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孩子之間有矛盾要不要調座位

孩子之間有矛盾要不要調座位

來源:秀美派    閱讀: 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之間有矛盾要不要調座位,家長們經常抱怨說現在的孩子不懂得忍讓,歸因爲獨生子女問題,或是“溺愛”問題。其實根本原因是家長們對孩子的矛盾介入太多了。下面是孩子之間有矛盾要不要調座位。

孩子之間有矛盾要不要調座位1

答案是肯定不會調的,教室位置的調整是很有學問的,是科學,得研究,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不能因爲你倆鬧矛盾而專門調位置,影響了其他同學正常的學習節奏,關於位置的想法,今天不想談,文章合爲時而著,今天聊聊同桌鬧矛盾後,班主任如何進行危機干預,化解矛盾,進而總結得失, 對班級其他同學起到借鑑和引領的作用,矛盾不能白鬧,手不能白動,挨的打要有意義,吃的虧,受的傷,要變成光,照亮別人。

調調位置是不會解決問題的,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不是逃避,去找老師換座位,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會留下心結,這個心結一天不解開,就一天存在於彼此的腦海裏,不利於鬧矛盾的同學今後的相處,如果高中畢業了,還彼此不相往來,那不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嗎?

恰好昨天班裏三位同學鬧矛盾,藉此機會聊聊處理過程,不當之處,敬請各位留言批評指正。

總的原則是冷靜。“冷處理”是非常有好處的,一定要給性子急點的家長解釋清楚,不是我處理不積極,而是不宜操之過急,“快刀斬亂麻”的效果的確很好,團體效果立竿見影,但是易“亂斬”,雙方各打三十大板,易傷及無辜,對於誤傷的個體而言,這不公平。多給鬧矛盾的孩子冷靜期,足夠冷靜後,再去解決問題。

(1)陳述過程階段:不是口述,而是白紙黑字的寫下來,不是檢討,而是陳述過程,多寫寫自己在事件發生的過程中說了哪些話,而不是去寫對方說了哪些話;

(2)相互補充階段:把彼此寫的事件過程相互交換,相互做出補充,你還有哪些話沒有寫上,是不是故意沒寫上?哪些話激怒了我?做出重點標註;

孩子之間有矛盾要不要調座位

(3)情景再現:根據孩子們的陳述材料將情景再現,班主任用自己的語言將整件事情描述清楚,與孩子分享,此時的心態一定要平和,對孩子們上一階段標註的重點特別是易怒點,站在學生的角度,談談自己的理解,假如我是學生,哪些做法比較好,哪些有點偏激,該批評的批評,該表揚的表揚,要做到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 ,不有失公允。

(4)換位思考:矛盾雙方互換角色,假如我是你,這件事還會不會發生?還會不會動手,多從自身找原因,相互理解,今後怎麼做,才能避免衝突的發生,激化?

(5)齊心協力:最後安排鬧矛盾的同學齊心協力做點事,爲班級做點貢獻,比如一起爲班級倒一週的垃圾,擡一週的水,一定是兩個人一起合作完成, 倒垃圾和擡水的路上可以多交流,增進友誼。

(6)總結:在班裏和同學們談談整件事情的感受,正面引導,避免再次發生類似的衝突。

昨天的衝突,三位同學做的還可以,能夠客觀地去評價整件事情,最後在班裏的總結挺好,他們對全班同學提出了幾點建議:

(1)上課期間努力的去聽講,不是聽了不會,而是不聽導致的不會,即使聽了不會,也要認真聽,至少不能閒聊,影響第三者的行爲都是犯錯誤的;

(2)與同學聊天的過程中,不要觸及敏感話題,特別是不要口吐芬芳,問候對方長輩,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做孝敬父母,關愛老人的文明中學生;

(3)遇事冷靜,多思考,切勿意氣用事,會吃大虧的;

(4)珍惜同桌情誼,同桌是什麼?在你趴在課桌上熟睡時,誰幫你擦的口水?在你不會背誦時,誰給你小聲提示,在你回答不出來問題時,誰給你遞的小紙條?在你鬱鬱寡歡時,又是誰衝你扮鬼臉?誰幫你接的熱水?誰幫你搞到了暗戀女孩的筆記?誰幫你幹了一件又一件很2而又很難忘的事呢?

孩子之間有矛盾要不要調座位2

孩子之間發生衝突家長該如何處理?三不原則+5條建議

我把這種方法總結爲“三不原則”:

不生氣,不介入,不怕吃虧。

“三不原則”看似消極,意義卻非常積極,它的主要功能是避免了成人破壞性的參與,而且它內含一種信念:兒童有能力自己解決相關問題。

這個信念的確立非常必要,它是科學兒童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可遷移到其他問題的解決上。沒有這個信念,“三不原則”就失去了支撐的力量。很多家長在開始接觸到這個原則時,總是將信將疑,一旦在生活中嘗試驗證,絕大多數人都會收穫意想不到的成果。

同時,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做好榜樣,注意自己的言行,多對孩子肯定,鼓勵,讚美,支持,讓孩子感受我們全然的愛!

在批評,指責,漠視,暴力中長大的孩子,心中會有一個很大的黑洞,對自己不接納,自我攻擊,也把這種心理投射給社會和他人,難以和他人建立信任有愛的關係,在社會上也會遭遇很多挫折,很難感受幸福,甚至有些會出現人格障礙和心理疾病

未成年人甚至剛剛成年的人員,世界觀尚未形成或者不成熟,做事容易衝動不計後果,並且受有關影音資料的影響愛講哥們義氣,往往誤入歧途,釀成大錯。

如果真的出現了孩子與別人家的.吵架或打架,父母可以出聲幫孩子撐腰,引導孩子,但無法完全替代他們解決問題。所以平常的教育很重要,在平時就要好好地引導和教育孩子該怎麼做。

有句話叫“小孩打架不記仇”,也許恰恰是因爲他們不像成人那樣較真。對孩子們來說,沒有“吃虧與不吃虧”的概念,所謂“吃虧與不吃虧”都是家長的想法。

所以孩子剛剛打過鬧過,眼淚一干,又在一起親密無間地玩耍。只要能保證孩子的安全,沒有必要把孩子之間的問題看得過於嚴重。如果一點磕碰都不容許發生,那就只能犧牲孩子的活動空間和探索機會,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絕對是弊大於利的。

孩子發生爭執是避免不了的,家長該怎麼處理呢?

1、判斷這是孩子間的“正常衝突”還是受欺負

孩子的打鬧很多是遊戲的成分,他們會偶爾拉拉同伴的小辮子、拍拍他們的肩膀,但由於他們還不會控制這些動作的度,有時會造成一些傷害事件。平常家長可以提醒孩子,玩鬧的時候不要動作過度,不要打到對方身體比較脆弱的部位,如眼睛等。但是如果孩子的玩鬧沒有造成安全事故,家長沒有必要把孩子之間的打鬥看得過於嚴重。

2、不要直接插手去警告對方或實施懲罰

孩子之間發生爭執,他們自己處理問題的過程,也是鍛鍊他們處理人際關係的過程。家長聽到的可能是自己孩子的一面之詞,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不是太瞭解,如果直接插手,反而會讓事情變得更麻煩、更復雜。

3、引導孩子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孩子不知道如何處理與小夥伴之間的矛盾,向家長尋求幫助時,家長應引導孩子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且確定最終的解決方法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如果事情較嚴重,應與老師和對方家長共同商量解決之策。

如果責任在自己,應主動向對方道歉。

如果責任在對方,應明確告訴孩子這是一種錯誤行爲,以防止孩子模仿,並鼓勵孩子心胸要開闊一些,不要斤斤計較。

如果是原則性問題,要教育孩子學會用適當的方法爭取自己的權益。

孩子之間有矛盾要不要調座位 第2張

4、巧與對方父母溝通,鼓勵孩子正常交往

雙方父母最好能誠懇地交談,彼此諒解,友好地解決問題。孩子是最敏銳的觀察者,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裏,並且在他們幼小的心裏留下父母深刻的印象。友好地解決問題能使孩子受到感染,化干戈爲玉帛,在成長過程中,不做“小霸王”。

父母不要因爲孩子間常發生爭吵和糾紛,就限制孩子與同伴交往,要創造條件,鼓勵孩子與人交往,讓孩子在衝突和糾紛中獲得體驗,增長與人交往的經驗。

5、不提倡家長插手,但不等於家長就應該坐視不管

有些情況下,如孩子面臨危險,或是和同學之間的矛盾長期得不到解決時,是需要家長了解、參與,並幫助孩子協調解決的。如果需要介入,也要記住放寬心態,抱着協助的態度,而不是主動地替代幫辦。

在孩子向你求助時,要問孩子:“你希望我爲你做什麼?”聽取孩子的請求後,家長應該提供機會,讓孩子體驗一些積極的解決方案,例如“不打不成交”、“握手言和”等。

雖然不提倡家長插手,但不等於家長就應該坐視不管。家長要對孩子表達信任和提供支持,可以對孩子說“我相信你能想辦法處理好這件事”,鼓勵他們自己解決問題。

孩子之間有矛盾要不要調座位3

家長如何正確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

一、冷靜自己的情緒,接納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和別人鬧了矛盾,回到家裏悶悶不樂,或者滿肚委屈地向父母抱怨自己和朋友鬧矛盾的事情,父母在此刻,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冷靜,千萬不要再孩子面前表現你粗暴的一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他會在你的言行舉止中學到你的性格。

其次,給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對孩子說一句:“和同學鬧矛盾一定很難受吧?有什麼辦法讓你心裏舒服一些呢?”來表示理解和接納他的感受,這樣可以暫時緩解孩子心中的鬱結。當孩子情緒平復的時候,纔可以進行理智的思考。

二、傾聽孩子的說法

當孩子與同學發生矛盾時,首先家長要認真傾聽。父母應該心平氣和地問孩子:“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啊,爸爸媽媽要知道事情的真相,才能發表意見和幫助你。”引導孩子如實地將事實的經過講清楚。這樣,不僅培養孩子的誠實品質,與此同時,還鍛鍊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然後再問問班級中知道這件事情的其他孩子,看是不是和自己孩子說的一樣,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孩子之間有矛盾要不要調座位 第3張

三、分析事情的根源,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1、 教孩子分析問題根源

小朋友之間發生矛盾,首先是希望得到大人的幫助,況且自己認爲自己都很在理,這時,作爲孩子的父母一定不要人云亦云,偏袒孩子,要細緻瞭解孩子們之間發生矛盾的原因。幫助孩子認識到問題究竟出在哪兒,然後自己想辦法解決。

2、啓發孩子想辦法解決

找出問題的原因後,孩子對如何處理和解決仍然是比較迷茫的,或者想出一些錯誤的解決方式。這就需要大人引導他如何正確處理比較恰當。家長一定要站在公正和負責任的立場來進行指導,這樣才能養成孩子正確的處理問題的能力和勇於承擔責任品質。孩子們之間的矛盾。

家長首先可以建議他暫時適度保持和那個同學距離的同時,也讓他幫助這個同學要真誠,而不是批評、嘲諷和炫耀。另外告訴他多站在同學的立場考慮問題,多讚美同學的優點、和同學一起進步等。

比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思考“如果是我是他,我會怎麼做呢?”“他也許希望我怎麼做呢?”“怎樣的解決辦法能讓我們雙方都樂於接受呢?”幫助孩子換位思考,擺脫自我中心的觀念。

同時,家長也可以和那位同學的家長積極聯繫,共同引導孩子處理解決矛盾。

3、讓孩子自己面對矛盾

同學之間出現矛盾後,大多孩子都不願意去面對和解決這個矛盾,有告訴大人和老師期望解決的。也有采取逃避的。這個時候,家長應該積極鼓勵孩子嘗試去解決,多用“你有什麼好的主意?”“你覺得你們應該怎麼做?”等提問。

讓孩子感到自己有權利也有責任去思考如何解決自己的問題。通過解決問題會讓他更自信。下一次,他也就有了勇氣自己去處理和小朋友之間的矛盾了。

如果父母把本該屬於孩子的問題全都包攬過來,就會剝奪孩子鍛鍊人際交往能力的機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也會養成本能地找父母或老師解決的習慣。

如果當孩子自己處理不了,先告訴老師。畢竟,家長都不在學校。相對來說,老師在學校,更容易瞭解清楚矛盾的原委和真相。孩子把自己處理不了的矛盾告訴老師,老師會主持一個公道,能站在比較公平、客觀的角度,去化解矛盾。

四、教會孩子必要的交往技能

孩子天性喜愛玩鬧,但認知能力有限,難免有一些不合適的行爲,或遇到不合適行爲難以處理。父母可以教育孩子玩鬧有度,注意保護自己;遇到意外受傷,及時告訴老師及父母;不能故意欺負、孤立別的同學。在與同伴交往時,做到尊重同學,禮貌達人。

當孩子與同學之間發生矛盾時,父母要教會孩子,不要凡事都必須佔上風,要學會道歉和請求他人原諒,學會心平氣和地用恰當的語言化解同伴矛盾。比如“這件事情是我的不對,你能原諒我嗎?”“你這樣說話讓我很傷心,罵人是不對的,咱們能靜下心來談談嗎?”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