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不要讓孩子成爲啃老族

不要讓孩子成爲啃老族

來源:秀美派    閱讀: 1.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要讓孩子成爲啃老族,孩子的成長受環境影響很很大,要學會給孩子減負,對於成長問題更有利於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認真教育孩子的人終會有所收穫。下面跟大家分享不要讓孩子成爲啃老族。

不要讓孩子成爲啃老族

不要讓孩子成爲啃老族1

聽到了一位無奈母親的抱怨,“面對心安理得啃老的孩子,我該怎麼辦?”對於目前心安理得的啃老族羣日趨壯大的社會現象,啃老原因是多元的,但從根本上反映的還是父母對子女獨立性方面日常培養的缺失,這其中還包含着責任感、挫折教育、消費理財觀念的缺失。

觀點:啃老的本質

最近十餘年,“啃老族”一詞在中國的都市中開始流行。中國老齡科研中心調查顯示,目前中國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養小”現象,30%左右的青年基本靠父母供養。“啃老族”的出現,除與嚴峻的社會就業形勢,以及以應試爲導向的學校教育等有一定的關係外,其較突出的問題是:

1、缺乏獨立性。

“啃老族”絕大部分源自最初幾代獨生子女,這些孩子多在父母的百般呵護下長大,依賴感嚴重,總是不想長大。他們在精神上始終沒有“斷奶”。

2、缺乏責任感。

中國父母基於親子血緣關係,對自己的子女有着強烈的利他精神,造成了多數孩子在家中沒有自己的勞動崗位和應該承擔的家庭責任。

3、缺乏鍛鍊。

一些父母總將自己當做子女的堅硬外殼,造成了一些孩子不懂人際交往,不能承受挫折與壓力,不肯吃苦,高不成低不就,逃避現實。

4、缺乏合理的消費理財教育。

中國父母給孩子零用錢一般都很隨意,缺乏必要的管理和教育,孩子不懂賺錢的辛苦與不易,並在超前消費、過度消費、享樂消費、炫耀消費等思潮的影響下,追逐名牌和攀比消費,導致沒有工作也要啃老消費,或有工作的也因難以自我滿足進而“啃老”。

支招:引導孩子“獨立”5原則

父母應儘早調整自己的育兒觀念,從孩子小的時候有目地、有計劃地進行獨立精神、意志品質、吃苦精神方面的培養,開展職業規劃教育,有效地杜絕啃老現象繼續蔓延。

1、培養自立的人格、不怕困難的精神。

爲了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從小要讓他們養成自己能幹的事自己幹,要儘早讓他們明白“依人者自危”的道理。對孩子不要過分溺愛,事事包辦代替。不要讓孩子養成不動手、動腦,習慣於依賴的習慣。此外,要注意培養孩子吃苦、不怕困難的精神。如要求孩子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和計劃,並指導他們一步一步地完成,決不能半途而廢;要求他們改正缺點或不好的習慣,這常常需要他們付出更多的意志努力。

2、培養家庭觀念。

“啃老”現象揭示出的另一層原因還有----孝愛長輩觀念的匱乏。對此,家長應從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對孩子有所要求:聽從長輩的教導,珍惜和體貼他們的勞動,不打擾他們的工作或休息,有什麼愉快或苦惱都願意對他們講,並取得他們的支持與幫助,對長輩信賴等等。此外,還應向孩子灌輸親人間的彼此關心惦念,有好東西要大家分享,有困難時一起擔當等等觀念。

3、培養社會責任感。

職業的選擇是與孩子的理想前途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孩子的前途又是與其社會責任感聯繫在一起。因此,首先應該培養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明確的奮鬥目標。其次可通過閱讀人物傳記,使孩子從偉大人物的品質中汲取營養,激發孩子向榜樣學習。此外,還可以有計劃、有目的地考察社會,讓孩子接觸社會,以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4、 重視金錢觀和人生觀教育,儘早進行職業規劃。

學校和家庭要重視對孩子進行金錢觀、人生觀和職業規劃的教育。可經常帶孩子去參觀企業、到職業學習樂園學習,積累對各種職業的感性認識。或在課餘時間做一些兼職及社會實踐工作,使他們在努力工作賺錢中瞭解金錢與勞動的關係,懂得珍惜,學會付出努力。同時,父母還要引導孩子多思考,讓他們思考如何擁有健康人生這樣的問題,引導他們努力追求積極的有意義的生活,而不被金錢主宰。

5、 從小對孩子進行系統的理財教育。

理財教育應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正確的理財價值觀,基本的財務知識,基本的理財技能。理財教育的途徑多種多樣,但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的最好途徑是實踐。建議家長通過讓孩子購買物品、打工、辨別品牌等實際體驗活動,讓孩子們在體驗中學習理財。此外,父母還可每月按時給孩子發放固定數額的零花錢,要求孩子每月制定預算、按比例儲蓄,並隨時記錄開支情況,幫助他們學會計劃消費,量入爲出,避免超前消費、衝動消費,並形成一定的儲蓄習慣。

不要讓孩子成爲啃老族2

你總怪孩子長不大,到了一定年齡還是生活不能“自理”?而有時候可能就是當媽的太能幹,手伸的老長,管的太多,替兒子承擔了本該承擔的責任。

我家鄰居家裏很典型,之所以說典型,是因爲女主人和阿姨。和阿姨今年60歲,和我媽從一個家屬工廠退休下來,兩家離得近,出了門,轉個身就到我家,加上和我媽是老鄉玩的好,所以兩家來往的挺勤。和阿姨心直口快,說話乾脆利索,這幾年我在外地,老媽覺得孤單,常常找和阿姨聊天。

那天,和阿姨來做客,客廳裏她和老媽說的幾句話飄到了耳朵裏:“都一年了,就在家裏打遊戲,養狗,不出門,這可怎麼辦?”

和阿姨走後,我問老媽:“阿姨說誰呢?”“還有誰?小志唄。畢業兩年了,工作還沒穩定,現在在家歇着呢。”小志是和阿姨家的兒子。

“小志到現在沒工作?”我有些詫異,印象中小志一直是和阿姨的驕傲。

“我從不讓小志幹家務活,他也從來不出去和不好的同學接觸,和他同屆的,你知道的,就考上他一個本科,哎,就是人太老實了,……”一次,和阿姨拉着小志來串門,說要我幫忙給小志找個工作,她一直吧啦吧啦地說,沒有注意到一旁已經成年的兒子的頭越來越低。

我問小志想找什麼樣的工作,他頭也沒擡地說:“隨便!”後來大概覺得不太禮貌,補充說:“我一直在努力找,之前也找到過,但是人家讓我去的工作我媽都說不行。‘這個不夠穩定’,‘那個工資不夠高’,‘你會這麼想?是因爲你還小,以後你就後悔了’。他們總是管我,弄得我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上了班也是問東問西,上次還找到我公司去找我主管了,弄得我也幹不下去,乾脆就不去找了,耳根清淨!”

我沒想到實際情況是這樣,就問他媽媽:“阿姨,小志喜歡你這樣管他嗎?”和阿姨確定地說,“我這樣還不是爲了他好!怕他吃虧啊!”

其實小志和和阿姨的相處模式在生活中不是少數。親子關係中,父母往往用難以被察覺的方式在控制孩子,尤其在我們的文化中,孝順、聽話被視爲兒童優秀的品質和孝道的體現。

這樣的父母常說“我是爲你好”,承諾只要孩子無條件服從,就會給到很多優厚的待遇,而在情感上很少考慮孩子的需求和意願。“我是爲你好”的話裏隱含的意思卻是“你必須聽我的”,完全不給選擇權。

如果你抱怨或是頂兩句嘴,他們覺得很傷心:“關心你還成了錯了?!”有的父母經常會說:“我是因爲太愛你、太在乎你,才管你這麼多的。你要不是我孩子我管你幹嗎?”久而久之,孩子則會內化這種認知,將關愛和控制等同,完全失去了自身的主見。

最後容易出現的`情況就像上文說的那樣,小志確實被媽媽培養“老實”了,“老實”得沒了主見,更沒了追求!到頭來,當媽的難過操心,最悲哀的莫過於孩子。

家長對孩子的愛是毋庸置疑的,但當我們溺愛孩子、代替他做所有的事的時候,恰恰是以愛的名義去傷害他的行爲。

孩子認識世界和自我的過程,需要通過和周圍的互動來進行。家長們爲了自己省事省時間包辦代辦的結果就是自己操心受累,還阻礙了孩子的良性發展,讓孩子過於依賴家長,不僅磨滅了獨立的意志,更養成了懶惰依賴的壞習慣,直接阻礙孩子發展自我,認識世界。

一個被父母保護起來的孩子,如何和周圍互動?他聽不見不同的聲音、觸摸不到周圍的冷熱,如何能看清自己的位置?這樣的孩子即便降生在一個物質優裕的家庭,卻一直戴着精神枷鎖成長,會逐漸磨滅了獨立的意志、社會交往能力、解決問題能力。

小志有深深的無助感,這是源於過去他的母親過多地操縱了孩子,導致自身各種非智力能力得到了制約,以至於解決問題的足夠的能力與方法沒有得到鍛鍊。

心理上有一個“習得性無助”的概念,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從“電擊狗的實驗”中提出的,映射在人身上的表現就是:當一個人多次努力並反覆失敗,形成了“行爲與結果無關”的信念後,可能就會將這一無助的感覺過度泛化到了一切情境中,甚至包括那些本可以控制的情境,於是最常用的口頭禪就成了“我不行”。

比如你上小學的時候,因爲某些偶然的因素導致你的作文得分一直穩定在60分,那麼你就很可能習得性無助地給自己形成一個暗示——“我作文不行”,於是工作後一切與書面有關的內容——寫文案、寫PPT等,你都會第一反應冒出“我不行”的念頭,漸漸地因此而喪失自信,進而失去很多機會。

長期在家長的控制下成長的孩子,父母以愛的名義一味地反對孩子自治,哪怕是早已成年,也會在遇到困難時,下意識地浮現“我不行”,體會到巨大的被吞噬和淹沒感,並無法成爲真正的自己。

著名教育專家盧勤老師曾提出過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我們究竟應該留給孩子什麼,我們是把財富留給孩子,還是把孩子變成財富?”

關於這個問題,我相信所有父母心中都是有答案的。實際上卻是,父母能量越大,對孩子自由的剝奪越多,出現的後果就越嚴重……作爲優秀的社會人,這是生產力;作爲強權家長,則是破壞力。

怪孩子長不大,到一定年齡,卻仍無法把控自己的基本生活?有時候可能是當媽的太能幹,手伸的老長,管的太多,替兒子承擔了本該承擔的責任。導致孩子會懷疑自己,擔心自己沒有足夠能力養活自己,焦慮地生活下去。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成爲員工,就容易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遇見自己需要做決定的時刻,他卻不會選擇,影響了發展自我,認識世界。

所以,既然我們沒辦法保護孩子一生一世,我們就有責任有義務引導孩子用合適的方法和態度面對生活。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盡力的保護,也要適度的放手。

相信孩子會勇敢邁出自己的步伐,一點點的把生活,以及生活中的困難、挑戰和解決問題後的滿足感、成就感、都交還給孩子。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