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長江白鱘和中華鱘是同一物種嗎

長江白鱘和中華鱘是同一物種嗎

來源:秀美派    閱讀: 7.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長江白鱘和中華鱘是同一物種嗎,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也對全球的鱘魚進行了再評,有着“中國淡水魚之王”之稱的長江白鱘被正式宣告滅絕,有人就在想長江白鱘和中華鱘是同一物種嗎?

長江白鱘和中華鱘是同一物種嗎1

什麼是長江白鱘?

從名字上就能看出,長江白鱘是我國特有的物種,它們生活在長江中。長江白鱘和中華鱘不是同一物種,長江白鱘體長爲2~3米,體重200~300公斤,最大的體長可達7.5米,又稱作中華匙吻鱘。另名爲中國劍魚是中國最大的淡水魚類,因爲其吻部長狀如象鼻,又俗稱爲象魚。

鱘魚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軟骨魚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4億多年前的泥盆紀,那時的古鱈類分化形成的最早的鱘魚,長江白鱘僅存的27種鱘魚之一,它出現於白堊紀(距今一億多年)曾與與霸王龍生活在同一時代。最早在西周時期就有對白鱘的記載,在《詩經》中的《周頌·潛》中有這麼一句:有鱣有鮪,鰷鱨鰋鯉。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鮪是中國古代對白鱘的稱呼,詩中記載早在西周時期就有用白鱘進行祭祀的活動。爲什麼是淡水之王?早在三國時的就有詳細的尺寸記載,在當時一尺約合0.242m,7-8尺差不多就是2米左右,這表示白鱘體型還是比較大的,不過據現代記錄,白鱘最長可以長到3米左右,體重可達250千克——300千克。

然而,即便是存在了一億多年的古老物種,經歷了第五次物種滅絕,卻始終沒有躲過滅絕的下場。

有預感的滅絕事件

早在2019年12月23日,長江白鱘(白鱘屬僅含1種)被正式宣佈滅絕。

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上刊發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專家的研究論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危起偉:長江白鱘預計在2005年-2010年時就已經滅絕。不過此事並沒有得到IUCN的公開確認,2020年1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就此迴應稱,目前官方還沒有發佈和更新關於長江鱘滅絕的消息,“後續還需要進一步討論”。

雖然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還沒有正式宣佈,但大家心裏心知肚明,早就預想着這一天的到來。因爲長江白鱘已經很多年沒見到了。

長江白鱘和中華鱘是同一物種嗎

上一次發現已經過去19年

2003年的大年初一,中國水產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的科學家救助一條長江白鱘,並對這條白鱘安裝了信號定位器進行跟蹤。但不幸的是隨後船觸礁,被放生白鱘的電波信號也消失。大家爲此非常失落,因爲他們知道,這一去很可能就是永別。

在往後的十幾年里科研人員沒有再發現過白鱘,也沒有其人工養殖個體存留。此前,人們還抱有一線期待。“有漁民認爲,長江某些水域還倖存有白鱘。”直到2019年12月23日被宣佈滅絕。

爲什麼白鱘會滅絕?

這條跨越了一億多年的古老物種,躲過了第五次物種大滅絕,爲什麼會在現在滅絕了呢?其中的原因大家也可以想到,人類難逃其咎!

首先我們回顧上文,從周朝開始人類就有捕捉長江白鱘用於祭祀的先例,而在漁民口中也有“千斤臘子萬斤象”的說法。其中“臘子”代表的就是中華鱘,“象”指的就是白鱘。長江白鱘的生命力可謂是非常頑強,從它可以順利地熬過第5次物種滅絕就可以看出。但由於人類的過度捕捉和環境破壞,始終沒有逃過這一劫。

那麼,長江白鱘從古至今的數量都很少嗎?並非如此。在古代,捕撈的技術與需求並沒有這麼大。時間到了上個世紀60年代,長江白鱘的數量還很多。在長江漁民的船上很常見,國家也並沒有將白鱘列入保護動物名單中。然而,捕捉白鱘獲得的高額經濟和沒有禁止,使得漁民毫不顧忌地大量捕撈,將白鱘以高價賣出,送到人類的餐桌上作爲佳餚。當時每年白鱘的捕撈量高達25噸。

由於暴利的趨勢,更多人加入了捕撈白鱘的行業。直到70年代,每年捕撈的白鱘只有2.5噸。捕撈量的減少,讓漁民更加瘋狂,爲了保證自己的利益,甚至使用更小網眼的漁網捕撈白鱘的幼崽。因此白鱘失去了生長期,還有很多還沒有產卵的魚就被捕撈起來送上餐桌,這樣一來白鱘的數量自然會只減不增。

影響白鱘生存的人類活動不僅僅只有過度捕撈。還有攔江築壩,白鱘是一種洄游性魚類,棲息在金沙江下游,但每年到了排卵期就會到長江上游去。也就是在每年的春天,雌性的長江白鱘爲了順利產卵都會逆流而上,在宜賓一帶的江段上進行產卵。而魚卵則會順流而下,漂游到下游發育長大。

但是,由於攔江築壩將白鱘需要穿行的河流阻斷了,這讓雌性白鱘的逆流和魚卵的順流無法完成回溯,直接導致長江白鱘在生產這一環節出現問題。

不單單我們中國,攔江築壩不僅對白鱘造成影響,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研究表明,修築堤壩等活動,對魚類在自然水域進行繁殖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導致目前全球已經有五分之一的.淡水魚滅絕或瀕危。

長江白鱘和中華鱘是同一物種嗎2

長江白鱘滅絕!下一個會不會是中華鱘

世界93然保護聯盟(IUCN)發佈

全球瀕危物種紅色目錄更新報告

宣佈白鱘滅絕

長江鱘野外滅絕

這一消息迅速登上微博熱搜第一

據IUCN官網最新報告

全球現存的26種鱘魚均面臨滅絕威脅

IUCN全球鱘魚再評估結果顯示

約2/3的鱘魚種羣處於極度瀕危狀態

圖片來源:WWF世界自然基金會

它們曾與恐龍同時代生活

鱘魚族羣是進化樹上的獨特單元。大熊貓祖先始熊貓化93的地質年代才800萬年,鱘魚化石則可追溯到中生代三疊紀,也就是說它們曾與恐龍同時代91活,是真正的“水中活化石”。

現存鱘形目魚類多數形體碩大,曾經的“世界最大淡水魚”白鱘最長可達7.5米,中華鱘體長可達4米。鱘魚大部分是“溯河產卵洄游型”,分佈於北半球的大江大河和近岸淺海地帶較廣闊的水面。作爲海洋與河流信息和物質交流的重要紐帶,它們成爲生態狀況的指示性物種,也是衡量北半球水生生物多樣性的可靠指標。

“世界上最受威脅的類羣”

近幾個世紀以來,人類活動不斷加劇,鱘魚自然種羣急劇衰退,瀕臨滅絕,被稱爲“世界上最受威脅的類羣”。

全球範圍內,鱘魚面臨的主要威脅包括:野生魚子醬和魚肉非法貿易帶來的捕撈,水壩阻斷遷移路線,不可持續的沙石開採破壞產卵場,以及棲息地喪失。

IUCN鱘魚專家組成員、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所研究員、武漢長江中華鱘保護中心發起人危起偉將白鱘和白鱀豚進行了對比:“白鱘和白鱀豚生態習性不同,一個在長江上游繁殖,一個棲息地主要在長江中下游,但是它們滅絕的命運與時期卻差不多,這並不是偶然事件,更是深刻教訓,其它長江水生生物萬不可重蹈覆轍。”

長江白鱘和中華鱘是同一物種嗎 第2張

中華鱘怎麼樣了?

長江旗艦物種中華鱘,近年來種羣數量也在持續衰退,1988年就被列爲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2010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爲極度瀕危物種。

人工繁殖及放流一直是中華鱘物種保護的重要措施之一。截至去年,包括中華鱘研究所在內的多個機構,30多年來共放流中華鱘700萬尾以上。

2019年5月22日宜賓的長江鱘野外種羣重建活動。圖片來源:WWF世界自然基金會

然而研究人員表示,珍稀特有物種的恢復十分艱難,他們仍在與時間賽跑,儘量緩解野生資源衰減對中華鱘種羣繁衍的不利影響。

“目前,長江珍稀魚類保育中心連同配套建設的中華鱘精子和組織細胞儲存庫運行日趨良好。可以基本確保中華鱘不走白鰭豚滅絕的老路,物種永遠延續。”中華鱘研究所黨總支書記、副所長李志遠說。

保護長江物種

我們一直在努力

長江白鱘和中華鱘是同一物種嗎3

中國淡水魚活化石——中華鱘

從“中華鱘”這個名字大家就可以看出來,這是我們國家的本土鱘科魚類物種。鱘魚是一種地球上的古老生物,早在距今兩億三千萬多年前,它們就已經留下了生活痕跡的化石。在現存的所有二十七個類種裏,中華鱘是我國分佈範圍最廣和知名度最高、也是全世界棲息地緯度最低的鱘魚。

中華鱘生性兇猛,是淡水魚類中體型較大的食肉物種,目前已知的最大中華鱘體長甚至超過了五米。由於巨大的體型導致它們行動遲緩,新陳代謝慢,中華鱘也成爲了自然壽命最長的魚類之一,平均死亡年齡可以達到三十五歲。

因爲其特殊的生理體徵和進化歷史,中華鱘擁有了我國生物種類中獨特的價值與意義。

首先,是它們對於我國古生物學的研究貢獻。中華鱘最早的物種記錄可以追溯到一億四千萬多年前的白堊紀時期,是我國最原始的生物物種之一。也就是說,在那個恐龍生活的年代裏,中華鱘就已經出現在了地球上,出現在了現今我國的淡水水域裏。而且,那顆毀滅了恐龍文明的小行星,都沒有讓中華鱘走向滅絕。

由此可見,分析中華鱘身上的基因及其進化規律,可以得到不同時期的各種淡水環境評估。這就好比地質學家從同一塊土地中,能夠找到不同年代的土質,進而做下一步的相關研究一樣。

長江白鱘和中華鱘是同一物種嗎 第3張

其次,如今的中華鱘不僅具有生物學上的研究價值,它們還是用來檢測長江流域及我國多處水域生態環境質量的重要參考。

中華鱘作爲一種大型食肉魚類,是所有水生生物中對環境要求最高的物種之一。換句話說,只要有野生中華鱘存在的蹤跡,就說明該區域肯定有符合它們生存所需要的食物,也就是小型魚蝦。而要供應這些第二級別的動物,還必然要有的就是各種水中植物。再往下一層,就是植物對泥土中營養物質的需求。

所以總體來看,如果在某片水域中發現中華鱘,那麼也就代表着這片生態環境的物種豐富,並且水質乾淨,幾乎沒有污染。

除此之外,還有中華鱘肉質的食用價值。

所有鱘魚都是喜歡棲息於水底的動物,行動緩慢且生長週期漫長,這就讓它們的體內積累了豐富的營養物質。中華鱘也不例外,肉質中富含高質量的蛋白質,對人們強身健體、益腦明目具有顯著效果。另外,中華鱘的魚膠對於美容護膚也有着積極作用。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爆料
明星八卦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