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有哪些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有哪些

來源:秀美派    閱讀: 5.7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有哪些,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新聞涌入我們的腦海中。因爲父母的不懂教,子女的不理解,而導致大量的悲劇發生,以下了解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有哪些。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有哪些1

父母與孩子之間只有一種矛盾,就是思想觀念不同!

1、父母對待事物的觀念與兒女不同存在較大偏差,比如畢業後奔三過程中的兩個巨大boos:工作和對象。父母一直在向兒女灌輸他們的人生道理,而不是讓兒女在當下這個時代自己去經歷去成長。

2、父母對自己兒女不瞭解。學生階段只想着抓學習看成績,成績不好就補課,成績好了就放養。等兒女畢業步入社會遇見困難和選擇的時候,才發現並不瞭解兒女真正的想法。從前只想着冷了加衣服,餓了做吃的,買東西給錢,把他們認爲好的東西一股腦都給兒女,而不知道兒女正真的想要的是什麼,需要的是什麼。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有哪些

3、父母跟兒女之間沒辦法進行有效溝通,我指的是出現分歧還不至於嚴重矛盾的時期,很多父母有着傳統的思想,好像父母說什麼兒女應該聽從照做,一旦兒女提出相反觀念或是他們無法理解的事物的時候,他們會產生惱怒的`情緒:提高說話分貝,說話帶有怒氣。

或者進行非常消極的指責:你就每天怎麼怎麼樣好了……你這樣下去會怎麼怎麼樣……亦或者數說父母的不容易,講一講他們的期望,希望你能懂事。兒女是本着溝通來解決問題緩解矛盾,結果父母溝通的結果不是吵架就是冷戰,矛盾不斷加劇,兒女也不願再進行溝通,精神上出現壓力和痛苦,進入惡性循環。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有哪些2

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矛盾該如何解決

與孩子交談,好像是件非常容易而簡單的事情,但是爲什麼有時會非常困難呢?這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交流過程。例如通過對話進行交流,聽是一個環節,說也是一個環節,兩者缺一不可。根據專家們的觀點,在成功的交流過程中,聽甚至比說還重要,尤其是與兒童交談。

試想一下,你與一個朋友交談時,發現他沒有注意聽,你可能會感到受了傷害,感到氣憤,不再有繼續談下去的興趣了,他就像關掉開關一樣切斷了你談下去的慾望。那麼,父母在與孩子交談時,是否在注意聽呢?或許是因爲忙,沒有時間與孩子進行坦率的交流,無暇傾聽孩子的敘述。

但是,如果能讓孩子意識到父母在注意地聽他們講話,他會渴望在一定的時間裏得到父母的全部注意,保持交談興致。父母如果確實在交談時有許多工作要做,擔心自己不能全神貫注地聽,千萬不要裝着在聽,最好說出來,如“我希望有時間聽完你說的話,但是如果現在不走的話,你上學就會遲到了。

等你放學回來,我們再好好地長談。”如果以這種方式表示理解孩子的感情,就會使孩子有機會傾訴自己的內心想法。這對保持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良好溝通大有幫助。父母與孩子溝通應注意以下幾點:

答覆孩子提出的問題時,要儘量做到熱心、婉轉、溫和,要有積極、平等的態度。

孩子怎樣接受批評,怎樣與人友好相處。家長要認識到:孩子犯一次錯,就會有一次叫他學好的機會。要清楚明白的告訴孩子:什麼地方錯了怎麼錯的,什麼纔是對的。很快孩子就學會如何對待批評了。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有哪些 第2張

爲孩子創造自我管理的機會和方法。任何有關孩子的決定,不管是批評還是獎勵,都應讓孩子參與,讓他學會怎樣決定自己的行爲,決定之後怎樣對自己的行爲負責。

從對親子之間矛盾衝突原因的分析中,從孩子對父母有什麼希望與要求的調查中,我們可以歸納出以下幾條與孩子溝通的方法:

先做朋友,再做父母。孩子小的時候,知識貧乏,生活經驗少,此時父母的角色是孩子的指導者、照顧者、呵護者;孩子長大後,他們有着自己的思想與看法,有獨立的生活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這時父母的角色應該轉變成孩子的顧問、合作者和朋友。

小學生往往對居高臨下的父母持否定態度或產生逆反心理,這與這個時期孩子的心理特點有關。這一階段孩子的思維具有批判性,對成人的話會做出自己的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渴望平等”是這一時期孩子的最強烈的心理需要。因此,家長最好以大朋友的身份來對待孩子,而不是以長輩的身份來壓制孩子或以棍棒的方式教訓孩子。

把強行的要求和規定變成討論式、商議式的談話。以朋友的身份對待孩子,並不意味着父母不給孩子任何幫助、批評和建議。問題的關鍵是父母要以比較民主的教育方式,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和解釋的權力。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有哪些 第3張

當孩子覺得父母不是以長者的身份和用權威語氣來教訓他的時候,父母的意見往往容易被接受。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與孩子談話時常用“你應該怎樣”、“你必須怎樣”,這是一種強行的命令式口氣,如果變成商議的、討論式的口吻,如“你能不能怎樣”、“爭取怎樣”、“建議你怎樣”等等,孩子或許更容易接受。

把愛和鼓勵放在嘴邊,不要埋藏在心裏。朱永新教授在《我心中理想的父母》一文中寫道:“父母對孩子的失望意味着真正教育的停止,而孩子對自己的失望意味着進步的停止。信任和自信是一個人不斷奮發向上的動力源泉。

我們培養一個人,就是培養他的自信,我們摧毀一個人也就是摧毀他的自信。目前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是不斷摧毀自信的過程。”在教育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表揚和肯定,希望得到讚許和承認。

因此,當孩子失敗、失去自信心的時候,父母的一個微笑、一聲讚許、一句鼓勵的話往往會使孩子重新振作起來。可悲的是多數父母在這種情況下不是鼓勵、承認和讚許,而是指責和訓斥,致使孩子真的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從而破罐子破摔。

提高自身素質,尋找與孩子溝通的話題與基礎。溝通需要有共同的話題。孩子關心什麼?心理需求什麼?對什麼最感興趣?都值得家長研究。在問卷調查時,還有一位學生寫道:“我們喜歡自然的溝通,不喜歡家長鄭重其事地說:來來來,我們坐下來談談。”要在自然的狀態下溝通,就要求家長多學習,多看書,多接受新生事物。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有哪些3

如何正確處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矛盾呢?

父母控制慾太強。很多父母認爲孩子是我生的,所以我能夠主宰她的一切事情。但是孩子不是東西,他也是一個單獨的個體,你這麼做只會讓她對你厭惡。

學習壓力過大。現在的父母越來越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各種補習班報不停。讓孩子充滿了對學業的壓力,天性無法得到釋放。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有哪些 第4張

不尊重孩子的選擇。有些孩子會在音樂,美術,體育等方面具有自己的天性。但是父母卻不理解,只認爲讀書纔是最重要的,那些才能不應該發揮起來。

溝通態度。很多父母會強硬的要求孩子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讓孩子形成逆來順受的態度,後續有問題也不會主動和父母溝通了。

棍棒教育。很多父母都變成不打不成才的道理,對孩子嚴加管教。其實孩子內心裏都喜歡鼓勵式的教育,有鼓勵纔會有動力。

總而言之,作爲父母,其實你最主要的是讓孩子擁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而不能把自己所有的夢想就都強壓在孩子身上,給他過大的壓力。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