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和自己的孩子生氣了怎麼辦

和自己的孩子生氣了怎麼辦

來源:秀美派    閱讀: 3.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和自己的孩子生氣了怎麼辦,小孩子總是會長大的,長大之後總會做一些讓家長頭痛的事情,所以很多家長都曾經有過對孩子發脾氣的經歷,那麼,和自己的孩子生氣了怎麼辦?

和自己的孩子生氣了怎麼辦1

對孩子發脾氣的危害

輕度後果:孩子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孩子的逆反心理表現在對家長的話置之不理,即使是家長髮脾氣了,孩子也不害怕,甚至會頂嘴反抗了,會導致孩子越來越難管教了。

中度後果:孩子成年後容易變的脾氣暴躁,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了。

因爲家長耍脾氣教育孩子,孩子也會跟着你學的,家長無法控制自己情緒,孩子也就慢慢失去對自己心智的管理能力了。

重度後果:容易導致孩子出現抑鬱傾向,甚至會出現抑鬱症或者自閉症的,比如有些家庭父親酗酒,施行家庭暴力等等。

因此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不要讓這樣的嚴重後果出現。

和自己的孩子生氣了怎麼辦

總對孩子發脾氣怎麼辦

告訴自己先不要發火,等一刻鐘再說。

如果自己生氣了,教育孩子時想發火,應該先停下來,等一刻鐘再說,可以心理默唸,不要立即發火。等一刻鐘後,慢慢平靜下來了,就能清醒的處理自己的情緒了。

讓孩子試着監督自己。

如果家長經常發火,可以和孩子商量好,讓孩子監督自己,家長一發火,就讓孩子提醒家長該怎樣做,慢慢的,就能剋制家長的不良情緒了。

想讓監督有實效,可以給孩子一些特權,比如爸爸媽媽發脾氣時,可以允許孩子扭家長一下作爲懲罰。

試着轉移注意力。

如果想發火了,家長們可以試試轉移注意力,比如看一看自己喜歡的電視,或者看本書,等個半小時後,再去考慮這個問題,心理會慢慢的舒坦一些。

家長對自己發火的行爲不要太焦慮。

面對自己經常發火的行爲,家長不要太焦慮了,不能總是在懲罰自己,應該和孩子溝通一下,請求孩子原諒自己這段時間的不好情緒,再給孩子做個保證,會改變現在的發火行爲。

換個角度考慮孩子的問題。

如果孩子做錯事情了,家長如果一根筋的認爲孩子總是惹麻煩,就會輕易的發脾氣。如果能換個角度考慮問題,比如孩子總是和家長對着幹,總是有逆反心理,家長可以想想孩子不錯,有獨立思考能力了,也是值得鼓勵的。

和自己的孩子生氣了怎麼辦2

教育孩子的時候,對孩子發脾氣有哪些危害?

1、不管你講得對不對,你對孩子發脾氣,孩子就不會聽,很簡單,就像你也不會喜歡聽一個經常罵你的人講道理,難道不是嗎?

2、你經常對孩子發脾氣,就相當於反覆暗示孩子,你不行,你就是一個笨蛋,時間長了,孩子就真的什麼都不行了,真的就像一個笨蛋了,其實是被你不斷暗示出來的,孩子的笨是你的作品。

3、父母經常罵孩子,否定孩子甚至打孩子,非常容易激發孩子的叛逆情緒,導致孩子產生和你對抗到底的負面想法,當孩子處於和你對抗的位置,你還想教育他,簡直是做夢。

和自己的孩子生氣了怎麼辦 第2張

父母這樣做才能夠徹底改變自己的壞脾氣?

1、通過系統訓練(至少3周時間)改變自己的情緒聯想鏈接,人的情緒是大腦聯想景象的產物,就是說你大腦的景象決定你的'興趣,比如:你大腦回憶到曾經抨擊你的同事,你的心情就會非常不爽,同時,3周的時間才能夠改變一個人大腦景象聯想的習慣,很多人嘗試了各種方法,感覺作用不大,不是因爲方法有問題,而是大腦景象聯想的習慣沒有養成,記住,只有習慣才能夠改變你的性格和生活

2、及時打斷你的壞情緒思維過程,怎麼理解?你和朋友聊天,突然被別人一個送煤氣的人打斷了,等處理完這件事後,你就想不起剛纔和朋友聊了些什麼,爲什麼?因爲你的情緒思維過程被打斷了,就很難再度連貫起來,除非有人提醒你,剛纔說到哪了,這個技巧一樣適合運用在壞情緒思維過程上,當你生氣的時候,正準備大發脾氣的時候,要立即打斷自己壞情緒的思維過程,才能夠從根本上掌控自己的情緒。

和自己的孩子生氣了怎麼辦3

1、 深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面,用鼻子吸氣,用嘴巴呼氣。吸氣的時候要深,想着吸進去更多氧氣,讓你精神飽滿,心情愉悅;呼氣的時候要徹底,想着把生氣、憤怒、不滿等情緒排出體外。

2、 離開現場。如果你感覺當時實在控制不住自己了,可以跟孩子說:“我需要離開一會兒平復一下。”走到另外一個房間,用冷水衝把臉,或者出去跑兩圈,離開那個讓你情緒快要爆發的現場,你的情緒就可能會慢慢平復。

和自己的孩子生氣了怎麼辦 第3張

3、 分散注意力。當孩子讓你感覺耐心快要耗盡的時候,可以暫時把自己解放一會兒,趁着孩子自己玩的時候,看一會兒自己喜歡的書,聽一會兒喜歡的音樂,讓緊繃的情緒得到放鬆。

4、 數數。這個方法看似簡單但很管用,可以緩慢地從一數到十,讓自己慢慢平復下來。

5、 假裝成平和的父母。既然我們都想做一個不吼不叫的父母,在感覺情緒快要升級時,不妨假裝成平靜的樣子,這並不是“虛僞”,而是在按照你所遵從的深層價值觀行動,假裝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你真的變成了一個平和的父母,保持平和已經成爲你的習慣方式了。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