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小學生應該知道的國學小常識

小學生應該知道的國學小常識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學生應該知道的國學小常識,國學是中國悠久傳統文化的明證,中國傳統文化不能忘記,下面小編分享一篇關於小學生應該知道的國學小常識的相關信息,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生應該知道的國學小常識1

國號

即國家的稱號,或一個朝代的名稱。國家或朝代創建者首辦的一件事就是確立國號。

朝代歌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朝代 起訖年代 都城 今地 開國皇帝

夏朝 約前2070-1600年 安邑 山西夏縣 禹

商朝 約前1600-1046年 亳(bò) 河南商丘 湯

周 西周 約前1046-771年 鎬(hào)京 陝西西安 周武王姬發

東周 前770-256年 洛邑 河南洛陽 周平王姬宜臼(jiù)

春秋 前770-476年

戰國 前475-221年

秦朝 前221-206年 咸陽 陝西咸陽 始皇帝嬴(yíng)政

漢 西漢 前202-公元8年 長安 陝西西安 漢高祖劉邦

新朝 9-23年 王莽

東漢 25-220年 洛陽 河南洛陽 漢光武帝劉秀

三國

魏 220-265年 洛陽 河南洛陽 魏文帝曹丕

蜀漢 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漢昭烈帝劉備

吳 222-280年 建業 江蘇南京 吳大帝孫權

晉 西晉 265-316 洛陽 河南洛陽 晉武帝司馬炎

東晉 317-420 建康 江蘇南京 晉元帝司馬睿

十六國 304-439

小學生應該知道的國學小常識

南朝

宋 420-479 建康 江蘇南京 宋武帝劉裕

齊 479-502 建康 江蘇南京 齊高帝蕭道成

樑 502-557 建康 江蘇南京 梁武帝蕭衍(yǎn)

陳 557-589 建康 江蘇南京 陳武帝陳霸先

北朝

北魏 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魏道武帝拓跋珪(guī)

東魏 534-550 鄴(yè) 河北臨漳 魏孝靜帝元善見

西魏 535-556 長安 陝西西安 魏文帝元寶炬

北齊 550-577 鄴 河北臨漳 齊文宣帝高洋

北周 557-581 長安 陝西西安 周孝閔(mǐn)帝宇文覺

隋朝 581-618 大興 陝西西安 隋文帝楊堅

唐朝 618-907 長安 陝西西安 唐高祖李淵

五代十國 907-960

後梁 907-923 汴 河南開封 梁太祖朱晃

後唐 923-936 洛陽 河南洛陽 唐莊宗李存勖(xù)

後晉 936-946 汴 河南開封 晉高祖石敬瑭(táng)

後漢 947-950 汴 河南開封 漢高祖劉暠(gǎo)

後周 951-960 汴 河南開封 周太祖郭威

北宋 960-1127 開封 河南開封 宋太祖趙匡胤(yìn)

南宋 1127-1279 臨安 浙江臨安 宋高宗趙構

遼國 907-1125 皇都 遼寧 耶律阿保機

金 1115-1234 會寧 黑龍江阿城 太祖完顏阿骨打

元朝 1206-1368 大都 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

注:鐵木真(成吉思汗)於1206年建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爲元。

明朝 1368-1644 北京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 1616-1911 北京 北京 皇太極

注:努爾哈赤於1616年統一女真,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爲清。

小學生應該知道的國學小常識2

1、西漢傳播《詩經》的共有魯、齊、韓、毛四家。

2、美國是不屬於漢字文化圈的國家。

3、我國少數名族文字未曾受漢字影響的民族是蒙古族。

4、大量推廣簡化漢字的國家或地區是新加坡。

5、百餘年來改革漢字的運動始於切音字運動。

6、古代稱以銅器和石刻爲主要研究對象的學問爲金石學。

7、清代雍正時有人因出“維民所止”考題招致文字獄,因爲“維”、“止”二字有影射“雍正無頭”的嫌疑。這種嫌疑的根據是拆字。

小學生應該知道的國學小常識 第2張

8、“休”字本指人息止於樹下,其造字方法是會意。

9、漢字的總數約爲六萬。

10、先秦六經中,在戰國後期已失傳的是《樂記》。

11、最早設立五經博士官專門研習經書的是漢武帝。

12、“十三經”的出現是在宋朝。

13、“四書”的出現是在宋朝。

14、“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孔子說的。

15、“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一語出自《禮記》。

16、曾經爲《孝經》做注的是唐玄宗。

小學生應該知道的國學小常識3

國學歷史知識1

《詩經》:詩化的歷史,淳樸的浪漫

【詩經其書】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的詩歌305篇,所以又稱“詩三百”。它開創了我國古代詩歌創作的現實主義的優秀傳統。《詩經》“六義”指的是風、雅、頌、賦、比、興,前三個說的是內容,後三個說的是手法。《風》、《雅》、《頌》三部分,是依據音樂的不同而劃分。

【詩經名句】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解讀:你贈給我果子,我回贈你美玉。一個長途跋涉的行者,在飢渴難耐之時,別人贈與他木瓜或者桃李之類的鮮果以解渴或者止飢。但受惠之人並非就此忘記了這滴水之恩,而是以涌泉報之——拿出隨身攜帶的貴重的美玉相贈。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解讀:瞭解我的人,說我心中充滿憂愁;不瞭解我的人,說我有什麼奢求。高遠的蒼天啊,是誰把國家害成這樣?這是在抒發抑鬱孤獨的心情。知音難覓,所以要珍惜朋友,多理解他人。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解讀:小心謹慎,好像走在深淵邊上,好像走在薄冰冰面上。這是在形容做事的時候應該有一種謹慎的態度,如果我們能有這種如履薄冰的態度,就能辦好每一件事情。

哀哀父母,生我劬(音渠)勞。

解讀:悲傷啊,父母生我養我多麼辛苦。感恩和孝順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父母的辛勞都是兒女前進的動力和情感的依託。孝順,在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時。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解讀:其他山上的石頭,也可以用來爲我雕琢美玉。善於向別人學習,從別人的經驗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這是聰明人的選擇。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解讀:既明辨是非,又聰明過人,這樣的人就能保全自己的生命和名譽。我們現在常說明哲保身,就是要懂得在合適的時候說合適的話,這樣才能在社會中不傷害他人,而又很從容地生活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爲也。

解讀:白玉上的斑點還 可以磨去,但是言語上的污點,是無法收回刪去的。所以,說話的時候要三思而後言,不能因爲一時生氣就說出傷人的話,那樣的傷害是無法磨去的。

不忮(音置)不求,何用不藏?

解讀:不抱怨不嫉妒,這樣的人怎麼會不善呢?與人交往,最好的法則就是不要去要求他人,這樣也就不會傷害他人了。

予其懲,而毖後患。

解讀:我要將過去的錯誤作爲警戒,以防止後來再犯錯。現在說“懲前毖後”,就是要不斷吸取過去的教訓,糾正以後的行爲。這樣以前的錯誤纔會變得有價值。

【詩經故事】

詩經的整理

孔子曾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據說孔子參與選編過《詩經》。由於年代久遠,《詩經》作者已經無法考證,但是可以肯定,這本書是經過很多人改編的。

一般認爲,《詩經》最初是保存在周王室的樂官——太師那裏的。他們對作品進行過加工整理,有所淘汰,有所修改。所以現存的《詩經》,語言形式基本上都是四言體,韻部系統和用韻規律大體一致。古代交通不便,語言互異,各時代、各地區的歌謠,倘非經過加工整理,不可能出現一致的情況。可以認爲,它是由官方製作的樂歌,並蒐集和整理民間樂歌,是周王朝的文化事業之一。

坦率地生活

《詩經》與以往民間流傳的詩歌有所不同,它很少幻想和虛構,而是採用現實主義的手法,直接反映人們生活中最真實的一面,自然、淳樸。作爲一種藝術形式,尚且可以做到如此真實,我們的生活也未嘗不能做到。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自我保護心理,覺得社會過於複雜,害怕受到傷害,不願意將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展示給人看,可是這並不妨礙我們拒絕虛假。當我們嘗試着敞開心扉,將那層把別人隔於千里之外的面具拿掉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生活本身並沒有過多的負擔,一直以來都是我們自己在折磨自己,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堪。

國學歷史知識2

三禮:用儀式來表達情緒

【三禮之書】

經常聽到我們自稱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因爲我們有三禮:《周禮》、《儀禮》、《禮記》這三本書。

《周禮》是三禮之首,這部書蒐集了周王朝及各諸侯國的官制及制度,以儒家的政治理想加以增減取捨彙編而成。《儀禮》主要是闡述春秋戰國時期士大夫階層的禮儀,《禮記》是戰國至秦漢年間的儒家學者,爲解釋說明《儀禮》而寫的文章選集。《禮記》的內容廣博,門類雜多,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歷史、祭祀、文藝、日常生活、曆法、地理等諸多方面,幾乎包羅萬象。

【禮記名句】

修身踐言,謂之善行,行修言道,禮之質。

解讀:修身養性,信守承諾,這就是好的品行。言行合乎道義,這就是禮的本質。禮並不是什麼玄妙的東西,只要言語得體,落落大方,就夠了。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解讀:只有學習之後,才能明白不足之處,受教之後,才知道知識上的貧乏。越是善於學習的人,越是明白自己還 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只有不學習的人,纔會覺得自己已經很有學問了。

苟利國家,不求富貴。

解讀:只求有利於國家,不求個人的富貴。一個人能夠爲國家作貢獻,他的人生纔會更加有價值。爲國家作貢獻不是上戰場、當政客,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在利國利民。

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

解讀:大道通行於天下的時候,天下就是人所共有的。“天下爲公”也是孫中山先生很欣賞的一句話,很多革命前輩就是爲了天下人共享太平盛世而捐軀犧牲的,這是君子共有的信念。

用人之知去其詐,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貪。

解讀:君主用人要用他的智慧,而摒棄他的奸詐;用他的勇氣而摒棄他的急躁;用他的仁慈而摒棄他的貪慾。任何人都有缺點和優點,聰明的人善於運用別人的優點而不取別人的缺點。

小學生應該知道的國學小常識 第3張

人之所以爲人者,禮義也。

解讀:人之所以是人,是因爲有義禮。一旦人不講道義和禮節,唯利是圖,就妄稱爲人了。

父母有過,諫而不逆。

解讀:父母有了過錯,子女能勸諫但不要冒犯他們。人人都有可能犯錯誤,需要別人的提醒,但是身爲子女,在提醒父母的時候要態度恭敬,不能過於尖銳刻薄,這是有違孝道的。

記問之學,不足以爲師。

解讀:只是讓學生記憶背誦,這種人做不了老師。要成爲合格的老師,要懂得啓發學生去獨立思考,有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解讀:每天都能讓自己進步的話,那就應該日日更新,不斷進入新的境界。只有不斷提高自己,才能不停留在原地,而有所突破,這樣纔算是真正的成長。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解讀:如果學習中缺乏學友之間的交流切磋,就會導致知識面狹窄,見識短淺。古今中外許多善於讀書治學,並且成大器的人,大多十分重視結交學友,並在討論交流中獲益匪淺。學習是一個不斷思考的過程,多向他人請教,才能提高自己。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解讀:雖有精美的食物,不吃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美;雖有很好的道理,不學它,就不知道它的高妙。“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今天讀了很多優秀的書,也知道了歷史上偉大的人物他們所具有的品質。但是,這還 不夠,當我們面對事情的時候,按照書中的那些觀點去做,才知道對不對。

【禮記故事】

禮尚往來

“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指禮節上應該有來有往。現也指以同樣的態度或做法回答對方。春秋時期,季府的總管陽虎特地去看望孔子,孔子卻藉故不見陽虎,因爲他在地方上爲非作歹。有一次,陽虎特地給孔子留下一隻烤乳豬,他知道孔子是最講究禮尚往來的,孔子迫於無奈,還 是回訪了他不願意見到的陽虎。

大同世界

在《禮記》中記載了孔子的這樣一段話:

“大道的實行,和夏商周三代的精英,我都不能看到,但能看到有關當時太平盛世的記載。大道是天下世人所共有的。選舉賢能的人共同治理,大家講信用,和睦相處,彼此合作,所以人們不只是親愛自己的父母,不只是施慈於自己的兒女,更能推延仁愛,使所有老人都得以安享天年,壯年人都能貢獻才力,兒童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長,鰥寡孤獨以及殘廢疾病的人都能得到豐厚的供養。男的各盡其職務,女的各有其家庭。就算公家的貨物資源都丟棄到地上浪費掉,也不可放到自己家裏私用。有能力不肯使出來就會被討厭,不一定爲自己出力纔算效勞。因此,人人都能誠實相待,和睦相處,故不會有陰謀詭計發生,也沒有劫奪偷竊殺人越貨的事情出現。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樣美好的世界算是真正的大同世界了。”

直到今天,我們還 在爲了實現這樣的社會而努力着。

國學歷史知識3

《春秋》筆法,一字褒貶

【春秋其書】

相傳孔子曾做了一本《春秋》,記載古代歷史。後來,出現了《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春秋左氏傳》是其中最有影響力的一本,又稱爲《左傳》,或者後人直接將《春秋左氏傳》稱爲《春秋》。左氏《春秋》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結束於魯悼公十四年(前453年),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東漢以後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左傳》的作者,司馬遷和班固都證明是左丘明。

【左傳名句】

多行不義,必自斃。

解讀:壞事情做多了,就會自取滅亡。這也是一種自我告誡,做任何事情,都要想到會不會落得咎由自取。只有懷着這樣的謹慎之心,我們纔會小心很多。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解讀:如果想要爲難一個人,就不用擔心找不到藉口。欲加害於人,即使無過錯,也可以羅織罪名作爲理由,這也是人們常用來叫冤的一句話。

松柏之下,其草不殖。

解讀:在高大的松柏樹下面,小草是不能繁殖的。比喻在強者面前,弱者是很難生存的。要想從容自如,就要成爲一個強者。

臣義而行,不待命。

解讀:如果臣子能夠按照道義來做事情,就不必等待命令。每個人都應該有分辨能力,只要覺得自己做的是對的,就應該主動,不能等着別人來命令你。

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

解讀:人們認爲好的,我就施行它;人們認爲不好的,我就改正它。對待自身也應如此,別人讚揚的地方,就要發揚光大,別人建議改正的地方,就要小心改過。

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

解讀:與其殺一個無罪的人,寧願冒着用法不當的罪名放了他。爲政的人當有這樣的底線,要保證無辜的人能夠生活,這樣的官員纔是稱職的官員,哪怕犯錯,也是值得的。

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解讀:鼎的輕重大小,除了國君之外別人是不能問的。“問鼎中原”,就是征服中原的意思,古人看重一個人的身份,鼎是國家的象徵,別人詢問就是在超越本分,是不應該的。

福禍無門,唯人所召。

解讀:福氣和災禍不會自己找上門,都是因爲自己的行爲導致的。好的行爲招來福氣,不好的做法招來禍患,“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想要積德求福,就要多行善事。

【左傳故事】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晉國發生了內亂,公子夷吾出逃。他求秦國支持他當上晉國國君,事成後以五座城池作爲酬謝。後來,夷吾果然在秦國的幫助下當上國君,卻不願意履行落難時候的諾言。不久,晉遭受自然災害,糧食歉收,晉惠公向秦買糧,秦國不計前嫌,慷慨地答應了晉。

第二年,秦國剛入冬就發生饑荒,秦王派人到晉國買糧。晉惠公還 是不想答應秦國的要求,這時大夫慶鄭認爲不妥,大臣虢射說:“晉國不割五城給秦是根本問題,根本問題不解決,只答應賣糧,就好比只有毛沒有皮。沒皮毛又能依附在什麼地方呢?我們已背了約,再賣糧給秦,也不能平息秦國的不滿,不如干脆連賣糧也不答應。”

晉惠公聽信了虢射的意見。慶鄭嘆氣說:“國君這樣做,將來要後悔的。”果不出慶鄭所料,第二年秦晉發生戰爭,晉惠公成了秦國的俘虜。

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魯莊公姬有三個弟弟:慶父、叔牙、季友。其中慶父最爲專橫,並拉攏叔牙,蓄謀爭奪君位。魯莊公病後,與三弟叔牙商量繼任王位的事情,叔牙收了二哥的賄賂,就主張立慶父爲新皇帝;但是與四弟季友商量的時候,季友支持立公子斑,並逼叔牙以死表明擁立斑。

魯莊公病死後,姬斑繼位。但是慶父不甘心,想要暗殺姬斑。他唆使一個馬伕打死了姬斑,由慶父立姬開爲魯閔公。慶父更加肆無忌憚,野心也越來越大。曾有人在哀悼閔公的時候說:“不去慶父,魯難未已。”意思是要是慶父不死的話,魯國永遠也好不了。

閔公被殺後,慶父想自己當皇帝。這時候,季友趁亂領着魯莊公的另一個兒子姬申逃到邾國,發出公告聲討慶父,要求國人殺慶父,立姬申。國人響應了季友,慶父逃亡到國外。姬申當上皇帝之後,季友從莒國押回了慶父,並將他殺死。

國學歷史知識4

《論語》:遇見溫柔敦厚的孔子

【論語其書】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唱響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話,就出自《論語》的第一篇《學而》。開幕式上,那些頭戴長冠,手持竹簡,寬衣長袖的儒生,也是模仿當年搖頭晃腦地吟誦《論語》的儒生;而他們手中的竹簡,就是孔子曾經“韋編三絕”的“韋編”,上面就是用毛筆豎排書寫的《論語》。

《論語》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記錄老師孔子的一些善言的書。據國學家考證,《論語》不是一個人在一個時期裏面完成的,而是不同的人先後完善而成,最後成書在戰國初期,據今天已經有兩千四百年了。

【論語名句】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解讀: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溫習,這不是很快樂的事情嗎。有朋友從遙遠的地方趕來,可以和我討論學問,這不是很愉快的事情嗎。這是《論語》首篇《學而》中的話。宋代的大學問家朱子分析說,《論語》將學習放在書的開篇,就是讓大家明白,學習是一切的基礎。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解讀:學習但不思考,或者思考而不學習,都會變得迷惑、懈怠。孔子主張學與思不能偏廢,只有學思結合,方可成爲有學識、有道德之人。《論語》中多處言及學的重要,也有多處言及思的重要,都是根據具體情況而言的,但總體強調應將學與思適當地結合起來。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解讀: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的態度纔是明智的。這是孔子告訴子路如何求知時說的,這說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對於文化知識,人們應當虛心學習,儘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識再豐富,畢竟有限,總有不懂之處,故應持實事求是的態度,承認不足,不斷學習,這纔是明智之舉。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解讀:孔子主張博學,以文、行、忠、信四項內容教授學生。這裏的“文”主要指文獻典籍,“行”主要指德行,“忠”指盡己,對人盡心竭力,“信”指誠實。孔子在教學中讓弟子博學於文,廣泛學習文化知識;注重德行,加強品行修養;主忠信,做到待人忠誠篤厚,與人堅守信約。

朝聞道,夕死可矣。

解讀:早上明白了道,就是晚上死去也沒有遺憾了。孔子這裏所講的“道”,是君子的信仰,也是爲人處世的最高準則。孔子主張“士志於道”,要在尋求人生的大道上面努力,而不是隻關心吃飯穿衣這樣的事情;還 強調“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必須首先修養完善自身,纔可能將道發揚光大;反之,只是以道來粉飾自身,譁衆取寵,就不是真正的君子所爲。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讀:三個人當中,必然有值得我學習的老師。學習他們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就在自己身上加以改正。孔子學無常師,經常隨時隨地虛心求教,他向老子學習過,也向路上的孩童請教過。他不僅要以正面的優秀的人爲師,而且以不如自己的人爲師,看到別人身上的不足,就反思自己是不是也存在這樣的情況,如果有,就趕緊改正。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解讀:智慧的人不會感到迷惑,宅心仁厚的人不會總是擔憂,勇敢的人不會感到害怕。作爲君子,孔子認爲其必需的品格有許多,智、仁、勇是重要的三個範疇。孔子覺得這三條他都沒能做到,但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具備這三德,成爲真正的君子。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解讀:天下的人,都可以稱作是兄弟。當司馬牛憂愁地說別人都有兄弟而唯獨自己沒有兄弟時,子夏勸慰說你不要擔心自己是個獨生子,只要你對人有禮貌,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想要“四海之內皆兄弟”首先要自己做到對人有禮,處事恭敬沒有偏頗,也就是“恭而有禮”。

禮之用,和爲貴。

解讀:禮的運用,以和諧爲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貴之處就在這裏。但不論小事大事,若一味追求和諧,不以禮來加以節制,也就不可能行得通。在此,既強調禮的運用要以和爲貴,又指出不能無原則地進行調和,而要以禮節制之。這與孔子的中和理念是一致的。我們所說的“和諧社會”也是出自這裏,但並不是說任何事情都不追究,而是要按照禮來。

【論語故事】

君子不會走投無路

孔子帶着學生到處講學,有一次,被困在陳國與蔡國之間,接連七天不能燒火做飯,大家都又累又餓,但是孔子仍然在屋裏撫琴唱歌。

弟子顏淵正在擇野菜,聽到同學子路、子貢說:“老師兩次被從魯國驅逐出來,隱退到了衛國,後來到宋國講學的時候,差點兒被人砍倒的大樹壓死,還 曾經在周地進退兩難,現在又被圍困在這裏了。那些要害咱們老師的人還 在逍遙法外,也沒有人來替我們說句公道話。這種時候,老師還 在撫琴唱歌,君子難道就這樣不把羞恥當回事嗎?”

顏淵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就進去直接問孔子。孔子把琴推到一邊,長嘆一聲說:“仲由(子路)和端木賜(子貢),看問題太短淺了。你去把他們叫進來,我跟他們說說。”

子路和子貢進來了。子路憤憤不平地說:“像我們這樣在天下傳道,卻遭受這樣的困境,可以說是走投無路了!”

孔子說:“怎麼這麼說呢?君子能夠通達道義就叫做‘通’(左右逢源),不能通達道義才叫做‘窮’(走投無路)。現在,我孔丘在這樣的亂世之中遇到憂患,是因爲我堅持仁義之道。如果因爲遇到憂患就放棄仁義之道,還 能算君子嗎?既然有君子之道,就不能說是走投無路。”

子路和子貢認真地聽着,顏淵在一旁默默地聽着。

孔子接着說:“你們看到那些松樹和柏樹了嗎?無論天氣多麼寒冷,霜雪多麼凌厲,都是常青不謝。現在我們在陳蔡之間遇到了阻礙,從而可以考驗自己是否能堅持住道德仁義,這是一種幸運啊。”

說完,孔子又把琴拿過來,繼續撫琴,子路也明白了老師的心意,高興地拿起盾牌隨着節拍跳起舞來。

子貢感慨地說:“原來我真的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啊!有道義才能上薄雲天,有修養才能承載一切啊!”顏淵把孔子的話牢牢記在心上,琢磨着如何落實到自己的言行之中。

半部論語治天下

《論語》有多大的威力呢?歷史上有一個人只讀了半部《論語》,就敢說自己可以治理天下了。這個人就是宋代的丞相趙普。

趙普原先是趙匡胤手下的官。趙匡胤陳橋兵變,當上皇帝的事情,趙普也參與了,可以說是皇帝很好的朋友。趙匡胤做了皇帝,將國號改爲宋,史稱宋太祖。後來,趙普又跟隨宋太祖東征西討,統一了全國。後來,宋太祖任命他爲宰相。

宋太祖死後,他的弟弟趙匡義繼位,史稱宋太宗。趙普仍然擔任宰相。有人對宋太宗說趙普不學無術,所讀之書僅僅是儒家的一部經典《論語》而已,這樣的人當宰相不恰當。宋太宗不以爲然地說:“趙普讀書不多,這我一向知道。但說他只讀一部《論語》,我不相信。”

有一次宋太宗和趙普閒聊,宋太宗隨便問道:“有人說你只讀一部《論語》,這是真的嗎?”

趙普老老實實地回答說:“臣所知道的,確實不超出《論語》這部本。我只是將這本《論語》從頭到尾都讀熟、讀透。過去臣以半部《論語》輔助太祖平定天下,現在臣用半部《論語》輔助陛下,使天下太平。”後來,家人打開他的書篋,裏面果真只有一部《論語》。

就這樣,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故事就流傳了下來。

國學歷史知識5

《孟子》:心正,身正,行正

【孟子其書】

一個人能有多高呢?頂多七八尺高,像姚明那樣就算是巨人了,可是孟子說,人體內可以有一種東西,頂天立地,高大無比。

一個人能走多遠呢?頂多幾千裏,像鄭和下西洋,他就算是航海家兼旅行家了,可是孟子說,人體內有一種東西,可以充滿於天地四方,只要是宇宙之間,就可以無所不到。

一個人的身體能有多堅硬呢?頂多像健美運動員那樣而已,有一身肌肉就了不得了。可是孟子卻說,人體內有一種東西,非常剛強,多麼大的威力都不能把它摧毀。

一個人的壽命能有多長呢?頂多一百來年,像七八十歲的人就算是壽星了。可是孟子說,人體內有一種東西,可以與天地並存而不朽,歷萬古而常新。

《孟子》是對孟子言論的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爲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並稱爲“孔孟”。

【孟子名句】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解讀:我想要生命,但是也想要道義,如果兩者不能同時得到,我寧願放棄生命,保存道義。道義比生命還 重要。只要行爲符合道義,即使喪失生命也是值得的。匈牙利詩人裴多菲也認爲有比生命更可貴的東西,“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在孟子看來則是若爲道義故,兩者皆可拋。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解讀:完全相信《尚書》上面的話,還 不如不讀這本書。讀書時應該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書本,不能完全相信它,應當辯證地去看問題。

富貴不能婬,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解讀:不在富貴中迷失心靈,不在貧困中動搖意志,不在強大面前卑躬屈膝,這樣的人才能稱作大丈夫。孟子雖然贊成儒家的仁愛思想,但是從來不被儒家的行爲規範所束縛,他要求自己成爲一個完全意義上的獨立的人,身心自由,堅持自己的原則。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解讀:自身彎曲不正的人,也不能讓別人變得正直。我們在要求他人要忠誠、正直的時候,也要先想一想自己是否有這樣的品德。如果自己都做不到,又怎能說服別人?

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解讀:讀書人在不得志的時候不要喪失道義,在得志的時候不要背棄道義。任何時候,道義都是爲人的根本,是不能背棄的。如果得意或者失意的時候背棄了道義,這樣的人是不足信的。

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解讀:不如別人還 不知道羞恥,這樣的人怎能趕上別人?羞恥心是一個進步的動力,如果不知羞恥,這個人也就真的危險了。

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解讀:賢德之人,先自己弄清楚了問題,然後才能讓別人聽明白問題。如果自己都沒有弄懂,就不能指望別人可以聽懂了。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解讀:有道德的君主會得到別人的支持,沒有道德的君主得不到別人的支持。不僅是君主如此,做人做事,同樣也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解讀:在充滿憂患的環境中,人更有生存的能力;在安逸的環境中,人容易沉淪滅亡。我們現在生活在安樂當中,如果沒有自覺,就很容易墮落頹廢,這是不應該的。

掘井九軔(音認)而不及泉,猶爲棄井也。

解讀:一口井就算是挖了九軔,沒有得到泉水,也還 是一口廢井。我們應不達目標不罷休,纔不會前功盡棄。

【孟子故事】

威武不屈的孟子

孟子剛到齊國的時候,齊王以有病在身爲藉口,沒有親自去向他詢問政事,只是派下人召見他,孟子也就推說自己有病,不能朝見。第二天,他卻出門爲朋友弔喪,故意讓齊王知道自己其實什麼病也沒有。齊王知道後派人去探視孟子,孟子的朋友急忙出面周旋,並讓孟子不要回家了,直接去面見齊王,但是孟子堅持非禮之召不往,仍舊堅持不去,他可算是“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了。

慎用政治武器

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見面。孟子問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殺死人,有什麼不同嗎?”梁惠王回答說:“沒什麼不同。”

孟子又問:“用刀殺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麼不同?”

梁惠王說:“也沒什麼不同。”

孟子接着說:“現在大王的廚房裏有的是肥肉,馬廄裏有的是壯馬,可老百姓面黃肌瘦,野外躺着快要餓死的人。這不是用政治殺人嗎?大王想想,野獸相食,我們看着都不忍心,看到黎民百姓像被野獸吃了一樣,我們於心何忍?孔子曾經說過,首先開始用俑陪葬的人,他是斷子絕孫、沒有後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來殉葬尚且不可,又怎麼可以讓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