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錯誤的親子關係可能毀掉家庭

錯誤的親子關係可能毀掉家庭

來源:秀美派    閱讀: 1.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錯誤的親子關係可能毀掉家庭,親子之間的關係對於一個家庭來說也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對於不同的親子關係對我們家庭的氛圍也是有不同的意義,以下分享錯誤的親子關係可能毀掉家庭。

錯誤的親子關係可能毀掉家庭1

一次參加某男同學的婚禮,主持人問“是否願意娶XXX爲妻、嫁XXX爲夫”等話語時,站在臺上的男同學竟然沒聽到反而望着自己的母親淚流不止,嚇壞了在場的新娘和嘉賓。新郎感恩母親的養育之恩,在婚禮上流淚無可厚非,但事實上並沒有那麼簡單,因爲後來兩人結婚不夠一年、孩子剛出生就離婚了。

原因是男同學在家裏總是以孝順爲由,經常讓媳婦順從有時很明顯是無理取鬧的婆婆;在媳婦懷孕後,以不能同房爲由睡母親房間去了;每當男同學受到什麼委屈,總是第一時間告訴自己的母親而不是妻子;而母親有傷心和委屈事,也總是跟兒子傾訴……兒媳婦硬生生成了家裏的外人。

男同學承認自己跟母親的感情很好,在他2歲那年他家鄉發生地震,父親在地震中被高空掉下的石塊砸中離世,母親咬破手指讓兩人吸血存活下來。據說他爲了逗母親開心,曾經在5歲就用書本疊成梯子給母親做飯…… 離婚後的男同學心情一度抑鬱,說可能自己根本不適合婚姻。

錯誤的親子關係可能毀掉家庭

對此心理醫生的解釋是,親子關係過於親密,兒子把母親當成世上最重要的人,婚姻被他視爲分走了自己對母親的愛而內疚不已,總是想方設法對母親彌補,從而忽略了本該重視的夫妻情感

母親由於失去配偶,將所有情感都灌注在兒子身上,在孩子成年後還不懂放手,甚至把兒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嫉妒兒媳婦。最後心理醫生的建議是,離開母親獨立生活,建立相對健康的親子關係。 那麼,什麼纔是健康的親子關係?

1、夫妻關係親密,孩子同時擁有父母的愛 有句話說得很好,“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爸爸愛媽媽”,幼兒說還要補充一下,“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爸爸媽媽相親相愛”。

據悉,擁有和諧親密婚姻關係的家庭,他們的孩子一般不會差,無論是從孩子心理性格的成長還是生活中的各種表現,他們都會比那些父母感情有缺陷背景下的孩子更爲優秀。

夫妻關係親密,孩子們能耳濡目染地知道,什麼纔是正確的男女相處之道,自己跟父母的距離也能“親而不密”,“爸媽都愛我,我也愛爸媽”,也有利於孩子正確婚姻觀的形成。

2、把孩子放在家庭的首位 有些夫妻關係淡如水、若即若離,他們可能曾經因爲一時衝動而結婚,婚後感覺性格不合,但既然結婚了,就將就着過吧。他們在生活中有很多矛盾,但修養讓他們容忍下來了。

有些夫妻感情可能也挺好,但他們在生活中時常覺得,孩子纔是那個跟自己最親的人。這類家庭容易把孩子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但一個家庭把孩子放在首位往往是悲劇,孩子可能承受了父母太多的愛和期望而被壓得喘不過氣來,最終結果將是“逃離”,留下了仍舊感情冷淡的父母。

3、夫妻關係僅靠孩子維繫 這類夫妻可能已經在感情上出現了裂痕,比如單方出軌或雙方已經移情別戀。但時常考慮到孩子還小,不希望自己的自私而傷害孩子。他們經常在家庭採取冷戰或者吵鬧的方式過日子,但爲了孩子卻又能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討論孩子的教育和成長。

孩子們其實都是聰明的小不點,他們能敏感地感知父母的關係和家庭的氣氛,這類勉強靠孩子維繫的夫妻關係,其實比離婚更傷害孩子。他們可能會錯誤地認爲婚姻原來是這麼糟糕的,長大後可能會抗拒婚姻。去年高考結束出現中年夫妻的離婚潮,大多都是這樣的原因。

錯誤的親子關係可能毀掉家庭2

1、越位

即父母對自己不該負的責任進行越界干涉

諸如孩子不吃飯時,我們總是追着喂;孩子不寫作業時,我們總是在一旁陪着寫;孩子間發生點小糾紛,我們就急着出面找對方去算賬,等等。

父母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本質上是對孩子的不信任。不相信身體是孩子自己的,吃飯是本能;不相信求知是每個靈魂固有的能力,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這種越位,往往源自父母搞錯了邏輯,顛倒了因果,把孩子的現狀和表現作爲教育的起點,只想着採取各種辦法去“對付”、“管教”孩子。

但是要知道,孩子的現狀和表現往往是父母教養方式導致的結果。因爲我們總是追着喂,所以孩子可以不準時吃飯。因爲我們總是陪着孩子寫作業,所以孩子可以不單獨完成。因爲我們總是出面替孩子解決問題,所以阻礙了孩子能力的建立和社會性的發展。

最終的結果是導致孩子認爲:飯是吃給媽媽看的,作業是給媽媽做的,朋友是給媽媽交的,孩子自己永遠不會分清自己的界限,負起自己的責任。

小結:父母負起自己的.責任不越位,承擔自己的義務,守住自己的界限,捍衛自己的權利,是構建良好親子關係和教養孩子的前提。

錯誤的親子關係可能毀掉家庭 第2張

2、失位

即父母自己該履行的教育責任沒有履行

常常聽到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抱怨自己的父母幫忙帶孩子帶出了各種問題,然而我們是否反省過,教養自己的孩子,就是自己的責任、義務和權利。

我們有什麼資格去要求老人,一定要按照我們的觀念和方式去帶我們的孩子?老人有老人的性情、觀念和生活方式,本身老人願意幫忙帶孩子,我們就該心懷感激了,怎麼還能抱怨他們或要求他們改變?

其實,隔代教育是個僞問題,本質是年青的一代有了孩子後,內心還沒有長大,沒有負起自己的責任,守住自己的界限,捍衛自己的權利。是我們的失位在先,才導致了老人的越位。

再比如,常有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總是不停地吃糖,或不停地看動畫片。然而,想不想吃糖或看動畫片是孩子的事,允不允許,給不給孩子吃糖、看動畫片就是父母的事了。

我們做父母的沒守住自己的界限,給孩子創造了犯錯的環境和機會,卻去怪兩三歲的孩子缺乏自律,公平嗎?這就相當於你把一隻羊扔到狼羣裏,又告訴這些狼,你們不能吃羊,誰吃誰不是好狼。

難道不是我們給孩子創造了可以隨手觸及糖的環境嗎?難道不是我們習慣了把孩子託管給電視、電腦,而很少親子陪伴、交流,導致孩子癡迷於動畫片或電子遊戲的嗎?抱怨孩子缺乏自律前,我們先負起自己的責任,而不能失位於父母這一職責。

小結:父母對自己的身份角色有清晰的定位,該履行的責任不失位,不該自己負的責任不越界干涉,是進行有效家庭教育的保障。

越位或失位,通常都不是孤立的

往往一種越位行爲的背後,都有一種失位,而一種失位行爲的背後,都有一種越位。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意識特別強,只要和孩子在一起時,總會自以爲是地把自己視爲孩子的老師,不停地指指點點,而忽視良好親子關係的構建,於是父母在越位當老師的同時,失位於父母的角色。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