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小學生厭學症的表現

小學生厭學症的表現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3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學生厭學症的表現,現在有很多學生都會有厭學問題,對學習有一種負面情緒,消極的情緒,上課注意力也不集中等等,作爲家長應該有一個良好的引導他們,讓他們遠離這種消極的情緒,談談小學生厭學症的表現

小學生厭學症的表現1

什麼是厭學

厭學是學生對學習的負面情緒表現,從心理學角度講,厭學症是指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爲反應模式。發展心理研究表明,學習活動是學齡兒童的主導活動,是兒童社會化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兒童獲取知識和智慧的根本手段。然而,有關調查發現:我國有46%的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33%的學生對學習表現出明顯的厭惡,真正對學習持積極態度的僅有21%。

厭學的臨牀表現

厭學主要表現爲學生對學習認識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極地對待學習,行爲上主動遠離學習。厭學問題已成爲阻礙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問題。厭學情緒和逃學行爲是一對孿生兄弟。厭學情緒是逃學行爲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逃學行爲則是厭學情緒的極端表現。

小學生厭學症的表現

人們常把逃學和厭學聯繫起來。厭學可表現爲很多種形式,如:孩子變得不愛上學,不願見老師,甚至每到上學前,孩子就喊“肚子疼”、“頭痛”等;有的孩子不願做作業,一看書就犯困;即使在沒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有的孩子雖然也在看書,卻“看不進去”;不願大人過問學習上的事情,對父母的詢問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現煩躁,或者轉移話題;上課時常打不起精神,課後卻十分活躍,表現爲“玩不夠”。而逃學作爲厭學的極端行爲則主要表現爲不去上學。

小學生厭學症的表現2

厭學的原因

1、過分溺愛、放任自流或要求過嚴態度粗暴。

有好多學生由於父母,工作繁忙,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責任,對孩子放任自流。或把教養孩子的責任轉移給爺爺奶奶。老人疼愛第三代,往往比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顧,缺少心理上、感情上的交流。由於照顧太多,過分溺愛孩子,這些小學生的依賴性強,懶惰思想嚴重。導致這些學生缺乏責任心與自制力,上課自由散漫,獨立性較差,把不良的生活習慣帶到學習中來。久而久之,學習自然跟不上了,越是跟不上,越是不願學習,形成了惡性循環。

相反有些家長以成人的尺度要求孩子,甚至非打即罵。對孩子嚴格要求固然重要,但過份地嚴格特別是用粗暴的手段對待孩子,非但達不到目的.,反而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2、父母感情不和,缺少家庭溫暖。

我們都知道,溫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是孩子成長的階梯。在這樣自由、平等、和諧、充滿着愛的環境中,孩子心情會舒暢、精神振奮,容易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和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往往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探求慾望,同時往往也能充分認識自我價值,其獨立學習、解決問題和適應社會的能力都能得到較好的發展。反之,一個充滿“戰爭”氣氛的家庭,只有給孩子帶來焦慮和不安。孩子沒有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心理上有壓力,就容易引起厭學情緒。在與一個沒有完成家庭作業的學生談話時她這樣告訴我:“我爸爸昨晚又喝酒,和媽媽吵架,他們說要離婚,還問我要隨誰過。”在現代社會中,年輕父母很重視孩子的教育,但像這樣的家庭也不在少數。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