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家長要如何看待兒童行爲問題

家長要如何看待兒童行爲問題

來源:秀美派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長要如何看待兒童行爲問題,兒童的教育問題是令很多父母比較頭疼的一件事。很多父母不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不夠科學,也不知道孩子犯錯誤是不是因爲自己沒有教育好孩子。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一篇有關教育的文章。以下是家長要如何看待兒童行爲問題的分享。

家長要如何看待兒童行爲問題1

所謂行爲就是人們所說和所做的。它可以被觀察、描述和記錄,受自然規律支配,對外界環境產生影響。

其實在生活中孩子的一切表現都可以是“行爲”。兒童的“行爲”一般會包括兩種表現:“好的行爲”和“問題行爲”,也就是孩子在某個場合或者場景中做了一些不恰當的事情或表現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爲。

其實,行爲是一種溝通方式。我們的孩子很單純,他們或許受語言和溝通能力的限制,沒有辦法告訴我們他們想怎樣。所以就會用不恰當的方式來表達。

作爲父母的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在表達什麼,然後才能教孩子如何正確的表達,用正確的方式去取代問題行爲。

家長要如何看待兒童行爲問題

下面我們將通過一些例子來做功能分析。

1、實物強化

功能1、實物強化行爲(也就是孩子想要而得不到)

其實孩子想要表達的是:我想要什麼東西。

例如:在超市收銀臺,孩子說“媽媽,我要吃冰淇淋”;媽媽說“今天太冷不吃冰淇淋”;孩子就開始哭鬧、躺地打滾甚至打父母,孩子的行爲會愈演愈烈,直到媽媽不能忍受;媽媽對孩子說“你不哭,我就給你買”;孩子停止哭鬧,媽媽給買冰淇淋。

首先我們要來分析這個問題行爲:

前因:孩子想要冰淇淋

問題行爲表現:孩子哭鬧、躺地打滾、打父母

結果:媽媽給買了冰淇淋,孩子不哭了

家長要如何看待兒童行爲問題 第2張

這個案例中孩子和家長提要求想要冰淇淋,但是家長拒絕了孩子,於是就產生了問題行爲目的就是讓媽媽滿足要求,最後媽媽妥協了孩子目的達到了,那麼這種哭鬧的問題行爲以後還會多次發生。

正確干預方法

1、忽略孩子不正確的行爲:這時家長不去說“你不要哭”,“你不許打人”等,儘量不說話;不講條件,例如“你不哭就給你買冰淇淋”。我們可以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選擇走開,讓孩子一個人發脾氣。

2、當孩子開始冷靜下來的時候,給孩子關注,進而引導孩子去看其他喜歡吃的東西轉移注意力。如果孩子停止了哭鬧,可以給孩子其他喜歡的——但不要再給冰淇淋。

3、在一定時間內不要給孩子他之前哭着要的東西,比如案例中的冰淇淋。如果想要給孩子他之前想要的,2-4歲左右的孩子可以等待5-30分鐘,5-6歲左右的孩子最好等待30分鐘以上再給。若家長承諾過什麼時候孩子才能得到東西,那就一定要堅持到底。比如:“我們買完東西才能吃冰淇淋,就一定要讓孩子等着買完所有東西再去吃”。

2、注意力強化

功能2:注意力強化行爲(想要讓家人時刻關注到自己,不許做別的事情)

家長要如何看待兒童行爲問題 第3張

孩子想要表達:請隨時關注我!

例如:媽媽在廚房忙着做飯,孩子自己玩玩具。過了一會兒,孩子開始玩電燈開關;媽媽在廚房告訴孩子不要玩,孩子不聽繼續玩兒;最後媽媽走過去阻止孩子,甚至責罵,然後叫他做其它的事情(這時孩子已經成功獲得了媽媽的關注)。

前因:媽媽在廚房忙着做飯,孩子獨處。

問題行爲表現:孩子玩電燈開關。

結果:媽媽走近孩子制止他,孩子成功獲得了關注。

孩子認爲他玩電燈的行爲能夠讓媽媽不去做飯從廚房出來看他,哪怕是媽媽責罵了自己,孩子也成功了,所以下次他還會這樣做。

這類問題行爲一般發生在家長忙着做其他事情,一段時間沒有關注孩子。孩子就會做一些,家長平時不讓做的事情來求得關注,這時家長很有可能就會馬上去制止,而孩子在這過程中就得到了他想要的關注;所以只要孩子想獲得關注了,就會做更多類似的事情。

干預方法

家長要如何看待兒童行爲問題 第4張

1. 忽略孩子不正確的行爲:此時家長不要說“你不要玩電燈開關”“你在幹什麼呢”等等,儘量不說話;也不去轉移孩子注意力,例如“你去看一會兒電視吧”。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家長可以走開,讓孩子獨處。

2. 孩子在這時做的通常都是家長不讓做的事,如果確實會危害到孩子自身安全,我們可以輕輕阻止孩子,然後拉住孩子把他帶到相對安全的地方。這個過程中家長同樣還是不說話,不給目光對視,不去與孩子互動溝通。

3.等待大約30秒到1分鐘,如果孩子沒有繼續之前不正確的行爲,這時可以給孩子關注,與孩子互動,誇孩子任何他做的好的行爲。

家長要如何看待兒童行爲問題2

一、逃避強化

功能3:行爲(也就是不想去做當下自己在做的事情)

孩子想要表達:我不想要做這個!

例如:媽媽讓孩子指認卡片,孩子開始哭鬧,想要逃,把卡片全部扔到了地上;媽媽一再堅持,孩子哭鬧更加嚴重;媽媽忍受不了,讓孩子去自己的房間冷靜一下。孩子便離開了。

前因:媽媽讓孩子指認卡片

問題行爲表現:孩子哭鬧把卡片扔地上

家長要如何看待兒童行爲問題 第5張

結果:媽媽讓孩子離開了,不用指認了。

有的孩子在媽媽讓指認卡片或者畫畫寫字的時候,就會說要去解小便,這同樣也是一種逃避方式,如果媽媽同意了,孩子又成功的躲開了一小會兒。

干預方法

1.忽略孩子不正確的`行爲:家長這時不說話、保持冷靜的表情,不帶任何情緒,不同情,也不生氣。

2.當孩子開始冷靜下來的時候,家長要繼續用肢體輔助等輔助方式幫助孩子堅持完成指認。有的時候,這樣的過程可能會來回幾次。

3.當孩子哪怕是在輔助下完成的,都要誇孩子,並且獎勵他喜歡的東西。

家長要如何看待兒童行爲問題 第6張

二、自我刺激

功能4:自我刺激行爲(滿足自己在感官上的一種感覺)

自我刺激的行爲,強化物產生於自身身體裏。也就是孩子會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無論是否有其他人在一邊都會發生的行爲。比如,斜視、指縫間看東西、自言自語等等。

自我刺激的行爲是孩子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的,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該行爲發生的頻率降到最低。

干預方式

1. 用肢體輔助阻止孩子的行爲(比如,在指縫間看東西,當出現時家長把孩子的手拿下來),儘量少用語言提醒,比如,你別看了、別說了。

家長要如何看待兒童行爲問題 第7張

2.引導孩子玩與他自我刺激感覺上相似的東西,比如孩子喜歡在牀上跳,我們可以讓孩子在蹦牀上跳;喜歡玩水,可以讓孩子在水池裏玩。孩子愛玩口水喜歡黏膩的感覺,可以給孩子玩橡皮泥等等。

3.如果找不到相類似的活動,可以引導孩子玩其它感興趣的轉移注意力。

任何問題行爲的發生,都會有前因、行爲和結果,家長們在觀察孩子問題行爲的同時,要仔細分析孩子爲什麼會出現問題行爲,在這之前孩子發生了什麼、經歷了什麼,當孩子出現問題行爲時家長是怎樣做的。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找到問題行爲的根本原因,並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相信每一位星寶在爸爸媽媽的引導下都會有長足的進步,星爸、星媽們要加油喲!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