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情感 > 寒露有哪些禁忌

寒露有哪些禁忌

來源:秀美派    閱讀: 7.7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寒露有哪些禁忌 ,金秋十月,天氣開始逐漸轉涼變冷,尤其是到了寒露節氣之後,其是到了寒露節氣之後,寒露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這已經是深秋的節令,那麼下面分享給寒露有哪些禁忌。

寒露有哪些禁忌1

1、寒露養生慎喝涼茶:進入秋季由於天氣乾燥,一些忙碌的上班族可能會和粗線口舌乾燥、牙齦腫痛等上火的症狀,這時候千萬別盲目喝涼茶想要降火。寒露時節,上火往往是因爲氣陰兩虛或者氣不化陰,盲目喝涼茶可能會加重秋燥,耗氣傷陰。

2、寒露養生忌作息紊亂:作息紊亂不管是什麼季節對身體都是沒有好處的,特別是年輕人,作息紊亂可帶來一系列的健康隱患。在寒露時節,最好適當早起,並在早起後舒展活動一下全身,這對預防秋末冬初高發病——血栓有一定的好處。

3、寒露養生勿盲目秋凍:寒露是冷熱交替的節氣,寒露過後,萬物隨寒氣逐漸衰退。這個時候,養生不宜再“秋凍”,

特別是抵抗力弱的老年人和嬰幼兒,寒露時節尤其要注意保暖防寒,以免受到感冒等常見病的侵襲。這個時候不要再穿夏季的涼鞋了,以免“寒從足生”,而應穿着舒適的鞋襪保護腳部,防止寒氣入侵。

4、寒露養生別過度運動:運動鍛鍊可以強健體魄,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趕走秋乏,但如果運動強度太大,反而會加重人體的疲憊感。在寒露時節,由於秋高氣爽,應該做一些貼近大自然的舒緩運動,如快步走、爬山等,既能收斂心神看,也可達到鍛鍊的目的。

寒露這天的民間習俗主要有:登高、吃黑芝麻、喝菊花茶與吃魚蟹等。

01、登高

“登高”習俗主要流行於我國黃河以北地區。

寒露時節天氣轉涼,北方已呈現出一派深秋景象,蟬噤荷殘,偶見早霜。這個時節,雖然天氣已經轉涼,但卻是賞楓葉的大好時節,有道是“霜葉紅於二月花”說的`也是這個時節。

此時挎上揹包,登上山峯身臨楓林之中,品味白雲紅葉之妙,早已成爲北方人們的傳統習慣與秋季出遊的重頭戲。特別是北京人,登高習俗更盛,景山公園、八大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節,更會吸引衆多的遊人。

寒露有哪些禁忌
  

02、吃黑芝麻

寒露時節“吃黑芝麻”的習俗由來已久,早在古時候民間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習俗。

寒露到,天氣由涼爽轉向寒冷,俗話說:“金秋之時,燥氣當令”,此時燥邪之氣易侵犯人體,如果調養不當,人體會出現咽乾、鼻燥、皮膚乾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狀。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理論,這時人們應養陰防燥、潤肺益胃。老話講“秋之燥,宜食麻以潤燥。”芝麻具有潤腸燥,排毒的功能,所以寒露時節就有了注重飲食養生的習俗。

03、喝菊花茶

菊花茶,是一種以菊花爲原料製成的花草茶,寒露時節“喝菊花茶”的習俗最早可追溯於唐朝,至清朝時開始廣泛應用於民衆生活中。

衆所周知,寒露有三侯: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爲蛤;三候菊始黃華。這三候“菊始黃華”說的就是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菊花起源於中國,它作爲寒露時節最具代表性的花卉,處處可見到它的蹤跡。據古籍記載,菊花味甘苦,性耐寒,有散風清熱、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所以,在寒露這一天,古人就會泡上一壺菊花茶,每天堅持喝,就能起到“和顏悅色”的作用。

04、吃魚蟹

寒露時節,在我國江南地區有吃螃蟹、釣魚的習俗。

俗話說:“寒露髮腳,霜降捉着,西風響,蟹腳癢。”此時雌蟹卵滿、黃膏豐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不過,過敏體質、胃寒者及孕婦、高血脂者不宜吃蟹黃,另外,現在正是柿子熟的季節,要注意螃蟹忌與柿子同吃,以免生成胃石

寒露有哪些禁忌2

一、忌諱“霜降早到”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隨着寒露的到來,天氣越來越涼,呈現出一片“荷敗蟬噤,桐殘葉黃,鴻雁南歸”的深秋景象。而在北方,更有可能出現“千里霜鋪、萬里雪飄”的景象。

早在千年以前,詩人王安石就曾寫下“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的詩句,形象地表達了寒露帶來的蕭瑟之景。

寒露,是深秋的節令,干支歷戌月的起始。寒露節氣後,白天時間變短,夜晚時間變長,日照的`時間減少,隨着太陽的直射點在南半球繼續南移,北半球所接受的太陽熱量逐漸變少,寒意漸生,早晚間的氣溫逐漸降低。

古人將寒露分爲三候:

一候鴻雁來賓;

二候雀入大水爲蛤;

三候菊有黃華。

意思就是說,寒露節氣,鴻雁開始大批往南遷徙;深秋到了,天氣變寒了,雀鳥不見了,海邊突然多了許多的蛤蜊;這個時候,菊花開得旺盛。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寒露到了,冷空氣開始頻頻南下,氣溫下降的同時,還可能伴隨着大風、降雨、霜降等天氣,繼而對農作物造成損害,導致農作物減產。

老話說“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寒露時節,正是播種冬小麥的最好時機,此時如果降霜,那麼小麥等農作物的出苗率就會大打折扣,繼而影響來年的收成。

農諺道“棉怕八月連陰雨,稻怕寒露一朝霜。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說得也是同一個道理。

寒露有哪些禁忌 第2張
  

寒露到了,最怕降溫過快,霜來得太早,此時稻穀等糧食作物還未來得及成熟,寒霜一降,莊稼就受凍受害,最終影響糧食產量,甚至導致顆粒無收。

二、忌諱“打秋雷”

夏季高溫炎熱,雷雨天比較多,而到了秋天,秋高氣爽,天氣乾燥,雷雨天氣就少了。

大家都知道,秋天的特徵之一就是雷聲始收,秋天打雷是比較罕見的現象。如果出現了打雷的情況,則會被視爲是忌諱、不利的事情。

比如俗語常說“秋後不打雷,打雷遍地賊”,這句話中,形象地概括了人們對這種反常現象的負面理解。

到底怎麼理解呢?

簡單地說,就是說秋後不該打雷,若是氣候異常出現打雷的情況,那些將有可能會導致偷盜者增多。

爲何這麼說呢?原來,這其中折射出了一個氣候狀況。如果深秋時節雷聲哄哄,就意味着暖溼空氣還比較強勢,導致冷暖空氣在空中激烈碰撞,繼而產生雷雨天氣。而雨水比較多,就會對農作物的秋收、秋耕以及秋播造成影響。

首先,深秋時節,農作物基本都處在秋收的階段,新收的糧食作物需要晾曬,風乾、陰乾保存,而此時如果雷雨連連,雨水不斷,水氣溼度大,必然會影響到糧食的存放,導致糧食發黴、變質等情況的發生。

其次,處在秋種的階段,雷雨不斷,會耽誤到農事,也會影響到農作物的出芽率,最終影響到後面的收成。而糧食減產,就容易鬧饑荒,偷雞摸狗的人就變得更多,所以就有了“秋後不打雷,打雷遍地賊”的說法。

三、忌諱“寒風侵”

到了深秋,全國天氣逐漸開始走低,尤其是北方地區,已經非常明顯地感受到了冬日氛圍。寒露節氣到了,北方的西伯利亞冷空氣團越來越強勢,冷空氣南下將會越來越頻繁。

然而,寒露節氣,晚稻的籽粒發育還未完全飽滿成熟被收割,此時如果遇到大降溫,北方一刮,“寒風侵”,不僅容易導致倒伏,還容易導致秋收的農作物受凍受害,最終影響到秋收的產量。

所以,寒露時節,最怕北風颳起,寒風侵襲,、導致莊稼受損,糧食減產,農民白忙活。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