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9篇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9篇

來源:秀美派    閱讀: 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9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幼兒園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說反義詞

設計意圖

語言是幼兒交往、認識事物、保存知識、發展智力的重要工具。幼兒正處在語言發展敏感期。同時,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思維力、想像力、也是智力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爲了使幼兒的智力得到全面發展。提高素質,因此,我設計了這一節課。

活動目的

1、 對實物、圖片的觀察比較,使幼兒初步理解反義詞的含義、豐富幼兒的詞彙

2、 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像力、口語表達能力,動作表現能力及思維的敏捷性

3、 培養幼兒積極動腦,勇於探索,敢於嘗試的精神。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幻燈片)

2、大、小皮球各1個

3、長繩、短繩、沙子、海綿、棉花、木塊

教學重點:幫助幼兒獲得相反的概念,能大膽探索反義詞。 教學難點:鼓勵幼兒積極思維,大膽表述。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的興趣,導入主題

幼兒園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說反義詞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相反國”看看。“相反國”是一個很有趣的國家,聽說到“相反國”裏可以學到很多本領,你們想去嗎?好,那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吧!

瞧:這裏準備了很多東西,要請你們仔細觀察觀察,用手捏捏、拎拎,你們就會發現很多的小祕密,看看誰最快發現裏面的小祕密哦。

(二)利用實物,在實物中找反義詞

幼兒第一次嘗試,利用實物,通過各種器官,讓幼兒在嘗試中理解什麼是反義詞

1、(出示大小皮球)問:小朋友,這是什麼?它們一樣嗎?(不一樣,一個大,一個小)對,一個大,一個小。大和小是一對意思相反的詞,我們就叫它反義詞。

2、請幼兒比較繩子的長短,捏木頭和海綿的硬度,拎棉花和沙子的重量,試着說出長和短,軟和硬,輕和重三對反義詞。

(三)播放課件,在課件中找反義詞

幼兒觀察:利用課件引導幼兒觀察嘗試說出相反的詞

1、圖片上有什麼?

2、它們一樣嗎?

幼兒觀察嘗試,並說出相反的詞。(厚--薄、粗--細、高--矮、上--下、胖--瘦、開--關、哭--笑、進--出、多--少)

(四)遊戲:(做相反)鞏固掌握反義詞,加深嘗試印象

介紹遊戲的玩法:

幼兒園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說反義詞

1、教師說出一個詞,請小朋友說出它的反義詞,教師做一個動作,幼兒猜出反義詞。

2、老師說詞語,請幼兒用動作表示出反義詞。如老師說“向前走”,幼兒做向後走的動作。

3、規則:老師說,不做動作;幼兒不說,但要做出準確的動作。

(五)啓發幼兒說出一些新的反義詞

1、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新的反義詞,請幼兒試着說出來。(比如:好--壞、前--後、左--右、新--舊、香--臭、升--降)

2.引導幼兒通過平時的觀察,嘗試說出新的反義詞。

師:請小朋友想一想,試一試,說出老師沒有說過的一些反義詞。 小結:今天在相反國裏,我們是不是學到了很多反義詞呀?其實,在我們的身邊、生活中、教室裏也有很多反義詞,那我們一起回去找找吧!

(六)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繼續尋找身邊的反義詞

課後反思:

我上完這節大班語言《說反義詞》後,我仔細反思了這節課帶給我的成功與不足。

本次活動我主要通過去“相反國”看看的形式緊緊圍繞着學習反義詞展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首先是通過去 “相反國”看看激發幼兒興趣,導入主題。其次,是通過實物讓幼兒觀察初步感知、瞭解反義詞。第三,通過觀看幻燈片,讓幼兒觀察比較掌握更多的反義詞。第四,通過“做相反”遊戲,讓幼兒進一步掌握和鞏固學過的反義詞。最後,啓發幼兒動腦筋,發揮想象,發現並說出更多的反義詞。在整個

幼兒園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說反義詞

活動中,是通過幼兒的各種感官,在看看、說說、找找、想想等,讓每個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掌握反義詞,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進一步的鍛鍊和提高。但在本活動中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比如:在第三環節中,讓幼兒觀看幻燈片時,我太低估了孩子的能力,我發現製作的幻燈片過於簡單些,如增加些難度,讓幼兒從一幅圖多找幾對反義詞,我想效果會更好。還有在引導幼兒說出更多的反義詞時,幼兒說不上來,也許是自己引導不到位。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說說講講了不起的中國人過程中,瞭解有關劉翔的一些故事。

2、體驗時間的長短,懂得珍惜時間的重要。

3、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劉翔比賽時的衝刺錄象;奪冠、披國旗等照片一組;遊戲材料若干;記分牌

活動過程:

一、了不起的中國人

1、師:最近,我們收集了許多了不起的中國人的故事。你知道哪些中國人最了不起,爲什麼?(幼兒介紹)

2、幼兒之間相互介紹了不起的中國人。

3、教師小結:有古代的偉人,現代的名人,還有我們喜歡的運動員。

二、劉翔的故事

1、觀看劉翔20xx雅典奧運會錄像

(1)這個錄像中說了一件什麼事情?

(2)劉翔得了第幾名呢?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2、觀看錄像第二篇,並提出問題:

(1)你最喜歡哪個鏡頭,爲什麼?

(2)幼兒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幼兒說到的鏡頭,教師用圖片讓幼兒回憶)

(3)師小結:劉翔的確是個了不起的中國人,爲我們中國人爭光。

三、12.88的體驗操作

1、劉翔打破世界記錄的成績是多少?(12.88)。那麼,劉翔在12。88能跨欄110米,我們在12.88中能做些什麼事呢?

2、教師介紹材料:(彈子——夾彈子;毛豆——剝毛豆;積木——疊積木;毛巾——折毛巾)

3、老師出示秒錶,這是什麼?(秒錶)用來做什麼?(記錄時間)

4、那麼,比賽時一定要做到什麼?(公正)

5、12.88秒的操作體驗(教師壓秒錶,幼兒做遊戲)

6.交流:我在12.88中做了些什麼?(我在12.88中折了××毛巾)

7、師小結:原來,12.88可以做這麼多事情。那麼,平時我們也要珍惜時間,能作更多的事情,學更多的本領。

活動反思:

孩子對整個活動都十分感興趣,他們開動腦筋回答老師的問題,還展開豐富的想象。爲自己是中國人感到驕傲和自豪。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能運用自己已有的經驗展開想象,嘗試用多種方法來解決問題,並獲得成功的體驗。

2、理解相關動詞的正確使用。

3、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4、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瞭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演示課件)

二、根據故事情節,展開想象,解決問題。

1、討論:水果很多,吃不完,怎麼辦呢?

2、理解動詞:挑

3、討論:怎麼幫小熊賣水果?

(1)爲什麼沒有小動物來買水果?

(2)有什麼好辦法讓小動物知道呢?(幼兒自由討論)

4、根據故事情節理解動詞“抱”“拎”“卷”“擡”

(1)小兔買水果“抱”回家。

(2)小貓買水果“拎”回家。

(3)大象買水果“卷”回家。

(4)小老鼠買水果“擡”回家。

5、討論:賣剩的水果怎樣拿回家?

三、幼兒隨音樂做動作,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反思:

通過這一教學活動,使我更加相信,新課程的實施是對傳統分課教學模式的改革,它使幼兒在學習中變得更主動,使幼兒在主動的探索過程中獲得經驗,掌握技能,鍛鍊了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新課程是一個靈活開放的系統,在課題的生成中必須融會貫通,如果你僵硬的、靜止不變的執行課堂計劃,會使它失去生命的活力,從而不能激起幼兒學知的興趣。

小百科: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覺爲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實。水果不但含有豐富的營養,而且能夠促進消化。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2、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3、體驗合作創編遊戲的樂趣。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讓他們自由、開放的玩起來。

2、 活動有序不紊的開展。

活動準備

手絹一張、中班小朋友

活動過程

一、老師帶領中班小朋友到草坪空地集合,並圍成圈坐在草地上。

二、 老師引導學生拉開活動的序幕——“丟手絹”遊戲。

三、全體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唱起:丟手絹,丟手絹,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後面,大家不要告訴他,快點快點抓住他……(重複)

四、手絹放在誰的後面,誰就起來表演節目。(唱歌、背詩、跳舞等)

五、老師對被丟中的小朋友給予評價,然後繼續開始遊戲。

教學反思

此活動對於中班的小朋友還是比較合適的,小朋友們很喜歡。在活動中,被丟中的小朋友有些表現出很倒黴的樣子,而其他小朋友的感覺就是幸災樂禍的。對於這種情況的表現不是很好的,說明孩子們不夠自信,不敢於出來表演節目。如果小朋友們都很願意,丟中了感覺很快樂、很幸福,那纔是最棒的。

所以,通過本次活動,可以看出鍛鍊孩子們的自我表現能力是需要培養的。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會加大對孩子們能力的培養,培養他們的自信能力,認知能力,情感表達能力。

活動設計背景

本次活動對象是中班的小朋友,他們很好動,正是基於他們的活潑可愛,教師利用小遊戲“丟手絹”來開展活動,使小朋友們在快樂中玩,在快樂中學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盪鞦韆的注意事項。

2.會正確盪鞦韆,有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

3.樂於參加體育活動。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圖片四張;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

我喜歡玩的玩具,引出活動內容。

1.教師提問:你最喜歡玩什麼玩具?

2.幼兒自由討論。

3.請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玩的玩具。

4.提問:玩玩具時要注意什麼呢?

5、小結:玩玩具時,要按照正確的方法去玩,不能做危險的動作。

二、教幼兒掌握盪鞦韆的正確方法。

1.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並說說每幅圖的內容。

2.提問:誰做的對?爲什麼?我們盪鞦韆時應該怎樣做呢?

3.小結:盪鞦韆時雙手抓牢繩子,雙腳不要向上踢,不能把鞦韆蕩得太高,後的小朋友應該離鞦韆遠一點,保持一定的距離。

三、學說兒歌《盪鞦韆》

1.幼兒看書中相應內容,教師朗誦兒歌。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兒歌內容。

四、完成幼兒用書相應內容:誰做的對?送給他一朵紅花。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設計】

“小兔跳跳跳”是一首情境性、遊戲性較強的歌曲,旋律輕鬆明快,歌詞簡單容懂。所以活動以帶“小兔”去樹林玩這一情境爲主線,在遊戲化地輕鬆氛圍中從熟悉旋律到理解歌詞,從學會演唱到多形式表現,引導幼兒充分表現和演唱歌曲,讓演唱不僅僅是學會唱歌,而且成爲一件輕鬆、快樂而有趣的事。前後呼應的遊戲環節和情境設置,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到活動的趣味,多形式的演唱和情趣地引導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到歌唱的快樂,活動寓情於境,溢樂溢情。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活潑歡快,學會演唱歌曲。

2、學習用襯詞和合聲的方法爲歌曲的部分樂句伴奏,在多形式的演唱中體驗歌唱活動的快樂。

3、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4、願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韻律表演,感受旋律

1、在“小兔跳跳跳”的音樂旋律中,幼兒隨教師做簡單的韻律動作。

2、在熟悉旋律的基礎上,引導幼兒一邊做韻律動作一邊用“啦”哼唱旋律。

二、熟悉歌詞,學唱歌曲。

1、教師演唱歌曲一遍。

提問:小兔跳到了什麼地方?它聽到了什麼?又會碰到誰?

2、根據幼兒的回答依次出示相應的圖譜,並引導幼兒一一學唱相應的樂句。

3、幼兒集體完整跟唱歌曲若干遍。

三、練習襯詞,演繹歌曲。

1、引導幼兒選擇襯詞,練習合聲的方法。

2、用以上方法引導幼兒選擇襯詞表現第二樂句。

3、將幼兒分成兩組,分聲部完整演唱歌曲若干遍。提醒幼兒看教師的指揮,合理處理好自己的聲音,注意兩個聲部聲音的和諧與美感。

四、遊戲表現,寓樂寓趣。

告訴幼兒遊戲名稱,交待遊戲玩法,師生共同玩遊戲若干遍。

【活動反思】

在第二第三環節中,寶寶是散着上的,場景有點亂,寶寶會被大型玩具吸引,還有寶寶很激情的跳,完全不顧前面有人和物沒有,這點沒有做到,如果再上這節課,我會吧遊戲規則再說的淺顯易懂,我覺得,本次活動我沒有和寶寶們一起參與,會讓寶寶覺得生分,老師應該和寶寶是一體的,一起玩,一起瘋,還要掌握活動的大局。再活動中,寶寶留了很多汗,應該給寶寶每人隨身帶一條小毛巾放在背後,細節也決定成敗。再第二環節中,讓寶寶去探索蹦跳的基本動作,寶寶表現還不錯,我覺得無論上什麼課,讓寶寶自己去探索加以實施,他的記憶裏,發展能力都會得到提高。

小百科:兔(Rabbit)是哺乳類兔形目兔科下屬所有的屬的總稱。俗稱兔子。生物學分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兔形目。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主題說明: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又稱“上元節”、“燈節”。民間正月十五鬧元宵已有悠久的歷史,它伴隨人們迎來春天,是把節日習俗體現得最爲徹底和典型的傳統節日。在主題活動中,通過調查、參觀、學習和表演等不同形式的活動,幼兒不僅能對元宵節的傳統文化和民俗習慣有一個基本的瞭解,更可以通過自身的參與和表現,進一步獲得對節日氣氛的體驗,獲取多方面的經驗:①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是團圓的日子。②元宵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③元宵節有吃元宵、玩花燈、猜燈謎、劃旱船等豐富的風俗習慣。④“元宵”象徵着“團圓”,它有不同的種類和味道。⑤元宵節有各種各樣的花燈,給人們帶來了喜氣和歡樂。⑥自己動手做元宵、做花燈可以感受更多的快樂。

主題目標:

1、嘗試通過多種途徑獲得元宵節的相關經驗,進一步瞭解元宵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

2、大膽地創造與想象,通過不同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與理解;

3、積極參與“鬧元宵”的籌備和慶祝工作,在和老師、同伴一起過節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團圓的意義

主題活動:

活動一:甜甜的元宵 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有品嚐元宵的習俗。

2.通過做、煮、品嚐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樂趣。

3.能用簡短的語言講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嚐元宵時的心情。

活動準備: 麪粉、點心盤、圍裙、電飯煲、糖、小碗、小勺等。

活動過程:

1.激發做元宵的興趣和願望。

師:①今天是什麼節?元宵節有一種特別的食品,是什麼?②元宵是什麼樣子的?小朋友們想不想自己做元宵?

2.觀察製作材料,瞭解做元宵的方法。

(1)觀察並知道做元宵需要的材料。

(2)瞭解做元宵的方法和要求。

師:①我們怎樣才能做出圓圓的元宵?②老師煮元宵時,小朋友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3.做元宵、煮元宵。

(1)提醒幼兒穿好圍裙並洗手。

(2)幼兒嘗試用搓、團圓、在盤中滾一滾等方法做元宵。(提醒幼兒注意不把麪粉團弄碎,不要將麪粉撒在盤外。)

(3)教師煮元宵。

4.加糖品嚐元宵,說說元宵的味道和自己的心情。

幼兒在活動中能夠積極參加,在教師的指導下動手製作元宵,然後品嚐元宵,感受到濃濃的團圓之情。

活動二:賞花燈、猜燈謎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賞花燈、猜燈謎是元宵節的風俗習慣之一,感受過節的愉悅心情。

2、能用清楚連貫的語言描述自己的花燈,並講述一個謎語。

3、發展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

活動背景: 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孩子們紛紛跟着大人前去公園參觀燈會。

活動準備: 1、物質--每人準備一盞花燈,上面貼有一則謎語。小獎品若干。

2、知識--有過過節的生活體驗。

活動進程:

一、導入

師:開門見山引入主題:正月十五鬧花燈,賞燈猜謎就是我們元宵節的風俗習慣之一。

二、展開

1、賞燈活動。

(1)幼兒相互欣賞各自的花燈,教師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介紹自己花燈的形狀、顏色、名稱及特別之處等等。

(2)請幾名介紹有特色的幼兒給大家介紹自己的花燈。

2、猜謎活動。

(1)教師將幼兒分成兩組,A組持有花燈和獎品,並給B組幼兒念謎語,B組來猜燈謎,猜中了即得到獎品。教師講清玩法後,幼兒自願展開遊戲。(根據時間進行交換)

(2)集體講述自己猜謎的情況:誰猜中了我的燈謎?我自己猜中了幾個燈謎?

(3)集體將難猜的燈謎找出來,大家一起猜,或帶回家請爸爸媽媽幫助猜。

三、結束

將A組和B組得到的獎品比一比,看哪隊勝利了?

師:鼓勵幼兒將自己猜到的謎語回家說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也來猜一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玩印章"活動取自上海《學習活動》5—6歲教師參考用書《我是中國人》的主題,印章是我國特有的歷史文化產物,它以一種中國獨有的語言方式,向世界講述着文明古國的歷史和文化,隨着時代的變遷人們賦予了它更多的意蘊和內涵。但是印章對與幼兒而言還是比較陌生的`,於是我們利用外出活動、社區資源,找尋與印章有關的信息,增加幼兒對於印章的感性認識,爲《玩印章》活動的開展提供經驗準備。活動開展中我嘗試着藉助教材故事《愛蓋章的國王》作爲切入口,進行了創造性地改編,利用作品,引出印章,並由此展開了科學活動。引發幼兒對印章興趣,感受印章的歷史和文化,這是對幼兒進行傳統文化啓蒙教育的詮釋,也是本次教學價值之一。

活動目標:

1、在聽聽、蓋蓋、找找印章的過程中,瞭解印章的多樣性和趣味性。

2、找尋印章在生活中作用,產生自制印章的願望。

活動流程

1、經驗準備——積累對印章的感性認識

2、講述故事——豐富有關印章知識

3、參觀"國王印章店"——感受印章的多樣性和趣味性

4、遊戲:找印章——進一步感受印章在生活中的作用

5、延伸活動——產生自制印章的願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能傾聽小學生哥哥姐姐的介紹,瞭解他們是怎樣做小學生的。

2.積極參與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3.逐步樹立任務意識、責任感,有嚮往小學生生活的願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邀請幾名從本園畢業的二、三年級的學生(帶好作業本),各人事先準備好表演的項目。

活動過程:

1.請本園畢業的小學生哥哥姐姐來園介紹自己入學後的適應過程,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1)背誦拼音字母。

(2)念乘法口訣。

(3)做快速的加減練習。

(4)朗誦一段課文。

(5)寫書法。

2.結合作業展示,有小學生講述自己努力練習寫字和完成作業的過程,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3.啓發幼兒圍繞感興趣的問題,自己提出來。

提示:你想知道哥哥姐姐上小學後的哪些情況呢?

你還想問哥哥姐姐什麼問題,自己提出來。

4.觀看哥哥姐姐的作業本並和他們個別交流。

活動反思:

《我要上小學》這一活動是以幼小銜接爲主,情感爲主線的一系列生動的活動。我們以幼兒參觀小學掀開主題活動的帷幕,到對小學的好奇、想要上小學,再到對幼兒園的依依不捨、對老師朋友的分別,都體現了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情感發展。與此同時,一系列活動中教師、家長的參與也是我們作爲成人蔘與者心靈受到了孩子們的觸動,萌發了想要爲孩子留住幼年回憶的想法。

“走近小學”——我們組織孩子參觀了回民小學,觀摩了小學的環境、操場、實驗室等場景,並通過小學教師的見面、解疑,消除了幼兒對小學的陌生感,擔心自己沒有辦法適應小學生活的無安全感,通過對小學生活、學習、交往的瞭解,逐漸萌發了孩子們“我想上小學”的崇敬、興奮的心理。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爲孩子提供了一系列小學的材料、背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歌曲、畫面等等爲孩子做了入學前的心理適應工作。

“瞭解小學”——我們以牆飾創設爲載體來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孩子自己提出有關小學的問題,自己設計“瞭解小學”的方案,並大膽實踐,通過牆飾設計來表達豐富的情感,來解答心中的各種疑惑。孩子在利用各種途徑尋求知識、豐富經驗的過程中,各方面能力得到發展,他們以主人的身份參與了整個環境的改變,滿足了探究的需求,也對小學生的生活、學習有了更多的瞭解。當牆面作爲作品展示空間出現在孩子面前時,是一種信息的傳遞。這種信息作用於幼兒頭腦中碰撞出新的生活經驗,看到自己的成果能夠與更多的小朋友分享,他們是多麼激動和開心,幼兒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離園時刻”——隨着上小學的興奮漸淡,離園的憂傷逐漸提升,對幼兒園的不捨:滑梯、操場、玩具、乃至桌椅,都是那麼的依戀;對老師的笑容、聲音、親切,都是那麼的難以忘懷;對朋友的嬉戲、玩笑、生活,都是那麼的難捨難分,孩子們開始從對小學的模擬到一次次認真地模擬幼兒園的生活,他們想要把幼兒園深深的刻在腦海,作爲幼時最美好的回憶。這時的我們,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盡力得想要爲孩子們做點什麼。帶着對孩子們的不捨,我們準備了大量的活動:設計名片、離園紀念冊……都以情感、友誼、親情爲主線的,家長們更是積極參與,給孩子們準備了離園小禮物、拍照、攝像,通過多樣的方式爲孩子留住這一切的美好。

通過這次主題活動的開展,給了我們不少啓示。孩子的興趣與需求是活動的生長點。作爲教師,我們要滿足孩子的興趣與需求,併爲孩子提供展示的物質條件和實現想法的精神空間。主題是孩子積累經驗,學習知識的過程,教師是活動的主導,對於孩子表現出的願望想法給予積極迴應,並將活動的目標與孩子的需求相結合,採取多種有效措施,豐富孩子的經驗,使活動深入開展。相信孩子,將孩子作爲主體,老師要真正成爲孩子活動的觀察者、傾聽者、提問者、合作者,併爲孩子的發展提供一切可能性。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