,說她長得太醜、裝扮太另類、像個不良少年等等等等。

如果是我們普通的.媽媽,面對這些質疑可能會說“我覺得我女兒就很好”,這樣一句話看似對網上的抨擊做了迴應,但實際上只是自欺欺人。

可王菲不是這樣說的,她說“他們說難看就難看了?”輕飄飄一句質疑,打擊了所有的否定羣體。

我們的孩子有消極思維時,也可以這樣教一下他,老師罵孩子不認真時,讓孩子仔細想一想,老師說的只是他這一題不認真,並不是跟他戴了個帽子,說他做什麼事情都不認真。上文的明明說同學不喜歡他了,這種想法是不是對的呢?會不會對方根本就沒有看見呢?

孩子在遇到消極的問題時,自己靜下心來認真的想一想,也許事情孩子自己就給解決了。有些消極的想法是經不起推敲的,孩子學會分析問題,消極情緒可能也就不存在了。

02、家長要學會幽默

小胖剛剛開始學練琴時,降調總是彈不清楚,每次練琴時媽媽拿着一把尺子在旁邊監督,說只要彈錯一次就打一次屁股,邊打邊說“降降降”,孩子彈得小心翼翼,可該出錯時還是出錯。

有一次練琴時爸爸看到了,這一大一小劍拔弩張的樣子讓爸爸忍俊不禁,結果在孩子彈得好好的時候,爸爸跑過去對着小胖的屁股輕輕的打了幾下,邊打邊笑着說“打得胖子不敢‘降’,我先打了免得等下媽媽再打!”

小胖無緣無故捱打,本來準備哭的,結果聽到爸爸搞笑的話語一下子笑了起來,劍拔弩張的氣氛不在了,小胖笑眯眯彈的時候,出錯率居然明顯下降了。

幽默的家長會用一句話讓孩子消極的情緒一掃而光,這也是很多爸媽們需要修煉的一個課程。孩子做事長時間做不好,可能就會產生抱怨的心態,家長可以運用自己幽默的能力逗孩子開心,在孩子開心並且成功後,要告訴孩子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這個艱難的過程中,扶持自己走向成功的就是積極的心態。

03、對孩子多用肯定,少用否定

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肯定孩子細小的付出和努力,對待孩子的錯誤要寬容。

要知道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爲他有犯錯的權利。面對孩子重複犯錯時,多用“親生的,親生的”來安慰一下自己吧。少打擊孩子的自信,多肯定孩子的努力,相信,你的孩子也可以逐漸走出消極的陰霾的。

人類從遠古時期開始就學會了居安思危,在平靜中發現問題,在安逸時看到危機,消極思想可以說是古人類得以生存和發展的一個重要武器。消極,是刻進我們DNA裏的一種思維模式。

但隨着人類發展至今,過多的關注於消極思維和負面信息,讓我們逐漸跟不不上時代的步伐和節奏,所以我們開始逐步調整。成年人在經過了漫長的訓練後已經可以逐漸適應這個社會的發展,可是還沒有調整過來的孩子,就容易活得很累。家長們要教會孩子直面消極情緒,想辦法認識它,並且打敗它,將我們自己的法子傳授給孩子,這樣孩子才能夠更加積極和陽光。

孩子老是說心裏難受怎麼回事3

孩子經常不開心怎麼辦

對尚未有是非觀念的小小孩來說,表達情感方式,多從模仿與觀察中學習。當爸比媽咪與寶寶嬉戲時。

孩子老是說心裏難受怎麼回事 第3張

若小寶貝對大人出現無意識的攻擊或揮拍行爲時,父母沒有適當予以制止與教育,就會造成寶寶“誤以爲”可用“打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開心或喜歡的心情。

父母親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帶來深遠影響。以孩子學步期中常見的“跌倒”爲例,若因怕孩子難堪、傷心,而把跌倒當下的失誤,歸咎於如地板等外力。

會讓孩子養成“不開心=別人的錯”這項錯誤認知,日後面臨不順心,就會養成以“報復”手段來解決問題。

當寶寶的攻擊行爲出現時,除了釐清原因之外,千萬不可用以暴制暴態度教育下一代,應以充分溝通錯誤爲先,並予以適度開導安撫,才能真正對症下藥,有效扭轉孩子歪曲的人格。

在處理糾紛的過程中,別以爲孩子還小,家長就能敷衍了事。除了明訂規則,幫助孩子判斷對錯;面對寶寶犯錯,在告誡之餘,應適時站在孩子的立場替他著想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